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临近年关,一排排灰白而萧瑟的树枝和街道上缩手缩脚的行人,都在证明着一个季节进入了鼎盛期,而另一个季节也不再遥远。
不出意外,到这个时候,不论营生是好是坏,也不管距离是远是近,不论面容是否沧桑,也不管钱包是否饱满,大家都不约而同打点行李,趋向各个城市的车站或者机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然后跋涉千里,奔向一个叫家的地方。年,快到了,年的到来或者结束,造就了华夏大地上的一种特有活动,这个活动叫春运;这如洋流一般的春运两端,一头拴着家,另一头拴着游子。
或许是年逾不惑而略有不惑吧,近年来我一直在失眠的夜里,忍不住会思考一个略有痛感的问题:家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家”何来寿命之说?其实家,是有寿命的。
家,到底是什么?家,是一座房子,或是一排老树,是一条乡间小路,或是一方温热的土炕……是的,在我走过的前三十多年里,特别是离开家后的这近二十年中,我也一直觉得,家,就是家,是那座老房子,老院墙,门前的老榆树,母亲的热炕头,这就是我的家,一直都是,理所当然,更毋庸置疑。但就在近三四年中,我突然觉得不是这么回事,相反,错得一塌糊涂。我搞错了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人在少年时,家是一种约束,酷似那四方形的老院墙,我生怕它们把我圈在里面而阻挡我无时不刻想要出逃的脚步,所以,离开家,就是离开那座老院子,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彻底摆脱黄土高原的底色,进而用彩虹般的绸缎装点自己的前程。那年我二十岁,我的行李只有一个手提包,包里只有几件并不是时尚的衣物。出行前夜,我憧憬看到明天的火车,更向往着想象中的都市,那一夜我几乎未睡,整夜都是彩色的梦在裹着我。清晨洗漱完毕,刚进堂屋,母亲就端来了一大碗荷包蛋。母亲一边放下碗,一边念叨:“多吃点,路上别慌,稳当点……”坐在堂屋椅子上抽烟的父亲捏掉了手里的烟头,看着屋外问我:“那边都联系好了没?给你的钱装在哪里了?哦,对了,把这个带着,你能用到。”父亲说着,递给我一个用半片报纸抱着的小包,拳头大小,说重不重,但分量似乎超出了它的体积所该有的重量。我问父亲这是啥,父亲再一次点着了手里的半截烟,吸了一口烟,低声回答道“院墙根儿上刨来的土”。
那天我拎着手提包,包里装着一包父亲从院墙敲下来的土疙瘩研碎的黄土。父亲说,这是家里的土,你第一次出远门,要是吃不惯外地的水,会闹肚子,到时候捏点家里的土放在水里喝了就好了。或许是我的身子骨皮实,所以那包土我终是没用上,但我即使后来辗转好多地方,但那包父亲给我的黄土,我一直没丢,一直跟着我,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带着这包土,我好像带着我的家在游走江湖,我深知这想法或多或少有些矫情。
我求生的城市,距离我的家有足足一千六百公里,家在祖国西北的山坳里,而我远在东海之滨,我在想,假如我是一只每小时能飞两百公里的猎鹰,此时,若要回去看看我家乡的父亲母亲,我需要不停不歇地朝着正西飞行八个小时才能飞进那座村子,何况,我根本算不上猎鹰,最多算是一只麻雀。所以在那些年里,每当春运来临,春节将至,我都会提前抢票,座二十多小时的火车回到我的家。在此期间,我的意识中,过年就要回家,回家就可以见到父亲母亲,这些都如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一样理所当然,不论我走出多远,多久,家,永远在那个地方候着我,那个地方永远有我的家。那时候在我的认知中,家,似乎是一个青春永驻的汉子,它不会变老,不会陌生,恰如我始终固执地以为我父母一直就是那个样子,不会变老,甚至连容颜都不会变。
