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李刚:月光下的赤水河

  • 作者:李刚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29 00:06:20
  • 被阅读0
  •   仅以此文,纪念在四渡赤水中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

      ——题记

      为什么他一次次重走长征路,因为他敬仰红军的英勇;为什么他一次次捐款为红军烈士垒坟,因为他铭记着红军的恩情;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含着热泪?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位于土城街上的“四渡赤水纪念馆”

      1935年1月28日的土城,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更没有月光,有的只是激战后短暂的宁静,有的只是夹着血腥味冰冷刺骨的寒风。

      黎明时分,突然,青扛坡四周,枪声大作,硝烟弥漫。

      危急关头,红军总司令朱德从距青扛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挥所,亲上火线指挥。

      后因红军敌情判断有误,中革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后决定,改变原北渡长江计划,主动撤出战斗。

      (青扛坡红军烈士墓)

      29日凌晨开始,红军兵分三路,从土城浑溪口等三个渡口,开始一渡赤水,最后,走完了举世瞩目、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

      在这场战斗中,三千多红军将士伤亡。腿部受伤的刘仁芳等红军,昏迷在战场上,后被村民背下山。

      三渡四渡赤水河前后,部分失散的红军,不幸被土匪杀害,仍进了深洞里。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烈士的遗骸,留在山洞里。

      红军告别了土城,但这里的百姓,从此,记住了一个陌生、亲切而伟大的名字——红军!

      更重要的是,从此,红军英勇奋战为国奉献的精神,成为这里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青扛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一、红色记忆

      李志华,男,1953年5月,生于土城镇上的长征街上(因当年红军驻扎,故后叫长征街)。

      因父亲,是从老家赤水县复兴镇搬至土城的,故借住在远房亲戚的一间约十平米的老木屋里,而房后五六十米,便是蜿蜒流淌的赤水河。

      (李志华小时候,从家里沿着房檐下的红箭头到赤水河挑水,这原是老红军刘仁芳的旧居。右边靠后就是李志华家。)

      母亲一共生下十二个子女,在他出生时,仅剩下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在他约两岁时,有了个妹妹。

      可是,命运对这个原本就不公平的家庭来说,厄运又再一次降临:在他3岁时,哥哥不幸去世。更不幸的是,在6岁半那一年中,父亲和妹妹,又先后离开了人间。

      (李志华小时候,从这里下石梯,去赤水河挑水)

      至此,原来先后累计应有14口的家庭,仅剩下了3人——母亲、姐姐和他。

      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令人撕心裂肺。可怜的李志华,和母亲姐姐拥抱一起,哭成了泪人。街坊邻居,感叹唏嘘,连街上的大大小小的树,都摇头叹息。

      8岁,本是最甜蜜最快乐的童年,但是,仿佛这一切不属于他,属于他的,唯有磨难和艰辛。

      于是,每到寒暑假,他不是跟着母亲在凌晨四五点去东皇兑菜背到土城卖,就是和同学去二十公里外的沙溪口背煤。

      一背篼煤40斤重,背到土城街上能赚多少呢?

      不多。

      一毛五分钱!

      但是,这点钱,对李志华家来说,已经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每一次,卖完煤的李志华,便急匆匆地朝家跑去,推开门,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高兴地扑进母亲的怀抱里,把揉捏成一团沾满黑煤赚来的钱,使劲塞进母亲粗糙的手心里。

      满脸皱纹的母亲,含着泪水,一面替儿子拍拍身上的煤抚摸他的小花脸,一面掀开衣服看着红肿的小肩膀,一把将他紧紧搂在怀里,心疼地问道:“志华,疼不疼?”

      “一点不疼,”李志华笑眯眯地安慰母亲说,“妈妈,别哭,以后我能挣钱啦!”

      在金色的煤油灯摇晃的微弱灯光里,母亲一滴滴热泪,滚落在粘着煤粉的脸蛋上,缓慢散开,闪闪发光,像寒冬的一缕阳光,照耀在河水中露出水面的鹅卵石上,温暖而柔美。

      当然,李志华也有开心的时刻,就像所有的儿童一样,天生就酷爱听故事,尤其爱听红军的故事。

      他家的左邻,是老红军刘仁芳家,仅隔2米宽的巷道。右舍,是相隔约8米的老红军何木林家。

      (老红军何木林旧居)

      除此之外,附近还有其他三位老红军。

      他和老红军何木林的儿子何世州,既是童伴,又是同学,自然也就是他们家的常客了。

      (李志华小时候,就坐在惠民宫的台阶上,听老红军何木林讲故事。)

      在惨烈的青杠坡战斗中,时任红三军团第五师教导营班长的何木林,因左腿受伤昏迷过去。第二天,被当地村民背下山,隐藏在青杠坡河旁边的小山洞里疗伤,解放后,在土城安了家。

