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张铜生:我当民工修铁路

  • 作者:橙月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02 22:46:14
  • 被阅读0
  •   我曾经作为民工参加过芜铜铁路铜陵段修铁路。当时,我发问过,为什么说:“修铁路,而不是造铁路?”回答:“因为是从地上施工修复而成的,所以说修铁路。”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后期,规划中的“芜铜铁路”就已经修到了铜陵境内的钟鸣,后来,又修到了顺安,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资金短缺,直到七十年代初铁路仍未修到铜陵市区。据有关资料记载:“芜铜铁路工程”国家早有安排,在1959年国家就开始规划,从芜湖的化鱼山往西修筑铁路,逐步连接九江、武汉形成长江的沿江铁路,第一段就是“芜铜铁路”。

      在铜陵市不通火车的时候,铜陵人只能坐长途汽车或者从长江上坐轮船出行,给铜陵人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铁路是经济发展的血脉,铜陵市不通铁路,使铜陵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后来,经多方努力通往铜陵市区的铁路终于开工了。通往铜陵的这段铁路需要经过山地、农田和地势低洼的地方,有大量的土方工程。当时,国家在建设这样的工程时,都是征集大量的农村民工来施工。征集民工的工作具体由沿途的公社和大队来组织,从顺安到铜陵主要涉及到顺安、西湖、城郊等公社和大队,我所在的城郊公社新江大队属于征集范围,当时在我们生产队的男劳动力都要分期分批,每次派一人作为民工参加修铁路。我是第二批作为民工参加了修铁路。

      我们民工修铁路,主要是修筑铁路的路基部分,我们大队修筑铁路的路段在铜陵县西湖公社境内。在铁路工地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地势低洼的路段一层一层的用土垫高,每一层土还必须要夯实,直至达到指定的高度。那时候,工地上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人挖肩扛。我们在现场具体干的活就是,从指定的地方取土,把土抬到路基上,我与本大队的一名年轻人抬一副箩筐,有时换着挖土和用铁锹往筐里装土。大队里还专门组织人打夯,每一层土夯实后经过验收,再往上一层施工,一层接着一层。那年春天,乍暖还寒,可是,工地上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到处彩旗飘扬,工地上的高音喇叭里不断的传来雄壮、有力的音乐声,还有那些有节奏的打夯的号子声,使整个工地都沸腾起来,高音喇叭里还不断的传来各公社和大队的完成进度,那场面有一股你追我赶的劲头,工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挥汗如雨,奋力的干着自己的活。我们的效率很高,每天都有新高度,很快我们那一段的路基就有了雏型,同时,路基的高度也在不断地上升,我们也随着转换到新的地段。

      我们大队的民工由当时的大队长带领,指挥着我们劳动,安排我们的住和吃等生活上的事项,我们住在工地现场附近的一户当地老乡家里,吃饭由大队统一开火,其它的生活基本条件就靠自己凑合。晚上我被安排与七八个人一起,在老乡家的堂屋地下铺些稻草打地铺,大家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床被子,一半垫一半盖,我也是这样。那时候我瞌睡大,躺下去就睡着了。不过,有时候半夜醒来时,让我觉得实在是有点太腻歪。当时,七八个人挤成一排躺在地上,都睡在一头,头抵着墙根,我被安排在最中间的位置睡觉,两边都有人挨着,头挨着头、脸对着脸,我晚上醒来,时常看见一张大脸几乎就贴着我,还张着大嘴对我噗气。那一阵阵口腔的味道,还带着浓浓的烟味和其它难闻的气味向我袭来,我都无法躲避,我睡在地铺上两边的人挤得我都无法动荡。还有,屋子里空气浑浊,由于人们长期不洗澡,不刷牙,那种脚臭味、汗臭味形成的浑浊气味让人发呛。不过,这些当时对我也只是一过性的,我很快又睡着了,嗅觉也迟钝了,即使呼吸着这样浑浊的空气,照样睡的很香。在那些日子里这是我每天生活的常态,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正如《孔子家语》中所说:“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用在这儿可能不太合适,其实,我只是想取其字面意思,不必引深作其它解释。我当时的心态是,不管是怎样的苦和累,也要跟大家一样对待,要学会随乡入俗,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

