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是一所具有20多年历史的传统校,囿于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束缚,难以发展,师生员工们一直在艰难的困境中苦苦挣扎。1988年9月,该校划归天津工程机械厂管理后,才出现转机。
以田世文厂长为首的厂领导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不抓生产今天就没有饭吃,不抓教育明天就没有饭吃。没有今天的教育,就没有企业明天的腾飞。”几年来,厂里逐步着手为学校配备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筹集了急需的“款子”,办起了一个“厂子”,提供了一个整洁宽敞的“院子”,解决了困难教职员工的“房子”,打开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路子”。“六子”助教,促使学校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成为天津市技工学校系统的排头兵。
笔者闻讯专程前往地处河东二号桥的工程技校,采写了《“六子”助教,使天津工程机械技校改变面貌》通讯,《中国机电职教》1996年第4期予以发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厂领导首先抓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新配备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7岁,均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厂领导对学校班子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放手大胆地让他们去闯。
为解除学校的燃眉之急,厂里多次提供资金援助。1993年5月以后,市财政削减了学校1/3的经费。田厂长立即来到学校召开职工大会,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学校工作,“经费渠道改变后,学校要办得更好,教职员工的生活要进一步改善,个人收入要有明显的提高”,从而稳定了人心。尽管厂内生产、财政同样面临种种困难,但厂里依然决定从市财政削减经费当月开始,每月向学校拨款2万元。这不仅弥补了削减数额,还有所增加。此外,厂里还决定免去学校所有的水电、取暖和房屋租赁费用。1993年12月,厂里拨专款4万元。为学校更新了行政用车。工程机械厂帮助学校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
厂领导认为,为学校提供资金援助仅仅是应急的、暂时的办法,只有帮助学校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办学困难。为此,1988年秋,田厂长亲自去小三线,从蓟县调来30多台设备,又从厂内抽调了8台设备,使校办厂设备达到56台,大大增强了校办厂的生产加工能力。与此同时,厂里每月给校办厂下达一定的生产任务,把校办厂作为全厂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扶植。
1990年,厂里挤出专款4万元,帮助学校建起一幢360平方米的车工实习车间;1992年,又拨出专款6万元,为学校建起700平方米的实习楼,从而结束了学生长期在活动板房中实习的历史。在1993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田厂长宣布要为学校筹措资金。修缮校园路面、道路及排水系统。1994年4月,6万元专款到位后,全校上下奋战一个月,结束了学校脏乱差和师生员工遇雨趟水的历史。1994年9月,该校招收了一批农转非学生,厂里立即将4层单身宿舍腾出一层,作为学生宿舍由学校统一管理。此外,厂里还在宿舍旁建起了一个小食堂,方便住宿学生就餐。厂里还决定自1995年7月起,将与学校相邻的3000多平方米的乙炔站小院划归学校,并将厂教育科迁出教学楼,使学校面积和教室数量大大增加,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厂里还非常重视解决教职员工的住房困难,1995年3月,厂里新建成一幢家属宿舍楼,厂领导决定,学校的教职员工与工程机械厂的职工一视同仁参加分房与调房,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予以优先考虑。
随着工程机械厂生产的发展和世行贷款的到位,厂里急需大批数控机床操作人员。为此,学校适时地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厂里也相应地为学生提供了必须的实习条件。近两年,厂里帮助学校新开办了工程机械维修与驾驶专业,并积极为学校选派有丰富经验的技师指导学生实习。同时,低价转让计算机、打印机十余台套,帮助学校建起了拥有20台设备的计算机房。还装修了阶梯教室,充实了电教设备,从而打开了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路子。
田世文厂长尽遣“六子”,全力助教,使得学校赢得了抢占市场的时机。学校亦不等不靠,大胆改革,下大力量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上水平,逐步积蓄了实力。1994年11月,学校通过了天津市一级技校验收。1995年3月主管局在该校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学校毅然提出取消工程机械厂每月拨给的2万元经费的计划,减轻企业的负担。进入1995年,学校又提出年内争创省部级重点校的奋斗目标,以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结果,他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天津市技工学校系统的先进典型。
202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