      (老红军何木林给解放军讲红色故事)

      何木林家的对面,是一排长长的老木房,而正对面的三四米,就是惠民宫(以前是一座庙),惠民宫门口,是扇形的青石铺就的阶梯。

      李志华在何木林家的煤油灯下,一写完作业,便缠着何木林讲故事。

      “好好,我给你们讲,我们去对面的惠民宫坐下来讲。”何木林笑眯眯地说。

      夏季的初夜,蝉鸣悠扬,炊烟袅袅。李志华和一群邻居孩子们,像一群飞舞的蝴蝶,跟在高大魁梧的何木林的身后。

      (惠民宫里面的房屋)

      (左一是老红军何木林的孙女何莉、左二是何木林的儿媳妇林成英、右二是何木林重孙、右一李志华)

      (这条街叫“长征街”,大树旁边就是惠民宫,树对面是李志华家,老红军刘仁芳家住李志华家出门的右手,何木林住左手边。)

      何木林坐在台阶上,望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一脸的凝重地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了解救劳苦大众,要让老百姓有土地,有饭吃有衣穿。在广西湘江那一次战斗中,好多战友倒在了河里,红军的血呀,把湘江河都染红了。可是呀,英勇的红军,不怕苦不怕死,最后突破了重围,来到了遵义和土城……孩子们啊,今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那可是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记住红军的恩情、共产党的恩情。

      红军的故事,感染着李志华。他一边抹泪点头,一边在心中,铭记着老红军的谆谆教诲。

      像这样的故事,李志华听得不计其数,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从小就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孩子。

      红军的故事,就这样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骨髓和血脉中,像一颗红色的革命种子,播在心田里。

      一旦春天来临,必将发芽、开花,在金秋,结出硕果。

      二、红星照我去战斗

      1969年7月,李志华小学毕业了。

      8月的一天,李志华拿着猪草刀,向惠民宫走去,准备把刀磨一磨。

      “志华,志华,你过来。”邻居严显中边微笑边招手叫。

      李志华转身一看,是严叔叔,便走过去。

      “志华,你都毕业了,在家耍起有什么意思,跟我们去遵义修公路吧,挣点钱,还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惠民宫门前的磨刀石)

      “嗯,你说得对,那我跟你们去。”

      回到家,他把决定告诉了母亲。

      可是,母亲一把拉着李志华心疼地说:“志华,你还小呀,再苦我们一起也能熬过去的,妈舍不得你去。”

      “我跟严叔叔和他女儿一起去,妈,你放心吧。”

      出发那天,母亲再三叮嘱:“志华,干活要小心呀!”

      他不放心,对姐姐说:“姐,你要照顾好妈!”

      李志华,第一次走出了土城,走出了母亲和姐姐的视野,到了遵义高坪镇高炉子。

      1970年9月,李志华接到从家里寄来的书信,信中说镇政府通知,立即返回土城,去参加湘黔枝柳铁路建设。

      湘黔枝柳铁路建设,是在1970年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一次军民联合大会战。

      该铁路,北起湖北枝城,南起广西柳州,东起湖南株洲,西至贵州贵定。湘黔枝柳铁路的湘黔段,横跨湘黔两省,线路总长902公里,动员了几十万民兵,这些是不穿军装的兵,全部实行军事化管理。

      李志华隶属习水民兵团一营二连。

      当时,土城和遵义各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父送子、妻送郎的支援湘黔铁路建设高潮。

      1970年10月1日,李志华与民兵们,几经转车,最后乖闷罐火车到达了贵定。

      当时,汽车少,主要是运载工具和民兵们的背包,而民兵步行4天,才抵达施秉县翁塘村。上级规定,一律借住在村民家的牛棚上。

      李志华跟五六个民兵,挤在一户村民家的牛棚上。

      下面,是牛儿的家;上面,是李志华和民兵的“家”。

      这里没有水井、没有一家店铺、更没有电。

      有水喝吗?

      有!

      不过,这水是牛儿犁田时,拉在水田里的牛粪牛尿与雨水混合的水。

      李志华当年修湘黔铁路的老照片(一)

      村民呢?

      喝的也是同样的水!

      到了晚上,四周漆黑,死一般的寂静。

      李志华当年修湘黔铁路的老照片(二)

      那天,一营1000多名民兵,站在空地上。

      随即,营长政委讲话。

      “战友们,为坚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的早日把三线建设好的伟大号召,我们一定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让毛主席和党中央放心!”一营长赵新杰说。

      赵营长的话音一落地,只听民兵们振臂高呼:“坚决完成任务,坚决完成任务!”