农历乙亥年四月,庙庄山洼上的草刚刚探出地面不到一寸,草尖儿的鹅黄尚未褪去,清晨和夜晚的温度与正午好似两个季节,春天明显早已到来,但春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春天该有的温度和颜色。夜色刚刚降临,白天稍稍有点升高的气温瞬间又回到了冰点。平日里的此刻,一家人围炉夜话,似乎是忙碌一天后,在准备睡前的一种固定的流程,朱红的火焰映照着每个人的额头,父亲弹下的烟灰掉进炉膛,飘起星星点点的烟灰飘摇起来,落到母亲的肩头、我的头发上,这是一天中最为祥和的时刻,也是最为温暖的时刻。然而十五这天的此刻,却显得异常冰冷。
火炉被早早挪出了屋子,原本放着炉子的地方显得苍白而空旷,此刻的屋子里,闻声赶来的乡亲们围着我和哥哥姐姐,而我和哥哥姐姐则紧紧围着躺在床上艰难呼吸的父亲,似乎父亲是我们此刻的一堆火,一堆即将在寒夜里要熄灭的火焰。是的,我的父亲就在这个夜里,如一团燃烧了七十九年的炉火,终于燃烧完了自己斑驳而跌宕的一生。
父亲走得太突然,以至于母亲压根就没反应过来,当晚辈们都成片地跪在院子里哭的时候,母亲则一个人端坐在侧屋的炕头上,茫然地眼神来来回回扫着院子里熙熙攘攘的来人,她一声都没哭,一滴泪都没流出来。而我,也是直到父亲的头七过后,才略微相信,父亲似乎真的不在了。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父亲如太阳,母亲如月亮,他们一定是永恒的,永远那个样子,永远挡在我的前面。父亲的离开带给母亲的伤痛是有滞后性的,这点我是从父亲百日祭那天,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里看到的,这也是我四十年来第一次见到母亲的哭,那样子让人抓心挠肺,又无所适从。而父亲的离开带给我的,是更加滞后,但又如切肤之痛的感受——我在茫然中失去的不仅仅是父亲,还有我的大半个家。是的,我原本完整而温暖的一个家,被活生生撕成了两半,一半在炕头哭,而另一半被父亲带走了。
是啊,那座院子还在,院子前的榆树还在,热炕头也依旧在,一切看似没变,但一切都不一样了,一个囫囵的家,在我幡然醒悟的时候,才发现硬是少去了一半儿。起初我心有不甘,我以为是我的错觉,或者是我的多心,但一次次的尝试与触摸之后,我确信了,这绝不是假象,而是事实。
父亲在我毫无准备下带走了我一半的家,如今我仅剩的半个家里,住着我八十多岁的母亲,母亲“拿捏”着我的半个家,母亲,就是我的半个家,也是我当下拥有的仅有的家了。从此每当想起家,心理便泛起无限莫名的不安,我深知这是一种对深爱之物将要失去且必然失去的一种焦躁和无奈,那便是有朝一日我仅剩的半个家,也会被我的母亲带走,待那时,我将彻底变成无家可归的浪人。我祈愿母亲可以长命百岁,但纵然如愿,我的这个家,还有仅仅不到二十年的寿命,这就是我的家的寿命。
有人说,家是游子的灵魂得以安放的地方,也有人说,家是给迷雾中的航船永远闪亮的灯塔,实际上在我如今看来,家是一个老者,是一个虚幻中的完整、而现实中的残缺的存在,但这已经是家的所有,不能奢求太多的完美,拥有、哪怕只是一半也好过没有,毕竟总有一天,我可能会失去家的全部。
“成长,是有代价的。”这句话常出现在各种文字中,但如若不经历,可能很难感悟。其实成长的代价绝非,或者绝不仅仅是碰壁,或者挫折,甚至一次次的失败,这些充其量只是成长路上的一处风景而已,并非真正的代价。我们或许该明白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时间在推着我们成长的同时,也在推着我们的父母变老,而我们的父母每变老一天,我们的家便随之而变得沧桑斑驳一截,这一切似乎是同步的,恰似一条波浪线,我们一天天被推到了峰值,而我们的父母和家则一天天被扯到了低谷,甚至被拉到了地下,这是生命的曲线,也是家的固定走向。
