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么时代,青春都是一支狂热的曲子,一池流光溢彩的炫舞。我已经是一个耄耋老人了,但青春总是在我的回忆里,一次次回转,走进那个舞池,响彻着交响曲。 一
2012年是哈师范中师十班同学毕业第55个春秋。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当年神采奕奕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是沟壑满脸,鬓发皆白,背驼腰弯的老人。我们的人生悠悠长旅,精彩有时,寂寞有时,然而中师三年那段岁月,那段花样年华,仍然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上,回忆那如歌的岁月,那份心动感觉依然芬芳如昔。
1954年,那难忘的初秋,哈师范中师十班同学,一起旋入师范这一青春舞池,共蹈一曲精彩青春圆舞曲,如今请和我共同回忆这圆舞曲的几段乐章吧。
老同学,你是否记得?咱们班竟有十个姓王的,班上20%以上的人姓王,王姓是望族,王姓同学很为此得意,咱们班没有丁姓、于姓,学号按姓氏笔画数排,王姓当排前面,我身材矮小坐第一排,排了一号,那时刚入学老师不熟悉我们,各科老师提问都叫一号,叫得我胆战心惊,天天处于“备战”状态,有时不由心中抱怨:这是谁排的号啊?在座的各位可是你?还是他?
你是否记得?我们一年级学文学课,语文老师是梳长辫子漂亮的张丽英老师,第一课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晚自习我们背诵着,欣赏着。课余有人互相调侃、揶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么样?你逑了吗?”“昨晚辗转反侧了吧?”
你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师范学生中,家境贫寒者居多数。学校食堂伙食不错,每天有两顿菜,每周有两次细粮,那时吃细粮太有诱惑力了,太让人期盼了。离吃晚饭还有几分钟,食堂门前已聚集了不少热盼吃馒头的同学,敲饭盒,敲碗,小勺筷子一起响,嘈杂、热闹,奏出了碗勺饭盒交响曲,那交响曲流淌的是无忧无虑、欢乐、美好、青春。用筷子串起馒头,像串糖葫芦,那馒头真香、真甜,甜满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二
从事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于是我们自觉培养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人。我们学风琴,排练表演唱、大合唱,演话剧,参加大型集体舞表演,几乎每个周六都有班级小型联欢会。那一次女生表演唱《咱们村里有个年轻小伙》,应该系一条花围裙,我们就把花枕巾缝成花围裙。陈绮霞、陈如梅、张凤兰、王友莲……虽然表演略显青涩,也还蛮有村姑风韵,也算有模有样吧。而郭淑珍的《王大妈要和平》更是声音高亢,激情满腔,成为招牌歌曲代表作。男同学的演唱也可圈可点,“纺织厂有个好姑娘,她长得比花还漂亮……”“姑娘,我来陪你一段路”,金满盈从队伍中向前迈出一步:“你呀,你呀,今晚是看电影还是上剧场?”龙兴民,温凤起等人接着唱下去,表演生动,幽默而有情趣。还记得我们班排话剧吗?温凤起演老教授,儒雅而斯文,台词读得得很有古腔古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俨然是位资深老教授,又装作打喷嚏,别说还真像!优雅而从容的由佩彦和我们班妩媚可人的陈绮霞,扮演一对情侣,当然情意绵绵,情真意切,因为当时他俩正是一对激情燃烧的情人。王学敏等人的胡琴演奏也常常赢得不断的喝彩声。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周末联欢,有人建议我唱歌,平时较少展示歌唱才华的陈国民抢先亮开了歌喉:“太子河水流过山湾……”我怔住了,不是让我唱吗?怎么陈国民唱了呢?“唱啊!”陈国民提醒我,原来他是给我起头呢,真逗!