      一营的任务是:在没有机械化设备的前提下,靠人工,在规定时间内,把整整一座大山,挖掉铲平。

      盾构机(全称叫盾构隧道掘进机),网络下载。

      据我国著名作家陈宏伟在报告文学《大国之“盾”》中介绍:“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隧道施工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盾构机……盾构机被公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水平和能力高底的关键装备,代表一个国家的基础实力,绝对的‘大国重器’。在五六十年代,挖一条普通隧道,一千名工人要干上大概五年,一台盾构机挖掘,五个月就可以完工。一九九七年,在西康铁路秦岭隧道施工中,我国以近七亿元的高价首次引进了两台德国硬岩掘进机……隧道工期提前了十个月……在二00七年之前,国际上只有欧美和日本的一些企业研发生产……二0一五年,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下线,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

      李志华他们面对的不是陕北那样的黄土高山,而是硬度极高的岩石山。

      然而,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靠钢钎和二锤,一锤一锤地打炮眼。再炸山,一米一米地推进。

      当时,要先挖个山洞,之后在洞里放炮,这样才能大面积地炸垮大山。酷似孙悟空变成蟭蟟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去制服她。

      二锤打到第四天,李志华的双手,磨起七八个血泡,又不能挑破,否者,更痛。

      怎么办?

      没办法!

      他把一块布,撕成一条一条接起来,把手一层一层包缠好。

      是李志华舍不得花钱,买双手套吗?

      不是!

      当时,所有的民兵,都无手套。

      那时,国家还很贫穷落后啊!

      然而,这还不是最辛苦的体力活。之后,要跪着,打钢钎。

      一开始洞口,太矮、太小。人,不能站立,就只能一只腿,跪在坚硬的山石上打钢钎。

      山石,凹凸不平,坚硬无比,腿跪在上面,就像跪在刀尖上一样,钻心疼痛。

      李志华当年参加湘黔铁路建设时的工资表

      换个位子,跪下腿呢?

      不行,二锤有时打不着钢钎。

      像这样打上半个小时的二锤,体力消耗,相当于站立打了两个小时二锤。

      李志华满脸涨红,额头爆筋,黄豆般的汗水,顺着脸颊流淌。

      当时的口号是:“抓阴天、抢雨天、细雨麻雨当好天、晴天一天当两天。”

      12月初,李志华他们,才住进了工棚。但是,工棚,也无法抵御寒风,因失过火,不允许再生火。

      俗话说:“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如今的人们,到了三九,不是皮衣皮手套皮鞋,就是内穿保暖衣外穿羽绒衣。

      可是,当时修湘黔铁路的李志华,穿的是什么呢?

      棉衣?

      没有!

      皮衣?

      更没有!

      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会因寒冷而停止。

      三九时节,满山遍野都被白雪皑皑覆盖着,整个世界,成了一色的银白色,树枝上挂满了冰柱,长长短短,肥肥瘦瘦。

      刺骨的寒风,刀割般吹在脸上。李志华却穿着两件薄薄的单衣,脚上穿双草鞋,推运石头。

      手冻僵了,就搓搓手。脚冻痛了,就跺跺脚。长了冻疮,就把白萝卜片,放在火上烤烫,敷在脚上。

      生活呢?不是吃红薯,就是吃包谷饭,但却稀稀拉拉能见到几粒米。“干板菜”成了主角菜。猪肉,也只能在过年可怜兮兮见上一面,几片肉,少得可怜。平时,馋极了,也只能想想,咽咽口水。

      在这样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李志华和民兵们,却干了两年。

      这两年,他们没有吃过一顿大米饭,也没回过一次家。

      说不苦不累,那是假话。但李志华经常想,跟当年的红军比起来,自己已经很幸福了。何况,能为国家重点工程做点事,光荣自豪。

      这就是,当年修湘黔铁路民兵们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

      每一个中国老百姓,应该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名字!

      中国铁路史册上,也将镌刻着他们的英雄事迹!

      由于李志华,吃苦耐劳,表现突出,1971年初,李志华荣幸地被评为“五好战士”。

      在荣誉面前,他丝毫没骄傲,工作起来,比过去更积极了。几个月,即在1971年5月4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

      入团的这一天,让他永生难忘,因为这一天,恰好是李志华满18岁的生日。

      18岁的李志华,用热血和青春,向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组织,递交了一份合格的入团申请书,谱写了一段骄傲的人生华章。

      在参战民兵的共同奋战下,他们圆满而光荣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为共和国的铁路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时两年的湘黔铁路建设,于1972年10月13日下午15时,在贵州崇山峻岭的黔东南州施秉县翁塘全线贯通接轨,不久通车!

