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重复的事情是有规律的

  • 作者:帝恨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10-28 11:14:03
  • 被阅读0
  •   重复的事情是有规律的,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李瑞环说的,我认为很有哲理。陈云也曾提出了辩证法的六字诀:交换、比较、反复。可见重复是一个哲学的概念。

      哥白尼从太阳东升西落的循环重复中,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了和人们的视觉正好相反的规律,那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当然,并不是所有重复的事物里面都有规律可循,有些无法实现质变的重复,并没有有价值的规律可言。比如一件产品研发出后来,就重复性地生产,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每天吃饭睡觉地生活,即便终老,也不会有什么重要发现,更难以实现某一方面的突破。

      所以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提高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说就是提升人们的哲学思维能力。

      用重复性事物里面有规律的观点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会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比如说公安局的破案就很重视重复性问题。刑警就很注意把一些相同手法的作案串联在一起,或者说并案调查,《巡回检查组》是这样,最近看的《燃烧》电视剧也是这样。

      电视剧《燃烧》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剧情跌宕起伏、悬疑不断。杀害许达,用空气注射导致许达脑栓塞死亡;十多年前许军的老岳父吴稼祥也是突然脑梗塞去世;韩国西川株式会社的社长李昌旭也是这样死的。一联想就不是偶然的,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最终顺着这条线索,查到了一名化名叫“丁辉”实际上叫朴赞选的韩国人,他曾在韩国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里服役,退役后成了一名职业杀手。

      刑警大队副队长、高飞的父亲高建设驾车去查案子为躲避一辆摩托车而坠下山崖;周浩宇的死也和摩托车有关,周浩宇之所以被害是因为龙星集团要通过BAT项目向海外转移资产,周浩宇发现了其中的秘密,所以才被杀害。用骑行摩托车逼翻装有许军、许家福的检本和鉴定结果的汽车,车上的证物被雨水淋湿、遗失。这些相同作案手法,都可能是同一个人作案。傻子才会分析不到。最后查出三起案子都是张雄杰一人所为。

      用重复性事物里面有规律的观点来看人,也能看得比较清楚。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总迟到、不守时的人,基本上也不大守信;有的人,本来是自己做错了事,但几乎听不到自我批评,都是找客观原因,或者推到了别人身上,或者认为就是别人的错。重复多次,就可以断定,这人要么是虚荣心太强,说不得;要么就是死不认错,不肯改错。诸葛亮在大量的重复性实践和观察,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识人之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但对于现代社会依然还是很有意义的。

      林彪在历史的很多重要关头都是动摇的、不坚定的。通过这种重复性行为的回忆和分析,后来发生的“9,13”叛逃事件,就不会认为是偶然的了。

      在到达井冈山之前,林彪险些做了“逃兵”。当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处于低谷,南昌起义军又遭遇了失败。革命的前途如何?武装斗争能否继续坚持?这支孤立无援的部队究竟会走向何方?这些问题摆在了每一个起义战士的面前。有的人不辞而变,有的人叛变革命,当部队驻扎在大庾县城时,林彪和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的中、下级军官来找陈毅,表示要离开部队另寻出路,他们还劝陈毅也和他们一起离队。“你是一个知识分子,没有打过仗,没有搞过队伍。我们是搞过队伍的,现在部队不行了,碰不得,一碰就垮。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林彪劝说着陈毅。陈毅斩钉截铁地否定了林彪的说法,他表示革命斗争本就是你死我活“你们要走你们走,把枪留下,我们继续干革命。队伍能存在,我们也能存在。拖枪逃跑最可耻。”尽管朱德、陈毅诚挚地向战士们宣讲鼓舞士气“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就是要做失败时的英雄。”但悲观已久的林彪还是开了小差,在部队离开大庾县城的几天,他伙同几个动摇分子离队,朝梅关跑去,但遭到了反动民团的搜捕追杀,林彪与其他人失去联系只身一身踽踽独行,路上林彪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山民告诉他梅关一带被把守得水泄不通,遇到可疑人等或外乡人轻则搜去财物,重则砍头。林彪感到走投无路,被迫又于当夜返回部队。

      毛泽东在开辟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林彪曾疑星火燎原。毛泽东对之进行教育再教育,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遭“八月失败”后,时为二十八团团长的林彪常发牢骚说:“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吗?”一个井冈山,十个井冈山也是空的。进而,他提出了“井冈山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当时,毛泽东没过多理会林彪的这些表现,曾对何长工说过:“林彪的说法是小孩之见。”但过了两个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系统地回答了包括林彪在内的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

      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而林彪竟要求撤换毛泽东。他认为“尽走弓背路”,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所以,在会理地区休整时,他给彭德怀打电话说:“现在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了。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彭德怀在电话里拒绝了林彪的要求。林彪随后又向中央写信,再次提出他的主张。信的大意是:“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汇合。”在会理会议上,毛泽东批评林彪是不懂事的“娃娃”。

      1950年,党中央决策抗美援朝时,林彪反对出兵参战,免得引火烧身。可是当征求彭德怀的意见时,彭德怀没有任何犹豫,在祖国和邻国朝鲜遇到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当时,朱老总说了一句很值得回味、也是颇为中肯的话,还是彭老总靠得住啊。在任何历史关头,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彭德怀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从没有动摇过,表现出信仰和意志的坚不可摧。

      还在“文革”时,陈毅对正在天安门城楼讲话的林彪说了一句话,这个人将来不当叛徒,我都不姓陈。9,13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也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毛泽东认为,认识事物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干革命也要有一个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识人也是如此。在谈到蒋介石的反共本质时,毛泽东说道,了解他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了解他的现在就可以知道他的将来。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逻辑。由此可见,重复性的事物一定是有规律的。

      正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复性的特点,不是一次性或表面的观察就能认识清楚,所以需要陈云所说的“反复”研究的方法。他说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这也是毛主席的办法,他决定问题时,往往先放一放,比如放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再反复考虑一下,听一听不同的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反复,不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意思。

      2021年10月24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重复的事情是有规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439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