常年在外打拼,有时候会在失眠的夜里,思念我记忆中的家。那门前的榆树,屋后的杏子,村口的路,河滩的泉,以及上树林里那一簇簇繁茂的、红彤彤的沙棘子……这一切都是我多年来思念家乡时,反复“揉捏”的最好素材。我深爱那种久别后跨进家门的感觉,母亲总会第一个迎出来,搓着带着面粉的手拉着我,摸摸我的脸,父亲会掀起门帘,笑着问我,笑着帮我拎进行李。这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熟悉,本该如此,永远如此,因为我到家了嘛。翌日清晨,趁着父母还没起床,早早穿好衣服,跑出家门,去看看我思念的那些高高矮矮的物儿,纵然只是看看,并无言语,但这似乎都是回家的仪式感,也是回到家的证明。这一切的一切,不论父母以及父母的一举一动,还是房前屋后的一物一品,都是我四十年来早就习惯了的,更是被我视为本该并永恒存在的。
此刻的申城,天空细雨蒙蒙,地上车流滚滚,站在八楼的窗前,隔着玻璃窗我望向遥远的北方,目之所及,皆为虚无,纵然高楼林立,偶有飞机掠过,但他们都和我并无关系。鳞次栉比的楼宇没有寸土是我的家,铁鸟飞过的天空皆是他乡的风景,我深知我是这座城市的过客,这座城市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而已,遥远的北方某个村落里藏着我最不想碰触的故事,还住着我的母亲,我的家在那里,起码还在那里。
出神中顿生伤感,漠然回头想要落座,想以茶代酒,微醺片刻,谁知女儿从身后搂住了我的腰,将两只脚悬起来缠在了我的身上,嘴里似有不满地念叨:“爸爸,你难得周末在家里,别发呆,陪我玩啊……”
扭头看着满脸稚气的女儿,我含笑发愣。哦?我在家、家里?呃,是啊,我在家里,这是我和妻子一手给女儿打造的家啊,没错啊!是啊,属于我的家,在遥远的北方,它已然苍老而残缺;但属于女儿的家却捏在我和妻子的手里,女儿的家,恰如我和妻子一样,年华正好,风华正茂。
家,不是一座屋子,也不是那棵门前的老树;家是有生命的,家也是有寿命的,家,就是父亲母亲。
腊八已过,年已到,我该打点行装了,带着女儿和女儿的“家”,回到我的家去,回到母亲的身边去,我深爱这种感觉……
不出意外,到这个时候,不论营生是好是坏,也不管距离是远是近,不论面容是否沧桑,也不管钱包是否饱满,大家都不约而同打点行李,趋向各个城市的车站或者机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然后跋涉千里,奔向一个叫家的地方。年,快到了,年的到来或者结束,造就了华夏大地上的一种特有活动,这个活动叫春运;这如洋流一般的春运两端,一头拴着家,另一头拴着游子。
或许是年逾不惑而略有不惑吧,近年来我一直在失眠的夜里,忍不住会思考一个略有痛感的问题:家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家”何来寿命之说?其实家,是有寿命的。
家,到底是什么?家,是一座房子,或是一排老树,是一条乡间小路,或是一方温热的土炕……是的,在我走过的前三十多年里,特别是离开家后的这近二十年中,我也一直觉得,家,就是家,是那座老房子,老院墙,门前的老榆树,母亲的热炕头,这就是我的家,一直都是,理所当然,更毋庸置疑。但就在近三四年中,我突然觉得不是这么回事,相反,错得一塌糊涂。我搞错了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人在少年时,家是一种约束,酷似那四方形的老院墙,我生怕它们把我圈在里面而阻挡我无时不刻想要出逃的脚步,所以,离开家,就是离开那座老院子,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彻底摆脱黄土高原的底色,进而用彩虹般的绸缎装点自己的前程。那年我二十岁,我的行李只有一个手提包,包里只有几件并不是时尚的衣物。出行前夜,我憧憬看到明天的火车,更向往着想象中的都市,那一夜我几乎未睡,整夜都是彩色的梦在裹着我。清晨洗漱完毕,刚进堂屋,母亲就端来了一大碗荷包蛋。母亲一边放下碗,一边念叨:“多吃点,路上别慌,稳当点……”坐在堂屋椅子上抽烟的父亲捏掉了手里的烟头,看着屋外问我:“那边都联系好了没?给你的钱装在哪里了?哦,对了,把这个带着,你能用到。”父亲说着,递给我一个用半片报纸抱着的小包,拳头大小,说重不重,但分量似乎超出了它的体积所该有的重量。我问父亲这是啥,父亲再一次点着了手里的半截烟,吸了一口烟,低声回答道“院墙根儿上刨来的土”。