      李志华入团后,因超龄单位发的纪念册

      2020年是湘黔铁路建设50周年,李志华在黔东南施秉火车站留影

      三、助人为乐

      1972年8月10日,李志华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日夜牵挂的家乡——土城。

      1972年10月,当地政府,为解决李志华一家人的生活困难,特意把他安排在贵州茅台酒厂工作。

      对这份恩情,李志华一生都铭记心中。

      在厂内,无论在任何岗位上,他总是认真工作,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在厂外,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1976年10月,李志华路过茅台镇陶瓷厂,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儿童急促的哭泣声。李志华寻声向一个水池跑去。只一名两岁多的男童,正摇摇晃晃站起水池中,双手揉着眼睛呜呜大声哭泣。

      幸运的是,水深刚好在男童喉咙下部。李志华顾不得脱下鞋裤,跃身跳进水池中,将男童抱起。

      随后,他把男童放在家门口,转身离去。

      有人认为,李志华做好事,是一时的冲动。

      是这样的吗?

      非也!

      1978年6月14日上午11点,茅台酒厂女员工刘长银,在三车间劳动时,因天气炎热,突然中暑,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被救本人或家长亲笔写的证明,被救女士刘长银与李志华合影,左第二张照片是李志华与被人员兰正华合影。)

      此时,经过此地的李志华见状,立刻跑去,把刘长银扶起来。后在路过此地的刘棋远的帮助下,把刘长银送进职工医院。

      李志华获得获得了贵州省轻工业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进厂8年后,在朋友的热心介绍下,他认识了女青年唐贵容,两人一见倾心,于1979年结为夫妻。

      1988年12月16日中午,李志华和爱人,向菜市场走去。

      忽然,他们看到马路上,躺着一个中年男子,人事不省,额头中间,被撞成凹字型,鸡蛋般大,满脸是血。身边,一辆自行车倒在地上。

      李志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证书

      显然,伤者是被机动车撞倒在地的,而肇事者,逃之夭夭,不见踪影。

      而此时,并非夜晚,却是大白天,人来人往。围观者倒是不少,有的伸头看一眼,转身离去,有的瞟一眼,面无表情,如无其事,走开了。

      唉,那个年代,正是社会风气低迷时,实在是令人心痛。

      时间,就是生命!

      生命,至高无上!

      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向雷锋一样去做好事救人一命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生命,一分一秒走近死亡!

      李志华夫妇,推开围观群众走过去,旋即蹲下身子,将伤者扶起,送往医院。

      这时,李志华低头细看,惊了一下:原来是熟人章榜英的老公——兰正华。

      身高1.60米的他,使尽浑身的力气,把兰正华背送到了医院。

      李志华获得“五好家庭”证书

      他气喘吁吁,对妻子说“你,你留在这里,我赶紧去通知章榜英。”

      由于,抢救及时,兰正华脱离了危险。

      1983年,是李志华刚满30岁的一年,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志华,在茅台酒厂工作了40余年,曾获得了贵州省轻工业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一次,荣获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五好家庭”各类荣誉证、奖状40余次。

      2011年,李志华被茅台集团公司评为突出贡献员工荣誉奖

      2011年,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3万多名员工中,经过严格的层层推选审核,仅评出突出贡献员工99名,而李志华名列其中。

      四、心怀感恩,无私奉献

      李志华从小吃尽了苦、受够了罪,渴望早日过上好日子

      的愿望,自然而然比一般人更强烈、更迫切。

      所以,当2013年5月,李志华退休时,大多数人都以为他,会安心地过着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

      可是,他退而不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另一种退休生活方式——组建了“仁怀市老区红色之旅志愿者团队”、寻访红军烈士坟墓进行修缮、慰问老红军、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

      做这些公益活动,他如鱼得水,尽情奉献,快乐无比。

      是李志华不懂得去享受生活吗?

      不是!

      是李志华傻吗?

      更不是!

      因为,早在李志华听老红军讲故事的童年时代,心中就已经有了想要为红军做点事的朦胧想法,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才逐渐地清晰明确是——梦想!

      李志华组建“仁怀市老区红色之旅志愿者团队”后,在四川参观朱德故居期间广元市与大学生合影。

      这就是——答案!

      毋庸置疑!

      可是,李志华要实现梦想,换言之——做公益活动,最大的困难,不是怕没人参与,而是资金从哪里来?

