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时间,周围的朋友最爱玩的娱乐活动有一项是“砸大坑”,其实没有真的大坑来砸,就是扑克牌的一种玩法,有些“坑人”罢了,见不到“壑也”“陷也”“虚也”这种实际洼下去的地洞。
在湖北省黄石市,我目击耳闻了“壑也”“陷也”“虚也”天大地大的大坑!让我惭愧的是,以前居然根本没有听过这一处震撼人心的地方。
那天,看罢东方山,当地的朋友说可以再看看熊家境村,十分推崇的样子。我们自然听纳,徒步到了古朴的村里,村头三百五十年树龄的皂荚足可彰显其古老。整个村子寂寥得很,没发现游人如织的去处,大部分古色古香的民房也闭门扫轨,未免兴味索然。一家开着门的食杂店老板建议我们去矿冶大峡谷,是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对于各种冠以世界第一名头的风景,总是吸引游客的脚步,何况老板说并不算远,出村走一会儿就到,而且还不用买门票了,刚刚有几位游客听了他介绍已经出发,我们现在可以跟在他们后面,看过大峡谷不需要回头再到村子,直接从另一条路回黄石市区,听起来倒不会耽误时间。
跟随前面几个年轻人,我们一路上真的再没有看见其他任何人,他们几人左盼右顾、走走停停,并没轻车熟路的表现,我们终于恍然,他们与我们一样,也是头一次来,被老板诱惑进此游玩。
尽管被树木遮掩,望不到边沿的深沟险壑终于还是映入眼帘,矗立的牌子告诉我们,盲人骑瞎马,居然找到了矿冶大峡谷。
当时看牌子上相关说明,并手机查找相关资料,才知道提起了此马来头大。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中国首家矿山公园,黄石首家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三国孙权在此“筑炉炼兵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洋务、兴钢铁,建成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成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是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并唯一保留下来、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家;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视察过唯一的一座铁矿山。
无意中,我们居然窥探到历史年轮记录的一页活的档案,回顾铁矿的前世今生,也能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清光绪二年,盛宣怀在湖北广济盘塘设立“开采湖北煤铁总局”,雇英国矿师郭师敦查勘湖北煤铁矿藏。清光绪三年七月,郭师敦等勘得大冶铁矿。十一月盛宣怀赴黄石港会同大冶知县林佐等对铁山土地产权,进行详勘。又自民间购得部分铁山土地产权,准备在黄石港东吴王庙旁设炼铁厂,后因经费难筹,李鸿章未批准。光绪十五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适逢盛宣怀以事谒张之洞,言及炼钢之事,张之洞提到尚无铁矿,盛宣怀当即表示愿将原在大冶购得之铁山矿交给张之洞开办。光绪十六年张之洞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铁矿蕴藏丰富并露出地面,于是张之洞购机开采,光绪十七年四月开始采矿,光绪十九年铁矿大规模开采,横发逆起,建成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为汉阳铁厂提供原料。光绪三十四年,盛宣怀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毂交蹄劘,功崇德钜。
曾经,它在历史上也获得过举世关注,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其中第三号就是专门针对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内容为:“第一款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第二款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为取得日本政府对自己复辟的支持,中日双方在1915年5月25日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同意“中国政府因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有密切之关系,如将来该公司与日本国资本家商定合办时,可即允准;又,不将该公司充公;又,无日本国资本家之同意,不将该公司归为国有;又,不使该公司借用日本国以外之外国资本。相应照会,即希查照。”从此,日本注资大冶铁矿,取得了大冶铁矿的控制权,开始疯狂地掠夺,大冶的铁矿石运回日本后,主要用来制造武器,武器造好后,又运回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实现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至1945年,日军从大冶矿山共掠夺走500余万吨铁矿石,占掠夺铁矿石的9.66%。推算起来,日本每生产10支步枪,最少有一支是用大冶铁矿矿石锻造后所产。
