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李隼:说“枫叶”——兼谈词汇特征属性的诗化之十二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11-08 09:39:27
  • 被阅读0
  •   鲁迅先生诗《送增田涉君归国》“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增田涉为《中国小说史略》的日文本译者。他因译著的一些相关问题,到上海来请教鲁迅先生。扶桑,传说中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此指日本。嫩寒即初秋,丹即丹砂。“枫叶如丹照嫩寒”,初秋微凉的阳光照耀着如同丹砂般的枫叶。这是现代大作家的枫叶,枫叶在古诗词中亦属高段词频。

      枫叶还被称为红叶或霜叶。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孙绪《御水红叶图》(御水,指皇宫中的河)“一叶丹枫趁素秋,都将旧管涤新愁。”

      那么,是否红叶和霜叶都是指枫叶呢?

      25年前,为写这一则,我还专门写信问了我一个农学农业推广专业的学生。他列举了近20种秋天叶子变红的树木,除了枫树系,诸如红枫、五角枫,还有槭树系,以及南天竹等。

      这些树木,遍及江南塞北,作为具有泛指特征属性词汇的红叶,是完全可以入诗的。程颢《秋月》“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纳兰容若《南乡子·秋暮村居》“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三十里”与“万木齐”则不能说是枫叶了。枫叶一定是红叶和霜叶,但红叶和霜叶未必都是枫叶。也就是说,红叶和霜叶的本体属性并非特指枫叶,还包括具有此种属性的其他的树叶。

      (一)霜叶之中的枫叶

      枫叶夏季也是绿的,经霜才逐渐变红,枫叶以红叶入诗,除了诗人词人的独到观察视角,还有大自然的丰功。

      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杜甫《寄韩谏议》“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这两首诗,初看似乎不如那些轰轰烈烈枫叶诗的赏心悦目;但细细咀嚼,便会觉得它们并非一般。它们不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霜”与“叶”这两个词,而且记录下了枫叶由绿到红的过程。李诗的“枫叶绿未脱”,秋天来了,肃霜下了,枫树的绿叶还没有脱落。杜诗的“青枫叶赤天雨霜”,天下了肃霜,使枫树的叶子变红,树干还是绿的。记录这个过程的,还有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三“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枫叶始红,即菊花黄的时候。陆游《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草痕沙际犹余绿,枫叶霜余已带赪。”“赪[chēng]”,为红色。霜还没有完全消退去,枫叶上就已经带有红色了。这无论对于写实文学,还是物候学,都是有意义的。

      蔡戡《登岸山观用前韵》“霜明枫叶红如染,露挹岚光翠欲流。”

      张炎《绮罗香·红叶》“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蔡诗的“霜明枫叶红如染”,晴朗的天气里,枫叶已经红得十分浪漫,映衬得那露水舀着山光的绿色似乎就要流淌下来。张词“枫冷吴江”,花以火为喻——“日出江花红胜火”,火有热的意味,“枫冷”也就是枫叶落尽。这两首诗的霜叶,一个是枫叶正红之时,一个是枫叶落尽之后,无论明快凄清,都各具佳境。

      (二)红叶之中的枫叶

      红叶之中的枫叶,在古诗词中,常见的特征属性的标识,除了上文说到的“赪”,还有红、丹和赤等,足以看出诗人词人语汇储量之丰。

      1.红枫

      韩偓《秋郊闲望有感》“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

      朱淑真《对景漫成》“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阳中。”

      韩诗的“枫叶微红”与朱诗的“枫叶醉红”,都是以“枫叶”与“红”联合起来写秋色,虽都是深秋,背景却一个是霜轻,一个是霜重;一个是碧空中的云,一个是傍晚的雁阵。微红醉红,枫叶给人的感觉都是那么艳,那么丽。此种形式,还有刘蕃《状江南·季秋》“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白玉蟾《秋日书怀》“桂花已是上番香,枫叶飘红柿叶黄。” 番香也叫沉香,香气浓烈。正在兴头的枫叶举起的红霞,已经没了兴致的枫红在自然飘落,枫叶给人的感觉都是那么鲜,那么艳。“枫叶”与“红”到现代,还被广泛地使用着。萧红有一首诗叫《可纪念的枫叶》:

      红红的枫叶,

      是谁送给我的!

      都叫我不留意丢掉了。

      若知这般别离滋味,

      恨不早早地把它写上几句

      别离的诗。

      这是1936年7月,萧红由于与萧军情感发生了裂痕,前往日本之前,把她的《钟楼上的铜铃》《春曲》,包括这一首《可纪念的枫叶》等36首诗,抄给许广平,请许代为保管的。诗表现了她在离别时,对以往匆忙写作的岁月中失落的爱,纯洁的爱的珍惜。萧红一面承袭着古诗词枫叶的传统,一面追随者“五四”新文化运动,旧瓶新酒,古意新诗,本身就是一片红红的枫叶。

      2.丹枫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陆游《送范西叔赴召》“天涯流落过重阳,枫叶摇丹已著霜。”

      这两首,都是以“枫叶”与“丹”托物言志。李词的“志”是以丹枫话相思,相思到了把枫叶都捱得变红了的程度,情意之深可见。陆诗的“志”是以丹枫写暮年,摇落的枫叶如同人之将老,一个摇字把诗人颠沛流离之境说尽。此种形式,还有陈与义《登岳阳楼》“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纳兰容若《蝶恋花·出塞》“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这两首,都是以丹枫写故国之思的。陈诗,从青年时期起即希望国家南北统一,可到老了只能以看看枫叶,聊以慰藉。纳兰词,是其随军越过长城所见所感,同是西风古道,却写得那么独立悲壮苍凉。

      3.赤枫

      曹松《哭胡处士》“空馀赤枫叶,堕落钓鱼舟。”

      陆游《醉歌》“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

      曹诗“空馀赤枫叶”表明挚友知心人处士走了的时间,是在秋天,留给“我”的只有这红红的枫叶,于是“我”也甘做一个隐士了。陆诗“槲叶离离枫叶赤”则表明槲叶还茂盛的时候,枫叶已经变红,江南的秋天是斑斓多姿的。枫叶的诗陆游所作最多,还《记老农语》“霜清枫叶照溪赤”,《思故山》“舍东舍西枫叶赤”等等。使用“枫叶”与“赤”这种形式表现情思,不完全是为了韵脚或平仄,因为赤字在枫叶诗中,许多都是居前或居中的。比如,王安石《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其二“赤枫青栎生满谷”,周文璞《简正字南仲》“数叶赤枫鸣客路”等。枫叶用“赤”出于音节的需要,响亮;用“红”出于色彩,明丽;用“丹”出于传统,古雅。

      赵嘏《献淮南李仆射》“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白居易《梨园弟子》“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

      至于赵、白这两首诗的红叶,则不可与上述红叶即枫叶同日而语,它们只能说是泛泛的红叶了。

      作为红叶本体属性的枫叶,为何如此之多地被古诗词所使用,所诗化,其原因或许还有很多,但主要的直接的原因,还是红叶题诗。王建《晚秋病中》“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白居易《和杜录事题红叶》“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枫树的叶片大,大到了可以承载一首七言绝句。

    【审核人:站长】

        标题:李隼:说“枫叶”——兼谈词汇特征属性的诗化之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4690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