那天我拎着手提包,包里装着一包父亲从院墙敲下来的土疙瘩研碎的黄土。父亲说,这是家里的土,你第一次出远门,要是吃不惯外地的水,会闹肚子,到时候捏点家里的土放在水里喝了就好了。或许是我的身子骨皮实,所以那包土我终是没用上,但我即使后来辗转好多地方,但那包父亲给我的黄土,我一直没丢,一直跟着我,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带着这包土,我好像带着我的家在游走江湖,我深知这想法或多或少有些矫情。
我求生的城市,距离我的家有足足一千六百公里,家在祖国西北的山坳里,而我远在东海之滨,我在想,假如我是一只每小时能飞两百公里的猎鹰,此时,若要回去看看我家乡的父亲母亲,我需要不停不歇地朝着正西飞行八个小时才能飞进那座村子,何况,我根本算不上猎鹰,最多算是一只麻雀。所以在那些年里,每当春运来临,春节将至,我都会提前抢票,座二十多小时的火车回到我的家。在此期间,我的意识中,过年就要回家,回家就可以见到父亲母亲,这些都如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一样理所当然,不论我走出多远,多久,家,永远在那个地方候着我,那个地方永远有我的家。那时候在我的认知中,家,似乎是一个青春永驻的汉子,它不会变老,不会陌生,恰如我始终固执地以为我父母一直就是那个样子,不会变老,甚至连容颜都不会变。
农历乙亥年四月,庙庄山洼上的草刚刚探出地面不到一寸,草尖儿的鹅黄尚未褪去,清晨和夜晚的温度与正午好似两个季节,春天明显早已到来,但春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春天该有的温度和颜色。夜色刚刚降临,白天稍稍有点升高的气温瞬间又回到了冰点。平日里的此刻,一家人围炉夜话,似乎是忙碌一天后,在准备睡前的一种固定的流程,朱红的火焰映照着每个人的额头,父亲弹下的烟灰掉进炉膛,飘起星星点点的烟灰飘摇起来,落到母亲的肩头、我的头发上,这是一天中最为祥和的时刻,也是最为温暖的时刻。然而十五这天的此刻,却显得异常冰冷。
火炉被早早挪出了屋子,原本放着炉子的地方显得苍白而空旷,此刻的屋子里,闻声赶来的乡亲们围着我和哥哥姐姐,而我和哥哥姐姐则紧紧围着躺在床上艰难呼吸的父亲,似乎父亲是我们此刻的一堆火,一堆即将在寒夜里要熄灭的火焰。是的,我的父亲就在这个夜里,如一团燃烧了七十九年的炉火,终于燃烧完了自己斑驳而跌宕的一生。
父亲走得太突然,以至于母亲压根就没反应过来,当晚辈们都成片地跪在院子里哭的时候,母亲则一个人端坐在侧屋的炕头上,茫然地眼神来来回回扫着院子里熙熙攘攘的来人,她一声都没哭,一滴泪都没流出来。而我,也是直到父亲的头七过后,才略微相信,父亲似乎真的不在了。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父亲如太阳,母亲如月亮,他们一定是永恒的,永远那个样子,永远挡在我的前面。父亲的离开带给母亲的伤痛是有滞后性的,这点我是从父亲百日祭那天,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里看到的,这也是我四十年来第一次见到母亲的哭,那样子让人抓心挠肺,又无所适从。而父亲的离开带给我的,是更加滞后,但又如切肤之痛的感受——我在茫然中失去的不仅仅是父亲,还有我的大半个家。是的,我原本完整而温暖的一个家,被活生生撕成了两半,一半在炕头哭,而另一半被父亲带走了。