做为一个蕴藏丰富的铁矿也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没有生命的矿石因为没有自保之力,常常以其经济价值被贪婪者觊觎采取铤而走险的办法占有。它掌握在不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命运,从上个世纪前几十年的生产成果看,这是在中国挖了一个大坑,没有让国家富裕强盛,没有让人民幸福美满,反而坑了中国之国家,坑了中国之人民,这是一个盛满了无数中国人血泪的大坑。
回顾历史之余,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路在脚下,却不知往哪里下脚,围着大坑的坑沿绕圈子,找不到下去近距离参观大峡谷的路径,大坑一圈一圈的如盘山公路或梯田,公路上的汽车在我们眼中如蚂蚁一样渺小,可是不能像看蚂蚁那样俯身去细看,举目远望的那些“蚂蚁”,其实都是工程施工车辆那等的庞然大物。走来走去找不到走出这片大峡谷的道路,没有方位指示牌指引,没有路过的车辆提示,没有居住的人家可以咨询,午后时光流逝得让人心里有些焦急,没有灯光,只有蚊虫。头顶的树上偶尔掉落长着斑马条纹样的节肢动物,浑身肌肉伸缩做着令女孩子惊叫起来的蠕形运动。
根据一人多高的残垣断壁上标示,看到了武钢矿业公司大冶铁矿复垦基地,其位置原来是大冶铁矿东露采场东侧的一个废石堆,堆积着百余年大冶铁矿的采矿废石,总面积398万平方米。
北帮复垦基地建于1989年。基地划分为七个复垦区,总面积为907亩,主要栽植树种刺槐、白榆、杨、扁柏等。复垦基地原系硬岩废石场,乱石秃岭,水源奇缺,草木不生,虫鸟绝迹,生态环境破坏。1989年起,大冶铁矿积极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也是故旧不弃吧。在武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硬岩变耕地的经验,得到大面积推广。自1992年8月以来,开始了硬岩复垦种植,年均绿化130亩,现在废石场的复垦绿化面积已达247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昔日满目疮痍、荒芜衰败的废石堆如今已绿树成荫,不时看到“槐揣真情寻梦矿山”等槐花旅游节的宣传标语,可是就是没有其他游客。绿色虽然赏心悦目,但由于不知脚下的路要走多远才能见到人家,搭上回城的公共汽车,难免有些急躁,塌不下心来观赏。也见到几栋现代的厂房,架不住已人去房空,空欢喜一场。
有“北纬30°公园槐香园”的介绍,画得绚丽,说得漂亮,可是见不到附近有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人,置身荒野,心里发慌,好在不是一两个人,人多互相壮胆,沿路向前走,忽然有两个岔道,几个年轻人选了一条路,我的两个同伴也跟了上去。我有些犹豫,两条路同样掩映在草木之中,同样的宽窄,实在无法确定哪个距离出口更近。
凭感觉,我做了一个与前边年轻人不同的选择,居然柳暗花明,找对了路。深坑下豁然开朗,远看绿色的植被,围拢一个个金字塔一样的土丘,这就是矿业遗存吧。
当我们腿软脚软到了山下,看见一块镌刻“大美矿山”的巨石,才感觉踏平坎坷成坦途。
无奈光线渐渐虚幻暗淡起来,无法深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一探究竟了,不过不妨碍对照一眼东门外路边的导览图,看我们都错过了些什么美景:铁矿博物馆、主碑、炸药洞遗址、井下探幽、毛主席像、怀盛亭、亚洲第一采坑、激情滑草、槐花林……
我想,我们一直围绕着的就应该是亚洲第一采坑了,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
如图所示,钢雕园则在我们前行的路边,还是可以详细揣摩的。破碎机衬板、分级机齿轮、渣浆泵、闸阀、制动鼓、矿车、T2机车、减速机……很专业的矿业设施,如果没有说明,我们是不懂得它们是干什么使用的。
忽然见到路边有一块铁山北纬30°生态公园的简介牌。
