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事缓则圆,意思是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应当说这个成语有它的道理,它在提醒人们有些事不要过于着急,急则慌乱,乱则容易出错。有些事条件不具备,急也没有用,反而容易违反规律把事情搞砸,像揠苗助长,苗不但长不出来,还可能死掉。
有些人可能会对事缓则圆产生错误的理解,既然不能急于求成,那就放起来再说,一放也就没影了,特别是棘手的问题,本来就不想做,这下正好有了借口,也就等于放弃了责任。
事缓则圆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事“周”则圆,关键在于一个“周”字。过去有句话,叫缓兵之计,后面这个计,才是关键词。通过缓,让我们有时间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要有耐心和智慧,不要被一时的冲动所左右,把问题考虑得更全面细致一些,找到好的切入点,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后再行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毛泽东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并不急于拿出去发表,而是先放几天,在这几天当中,再仔细考虑看看还有哪些不周全的不恰当的地方,认真加以修改。有的文章可能要放几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怕一旦有误,产生不好的影响。像《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是反复修改之后,时隔半年、一年以后才发表的。像《论十大关系》都是在毛泽东去世后,1977年才发表的。陈晋在《毛泽东文谭》一书序言中写道,一部作品,写出来,是第一步;传播出去,是第二步;被人接受,入耳入脑入心,是最重要的第三步。不考虑成熟,不修改完善,拿出去发表,是要害人害事业的。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这个环节成熟了,解决问题就快了。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这里说的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但同样也是我们在解决问题中所要遵循的重要方法。陈云说,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做圆满。
胡适也说过,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学问的进步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积聚与剖解;一是材料的组织与贯通。前者须靠精勤的功力,后者全靠综合的理解”。综合的理解也就是全面周到的思考及其结果。
事缓则圆,不是自然自然,也不是凭其自然,而是在尽力而为的前提下,经过周密的思索和计划,促进条件和事件的成熟,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事缓则圆应该改为事“周”则圆为好。
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缓,更不是越缓越好。考场的时间就那么多,你缓了,题就答不完。打仗的时候,时间就是胜利,南征北战的电影告诉我们,你晚了五分钟,摩天岭就被敌人占领了。事先谋划好,行动时就要争分夺秒,越快越好。郭沫若在《洪波曲》第十五章中曾经写道:"我对于周公向来是心悦诚服的,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毛泽东有诗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02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