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曲悠扬的老歌,旋律中藏着过往的欢笑和泪水。每一次回想,都让我的心灵得到深深的慰藉。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几乎和共和国是一起成长起来的人。我记事的时间应该在上小学的前一年,再往前就模糊不清了。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神话故事,什么商纣王手下的两员大将,高明和高觉。这两员大将的本领了得,高明是千里眼,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高觉是顺风耳,能听清四面八方千里之外的动静。高明和高觉是棋盘山上的桃精和柳鬼,听起来既害怕又神秘,带有几分羡慕。
我在入伍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话。上小学报名时,老师拿出一年级的课本,让我识图。我对电话机和电灯泡就不认识,因为从没有见过。到了部队,用上了电话,不过都是内部电话,人工转接。有了电话,真的是方便多了。
说到电话的方便,在这里插一个段子。我们相邻的部队长是山东人,他的老爸去部队看望儿子一家。儿子是部队主官,媳妇是地方上的小学教师,都比较忙。儿子对父亲说,你有事就打电话,找一号就行。一天,老人的旱烟没有了,来了烟瘾,他试着拿起电话,我要一号,很快,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一会儿,公务员送来了两包“大前门”香烟。老人感到这个宝贝好,我明天就回家,把它带上,好找一号,太方便了。
晚上,他把回家的想法告诉儿子,儿子当然挽留,但是老人坚决要走。第二天上班后,儿子派车送老人去南京,看到老人布袋里装着一个沉沉的东西,问老人家,你布袋里装的什么。老人家说,我把宝贝带回家了,以后我找一号,就能找到你了。儿子一听,先是惊愕,顿时无语……
一九七六年十月下旬的一天,司令部值班参谋通知我去值班室接电话。当时我们处在一级战备,我跑步到了值班室,拿起电话,听到电话那头断断续续的几个字,电话断了。我断定,这是我家里打来的电话,一定有事。我刚转身要走,电话又响起来了,参谋一听,还是找我的。我拿起电话,对方是我姐夫的声音,说我父亲病危,赶快回家。并且告诉我,昨天下午发了电报,问我收到没有。
放下电话,跑步找到分管领导,办理好请假手续,立即往回返。这时,地方的邮递员也将电报送到了我的手中。
一九九二年,我们回到龙口工作。一天傍晚,因有急事,要电话联系。我和夫人跑到邮电局,邮电局已经关门。后来经过打听,说城北汽车站边上有一部营业电话,我俩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找到电话,和南方的家人取得了联系。那时候,我们龙口市已经有了程控电话,但是没有几部。
一九九三年,当时政策是鼓励机关干部职工“下海”,经商办企业,我有幸到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市工作一段时间。那时候,经商的老总们都手提“大哥大”,虽然是很沉,但是联系起来很是方便。一部“大哥大”,价格不菲,约三万多元钱。手提“大哥大”,成为当时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大哥大”的出现,“BB机”又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当时深圳的程控电话已经很普遍,传呼机收到信息,就近找电话回过去,既经济,又快捷,十分方便。
打开了国门,深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通讯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深圳用三年时间,赶上了西方国家用三十年取得的成果。可是,这些通信技术,还是模拟的,与数字技术相差甚远。
为了和家里联系方便,我花八千元钱,以优惠价在家里装了一部程控电话。当时我第一个住到怡园小区,电信局为我家单独拉了一根电话线,这为后来我和家里的联系提供了方便。
后来数字手机问世,我们龙口市还经历过“小灵通”时期,小灵通资费低,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个时期,手机、传呼机、小灵通、程控电话并存,这几种通讯工具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它们相互发挥优势,使消费者极大地受益。
如今的通讯技术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从摇把电话到拨号电话,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互联网的普及,从模拟电话发展到数字电话,我国的5G通讯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讯技术的发达,让我们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与地球任何一个有网的地方人员通话,还可以视频。这不就是真正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吗。
今天,固定电话在我们龙口市老百姓家里已经被冷落,“大哥大”、小灵通、传呼机都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成为古董。人们手持一部数字手机,不但可以通讯,还可以购物,还可以写作,编辑传稿……真所谓一机在手,走遍天下。
手机在不断地淘汰与更新,每一次更新,都是人们一次求知学习的过程。那琳琅满目的软件,APP……你的学习不跟进,知识不掌握,就无法使用新手机,就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新的通讯工具能促进人们学习,增长知识,也能推动时代进步,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电波无形传四海,网络纵横遍人间。回忆我们国家通讯技术发展的点点滴滴,以及我使用通讯工具的亲身感受,这只是我们国家七十五年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我们的国家已经驶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道。同时,我们龙口市的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名列全国百强市县第八位。我的这些美好的记忆,伴随国家的发展,都如星辰般璀璨,永远闪耀在我的心灵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