铁山北纬30°生态公园位于铁山东部的龙衢湾社区城乡结合部,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矿山硬岩废石堆放场和人们不想靠近的固体垃圾排放地,现被建为一座以保留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色,融入铁山悠久矿冶文化的园区。公园主要由北纬30°广场和槐香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1公顷,投资6000余万元。2011年建成久矿冶文化的园区。公园主要由北纬30°广场,有地球仪钢雕、喷泉、景墙、浮雕及绿化等综合旅游化景观。2014年新建了黄石市唯一的豆科植物科普基地-槐香园。在生态公园原址新栽桂花、樱花、碧桃、乐昌含笑、刺槐、杜英、木荷、红花槐、紫薇等灌木、乔木。槐香园种植了金枝槐、香花槐、国槐等各类豆科植物。2017年,路边工矿废弃地改建成颇具矿业特色的道路附属绿地景观。巧妙利用大冶铁矿矿区氧化带内的典型矿山(褐铁矿)、坑道运矿车、废旧选冶设备部件等,建造成一处处独具矿冶特色的道路附属绿地景观,保留了铁山这座历尽沧桑、资源枯竭型城市特有的资源景观。
落日余晖,不熟悉返程路线,不知道公交车停靠哪里,是否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赶忙去找寻。
上了公交车,心定了,也开始回顾今日的旅程。书本上的历史我非常熟悉,但只停留在纸面的拘墟之见。若非身临其境,绝对想不到仰之弥高的大冶铁矿,却是如今铁枯见底的巨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更多的故事,由于未窥全豹,不能详悉。我国数千年文明,造就了无数的辉煌之地,对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广为人知,但最终都逃不脱发展的规律,再辉煌的荣光,也有黯淡的一天。近年来,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所有的地方都热衷起找曾经的“第一”,尤其是第一古老第一大等,无论是能冠上全国的、全亚洲的,还是全世界的,统统建设成景区景点,再冷门的地方也能成为热点。
从第二产业的大冶铁矿变成第三产业的国家矿山公园,最难的不是外在形式的改变,而是这里人民的改俗迁风,过去引以自豪的是所在单位和企业产出,提供高福利和体面的身份,是可以克绍箕裘的。当下必须适应的是,把矿山公园当成金墟福地经营,君子不器,让后代寻找新的谋生手段,“恒久远”和“永流传”的只是广告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浮生该有的心态。
本来想以身入坑,品尝人间烟火,无意迷失荒径,走上一条冷眼旁观的隔岸观火之地,抄近路抄了个寂寞。
在湖北省黄石市,我目击耳闻了“壑也”“陷也”“虚也”天大地大的大坑!让我惭愧的是,以前居然根本没有听过这一处震撼人心的地方。
那天,看罢东方山,当地的朋友说可以再看看熊家境村,十分推崇的样子。我们自然听纳,徒步到了古朴的村里,村头三百五十年树龄的皂荚足可彰显其古老。整个村子寂寥得很,没发现游人如织的去处,大部分古色古香的民房也闭门扫轨,未免兴味索然。一家开着门的食杂店老板建议我们去矿冶大峡谷,是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对于各种冠以世界第一名头的风景,总是吸引游客的脚步,何况老板说并不算远,出村走一会儿就到,而且还不用买门票了,刚刚有几位游客听了他介绍已经出发,我们现在可以跟在他们后面,看过大峡谷不需要回头再到村子,直接从另一条路回黄石市区,听起来倒不会耽误时间。
跟随前面几个年轻人,我们一路上真的再没有看见其他任何人,他们几人左盼右顾、走走停停,并没轻车熟路的表现,我们终于恍然,他们与我们一样,也是头一次来,被老板诱惑进此游玩。
尽管被树木遮掩,望不到边沿的深沟险壑终于还是映入眼帘,矗立的牌子告诉我们,盲人骑瞎马,居然找到了矿冶大峡谷。
当时看牌子上相关说明,并手机查找相关资料,才知道提起了此马来头大。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中国首家矿山公园,黄石首家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三国孙权在此“筑炉炼兵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洋务、兴钢铁,建成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成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是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并唯一保留下来、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家;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视察过唯一的一座铁矿山。