还有孙德伦成人后高大而挺拔,而我身材矮小,可曾记得当年他曾和我同桌吗?他天真率性又不失幽默,也很淘气,经常在课桌下搞小动作,一次老师发现了,我碰他一下暗示他,果然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没听课,不知道老师问的什么问题,慢悠悠地站起来,两手撑着桌面,思考片刻,拖着腔调调皮地说:“这个问题么,不可思议。”哪有这样回答问题的?课堂里一阵哄笑,真是让老师啼笑皆非。这个琴爬子,谁的琴班他都爬,正是这么执着的学琴,在许多同学下乡搞合作化那个时期,原来摸不着手风琴的他过足了手风琴瘾。开学后拉手风琴技巧之娴熟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为日后成为哈师大艺术系主任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他也是我们中师十班的骄傲。
你记得文娱委员是谁吗?是陈亚多。那是快毕业那个学期吧?学校组织大合唱比赛,轮到我们班了,大幕拉开,台下一片唏嘘声,原来我们班服装整齐、漂亮、新颖,尤其是女生蓝上衣蓝裙子,最扮靓我们的是蓝裙子外边的一条白色周围镶白花的半裙,这是模仿苏联中学生毕业时的装束。《大炮轰鸣》我们班四部轮唱。
歌声高亢而嘹亮,轮唱各声部声音清晰而节奏不乱。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们班从台前下来回到座位上,邻班女同学好奇的伸手拉我们的裙子,白裙子“嘶啦”,扯坏一条,一阵笑声,又一个人伸手去拉,“嘶啦”,又扯坏一条,秘密被揭穿了,原来漂亮的白裙子竟然是做花用的皱纹纸做的,看,我们这群女生多有创意!那次比赛我们当之无愧地获得一等奖,全班沉浸在欢乐之中。半个世纪过去了,可是那情景恍如昨日,那歌声仍仿佛萦绕耳际。
还记得那次讲演比赛吗?班长崔寿田,绰号“大喇叭”高奏凯歌轻松夺冠,由佩彦的《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讲演也激情澎湃,好评如潮,获得第三名。摘金夺银全出自我们班,全班同学好不骄傲,仿佛我们每人都是参赛选手,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荣光。
我们班在体育活动中也是群星灿烂,李洪德是学校百米短跑记录保持者。颇具绅士风度的刘鼎元打排球技术领先,他一边研究如何提高打排球水平,一边研究如何俘获中幼师班气质高雅的美眉韩光丽的芳心。啊,体育场上也出险情,是倪连兴吧?他爱冰球运动,冰球也爱他,吻了他一下,却吻到他的眼角边,好险!万幸! 三
那时候我们思考人生,探讨友情、恋情,有迷茫,也有顿悟。还记得吧?一次团支部讨论友情与恋情如何界定,那讨论庄重而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后达成共识:让温凤起与姚淑筠做实验,试试异性青年之间是否有纯真友情?结果他二人没有结成情侣,但友谊长存,终生彼此牵挂。
我尤其记得中师二年时,我因风湿病休学,离开班集体孤独而寂寞,那段时光最盼的就是周日,周日仿佛是我的节日。上午我拿小凳坐在窗外,目光盯住大门口,盼望着,期待着。来了,来了,我的同学三五成群来看我了!告诉我学校的情况,课程进度,作业,劝我在家自学,安心养病,早日康复。有一次同学们离开我家后,突降大雨,路面积水,周明媛划伤了脚,是陈国民背着她返校。同学的关爱给了我温暖、信心、勇气、力量,鼓舞我努力自学战胜疾病,虽然休了三个月病假,但期末考试我科科五分。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我心中永恒。世上的爱有千百种,鲜花为了夏日的充盈,雪花为了冬日的洁白,同窗情胜似夏日的鲜花,冬日的白雪,美艳而圣洁。
是的,中师十班是一个令人深深爱恋的集体,同学中没有山头,没有派性,没有龃龉,没有猜忌。那时我们是年轻的,是热烈的,也是深情的,我们在青春的舞池中炫舞,让青春多彩,令生命闪光。三年后,我们怀着对中师学生生活的深深眷恋,走向生命的另一段辉煌。
同学们,你一定会在某个春雨潇潇的清晨,或秋日红叶飘零的黄昏,轻轻想起,青春,我们曾在一起炫舞。
2012年是哈师范中师十班同学毕业第55个春秋。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当年神采奕奕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是沟壑满脸,鬓发皆白,背驼腰弯的老人。我们的人生悠悠长旅,精彩有时,寂寞有时,然而中师三年那段岁月,那段花样年华,仍然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上,回忆那如歌的岁月,那份心动感觉依然芬芳如昔。
1954年,那难忘的初秋,哈师范中师十班同学,一起旋入师范这一青春舞池,共蹈一曲精彩青春圆舞曲,如今请和我共同回忆这圆舞曲的几段乐章吧。
老同学,你是否记得?咱们班竟有十个姓王的,班上20%以上的人姓王,王姓是望族,王姓同学很为此得意,咱们班没有丁姓、于姓,学号按姓氏笔画数排,王姓当排前面,我身材矮小坐第一排,排了一号,那时刚入学老师不熟悉我们,各科老师提问都叫一号,叫得我胆战心惊,天天处于“备战”状态,有时不由心中抱怨:这是谁排的号啊?在座的各位可是你?还是他?
