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即道文化,这是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中医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中药来自于自然界,中医的理论出自道家哲学,故而人们把中医称之为道医。道,即规律,万象之法。中医是辨症施治,讲究方与法。以前,有一人得病,家里人为其请来郎中医治。郎中问明了病处,察究了病理,确诊了病因,于是开出方子,让其家人按方抓药煎服。几副药吃了,病人不见有所好转。家人又为其请了另一个郎中医治,这个郎中诊断和开出的药方与前郎中一样,只是交待病人一天服用几次,在哪个时辰服用。药吃完了,病也好了。家人向郎中予以感谢并请教:药方一样,为何前郎中不能治愈?答曰:方一样,法不同,按时辰服药乃药理五行之法,医术必加以方法才是医道。所以,方法一词源于中医。
人们常说:药医不死病,道化有缘人。在从巫到医漫长的探究、钻研过程中,形成了临床经验丰富而璀璨的中医文化。中医在长期发展和经验积累中,涌现出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学代表人物。人们以正统的医药医学为理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衍生出自成一体的民间偏方。有了正统医药医学理论基础的良好指导,人们知道了若要身强体健,必须气血两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时候,人们采取食补的方式来益气活血。吃冬鸡就是一种方法。人们把冬鸡宰杀配以红枣、桂圆、冰糖一起炖,炖熟趁热食用,此法可益气活血且适合各种人群,特别是气虚血亏者效果更佳。为什么选择冬鸡进。补呢?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因为鸡本身是阳性体质,而冬天孵化、长大的鸡受冬寒的影响自带性平血凉的特质,故体质燥热者亦可以冬鸡进补。小孩到十五六岁时开始长骨,家长会宰杀开叫雄鸡炖汤令其食用助长。血燥者容易发怒、长痱子、生毒疮和无名肿痛,人们会生喝胡鸭血(也称番鸭),因为鸭属凉性。
产妇在哺乳期奶水不足,家母(婆婆)会煮糖水面与她食用催奶;在月子里她母亲会做几升糯米酒送来,糯米也称阳米,性阳大暖。产妇体虚,糯米酒水暖胃,胃为五脏之母,胃暖则寒气不生,再则糯米酒活血催奶,是产后之妇必食之物。新生婴儿剪断脐带后,用艾叶捣烂敷在肚脐处,肚脐为人的先天之门,艾草可增阳气。婴儿出生后要喝六尾茶,此茶可刺激婴儿的肠胃蠕动,助其排泄体内自娘胎的污秽之物。感冒是人最常见的症状。人体有阴阳二气,气为先天之本,阴阳失衡则生病源。感冒是身体机能的自我调理,不必过于紧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强调;百病从寒起。感冒不是病,起因大多是受风寒和体虚所致,人们以泡艾茶、喝午时茶汤祛寒;还有用四季葱、生姜烧面条多加辣椒沫食用,此法的食用使感冒者大汗淋漓,达到祛除体内寒气的效果。医书有记:千寒易祛,一湿难除。艾草是至阳之物,对祛寒除湿有奇效,故而是民间百姓家中常备之物。午时茶是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午时去采五十种药制的药茶,也称五十茶。此茶无事三大碗,也就是说不论身体有无症状皆可当茶而饮,以为调理固本。在平时,大人或小孩气虚厌食,家人会以糯米煮稀饭与其食用,因糯米有益气健脾之功效,正是:民间平常物,最是护身丹。
人参杀人无过,黄莲救人无功。以病理而言,不是名贵药材才能治病,也不是平常药物就不能治病。中医是辨症施治,什么病用什么对应的药?用多少剂量?这是方,哪个季节得的病?在一天的什么时辰服对应的药?这是法,只要方法正确,病定可痊愈。比如咳嗽;春季的咳嗽和秋季的咳嗽其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春季是湿咳,因为春季凉而潮湿,是湿寒之症,人们喝艾茶以正气,再服食止咳药物。秋季是天干物燥的时节,咳嗽是燥热而干咳,人们就净嘴主食凉性食物,再吃些梨,服用枇杷叶熬的汤,枇杷叶性温,有平喘止咳之功效,这些如果不是病症引起的咳嗽,一般都能痊愈。菜有六味,药分君臣。简而言之,大病是要用正规处方治疗的,真病那就非药石之功,回天乏术了。民间偏方一般是针对性的单方药,其主要表现在调理和规避的方法上。民间有:最毒穿堂风。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春不坐木,冬不坐石等说法。这些就是规避自然伤害,自我保护的必备的方法,也是长期以来经验的总结。
存粮不过仓禀满,治病只需药对功。人们常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众所周知,农村的小孩光着脚丫到处玩耍,玩累了、饿了才转回家来吃饭,很少见他们生病的。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先天之气充沛,还有就是光脚玩耍通过对地面的磨擦刺激了脚底穴位,间接增强了他们的应激和抵抗力。在平时的生产劳动时,人们总会遇到被毒蜂蜇,被毒蛇咬,跌跤致肌肉肿痛,划裂血口,骨折和跌断手脚等。这些常见的状况,乡间自有能人可以医治,也有土方土法自行处理。被黄蜂蜇处的肌肉肿痛,人们用自己的尿液与黄泥调匀敷在蜇处,立竿见影地消肿止痛。人头蜂(杀人蜂)叮蛰可用野外沟渠的野芋头捣烂敷伤口,不日可愈。脚扭伤致肌肉肿胀人们直接把脚放入尿桶之中浸透,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用此法两个对周(48小时)可缓解肿痛感。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毒蛇出没的地方,百米内必有解毒之草。现在被毒蛇咬了可打血清,以前全靠蛇草药治疗,
百草皆可入药,百草治百病,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见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遵守自然规律,敬天畏地;中医立德敬畏生命,以道的修为诠释仁心。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是人间至高无上修德的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