无意中,我们居然窥探到历史年轮记录的一页活的档案,回顾铁矿的前世今生,也能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清光绪二年,盛宣怀在湖北广济盘塘设立“开采湖北煤铁总局”,雇英国矿师郭师敦查勘湖北煤铁矿藏。清光绪三年七月,郭师敦等勘得大冶铁矿。十一月盛宣怀赴黄石港会同大冶知县林佐等对铁山土地产权,进行详勘。又自民间购得部分铁山土地产权,准备在黄石港东吴王庙旁设炼铁厂,后因经费难筹,李鸿章未批准。光绪十五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适逢盛宣怀以事谒张之洞,言及炼钢之事,张之洞提到尚无铁矿,盛宣怀当即表示愿将原在大冶购得之铁山矿交给张之洞开办。光绪十六年张之洞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铁矿蕴藏丰富并露出地面,于是张之洞购机开采,光绪十七年四月开始采矿,光绪十九年铁矿大规模开采,横发逆起,建成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为汉阳铁厂提供原料。光绪三十四年,盛宣怀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毂交蹄劘,功崇德钜。
曾经,它在历史上也获得过举世关注,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其中第三号就是专门针对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内容为:“第一款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第二款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为取得日本政府对自己复辟的支持,中日双方在1915年5月25日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同意“中国政府因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有密切之关系,如将来该公司与日本国资本家商定合办时,可即允准;又,不将该公司充公;又,无日本国资本家之同意,不将该公司归为国有;又,不使该公司借用日本国以外之外国资本。相应照会,即希查照。”从此,日本注资大冶铁矿,取得了大冶铁矿的控制权,开始疯狂地掠夺,大冶的铁矿石运回日本后,主要用来制造武器,武器造好后,又运回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实现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至1945年,日军从大冶矿山共掠夺走500余万吨铁矿石,占掠夺铁矿石的9.66%。推算起来,日本每生产10支步枪,最少有一支是用大冶铁矿矿石锻造后所产。
做为一个蕴藏丰富的铁矿也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没有生命的矿石因为没有自保之力,常常以其经济价值被贪婪者觊觎采取铤而走险的办法占有。它掌握在不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命运,从上个世纪前几十年的生产成果看,这是在中国挖了一个大坑,没有让国家富裕强盛,没有让人民幸福美满,反而坑了中国之国家,坑了中国之人民,这是一个盛满了无数中国人血泪的大坑。
回顾历史之余,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低头族”,路在脚下,却不知往哪里下脚,围着大坑的坑沿绕圈子,找不到下去近距离参观大峡谷的路径,大坑一圈一圈的如盘山公路或梯田,公路上的汽车在我们眼中如蚂蚁一样渺小,可是不能像看蚂蚁那样俯身去细看,举目远望的那些“蚂蚁”,其实都是工程施工车辆那等的庞然大物。走来走去找不到走出这片大峡谷的道路,没有方位指示牌指引,没有路过的车辆提示,没有居住的人家可以咨询,午后时光流逝得让人心里有些焦急,没有灯光,只有蚊虫。头顶的树上偶尔掉落长着斑马条纹样的节肢动物,浑身肌肉伸缩做着令女孩子惊叫起来的蠕形运动。
根据一人多高的残垣断壁上标示,看到了武钢矿业公司大冶铁矿复垦基地,其位置原来是大冶铁矿东露采场东侧的一个废石堆,堆积着百余年大冶铁矿的采矿废石,总面积398万平方米。
北帮复垦基地建于1989年。基地划分为七个复垦区,总面积为907亩,主要栽植树种刺槐、白榆、杨、扁柏等。复垦基地原系硬岩废石场,乱石秃岭,水源奇缺,草木不生,虫鸟绝迹,生态环境破坏。1989年起,大冶铁矿积极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也是故旧不弃吧。在武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硬岩变耕地的经验,得到大面积推广。自1992年8月以来,开始了硬岩复垦种植,年均绿化130亩,现在废石场的复垦绿化面积已达247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昔日满目疮痍、荒芜衰败的废石堆如今已绿树成荫,不时看到“槐揣真情寻梦矿山”等槐花旅游节的宣传标语,可是就是没有其他游客。绿色虽然赏心悦目,但由于不知脚下的路要走多远才能见到人家,搭上回城的公共汽车,难免有些急躁,塌不下心来观赏。也见到几栋现代的厂房,架不住已人去房空,空欢喜一场。
