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汤晓华:大 院

  • 作者:汤晓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23 17:37:05
  • 被阅读0
  •   上个世纪六十年年代中期,我家住进了县城山下的那个大院。县城很小,人口不足八千,可大院不小,八百平米聚集着二十户人家上百人口。那是县城最大的原私家院落。

      大院呈长方型坐北朝南。一面楼房,三面连体平房,房门均朝院内。中间的露天平地有一花坛,桂花开时,滿院飘香。乌黑厚重的大门两边,两只石狮威风凛凛,昂首朝天。大门一关,合围的大院就是一个封闭的城堡。这个型制,是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

      大院又称文教局大院,住户多为文教局职工和教师。局长家亦居其中,但他的家门是开向院外的。虽说多是斯文人家,见面亦是张老师李股长的叫着,但隔三差五,大院就上演邻里纠纷的大戏,主因是争夺有限空间和小孩玩闹争执,登场的主演,多是全职太太们。

      文革来了。院内的红卫兵一马当先:两尊石狮粉身碎骨了,大门由黑变红了,桂花树作为大毒草应声倒地了。全职太太们不甘落后,将平日张长李短的旧帐,升级为革命的口诛笔伐了,狂飙席卷着大院。

      挂着“走资派”胸牌的局长,站在大院中间接受院内批判。群众厉声责问他:为何门朝外开?自绝人民!双腿颤抖的局长连声:我有罪!我有罪!一个平日对局长异常恭敬的股长,一脚将局长踢跪在地,吼着:我叫你抖!到现在还在抖威风!这一幕,让我这个时为六年级的小学生,心中顿生对局长的怜意和对狂飙的问号。

      政工股长巳是大院最神气的人了。矮胖的他,此时常后背双手,仰面朝天,步子也呈八字。他的太太、连同岳父母讲话的音调也高了八度。一位被称之为保皇派的主任常作陪斗,站在局长身后,手拿一扇,对着局长的后背,一个劲地扇风,这是保皇派陪斗时风行的标准动作。我家隔壁住着位民国大学教授,架着深度眼镜年过六十的老教授躬着的腰,我就没看到挺直过。

      大院后面有一小小的茅屋,住着王姓老人,他是大院的原主。这座大院的原名是王家大院。王姓是中医世家,在全县中医界名望最高,也最富有,五代行医累积的祖传大院,在他手中被改姓了,他的行医生涯,也被“不许乱说乱动”的宅男生涯取代了。

      我曾随母亲到过茅屋,请他为我把脉久治不愈的头痛。王姓身材修长,面目清瘦,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样。他一边把脉,一边问诊,随即开方。吃了三个月中药后,折磨我多年的顽固的头痛症,渐次消失了。母亲要付费,但他婉拒了。大院内外亦常有人到茅屋,但都是悄悄的进,悄悄的出。

      搬离大院后,王姓的双脚再次亲吻大院,是在花坛边接受批判。院内群众的批判火力集中在:利用行医蒙骗钱财!依靠剥削建造大院!一位曾被王姓治好哑嗓的革命群众,批判时的火力最猛,吼叫最烈。大院批判的当天夜里,不到六十的王姓,在茅屋无声地走了。此时的茅屋内,只有一具孤尸。因为他的老伴,在他们被清出大院的当月,便离世了。他唯一的儿子,早就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由此,儿子保住了行医的生计。

      现在,大院,茅屋都被城改了,大院的男主女主们大多作古了。每次路过故址,心中总翻起那些曾经的大戏小戏。我问自己:搬出大院蜗居茅屋,王姓是怎样的心情?在大院花坛接受批判时,他又是怎样的感受?离开这个冰凉的世界前夕,他又是何等的绝望?那些大院的斗士们,不知道他们可曾想过:从“王家大院”到“文教局大院”跨跃的历史内涵?我斗胆再问:那个剥夺者应当被剥夺的革命箴言,是否还会再响神州?政工股长们是否还会神气活现?想想三年疫控中那些臂缠红匝的岗检们,我竟有些不寒而栗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汤晓华:大 院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6351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