是啊,那座院子还在,院子前的榆树还在,热炕头也依旧在,一切看似没变,但一切都不一样了,一个囫囵的家,在我幡然醒悟的时候,才发现硬是少去了一半儿。起初我心有不甘,我以为是我的错觉,或者是我的多心,但一次次的尝试与触摸之后,我确信了,这绝不是假象,而是事实。
父亲在我毫无准备下带走了我一半的家,如今我仅剩的半个家里,住着我八十多岁的母亲,母亲“拿捏”着我的半个家,母亲,就是我的半个家,也是我当下拥有的仅有的家了。从此每当想起家,心理便泛起无限莫名的不安,我深知这是一种对深爱之物将要失去且必然失去的一种焦躁和无奈,那便是有朝一日我仅剩的半个家,也会被我的母亲带走,待那时,我将彻底变成无家可归的浪人。我祈愿母亲可以长命百岁,但纵然如愿,我的这个家,还有仅仅不到二十年的寿命,这就是我的家的寿命。
有人说,家是游子的灵魂得以安放的地方,也有人说,家是给迷雾中的航船永远闪亮的灯塔,实际上在我如今看来,家是一个老者,是一个虚幻中的完整、而现实中的残缺的存在,但这已经是家的所有,不能奢求太多的完美,拥有、哪怕只是一半也好过没有,毕竟总有一天,我可能会失去家的全部。
“成长,是有代价的。”这句话常出现在各种文字中,但如若不经历,可能很难感悟。其实成长的代价绝非,或者绝不仅仅是碰壁,或者挫折,甚至一次次的失败,这些充其量只是成长路上的一处风景而已,并非真正的代价。我们或许该明白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时间在推着我们成长的同时,也在推着我们的父母变老,而我们的父母每变老一天,我们的家便随之而变得沧桑斑驳一截,这一切似乎是同步的,恰似一条波浪线,我们一天天被推到了峰值,而我们的父母和家则一天天被扯到了低谷,甚至被拉到了地下,这是生命的曲线,也是家的固定走向。
常年在外打拼,有时候会在失眠的夜里,思念我记忆中的家。那门前的榆树,屋后的杏子,村口的路,河滩的泉,以及上树林里那一簇簇繁茂的、红彤彤的沙棘子……这一切都是我多年来思念家乡时,反复“揉捏”的最好素材。我深爱那种久别后跨进家门的感觉,母亲总会第一个迎出来,搓着带着面粉的手拉着我,摸摸我的脸,父亲会掀起门帘,笑着问我,笑着帮我拎进行李。这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熟悉,本该如此,永远如此,因为我到家了嘛。翌日清晨,趁着父母还没起床,早早穿好衣服,跑出家门,去看看我思念的那些高高矮矮的物儿,纵然只是看看,并无言语,但这似乎都是回家的仪式感,也是回到家的证明。这一切的一切,不论父母以及父母的一举一动,还是房前屋后的一物一品,都是我四十年来早就习惯了的,更是被我视为本该并永恒存在的。
此刻的申城,天空细雨蒙蒙,地上车流滚滚,站在八楼的窗前,隔着玻璃窗我望向遥远的北方,目之所及,皆为虚无,纵然高楼林立,偶有飞机掠过,但他们都和我并无关系。鳞次栉比的楼宇没有寸土是我的家,铁鸟飞过的天空皆是他乡的风景,我深知我是这座城市的过客,这座城市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而已,遥远的北方某个村落里藏着我最不想碰触的故事,还住着我的母亲,我的家在那里,起码还在那里。
出神中顿生伤感,漠然回头想要落座,想以茶代酒,微醺片刻,谁知女儿从身后搂住了我的腰,将两只脚悬起来缠在了我的身上,嘴里似有不满地念叨:“爸爸,你难得周末在家里,别发呆,陪我玩啊……”
扭头看着满脸稚气的女儿,我含笑发愣。哦?我在家、家里?呃,是啊,我在家里,这是我和妻子一手给女儿打造的家啊,没错啊!是啊,属于我的家,在遥远的北方,它已然苍老而残缺;但属于女儿的家却捏在我和妻子的手里,女儿的家,恰如我和妻子一样,年华正好,风华正茂。
家,不是一座屋子,也不是那棵门前的老树;家是有生命的,家也是有寿命的,家,就是父亲母亲。
腊八已过,年已到,我该打点行装了,带着女儿和女儿的“家”,回到我的家去,回到母亲的身边去,我深爱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