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碧青:滦河的燕子

  • 作者:林翠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10-31 00:05:55
  • 被阅读0
  •   1

      时节已近冬天,仿佛很久没有见到黑燕子的飞影了。莫非,它们已经飞到南方那遥远温暖的世界里去了吗?心,默望着远方,亦在想老家屋檐下或许空了的燕子窝……

      曾以为燕子就是我家的鸟,小的时候,我就熟悉它可爱的模样。头上、脊背和翅膀都长着黑羽毛,嘴边和脚部长着橘红的羽毛,腹部长着洁白洁白的羽毛。燕子飞时,尾巴就张开一把黑色的小剪刀。它们最爱在我家附近的河边和杨树林里飞。

      母亲说,我家屋檐下的燕子窝,还是几年前搭起来的。最初,有两只燕子用嘴从河套里一点一点衔来湿泥和细枝,搭成小窝。巴掌大的燕窝里,絮着柔暖的草叶、细软的羽毛、花布片等。黑燕子在这样的窝里,一夏就可孵出两窝小燕子。刚出生的小燕子安静地卧在鸟巢里,细而疏的羽毛,还无法遮住自己赤裸的雏燕之身,柔弱得令人怜悯。它们能把头伸出燕窝眺望屋檐外的世界和天空的时候,亦正是长着翅膀待哺的日子。冬天来临,小燕子已经在夏雨和秋风里练成了飞翔天空的翅膀,它们可以飞越千万里,去温暖的南方居住。等到来年春天,从南方归来时,再衔些新泥,补修补修自己的窝,就又能安然度过一春一夏一秋了。

      就这样,燕窝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里慢慢变大。

      早春,燕子一出现在我们的屋檐下,冬雪和冰封大地的景象,就像隔世般遥远了。燕子飞出了原野温暖的清风,飞出了紫丁香和金色的羊么么花,飞出了山野里无限的生机和蓬勃。燕子在细雨和柳叶的新绿里飞翔的日子,家家户户便开始翻耕土地,准备播种五谷……

      开始关注燕子春来冬往,我的内心亦多了一些问号。燕子为什么不是一年四季都在北方生活呢?难道,燕子是最有智慧的鸟,哪片土地温暖,就在哪里生存?而它们那小小的翅膀,又如何能飞越千万里的天空呢?

      从天南到地北,它们飞越千山万水,只是为了生存吗?

      寒冷的冬天,我却仍要居住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没有翅膀吗?

      答案里更多的内涵,似乎都在我的想象之外。

      2

      据说,燕子的平均寿命只有十一年,真希望那些在人世屋檐下搭窝的燕子,能够一生平安,自由飞翔的翅膀,不会被无常的暴雨和风雪折断……

      读过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对燕子更多了一种喜爱的缘由。刘禹锡感叹的是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而我则看到了另一种意义,燕子在人类的屋檐下筑巢,并不理会人类自己给自己划定的高低贵贱,而是喜欢则安居。燕子的窝,无论是搭在王谢的楼台亭阁,还是寻常百姓之家,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分别。

      燕子,多像大自然派遣给人类的导师啊!

      3

      燕子,又是我敬畏着喜爱的鸟。

      小时候,就听奶奶或母亲反复叮嘱:不能去捅燕子窝,谁捅了燕子窝就会瞎眼。

      为什么捅了燕子窝,眼睛就会瞎呢?

      至今,我也没有听到合理的解释,亦好像根本无处寻找答案。

      母亲对燕子的爱护,带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虔诚和敬畏。她恐怕孩子淘气,用木根或树枝把屋檐下得燕子窝捅下来,使燕子没有了居所。仿佛燕子在,心才安泰。

      是母亲凭母爱的本能在保护异类的燕子吗?

      仔细思考,绝对不是。

      为什么母亲对于燕子的珍爱,就像珍爱我们的眼睛?

      后来,我还意识到了一种令我有些惊诧的现象,就是乡村没有食用燕子肉的人。不仅是乡村,包括城市,都没有吃燕子肉的人。连地上爬动的蛇蝎、低飞的麻雀和地下蠕动的虫子都能咀嚼咽进身躯里的人类,怎么不吃燕子呢?

