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认知里,“教鞭”就是老师讲课的用具。
然而新近百度搜索,赫然发现,“教鞭”的雅称居然是“戒尺”。在传统教学中,教鞭常被用来强调教学内容,有时也被用作体罚学生的工具,体现了教育者的权威和责任。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读书十余年,教书三十年,一直就以为教鞭如音乐家的“指挥棒”,是传播知识或引领艺术的象征。
很多年前,我读过魏巍写的散文《我的老师》,他从儿童的视角,用对比手法写老师手中的教鞭,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
柴老师,“给我重重的一鞭,我的头上立刻肿起馒头大的一个血包”。
这凶狠粗暴的“一鞭”,下手那么重,伤害了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所以学生只要见到柴老师,“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走”。
而十八、九岁的年轻教师蔡芸芝,在孩子们的记忆中,“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文中有一段写道: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这是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插曲,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蔡老师对学生的假怒真爱,通过“教鞭轻轻的敲”,孩子们笑了,“她也笑了”这些动作、神态描写,彰显了老师性格温柔,关爱学生,学生才会亲近老师的主题。所以就有后来“我们见了蔡老师,不由得围上去”的感情互动。
曾几何时,“棍子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的古训,让粗暴的家长们和不尊重儿童心理的“柴老师”们,伤害了多少孩子的童心与童趣,剥夺了多少孩子的成长快乐。
其实,“教鞭”是有温度的,源于教师的性格温柔,灵魂有爱。如“蔡芸芝先生”,她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