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文章内容页

史玉星——守住人生的底线

  • 作者:傅燕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8-22 10:20:50
  • 被阅读0
  •   一个人心中要有精神和信念,操守和修养。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常怀敬畏之心,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坚守自己的人生底线。凭借没有底线得来的浮浅名利和光环荣耀,终有一天也会因为没有底线而身败名裂。

      ----题记

      莲花效应

      唐代郑允瑞在《咏莲》说:“本无尘土气,自在水云乡;楚楚净如拭,亭亭生妙香。”宋代周敦颐在《 爱莲说》中道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正是大自然中神奇的地方:莲叶表面的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蜡质颗粒,能跟雨水以及空气中的水分和尘埃,聚结成一个个微小球体,肉眼看起来就是一个个小水珠,风吹叶动,水珠滑落,就带走了荷叶表面的灰尘。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现,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是莲花的表面非常细致,其细致的表面放大千百倍也看不到其中的细孔,表面结构与粗糙度皆为纳米的尺寸使得表面不沾水,所以灰尘或泥巴都无法吸附在表面上,故污垢自然随水滴从表面滑落。莲花运用自然的纳米结构达到自洁的效果,如此表面自我洁净的物理现象称为“莲花效应”。

      莲花之自洁的功能是独特的,可世上万物更多的无此功能。有的东西新时鲜艳悦目,岁月的尘垢却能使之变得污秽不堪。一个高尚的人理应如此,当每个人都身披这样性能极好的无形屏障之时,污秽的微粒就不易附着,人的心胸自然也是纯净剔透的。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毋庸置疑,当下不正之风树倒根存,病原体并没有根除,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党员干部仍然面临各式各样的诱惑,存在被拉拢腐蚀和“围猎”的风险。要战胜自己,不为名熏心,不为利伸手,不为色失节,就要学习莲花的自洁功能,在思想上打造一种“莲花效应”,作为防止腐败的防护层。清除思想上的尘埃,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保持“洁身自好”,远避狗苟蝇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灵魂不能浮躁,步子不能乱套,要心有定见、行不越矩,始终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自省,把从政之时、入党之时建立起来的底线牢牢守住,转化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坚定信仰。

      “曹鼐不可”的启示

      去了一趟千年古城宁晋,记住了一个故事“曹鼐不可”。

      《续太平广记》记载:明代名臣曹鼐担任江西泰和县典史,一次外出办案抓获一名年轻貌美的女贼,因天夜已晚,来不及押回县衙,途中不得已夜宿破庙。女贼为求脱身,屡以色相诱之,曹鼐不觉心猿意马,但自幼饱读圣贤书的他又觉得不可。情欲和理智展开了斗争,美色和不可来回在他脑海里折腾。当念头袭来的时候,曹鼐就用毛笔在纸上写下“曹鼐不可”,然后烧掉,就这样写了烧,烧了写,一夜之间写了数十次,终于平安无事直到天亮。

      与“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相比,柳下惠是根本不想,曹鼐是想而自制。曹鼐的不可,是内心的斗争与坚守。现实社会诱惑无处不在,当今时代和曹鼐所处的明代相比,诱惑更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在物质至上的时代,人们往往追逐个人眼前利益,奉行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媒体屡屡爆出一些领导干部因贪恋金钱、美色,触碰了党纪国法,落了个落马查办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面对美色能坐怀不乱,曹鼐不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曹鼐不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曹鼐不可!要守本心,不让邪念邪念肆意,做到念起即觉,念起即断,邪念一起,立即想到曹鼐,做到“不可”,心中有畏,心中有戒。

      “西村最好幽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被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正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所作。彼时的马致远,因国家战乱而南下游历。他生在一个政权更迭、社会环境复杂的年代。虽然世事纷争不断,但他却清醒地认清现实,保持思考,始终没有迷失在荒诞的岁月里。

      少年时的马致远觉得,虽然没了科举这条道路,自己的理想还是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在他后来的诗作中这样写道:“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虽然他没有如自己所愿,一曲换来一个满意的官职,但在几经周折后,还是获得了一个在衙门里做小吏的机会。在小吏的位子上,马致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并没有遇到很好的机会得以升迁。

      五十岁时,马致远得到了一个江浙行省务官提举的官职。但是他很快明白,不管如何折腾,仕途也不过如此。官场是个复杂的人性熔炉,目睹了众多蝇营狗苟之后,马致远开始厌恶官场,这座自己年轻时候一直渴望的“围城”。本来是想一展宏图,怎料却陷入尔虞我诈的名利陷阱中,与人各种心机转圜,实在令人疲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马致远产生了退隐的想法。“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他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不问红尘,不谈名利。

      “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五十多岁的马致远退隐,他给自己起了个号“东篱”,希望自己也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栖居在了西湖旁的西村。退隐后,马致远并没有选择消极避世,自暴自弃,在诗酒山水中麻木自己,而是一直保持着清醒,保持着对世事的关注与思考。他继续创作杂剧,常有佳作传世。无论是绝望之后的“出世”,还是希望之后的“入世”,都是他清醒思考、清醒选择后的结果。

      马致远一生崎岖坎坷,就像他写的杂剧一样,充满了戏剧化。他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惊世著作,有的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艺宝库中的明珠。无论世事如何变改,他始终保持着一位乱世文人的尊严和清醒;无论顺境逆境,他永远保持醒悟的思考与抉择。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磋。今日春来,明朝花谢。”面对复杂而精彩的人生,我们是否也能像马致远一样,始终保持一份平和与清醒,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自我,品味喧嚣……

    【审核人:站长】

        标题:史玉星——守住人生的底线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qushi/19866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