      一次两次,有人乐意捐资,可时间久了,能有几个人再愿意捐资呢?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没有钱,寸步难行。

      李志华一没开工厂,二没办公司,唯一的收入,仅仅只有那一点点退休工资。

      于是,他的退休工资,就成为做公益活动的唯一资金来源。

      可是,公益活动这边多支出千儿八百,家里那边肯定就少用了。何况,一大家子人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为此,妻子一开始自然有些不悦。

      每每此时,李志华赔笑脸、做工作。

      就这样,李志华就像当年的红军一样,踏上了漫长而艰巨的“公益事业”的长征之路。

      组建团队。2013年7月,李志华经过一番奔波,组建了“仁怀市红色之旅文艺志愿者团队”,并担任队长。

      组建团队的目的,是到各地参加公益演出,传播红色基因。

      没有服装道具,李志华就自己出资网购军旗、大刀、蓑衣、子弹带、长矛、手榴弹、草鞋、水壶、绑腿、铁锅、箩筐等等。

      几十个队员高矮胖瘦不一,红军服网购不合适。他就跑裁缝店,请裁缝师傅定做。他一趟又一趟跑裁缝店,协商价格、更改尺寸。为此,自己花了一万多元。

      为节约开支,李志华和志愿者自编自导节目。每一次排练,除了出资安排志愿者们的中晚餐外,他还花钱租车,亲自一趟又一趟把服装道具从家里扛上车,拉到排练场。之后,又租车把服装道具拉回家,又一趟一趟扛回家。每一次组织志愿者们去乡下和其他地方义演,都是他自己包车、安排队友就餐。

      队友们,都觉他太辛苦了,心疼地劝:“队长,你歇会儿吧,我们搬就行了。可他总是笑一笑地说:“没事。”

      李志华的团队人数,从最初十来人,最多发展到150人左右。

      其实,在李志华的内心深处,一直还有个心愿,去遵义城区看望俩位老红军——李光、王道金。

      李志华组织志愿者拜访老红军李光(中),李志华右二

      2016年2月底的遵义,春暖花开,花蕊摇曳。李志华专程来到了遵义。

      在红军街参加演唱红歌后,在同学的指引下,他找到了李光的女婿,说明了来意。

      当时,李光的女婿正在店里忙碌着。

      老红军李光签名纪念

      “请问,你是老红军李光的女婿吗?”李志华微笑客气地问。

      李光的女婿抬起头,上下打量着一看:来者头戴红军帽,身着红军装,心想,现在在大街上穿红军服的人太罕见了。

      片刻后,疑惑地问:“我是,你是?”

      李志华微笑地自我介绍说:“我叫李志华,是志愿者,是从土城来的,今天特意想拜见一下老红军李光老前辈……”

      李光的女婿心里一惊:如今,还能有这样的志愿者,从那么远的地方专程来看望岳父,已经不多了,便微笑地说:“你这么有心,走,我带你去。”

      一见到老红军,李志华恭恭敬敬地对李光说:“老革命、老辈子,我是茅台酒厂退休的,老家住在土城纪念馆对面。是寻访红色足迹的志愿者。小时候,我家邻居有几家是老红军,经常听他们讲红军故事,所以,对红军格外地敬仰……”

      李光一听,自然是高兴,点着头说:“谢谢你来看我,你对红军很有情怀。要记住红军的恩情,有时间,欢迎你再上来。”

      短暂见面,喜出望外。

      一个多月后,李志华和志愿者身着红军服,带上慰问品,包车又去拜望了李光。

      李光语重心长地说:谢谢你们来看望我,你们要传承红军精神,好好工作,不要忘记红军精神,为建设祖国多做点贡献。

      遗憾的是,礼品被李光婉言谢绝。

      在王道金住院期间,李志华曾特意组织志愿者两次看望,只是所提礼品,和李光的做法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李志华还包车,组织志愿者到遵义会址、毛主席旧居以及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四川古蔺等红色纪念馆进行参观。清明节期间,组织志愿者,到周边和遵义的红军烈士陵园扫墓,提高了志愿者们的爱国热情。

      革命老区遵义,如今有14个县市区,据遵义市长征学学会老专家介绍,当年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在遵义11个县市区(除务川、正安、道真),留下了红军长征足迹,时间长达94天。

      仁怀、赤水、习水三地,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河的主战场。但同时,这里山高沟深,羊肠小路多,行走艰难。“红军牺牲主要是在三、四渡赤水河,特别是四渡赤水后,当时,为了强渡乌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采取日夜急行军办法,因受伤、生病,饿不能随部队前行的红军,不幸惨遭地方民团、土匪的杀害。”

      解放后,一些被寻访到的红军遗骨,被重新安葬或迁入烈士(墓)陵园安葬,供后人瞻仰。

      但是,有少数红军坟,由于散落于偏远的深山中,不易知道,更有一些被土匪杀害的红军,丢入洞内,后人不知。

      而要对红军坟墓重新修缮或对遗骸安葬,首先要获取信息。

      2014年,李志华在仁怀参加遵义市长征学学会时,会员萧运明(红军后代),告诉他一个信息:在红军四渡赤水期间,有二十来个红军,被土匪杀害分别丢入仁怀坛厂镇樟柏村附近的青扛坡、水木洞、太阳寺的山洞内。