      独自叩问之际,我突然感到了天地之间和人类内心深处的那一种共同的光芒,心生无限温暖和喜悦。

      在人和自然万物的关系里,人和燕子的关系,表现得最纯正亦最和谐。我终于找到了燕子和心灵相契合的美好天地。人和燕子,没有任何相互伤害的有形或无形的记录或痕迹。如今,人和燕子的关系,亦像原始社会人类和燕子最初合居山野或洞穴的天然景象,自然又神圣而美好。

      我的内心拥有了一种宽阔而干净的天地,一只图腾般的黑燕子,在心空里自由而欢愉地飞翔着……

      4

      在乡村的故事里,燕子,不仅双宿双飞,相依相伴,还是能在天的高处成全神仙和人类爱情的神鸟。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到来时,村庄里的燕子和百鸟仿佛突然少了。传说,这一天,燕子、喜鹊和百鸟都衔着一根树枝,飞到天上的银河边去为牛郎和织女架桥了。如果白天打一铜盆水,在阳光里晒一天,夜晚再放到黄瓜秧架底下,半夜就能看到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情景……

      牛郎和织女的神话在中国家喻户晓。玉皇大帝都难以容忍的天上和人间共生的爱情,却被喜鹊、燕子和百鸟成全了。

      看来,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通天意,更通人性。所以,燕子才在传说里长出了能飞过人类的天空和九天银河的翅膀,才能飞入神人合一的爱的世界……

      5

      久居滦河岸边,滦河水波之间和杨柳林里成群飞跃着的黑燕子,亦像苍天派遣的神鸟,在引领我的灵魂。

      这样的时刻,我早已经知道,这种精灵般的黑燕子,飞在古时的滦河流域时,它的名字叫玄鸟。

      遗憾的是,经过了慢长几千年时光,那时的岁月影像,都已经模糊了,淡远了……

      幸运的是,曾经被命名为玄水的那一条古老河流,依然在我们家园的大地上奔流。

      玄,即玄水,是古时的滦河支流青龙河的称谓。玄鸟,顾名思义,就是青龙河边的燕子。而“玄”,又是黄帝之子玄嚣传下来的姓氏,所以,玄鸟,亦会让人联想到遥远的黄帝时代。

      最初,记载玄鸟的书籍是《山海经》。

      《山海经·大荒北经》曾这样描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这些珍贵的文字告诉我们,有玄鸟的地方,就是黄帝的子孙后代生息繁衍和埋葬之地。

      《山海经·海内经》亦说:“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由此,亦可以猜测,玄丘,就是一个地名,或部族的代称。

      我猜,这里的黑水,就是青龙河。玄丘。就是轩辕丘。而“北海之内……有玄丘之民”,就是这里居住着轩辕部落的子民。

      曾看到一张玉雕的图片,名为“天鼋驮玄鸟”。在我看来,无疑,天鼋代表黄帝的轩辕国,玄鸟象征沿袭黄帝时代文脉的商朝,就是在黄帝部族生活的大地上建立的。智者用一件玉器,把需要用一本巨著或许也无法说清楚的岁月更迭和延续,清楚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玄水河边古老光阴的画轴里,亦或隐或现地飞动着一只神秘的玄鸟。而这一只玄鸟,早已和一个朝代合二为一了。

      《诗经•商颂•玄鸟》里的名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让我明白了,玄鸟,本是商朝的图腾。亦曾思考过,有人认为玄鸟是华夏最初的凤凰,是否与这闪烁着千古光芒的诗句,也有着某种象征性的隐秘关联。

      《史记.殷本纪》曾记载:“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生契。”契,就是商朝的祖先。传说,契是舜的臣,因协助大禹治水立下大功,而封于商。

      史载,从先商、早商到晚商,在其延续的600年时间里,曾在西亳、商丘、安阳等多地建都,前后传17世31王。而商的起源地,却纠缠了很多层睿智和迷蒙的雾纱。生活在燕山余脉众多的山峦围拢着的滦河岸边,我的心,早已融入几千年来“玄鸟生商”的美丽时空。亦仿佛看到了,“玄鸟生商”,像一道秘笈,依然贴在那一座遥远的历史宫殿的门楣……

      想象商族众多的子孙在祭祀先祖殷高宗武丁的仪式上同声高唱《玄鸟》颂歌的情景,是多么虔诚而庄严: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 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这又是多么盛大而圣洁的心灵或曰生命仪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歌声震铄古今,依然在历史岁月的时空里回响……

      6

      十几年来,我曾经怀着朝拜的心,行走在古老的玄水河畔,走过曾出土石斧、石镰和陶狗的封山寺遗址、出土过青铜鼎和青铜簋的马哨遗址和小山东庄遗址,亦曾经在收藏这些岁月珍品的本地博物馆流连忘返。时常这样猜想:先商最初诞生在古老的燕山和滦河流域,在后来的岁月里,商朝众多的子孙又走向了中原或更远的远方,并使商朝在岁月里不断强大,华夏的大地上亦出现了多座商代的城池……

