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见一年柿子红。
一提起柿子,我的心里就闪过一股甜丝丝的暖意,就如在异乡遇到了一位久别的故人而倍感亲切。因为,柿子不但味道绵软甘甜,别有风味,而且因我从小到大,柿子留给我的印象太多太深了,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如发生在昨天似的而让我久久难忘……
我的家乡源泉村,座落于太行山中部腹地的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境内。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四季分明,气侯宜人,盛产核桃、柿子、花椒、潞党参、连翘、山茱萸等特色产品。特别是柿子,每当到了秋后,此处遍地锦灯高挂,绵延的山沟里、平地上到处结满了橙红色的柿子。到了柿子采收季节,老百姓都要小心地把它采收回来,认真筛选。好的柿子经过加工,做成柿饼、柿皮、柿圪塔,以图卖个好价钱;稍次一点的柿子挑出来放成软柿,供自己日常食用;而再次的柿子,经短暂时间的存放后,便成了甜丝丝、软朵朵的软柿子,用于制作“柿糠”。
柿糠,顾名词义,是用柿子和米糠皮经过加工做成的一种可以食用的食品,它是我们当地利用柿子加工食品所特有的一种做法。这种食物,不但在解放前,就是解放以后的好长时间里,都是我们当地百姓在灾荒年间粮食短缺时的度荒之物,它的制作工序比较麻烦。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那时候我年龄还小,每当到了霜降前后,我的父母亲便比平时更加忙碌起来,他们起早贪黑,用放软的柿子和上糠皮反复搅拌,和好后再用手捏成一个个小团放在席子上,然后摆在院内或平房顶上晒上好几天。等糠团干透后,再把它摊在可烘干的土炕上,每天拿柴火从炕洞中烧上两次火,让糠团慢慢焙干略显焦黄,柿糠便算做好了。做好的柿糠样子看上去虽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又香又甜,闻起来特别诱人。
那时侯,我家里人口多,粮食每年都不够吃。为了节省粮食,每天吃的饭尽管掺了好多能吃的野菜树叶,吃饭时母亲还要给我们限量分份。因我每天蹦跶贪玩,饿的快,便瞅母亲不注意时,偷偷拿上几个柿糠以充饥。那种滋味,当时感觉真比现在的蛋糕点心还好吃。焙好的柿糠不能存放,要及时磨粉,否则一旦受潮就不好加工了。所以,父母便在合适的时侯,背上柿糠到村里的水碾上加工成粉,即成了方便美味的甜炒面,然后装在大缸里以备食用。以后的日子,几乎每天早晨我家都以炒面为食,或干吃或掺水和粥,吃起来香甜可口,方便耐饥,为家里节省了不少粮食。
过去,我们这里多以米谷、玉米为主食。玉米面在我的家乡有多种吃法,掺上榆皮面(用榆树皮磨成的细粉,可增加玉米面的韧劲)可以压饸饹、做抿尖;拌上米糖面能做圪塔、谷屈(在开水里摊上面粉,煮熟后搅拌而成);包上柿皮、小豆或菜蔬蒸熟后名为谷乱(也叫黄蒸)。到了冬天,把圪塔或谷屈上放几个软柿子,用筷子一摊一搅和,红黄相间,既好看又好吃,省事耐饥。虽然简单,可不失为一道美食。
有一年秋末,我们这里连续下了几天大雨,河涨水发。我因为白天在学校忙于学习,回来后父母怕我出去贪玩,发生危险,一般不让随便出门,所以有好多天没吃上软柿子了。一天中午,我吃罢饭后,趁母亲不注意,一个人偷偷跑了出来,找到一棵位置较隐蔽的柿子树,三下五除二便爬了上去,想找几个软柿以一饱口福。岂料,母亲很快发现了我的不在,马上风风火火地出去找了起来。我正在树上吃着软柿,突然发现母亲一边骂一边向我奔来,吓得我赶紧往树下爬,谁知道一不小心从树干上栽了下来,跌的我眼冒金星,鼻子也碰破了,鲜红的血随腮帮子流在了地上。母亲一看,吓得她大叫一声,也顾不上骂了,赶忙把我扶了起来,心痛的流下了眼泪。她一边擦着我脸上的血一边安慰我: 你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啊,想吃柿子,瞅空让你大去摘上半桶,让你吃个够还不行?看把你跌的!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还能说什么?怀着愧疚的心情,我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还在流泪的母亲,依偎在她温暖起伏的怀里……
我家住在村的东面。房子的背后,有一座远观像一口大钟似的独山,叫金鐘山。山的脚下,有一片很大的土坡,上面开有好多长短不一的梯田。在梯田的田间地头,到处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柿子树,内中不乏有长达几百年树龄的老柿树。由于此处背山向阳,土厚地肥,很适宜于柿树的生长,所以这里产的柿子质量特别好,柿蛋蛋又大又圆,味道甘洌悦口。每到秋季,这里满山满坡姹紫嫣红,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间。随着我村丹泉小镇旅游项目工程的逐步完善,来这里游玩的游客逐日增多,而美丽诱人的柿子林,成了我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穿行于柿子林间,尝美味,观美景,原本寂静的柿子林里,不时传出游客们欢快喜悦的阵阵笑声……
柿子不但是灾荒年代老百姓最好的充饥调味之品,而更是日常生活中品不够的佳肴美果。为了让我村的柿子走向全国,现任村支委领导决心乘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对柿子做进一步的深加工,制成柿子饼、柿霜饮料、柿子酱、柿子罐头、柿皮烤条、柿叶茶等,以满足食客们的各种口味。相信有一天,大家在全国各地的商铺货架上,一定会看到我村柿子的各种制品。在科研人员的精心调配下,源泉村的柿子一定会焕发出更加靓丽的风姿,成为大家餐桌上必备的一道美餐!
(作于202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