      萧运明的父亲,是老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3月,因病留在当时的仁怀坛厂镇撞头公社(撞头,现在是樟北村)。解放后,其父曾住在沈秀林老师家。

      听完讲述,李志华猛得一惊,难过心痛,彻夜难眠。

      他觉得,在遵义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红军长征留下的遗迹,是传播红军精神、教育下一代最好的活教材。于是,他决定:去水木洞,寻访红军遗迹。

      经过再三思考,李志华决定自己去一趟,先把情况搞清楚,再做下一步打算。

      几日后,李志华包部车,前往太阳寺、青扛坡和水木洞。

      在长岗寺(小地名叫太阳寺)拍照后,李志华立刻赶往青扛坡立洞和水木洞。

      经打听,李志华终于找到曾教过书的沈秀林老师家。68岁的沈老师,他正忙着喂猪喂牛。

      “请问,您是沈老师吗?”李志华很是客气地问。

      “是的,你是……从哪里来的?”

      “哦,我叫李志华,我是萧运民的朋友,是来请您带我去看看红军被土匪杀害的两个地方。”

      老人,放下手中的活,笑着说:“走,我这就带你去。”

      走到山腰处,老人指着洞口说:“就是这个洞口。”

      李志华在水木洞口前留影,碑是李志华和志愿者们捐资立的

      李志华细看,洞口直径约三四米,密密麻麻的荆棘,如锅盖覆盖着洞口。若无人告诉,连做梦也想不到,洞底,曾有过红军的遗骸。

      李志华从左至右,绕走一圈。站立,心怀虔诚,双手合掌,低头闭目,心念祷语。

      那一刻,空气中仿佛还散发着当年红军被杀害时的血腥味道,地上血浆溅满,天空中回荡着红军呐喊的声音。

      眼角湿润的李志华,怀着悲痛告别了,向着停车的路边走去。

      此时,远山的夕阳,就像燃烧的火球一样,怒吐着熊熊的火焰,欲将乌云烧尽。

      如何取得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呢?李志华安排得仔仔细细。

      从后来几次去,李志华隔三差五,都要提上牛奶和酒,送给刨地、割草的村民,以示致谢。

      第三次,李志华包了两台车,与萧远民等志愿者们,前往水木洞。

      李志华深知红军遗址,是不能复制的红色宝贵的文物。因此,便与萧远民等人,曾多次前往村委会呼吁,保护好红军遗址。

      立碑那天,李志华又包车了两辆车。抵达水木洞后附近,他叫志愿者们身着红军服,排队步行,前往水木洞口。

      据记载:1935年3月下旬,红三军团六师十七团十一营三连,在仁怀鲁班场战斗中,因伤亡过重,经过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四川古蔺,又在四渡赤水返回仁怀境内时,仅剩21人。

      这21人,因掉队寻找部队留下的路标前行,因渴极了,在游炳南家喝水时,却不知遇上藏在游家国民党区长的儿子袁玉国等带领12个土匪,把红军的枪全部抢走。

      病饿缠身的21名红军,拚命继续向大河沟方向走,准备在两户人家住下休息,但是,这一次,却大难临头,死亡临近。

      刚进屋,就被国民党保长熊兴斋等土匪包围,当场用马刀、木棒、梭镖砍杀死2名红军。一名红军从猪圈墙孔爬出躲到了山上。剩下18名红军被捆绑,其中,一个16岁,名叫杜海臣的红军,因口音是四川话(四川叙永县人,叙永县与习水接壤,口音相同),被老乡保护下来,幸免于难。其余17名红军,被拉到水木洞边,每杀一个,不论死活,都将人立即推到100米深的洞中。三天三夜后,有人听见洞中传来红军战士的呻吟声。

      19名红军,全部殉难!

      天地沉默,残阳如血!

      杜海臣,后来在给他担保的人家干活。1947年,土匪头子扬言:杀掉杜海臣,产除祸根。杜得知,连夜逃往仁怀中枢。

      解放后,在文革和后来,当地人武部和坛厂镇政府,曾组织群众,将红军遗骨取出,拿到水中将泥巴清洗掉时,竟然发现一位红军的头骨,还夹着一颗子弹头,随后安葬于坛厂镇青龙台烈士公墓。

      洞口前,摆张桌子,眼辣鼻酸的李志华摆上苹果、核桃、酒等祭品。随即,点香燃烛、烧纸放鞭,以示祭祀。

      李志华在水木洞口前,摆上水果、酒等祭品,以示祭奠

      立碑后,真想顿足捶胸抒怀的李志华与众人,庄严肃穆地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毕,三鞠躬。

      八十年后,烈士忠魂,后者感恩,立碑告慰!