      我们在铁路工地上整整干了一个月,我们的劳动报酬是由生产队按天计工分,如果我按生产队上一年的工分值来算,一天只有五毛三分钱,就工地的劳动强度和我们每个人的辛苦程度而言,这样的劳动报酬实在是太不相衬了。可是,当时大家没有人计较,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在我们当时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概念:“为国家建设多出力,多贡献,是光荣的事情。”

      在铁路工地最后一天劳动结束时,大队给我们民工加餐,大家在一起喝酒,有人一边喝酒一边说:“我在铁路工地上出过力、流过汗,可是,我这辈子还没见过火车呢!等到通车那天我一定要来看看。”还有人接着说:“不是光看看,我还要爬上去,坐一坐火车。”后来,我在其它场合也听到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当时,大家这些话说得都很真实,那时候在我身边的大部分农民,就是这样的朴实,他们的要求就是这么的简单。

      1971年3月24日,全长83公里的芜铜铁路全线贯通,铜陵站正式投入使用。芜铜铁路的全线贯通为铜陵市民出行和铜陵地区的物资运输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极大的地方便了铜陵人民的生活。芜铜铁路刚开通的时候是单线铁路,首开铜陵至南京列车,结束了铜陵对外不通火车的历史,接着,开通了铜陵到上海的客运列车,铜陵是终点站。当时,到铜陵的这段铁路在铁路系统内部叫作断头路,现在芜铜铁路已经延伸,铜陵已经不再是断头路的终点站,而是四通八达的中转站。

      当时,在国民经济状况还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修通通往铜陵的铁路,开通铜陵到上海的列车,这也说明铜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有一定的重要性。铜陵人说到自己的家乡时,有这样一句话:“铜陵虽小八宝俱全,金银铜铁锡生姜蒜子麻。”铜陵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铜都,是国家重要的铜工业基地,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国防工业必须具备的重要原料。铜陵的铜原料不仅品位高,而且还含有金银等贵金属,铜陵人通过芜铜铁路输送出的铜原料送到上海,在上海冶炼和再加工,在上海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同时,上海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通过芜铜铁路运往铜陵,实现了上海与铜陵的物资交流,当时在上海都算紧俏的商品,在铜陵的商场都能较早见到,像上海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布匹、食品等等,在上海流行的东西很快就出现在铜陵的市面上。芜铜铁路的开通,把昔日一个闭塞的小城与上海和江浙乃至全国的许多大城市联系起来,使铜陵人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铜陵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现代,铜陵人越来越时髦、越来越洋气。有人说铜陵人比省会城市的人都要显得时尚。我想这与芜铜铁路的开通,使铜陵人与上海、南京以及江浙等城市的频繁交往是有关系的。

      铜陵开通火车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半个世纪以来,铜陵的铁路建设不断发展,尤其,是2013年以来铜陵的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有直达上海的特快列车,有2对直通快速列车;铜陵可直达广东、广西、山东等地区;铜九铁路、宁铜铁路、合福铁路、庐铜铁路、铜安铁路在铜陵交汇;铜陵已经有两个客运站、两个货运站。现在铜陵不仅有火车,还有高铁,高铁可直达北京、上海、深圳,铜陵地区便捷、快速的交通给铜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岁月如梭。如今,芜铜铁路已经全面实现电气化,给人们带来了高速、智能、绿色的运营模式。“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芜铜铁路见证着铜陵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每当我坐上列车驰骋在芜铜铁路上,我都会想起那年我当民工修铁路的情景。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张铜生:我当民工修铁路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4475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