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 作者:满山红叶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6-13 06:04:35
  • 被阅读0
  •   十年前,我带着一股山野的风,坐客车,倒绿皮火车,去辽宁文学院参加影视剧班学习。晚秋了,清晨的沈阳,被寒露打湿,雾岚叠嶂,两米远看不到人的真面目。计程车每隔几分钟就来来去去一辆,宽宽的马路上,那条路我记不住叫什么名字,反正,很热闹。

      我是个路盲,只要离开文学院,我就像一粒沙子,落在风中,任你吹来吹去,找不到回来的路。不敢出去走,就在文学院门口,转悠。很重的露水,有一滴两滴落在头顶,寒意袭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裹了裹身上的灰白色风衣,咖啡色长裙,被风一下一下掀起,落下。路边高大粗壮的梧桐树,叶子在一枚一枚凋零,想起唐代诗人黄巢的诗“瑟瑟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个节气,不适合远行。但为了梦想,我告别村庄,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大城市,莫名地孤独和凄凉,尤其是恰逢云雾缭绕的早上,内心被一种乡愁,塞得满满的。文学院的食堂和我们的宿舍紧挨着,伙食不错。多少让我的思乡之心,得到一丝安慰。作家和学者讲课基本安排在八点以后,这期间,我们自由活动。我独来独往惯了,我住的二零一房间,三个女生,除了我籍籍无名,扶不上墙的阿斗,其余两位美女,一个是朝阳某高校办公室主任,擅长写中短篇小说,行李箱就三个,时髦衣服挂了一床头。另一个是锦州的作协主席,大长腿,长发飘飘,天生丽质,一天洗一次澡,拧开水龙头,哗哗哗的水声,持续一个小时。反正用文学院的,不掏个人腰包。

      二位在文学上的成就,我需要仰望才见,所以,日常接触中,我小心谨慎,怕被耻笑,我是小地方来的人,是山那旮旯种地的,我知道,她们没有嫌弃我的身份,我土里土气的装束,不过,我从对方冷漠的眼神中,读懂一切,尽量不正面交锋。

      我没有手提电脑,看着她俩在电脑上敲打文字,我羡慕个不行。到文学院的第三天,收到某人的厚礼,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用起来得心应手,心里有些暖,就这样,我和室友拉近了一步,可以简单地交流交流小说,构思,布局,情节设计。每上完一堂课,三个人在各自的床上,谈论一下看法,总结如何写好影视剧本,气氛很融洽。朝阳的于姐说,小张,你没必要小心翼翼地活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我写小说,散文不行,远不如你的乡土散文,烟火味十足,耐读,别轻看自己,要自信。文学是个万花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组合成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三个女人的关系,在升温,慢慢平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们开始活跃起来。几个宿舍的人,互相加微信,聊天,出去喝酒,有时候,在宿舍唱歌,整个楼层都听得清楚,是男生先唱的,《飞鸟与射手》,嗓音浑厚,与原唱没多大区别,没有经历过几场生死恋情是唱不出这如泣如诉的味道。然后,一个女学员也唱了,两个人,在一间房子里,投入地唱着,没用麦克风,也没有音响,属于清唱那种。我们二零一室的女人,没去掺和,安静地坐在宿舍床上,看书,写文章。班主任给学员留过作业,实际上也是毕业答辩那类的。每个学员在学期满后,交一个剧本。不管你是什么题材的,都市情感剧,乡村爱情,抑或商战剧,家庭伦理剧等等,只要出彩,就颁发毕业证书。

      于姐和何姐比我厉害多了,写剧本和小说对他们来说,小菜一碟。我不行,文化底子薄,大专毕业,不像她俩,大学本科生,工作性质又和文学息息相关。我除了像一头老黄牛似的,埋头耕耘几亩土地,月光下写一点豆腐块文字,妥妥一个乡野女子,拿什么跟人家相提并论。源自我骨子里的卑微,时常令我苦不堪言,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待人接物,都喜欢咂磨对方的意图,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她意味深长地看我的衣服,鞋子,是不是瞧不起我?我陷入一个怪圈,对身边的人,他说得每一段话,我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我活得比一条流浪狗都累,在城市大街小巷流浪的狗,也没我累,狗有一口吃的就行,我呢?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失去了自己的影子。或许,只有在文学里,我才直起腰杆,对空运说,不。

      剧本,我是在快毕业头两天递交上去的,在此之前,我底气不足,不想交这个答卷了。于姐不让,于姐说,怎么也得有个毕业证,回去向单位交差。她有高中,何姐有文联,我有什么?一望无限的玉米地,一柄锄头,一个黄面饼子,一碟萝卜条子,一本豁牙漏齿的书,一只掉瓷的碗,一双弯曲的筷子,仅此而已。说起我怎么去的文学院,这要感谢作家孙惠芬老师,她来乡政府检查工作,主动提出希望我到文学院学习一下,镇里的领导通知到村子里,村书记再电话告诉我,准备准备,择日出发,直达文学院开班那天。

      我记得我的剧本不长,字数五万字,题目《大青山》连载,一集一集的剧本,我忐忑不安,去交剧本。生怕被别人看到,我是趁着班主任办公室,没有人的情况下,叩开班主任的门,心脏跳个不亦乐乎,以为要尬了。结果,班主任厚厚的近视镜片后,有一颗悲悯,善良的心,他不但收下我的剧本,不忘叮嘱,我回家后好好写剧本。

      在省城很遗憾的是,我没去故宫看看,没到浑河走一走。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我生日那天,辽阳某工程设计院院长,一早在微信送上祝福,邀请我和另一个辽阳籍女文友一起赴宴,女友知道我路盲,亲自从辽阳开车来文学院接我,抵达沈阳一个五星级酒店,八楼一个雅间。三个人坐定后,门口来一个快递员,将一份生日蛋糕放在八仙桌上,我才知道,金大哥是为我订的生日蛋糕。八个菜,一瓶五粮液酒,我胃口不舒服,喝不了。女文友与金大哥畅饮起来,你一杯,我一杯。两个人越谈越投机,微醺后,金大哥提出去唱歌,女文友恰巧也是歌迷。在KTV,金大哥同女文友,对唱,唱了一首又一首。夜已深,我困意来袭。金大哥也告辞回辽阳,我与女文友在酒店存了一宿。看到女文友与金大哥依依惜别,眼神里流露着莫名的情愫,我心里有些怪怪的滋味。不管怎样得感谢金大哥与女文友,给我的生日大礼。

      出了文学院,拐角一棵故障树下,站着一个烤红薯摊儿。听人说,老头一年四季都在那儿烤红薯,一只铁桶子,很粗很粗的铁桶子,里面盛着烧得通红的炭火,红薯坐在上边烤。停在一旁,能听到火炭滋滋啦啦烧灼红薯的声音,薯香一波一波,潮水般涌来,整个空气都是红薯的香味儿,就连故障树上的每一片叶子,也渗透着浓浓的烤红薯气息。

      我是不大爱吃红薯的,但在沈阳,在那些个远离老家的日子,一根红薯喂养出来的心情,仿佛一江春水,在身体里汩汩流淌。也是这个思乡的原因,在此后的岁月中,我爱上了烤红薯,在酒业下班后,步行二里路,在向阳桥市场,有一个烤红薯的大爷,他烤出来的红薯,个头差不多大,稀溜溜的,黄瓤,吃一口,唇齿间散发着大地的腥咸,我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买一根,一边走,一边吃。全然没有了斯文相,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说白了,更多是对乡音,乡情,村庄的依恋与缅怀。

    【审核人:站长】

        标题: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7840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杨静杨静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40487篇
      • 获得积分:1112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