你是否记得?我们一年级学文学课,语文老师是梳长辫子漂亮的张丽英老师,第一课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晚自习我们背诵着,欣赏着。课余有人互相调侃、揶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么样?你逑了吗?”“昨晚辗转反侧了吧?”
你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师范学生中,家境贫寒者居多数。学校食堂伙食不错,每天有两顿菜,每周有两次细粮,那时吃细粮太有诱惑力了,太让人期盼了。离吃晚饭还有几分钟,食堂门前已聚集了不少热盼吃馒头的同学,敲饭盒,敲碗,小勺筷子一起响,嘈杂、热闹,奏出了碗勺饭盒交响曲,那交响曲流淌的是无忧无虑、欢乐、美好、青春。用筷子串起馒头,像串糖葫芦,那馒头真香、真甜,甜满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二
从事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于是我们自觉培养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人。我们学风琴,排练表演唱、大合唱,演话剧,参加大型集体舞表演,几乎每个周六都有班级小型联欢会。那一次女生表演唱《咱们村里有个年轻小伙》,应该系一条花围裙,我们就把花枕巾缝成花围裙。陈绮霞、陈如梅、张凤兰、王友莲……虽然表演略显青涩,也还蛮有村姑风韵,也算有模有样吧。而郭淑珍的《王大妈要和平》更是声音高亢,激情满腔,成为招牌歌曲代表作。男同学的演唱也可圈可点,“纺织厂有个好姑娘,她长得比花还漂亮……”“姑娘,我来陪你一段路”,金满盈从队伍中向前迈出一步:“你呀,你呀,今晚是看电影还是上剧场?”龙兴民,温凤起等人接着唱下去,表演生动,幽默而有情趣。还记得我们班排话剧吗?温凤起演老教授,儒雅而斯文,台词读得得很有古腔古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俨然是位资深老教授,又装作打喷嚏,别说还真像!优雅而从容的由佩彦和我们班妩媚可人的陈绮霞,扮演一对情侣,当然情意绵绵,情真意切,因为当时他俩正是一对激情燃烧的情人。王学敏等人的胡琴演奏也常常赢得不断的喝彩声。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周末联欢,有人建议我唱歌,平时较少展示歌唱才华的陈国民抢先亮开了歌喉:“太子河水流过山湾……”我怔住了,不是让我唱吗?怎么陈国民唱了呢?“唱啊!”陈国民提醒我,原来他是给我起头呢,真逗!