有“北纬30°公园槐香园”的介绍,画得绚丽,说得漂亮,可是见不到附近有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人,置身荒野,心里发慌,好在不是一两个人,人多互相壮胆,沿路向前走,忽然有两个岔道,几个年轻人选了一条路,我的两个同伴也跟了上去。我有些犹豫,两条路同样掩映在草木之中,同样的宽窄,实在无法确定哪个距离出口更近。
凭感觉,我做了一个与前边年轻人不同的选择,居然柳暗花明,找对了路。深坑下豁然开朗,远看绿色的植被,围拢一个个金字塔一样的土丘,这就是矿业遗存吧。
当我们腿软脚软到了山下,看见一块镌刻“大美矿山”的巨石,才感觉踏平坎坷成坦途。
无奈光线渐渐虚幻暗淡起来,无法深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一探究竟了,不过不妨碍对照一眼东门外路边的导览图,看我们都错过了些什么美景:铁矿博物馆、主碑、炸药洞遗址、井下探幽、毛主席像、怀盛亭、亚洲第一采坑、激情滑草、槐花林……
我想,我们一直围绕着的就应该是亚洲第一采坑了,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
如图所示,钢雕园则在我们前行的路边,还是可以详细揣摩的。破碎机衬板、分级机齿轮、渣浆泵、闸阀、制动鼓、矿车、T2机车、减速机……很专业的矿业设施,如果没有说明,我们是不懂得它们是干什么使用的。
忽然见到路边有一块铁山北纬30°生态公园的简介牌。
铁山北纬30°生态公园位于铁山东部的龙衢湾社区城乡结合部,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矿山硬岩废石堆放场和人们不想靠近的固体垃圾排放地,现被建为一座以保留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色,融入铁山悠久矿冶文化的园区。公园主要由北纬30°广场和槐香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1公顷,投资6000余万元。2011年建成久矿冶文化的园区。公园主要由北纬30°广场,有地球仪钢雕、喷泉、景墙、浮雕及绿化等综合旅游化景观。2014年新建了黄石市唯一的豆科植物科普基地-槐香园。在生态公园原址新栽桂花、樱花、碧桃、乐昌含笑、刺槐、杜英、木荷、红花槐、紫薇等灌木、乔木。槐香园种植了金枝槐、香花槐、国槐等各类豆科植物。2017年,路边工矿废弃地改建成颇具矿业特色的道路附属绿地景观。巧妙利用大冶铁矿矿区氧化带内的典型矿山(褐铁矿)、坑道运矿车、废旧选冶设备部件等,建造成一处处独具矿冶特色的道路附属绿地景观,保留了铁山这座历尽沧桑、资源枯竭型城市特有的资源景观。
落日余晖,不熟悉返程路线,不知道公交车停靠哪里,是否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赶忙去找寻。
上了公交车,心定了,也开始回顾今日的旅程。书本上的历史我非常熟悉,但只停留在纸面的拘墟之见。若非身临其境,绝对想不到仰之弥高的大冶铁矿,却是如今铁枯见底的巨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更多的故事,由于未窥全豹,不能详悉。我国数千年文明,造就了无数的辉煌之地,对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广为人知,但最终都逃不脱发展的规律,再辉煌的荣光,也有黯淡的一天。近年来,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所有的地方都热衷起找曾经的“第一”,尤其是第一古老第一大等,无论是能冠上全国的、全亚洲的,还是全世界的,统统建设成景区景点,再冷门的地方也能成为热点。
从第二产业的大冶铁矿变成第三产业的国家矿山公园,最难的不是外在形式的改变,而是这里人民的改俗迁风,过去引以自豪的是所在单位和企业产出,提供高福利和体面的身份,是可以克绍箕裘的。当下必须适应的是,把矿山公园当成金墟福地经营,君子不器,让后代寻找新的谋生手段,“恒久远”和“永流传”的只是广告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浮生该有的心态。
本来想以身入坑,品尝人间烟火,无意迷失荒径,走上一条冷眼旁观的隔岸观火之地,抄近路抄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