      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送别诗《诗经•邶风》,就产生于商的后裔所守望的燕地。诗里的一句“燕燕于飞”,借喻燕子的形象表现惜别之情,已感染了漫长的诗意岁月。或许,从遥远的古代开始,燕子,就已开始成为这一条山脉的诗意代言者。

      一种鸟与一条山脉合二为一,我亦把燕子看成是燕山鸟了。

      我甚至曾这样想象:燕子,就是从古老燕山和滦河的原始鸟。因几千年前自然气候的变化,它们像人类一样南下中原或走到更远的南方,找到了同样温暖美好的适宜生存的世界。人类把故乡的村庄、峰峦与河流的名字,也带到了他们所走到或最后永久停下来的地方。而燕子则每年都飞回北方,回到家乡,安居在家乡……

      是的,北方,仿佛是燕子世世代代的归宿和梦想……

      可是,假如,众多燕子的翅膀振动着一种清风,日夜翻动大地的史书,我们会从大地这部最真实的史册里,读懂天地时光和人类岁月的沉积痕迹吗?假如,燕子衔来一种智慧,瞬间消解人类的愚钝,打开人类古老的记忆,燕山和滦河,又会展现出怎样的天地风景,又会展现出什么样的人类远古生存图呢?

      7

      此时,我最想知道的是,古老的玄鸟,在其每天飞翔的天空里,曾看到的清清的滦河流过商代的方国孤竹时的景象。

      史载,孤竹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孤竹君 “墨台氏”,本是炎帝居于“北海之滨”的后裔。那时,滦河岸边的大地上,在周武伐商之际发生了夷齐让国的故事。夷齐“不以暴力治暴”的思想,虽然没有能够劝阻大周灭商,夷齐让国却运化出了一股历史的清风,使人类世居的滦河岸,成为了东方的道德之源。

      孤竹国,比商朝本身的生命时光更长,延续了近千年。直到公元前7世纪,孤竹因与山戎、令支结盟经常侵扰燕国。燕庄公请求春秋霸主齐桓公率领齐国大军北伐山戎。于是,公元前664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便发生了一场在历史上有名的战争——“齐恒公出兵救燕”。没有想到的是,齐桓公讨伐山戎,亦顺路消灭了孤竹。

      从此,孤竹国,就消隐于岁月的深处了。

      从此,孤竹国,就成为后代子孙的故国。

      而千年孤竹国,最圣洁的故事,却变成了一幅《采薇图》,藏在北京的故宫里。那一幅画中,只有两个人。不食周栗的伯夷和叔齐,坐在苍松之下促膝相谈,身旁的竹篮子是空的,锄头亦闲放在一边。看来,这样的时刻,他们已经决定连首阳山的薇菜也不采了,定格了清风般吹透乾坤的神采……

      历史的原野上,亦没有消失征伐孤竹的齐桓公在龙山的深谷里迷路的情景剧:两千多年前的某一个黄昏时分,被困在深山长谷的齐桓公和大队兵卒,正被一匹老马缓慢地带出迷谷……

      《韩非子•说林上》曾记载:“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作为盟主的齐桓公灭了令支和孤竹,看上去力量可谓强大,但却依然要依赖老马走出烽烟的路途,需要蚂蚁探知的泉水解救征伐的生命饥渴。

      古老的岁月,记录着它本身闪动的多少腥风血雨和刀光剑影,而一匹老马走在春秋战国,走进杀伐的烽烟,却没有迷途,并带领着征伐的人走出了烽烟弥漫的深谷,留下了被人千载吟咏的故事,亦成为中国不朽的成语——老马识途和蚁穴知泉。

      8

      在“玄鸟生商”的大地上,在“燕燕于飞”的亘古天空下,一匹马在人类战乱的烽烟里都不会迷途,蚂蚁尚且知道生命依赖的自然源泉之所在,何况人呢?

      聪明而智慧的人,有什么样的烽烟不能透视或穿越呢?又有什么样的迷途不能醒悟返还呢?

      每当望着天空中飞动的黑燕子,我的内心深处都会涌动起一种说不清的浓郁情感,随之便会呈现一条漫长的河流……

      这就是滦河,孕育出“玄鸟生商”的古老河流……

      作于2012年

      2023年修订

    【审核人:站长】

        标题:碧青:滦河的燕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1055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