还有孙德伦成人后高大而挺拔,而我身材矮小,可曾记得当年他曾和我同桌吗?他天真率性又不失幽默,也很淘气,经常在课桌下搞小动作,一次老师发现了,我碰他一下暗示他,果然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没听课,不知道老师问的什么问题,慢悠悠地站起来,两手撑着桌面,思考片刻,拖着腔调调皮地说:“这个问题么,不可思议。”哪有这样回答问题的?课堂里一阵哄笑,真是让老师啼笑皆非。这个琴爬子,谁的琴班他都爬,正是这么执着的学琴,在许多同学下乡搞合作化那个时期,原来摸不着手风琴的他过足了手风琴瘾。开学后拉手风琴技巧之娴熟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为日后成为哈师大艺术系主任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他也是我们中师十班的骄傲。
你记得文娱委员是谁吗?是陈亚多。那是快毕业那个学期吧?学校组织大合唱比赛,轮到我们班了,大幕拉开,台下一片唏嘘声,原来我们班服装整齐、漂亮、新颖,尤其是女生蓝上衣蓝裙子,最扮靓我们的是蓝裙子外边的一条白色周围镶白花的半裙,这是模仿苏联中学生毕业时的装束。《大炮轰鸣》我们班四部轮唱。
歌声高亢而嘹亮,轮唱各声部声音清晰而节奏不乱。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们班从台前下来回到座位上,邻班女同学好奇的伸手拉我们的裙子,白裙子“嘶啦”,扯坏一条,一阵笑声,又一个人伸手去拉,“嘶啦”,又扯坏一条,秘密被揭穿了,原来漂亮的白裙子竟然是做花用的皱纹纸做的,看,我们这群女生多有创意!那次比赛我们当之无愧地获得一等奖,全班沉浸在欢乐之中。半个世纪过去了,可是那情景恍如昨日,那歌声仍仿佛萦绕耳际。
还记得那次讲演比赛吗?班长崔寿田,绰号“大喇叭”高奏凯歌轻松夺冠,由佩彦的《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讲演也激情澎湃,好评如潮,获得第三名。摘金夺银全出自我们班,全班同学好不骄傲,仿佛我们每人都是参赛选手,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荣光。
我们班在体育活动中也是群星灿烂,李洪德是学校百米短跑记录保持者。颇具绅士风度的刘鼎元打排球技术领先,他一边研究如何提高打排球水平,一边研究如何俘获中幼师班气质高雅的美眉韩光丽的芳心。啊,体育场上也出险情,是倪连兴吧?他爱冰球运动,冰球也爱他,吻了他一下,却吻到他的眼角边,好险!万幸! 三
那时候我们思考人生,探讨友情、恋情,有迷茫,也有顿悟。还记得吧?一次团支部讨论友情与恋情如何界定,那讨论庄重而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后达成共识:让温凤起与姚淑筠做实验,试试异性青年之间是否有纯真友情?结果他二人没有结成情侣,但友谊长存,终生彼此牵挂。
我尤其记得中师二年时,我因风湿病休学,离开班集体孤独而寂寞,那段时光最盼的就是周日,周日仿佛是我的节日。上午我拿小凳坐在窗外,目光盯住大门口,盼望着,期待着。来了,来了,我的同学三五成群来看我了!告诉我学校的情况,课程进度,作业,劝我在家自学,安心养病,早日康复。有一次同学们离开我家后,突降大雨,路面积水,周明媛划伤了脚,是陈国民背着她返校。同学的关爱给了我温暖、信心、勇气、力量,鼓舞我努力自学战胜疾病,虽然休了三个月病假,但期末考试我科科五分。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我心中永恒。世上的爱有千百种,鲜花为了夏日的充盈,雪花为了冬日的洁白,同窗情胜似夏日的鲜花,冬日的白雪,美艳而圣洁。
是的,中师十班是一个令人深深爱恋的集体,同学中没有山头,没有派性,没有龃龉,没有猜忌。那时我们是年轻的,是热烈的,也是深情的,我们在青春的舞池中炫舞,让青春多彩,令生命闪光。三年后,我们怀着对中师学生生活的深深眷恋,走向生命的另一段辉煌。
同学们,你一定会在某个春雨潇潇的清晨,或秋日红叶飘零的黄昏,轻轻想起,青春,我们曾在一起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