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李隼:我第二次去余姚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6-14 17:29:35
  • 被阅读0
  •   (Why so serious?)我第一次去余姚是我回老家把家属带到南方,要在慈溪把他们安顿下来。因为慈溪不通火车,所以要在余姚下车,再搭乘汽车到慈溪。余姚距离慈溪大约不到三十公里,有金州到大连那么远。而我第二次去余姚,却是在我离开南方的时候。那时虽有公交车,但不像现在的随时都有,有时候可能一天就是那么一趟,因此不是很方便。你如果有急事,就要雇三轮车或者骑自行车。而南方骑自行车的单车仙子到处都是,飞来飞去的,骑自行车出行也就成为了主要的交通方式。余姚是一个文化之乡,与慈溪原属一个县,著名的河姆渡遗址,还有历代许多大思想家、文学家和书法家都出在这里,甚至民国时期的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都是这.....

      我第一次去余姚是我回老家把家属带到南方,要在慈溪把他们安顿下来。因为慈溪不通火车,所以要在余姚下车,再搭乘汽车到慈溪。余姚距离慈溪大约不到三十公里,有金州到大连那么远。而我第二次去余姚,却是在我离开南方的时候。

      那时虽有公交车,但不像现在的随时都有,有时候可能一天就是那么一趟,因此不是很方便。你如果有急事,就要雇三轮车或者骑自行车。而南方骑自行车的单车仙子到处都是,飞来飞去的,骑自行车出行也就成为了主要的交通方式。

      余姚是一个文化之乡,与慈溪原属一个县,著名的河姆渡遗址,还有历代许多大思想家、文学家和书法家都出在这里,甚至民国时期的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都是这里的人,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老家也在这里。余姚与慈溪,后来几度分合,现在是彻底的各自为市了。

      我的学生熊英一直在为我收集县志,前年她把慈溪县志,包括慈溪县志文献集成都给我邮寄过来了。慈溪县志其实新中国成立前的那部分都是来自于《余姚六仓志》,是从《余姚六仓志》那里截取有关慈溪的部分内容。那时余姚所辖二十一个乡,其中就有慈溪的浒山。

      这里是海塘,也是盛产稻谷的粮仓,所以就叫仓了。我在这个资料里还看到了余姚人治理海疆的壮举,是完全使用巨木和巨石,从五七千年前至于今日,一代一代地把大海围堰起来,因此现在也还有许多地名叫作塘的,才终于做成了今天这样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至于海潮,甚至,直到清末民初年间还有海啸淹没海塘的记载。——这是从一个义冢的善人传记里头看到的,说他倾家荡产地把被海水淹没的尸体都一个个做了掩埋和标记。这真是很值得敬佩和称赞。

      我们从上海回大连的船票已经由昭卿兄托付昭绂兄提前在那边买好,而打包的行李还没有办理托运。因为昭卿兄还要为我办理其他的调转手续,所以我就一个人骑自行车后面载着行李从慈溪出发去余姚了。如果是现在,我也许能够这样出行,但说不定要准备许多措施,比如,防暑,打气筒,或者水壶的,一切必备;而那时是捆吧捆吧,推起自行车,头也不回就上路了。

      回来才知道,正午的阳光,是把我的肩膊正好是扒掉了一层皮。然而从慈溪到余姚的一路风景,却是我一生未曾领略过的秀美。

      七月里到处都是杨梅,老乡就坐在路边的树阴下等着过路人卖。七八角钱一斤,刚刚从树上摘下来,连洗都不用洗就可以吃了。有时候,你不买老乡就会把你拉住,手里掬着翠绿的叶子上面衬托着鲜红的杨梅,你就走也走不开了。我是归来的时候买了一小竹篮,放在前车筐里,就像在故宫里见到的那幅《杨梅与田鼠》著名的画,只是这里的田鼠已经远远地钻进田里去了。

      那时的南方,浙江的慈溪,对于他们这里的水果,尽管我们在此生活了一些年,但也依旧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果盲,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类和时令,自然也包括杨梅在内了,尽管它沿途铺在路旁,仿佛就是一片红地毯。

      中午的炎热和劳碌,我回来就中暑了。对门燕燕的阿婆,拿着一个瓷羹匙,一面为我刮着,一面说侬骑自行车莫可以的,中暑不得了啊!

     

      ,Why so serious?,Why so serious?.....浙江的慈溪,对于他们这里的水果,尽管我们在此生活了一些年,但也依旧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果盲,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类和时令,自然也包括杨梅在内了,尽管它沿途铺在路旁,仿佛就是一片红地毯。中午的炎热和劳碌,我...

    【审核人:站长】

        标题:李隼:我第二次去余姚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2151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