      山谷间、赤水河畔,回荡着李志华和志愿者们,深情演唱的一首首红歌。

      当地政府在李志华他们的呼吁下,高度重视,后在水木洞、青扛坡立洞(有7名红军殉难)、长岗寺(有7名红军殉难)建起了高大的纪念碑,成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志华为红军烈士寻访立碑虽然很辛苦,此次支出3000多元,但倍感欣慰。

      这种寻访红军遗迹、继而立碑修缮坟墓的公益活动,既花钱,又辛苦,李志华能坚持下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时间,能证明一切!

      2020年4月,志愿者刘远华对李志华说:李队长,在茅坝镇岗家村,有座红军许营长的坟垮塌了,另一座在我家田地边的附近,据说是红军连长的坟。

      相对而言,难度最大最辛苦的,不是修缮红军坟墓,而是寻找和确认。

      一向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李志华,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寻访。

      2020年5月15日,李志华与刘远华等志愿者一起,驱车近两个小时,抵达了岗家村。

      李志华他们向老支书张贵华说明来意,但他了解不多。随后,他们又立即去组长张贵明和村民刘远发家寻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村民刘开贵和代远文的共同指认后,在赤水河畔的大渡口,即在刘远华家的土地边,找到了掩埋红军连长之墓。

      李志华请村民割草,寻找红军连长的坟墓

      然而,眼前是野草,密密麻麻,杂杂乱乱,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坟地。当村民们把野草割完,这才露出约两米长、三层乱石堆起的垮塌的坟墓一角。

      随后,李志华他们,在赤水河岸一片竹林下,找到了红军许营长的坟墓。

      找到的红军连长垮塌的坟墓

      找到坟地,接下来就要与村民协商:同意动工、和村民共同捐资修缮、成立领导小组。

      最后,李志华、刘远华和戴天均他们,赶到村委会,请他们尽快向上级政府申报,同意修缮红军坟墓。

      在急盼中,喜获政府批准。于是,李志华便上下联络,协商事宜。同时,又多次包车,与志愿者到岗家村,落实方案,查看坟墓,修缮进度。

      修缮后的红军烈士连长坟墓

      经八次奔波,历时半年,两座红军坟墓,修缮完毕,并立起了两座石碑。

      据记载:1935年3月16日凌晨,红军一、三、五军团奉命撒出鲁班场。

      许营长带领的部队住王营庙,而许营长带领两位勤务兵重新找地方居住,住在张俊鹏家。不知什么时候,许营长被两位刺客杀害,老百姓得知后,悲痛地将许营长埋葬王营庙的岩脚下。

      八十年后,两位红军坟墓,得以修缮,继而立碑。为此,李志华出资一万多元。

      红军烈士许营长坟墓得以修缮

      而这些被修缮的红军坟墓,仅仅是李志华寻访到的一部分。之前,他还先后自费出资组织志愿者,一边在仁怀境内的喜头镇、长岗镇、茅台镇、中枢镇等地给红军烈士扫墓、敬献花圈,一边寻访红军战斗遗址、红军坟墓。

      在2021年6月,李志华应河南裕宗璋实业有限公司邀请,在郑州,参加了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暨电影《黄河魂1952》启动仪式,并与文艺工作者们同台演出。

      为传唱红军精神,李志华还请人写歌词、作曲。作品有《红军,我们土城人们感谢你》《土城,你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土城祖国感谢你》《红军烈士请放心》《土城的红军兄弟请走好》,为此,他又花了五千多元。

      李志华(挨着毛主席扮演者身边)在郑州与文艺工作者们同台演出

      冬去春来、暑来寒往。他如此奔波,星夜兼程,那么,在心里,最惦记最心疼李志华的人是谁呢?

      当然是爱妻!

      其实,每一次,只要李志华包车带领志愿者去演出或寻访红军坟,妻子的心里,总是提心吊胆,唯恐出事。看见了人,心才落地。

      岁月如梭,白发渐增,生命有度,彼此珍惜。

      之后,妻子也就理解和支持他了。而他,更读懂她目光里的疼爱。他,深知妻子付出的太多,更愧对于她,暗自心疼。

      老红军何木林的孙女何莉说:“看见李志华叔叔就让自己想起父亲,当年两家是邻居,和父亲是儿时的玩童。一直以来,叔叔都喜欢帮助需帮助的人……爷爷何木林的故事,有叔叔的地方,都有人知晓,让我非常感谢。”

      李志华请人写的歌词、后谱成歌曲

      河南裕宗璋实业有限公司发给李志华的邀请

      红军烈士谢成嬉的外孙女林晓华对李志华说:“您做了人生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脚踏实地,用真情丈量漫漫长征路……传承红军情。”

      林育南烈士后代林英,看到李志华做公益后深有感触地赞扬道:“看着你为了宣扬红军长征精神,尽心尽力,非常敬佩!”

