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禾塘——归田最是分湖好

  • 作者:禾塘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16 22:00:40
  • 被阅读0
  •   七百年前的一个壬寅年(1302),书画家赵孟頫为客居翰林典籍陆行直家的友人钱重鼎绘了一幅《水村图》,画中一派恬淡闲适之田园风光,寄托了画家的归隐之意。十四年后的又一个寅年,陆行直为钱重鼎在分湖畔置一卜居小屋。钱重鼎惊喜发现,周围环境与赵孟頫所绘《水村图》十分相似,从此自号“水村居士”。他遍邀名士题咏《水村图》,留下了诸多文坛佳话。此后,《水村图》一再被临摹、重绘,分湖一再被人吟咏、称颂,清代诗人朱彝尊更是留下不朽诗句——“江乡最好是分湖”。

      分湖,又称汾湖,地处吴越边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分湖一带文人辈出,往来频繁,时常泛舟放歌,极尽风雅,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文字和传说。元代文学家杨维桢在《游分湖记》中写道:“湖东西广袤八里,南北如之。湖分而半:一属嘉禾,一属姑苏,故名分湖云。” 著名文史家郑逸梅描绘分湖:“俯临分湖,仲秋尽染,芦苇萧瑟,烟水苍茫,几叠远岑,隐约如画。”而柳亚子等南社诗人在分湖一带更是留下诸多传奇故事。一个自然湖泊,因了这些文人的频频注目,成为一处千古胜景,令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趋之若鹜,赞颂不已。

      能在人文荟萃、风光秀丽的分湖边,拥有一处读书、写作、聚会、品茗的私人空间,一直也是自己的心之所向。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当陶庄的朋友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很快帮我在分湖畔的湖滨村物色到了一处闲置的农舍。

      第一次走进这个当地人称作“东港甸”的村庄时,我不由得惊呼:“这不就是水村嘛!”村里有一条水域宽阔的门前荡,整个村庄依水而居,河畔农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河水清澈,蓝天白云,水鸟不时掠过河面,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水村图》!河浜在西北角拐了个弯,河中间有座小小的孤岛,岛上草木葱茏,鸭子在水面上欢快地嬉戏,村民们坐在河边的屋前聊着家常,一派祥和宁静的乡村景象。村民还主动介绍我去看村里那棵三百年的古罗汉松,那遒劲粗壮的枝干,似乎在向人讲述这个村的前世今生。

      朋友介绍的农舍就在离门前荡不远的村道边,一幢三开间的平房,许久没人住的房间积满了尘土,堆满了杂物,但透过粗砺的墙体和破败的门窗,我已经有了自己心中的打算。尤其当我看到屋后还带有一个靠河的院子,院里茂林修竹,让我喜出望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当场决定租下整幢农舍。

      设计师朋友按照我的想法和房子的实际情况,很快拿出了设计草图,基本符合我此次装修理念:因陋就简,返朴归真。所有屋顶和墙面均不作过份修饰,保持原始状。因房子建在村道边,屋前用竹篱笆做了一道屏障,美观的同时也增加了私密性。进门玄关处,我用朱彝尊手迹“江乡最好”做了块匾额,既暗扣所在地分湖,又表达自己对乡贤的致敬。进门的客厅以满足小型雅集为主,朋友们若到分湖来采风、观光,可以来歇歇脚,喝个茶,聊聊天。人若不多,可到里间小坐。改装的落地玻璃窗,使院中的竹林成为房中一景。一台黑胶唱机,配以一对欧式布艺沙发,加上一组木制老家具,呈现一种复古之风。那组老家具,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家具,却是陪伴了我从童年到青春的成长岁月,尽管搬了几次家,却一直没舍得扔掉。如今,坐在落地长窗旁的沙发上,泡上一杯茶,放上一张老唱片,童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邀二三好友品茗闲聊,阳光懒懒地从窗外照进来,那种感觉,显然比坐在客厅更惬意。最里间的书房没有刻意去打造,博古架上放上书,书桌上放上文房四宝,书房的感觉就出来了。

      在乡村书屋设计之初,就在考虑如何命名。最先想到的是“水村草堂”,好像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名字。但历数过往,这一带的文人似乎都用过“水村”来命名,“水村”已是历代文人心中世外桃源的代名词,我非文人,岂能附庸风雅。直到我看到《分湖诗钞》,这是由柳亚子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辑录的以元、明、清三代分湖流域诗人的诗作选集,而这个村有六名诗人的诗被收入其中,这个村以前叫“绛田村”。我喜欢朱彝尊先生的另一句诗“归田最是分湖好”,还用他的手迹做了一个镜框放在书房里自勉。“绛田”这个村名似乎就暗合了这句诗,于是决定命名“绛田居”。

      傍着美丽的分湖,坐在绛田居书桌前看书写字,感受乡村的四季变化,有屋如此,夫复何求!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禾塘——归田最是分湖好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6148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