      从2013年至2023年这十年,为宣传长征精神、寻访红军足迹,李志华先后去贵州、福建、江西、河南(红二十五军曾在此活动或战斗过)、河北(红二十五军曾在此活动或战斗过)、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山西、沪定、丹巴、马尔康、金山下、仪龙等十五个省地市直辖市,行程约10万公里。

      每到一处,他就收集红军标语、红军故事和红军歌谣。

      2014年,李志华在网上看到,四川三江县一名大二学生,向社会求助的消息后,亲自前往当地村委会确认后,两年间为其资助4000元。

      老红军谢成媳,在青扛坡战斗中光荣牺牲。牺牲三个月前,爱人杨秀兰诞下一女谢秀珊。

      87年后的2022年,谢秀珊和女儿林晓华在李志华陪同下,来到青扛坡祭奠。

      交谈中,李志华从林晓华口中得知,老红军林中辉的儿子林福建,因家庭贫困,曾娶一弱智女子为妻,后病加重。但不幸的是,林福建病逝,雪上加霜。

      于是,李志华和志愿者们,便从2022年开始,经常不定期向这个家庭捐款。

      刘苏芳和刘崇芬,是飞夺泸定桥老红军刘金山的女儿、老红军刘仁芳的女儿,她们在李志华的主动联系下,彼此诚交,亲如姐弟。

      这些素材的收集,丰富了李志华的创作内容。

      所以,李志华写的《红军连长刘仁芳的故事》《老红军刘金山的故事》《红军班长何木林的故事》《老红军李德胜的故事》《老红军谢成僖的故事》文学作品,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红色故事。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些故事和请人作曲的歌曲,打印出来,除了发给红军后代外,还利用去省内外旅游的机会,一路走一路发给游客,仅打印费,就花了三四千元。

      2020年,李志华前往江苏苏州,祭奠了飞夺泸定桥的老红军刘金山。

      刘苏芳说:在遵义会址里,我爸爸的名字错写成李金山,麻烦你跟他们说一下……

      后即可更改。

      志愿者的活动,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并长期坚持下去,难度极大。

      志愿者的苦恼,别人难以想象。那是付出中的快乐,快乐中的坚持,坚持中的负重。

      这10年,李志华为做公益活动支出多达近7万元!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李志华坦然地说:“从我退休后,就开始在仁怀、习水和外地,寻访红色足迹。我虽然身体很辛苦还花了不少的钱,但是这些钱花得很值得,此生无憾。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发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对得起他们。”

      原遵义市长征学学会长黄先荣先生对李志华评价道:“过去对李志华不认识,是在几年前他穿着红军服挑着担子参加了写作学会的活动,很显眼,才了解这是一位长征文化的发烧友。继后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为红军烈士和红军后代热情助力,是我会极具活力的基层会员。这次十周年表彰10位会员,他是以学会志愿者的优秀代表入选的,很得学会领导班子认同。”

      2024年1月,李志华荣获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优秀会员”称号

      2024年1月28日,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在土城举行了纪念一渡赤水89周年活动。

      在热烈的掌声和敬佩的目光中,今年已70多岁的李志华,走到大会主席台前,微笑地接过颁奖嘉宾,颁发的“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优秀会员”证书,这是对李志华10年来,无私奉献、传承长征精神的最佳褒奖!

      如今的千年古镇土城,富饶而美丽。这里的建筑,几乎完好地保持着当年红军在此时原来的模样。

      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红军总参谋部等旧址,依旧如初。

      月光下的土城古街道,美轮美奂

      土城,宛如黔北高原上一颗璀璨明珠,艳丽多彩,独具魅力的红色资源,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成为著名的红色打卡地。

      月光下的土城,宛如位美少女,安适静谧。一条条长长的古街,顺着地势,层层叠叠,起伏蜿蜒,极像几条巨龙卧于山腰间。一盏盏红红的灯笼,沿街悬挂在木板老屋的屋檐

      下,把整个街道映照得红彤彤。摇曳的灯影,星星的点缀,倒影在石板路上。

      月光下的赤水河金碧辉煌

      葱茏的黄角树,轻吟歌唱,翩翩起舞。这夜景,就像一幅江南小镇秀美的画卷。那散发着银灰色的圆圆月亮,恰如无数红军烈士英灵,汇聚成的一张笑脸,欣慰地俯瞰着这里幸福的老百姓,“这盛世正如您所愿”啊!

      赤水河,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养育了李志华。而拳拳赤子的他,却以独有的方式,加倍回报着慈母。

      李志华,更像他的名字一样,志在奉献,朴实无华。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李刚:月光下的赤水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5147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