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刘冬梅:到底听谁的

  • 作者:刘冬梅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07-23 16:56:23
  • 被阅读0
  •   关于如何让阅读效率更好这事儿,我其实已经想了很久。

      到底大量泛览好,还是逮一本书使劲啃?

      有先贤说:要大量读。

      可是,也有先贤说:只需精读几十至多百篇左右文章。

      听谁的?如何是好?

      只盯少量书读,成吗?

      前辈张英说的:能理会,则数十篇百篇己足;不能理会,则读数千篇与不读一字等。徒使精神聩乱,临文捉笔,依旧茫然。读一篇有一篇之益,又何必多?

      又另有说辞。

      比如,语文教育家辛安亭说,实践证明,提升读写能力,要靠大量阅读。

      请注意,作者用的定语是:“大量”。

      一位是同乡先贤,清朝著名宰相,教育成效肉眼可见。儿子张廷玉同样当宰相多年,且深得康雍乾三代帝王赏识。

      牛皮不是吹的,没几把刷子,Hold住吗?

      一位是著名语文教育家。教学成果丰硕不说,还曾编撰大量语文教材。

      到底听谁的?如何是好?

      想起苏轼。

      贬黄州时。一天,客人造访。许久,老苏才出来接待。

      他解释说:才完成当天日课。

      那天。时任黄州司农的朱载上来谪居看望老苏。苏轼让他等了老半天。不是耍大牌。

      老朱心想,走吧?已经向主人通报过,有客人来。不走吧?让人等这么久,着实够累的。

      正犹豫是走是留。老苏恰好出迎。连着报歉,直称惭愧,让司农先生久候。

      老苏解释:每天要完成规定日课。

      “什么日课?”朱司农问。

      “抄《汉书》。”苏轼说。

      “以公天才,开卷一览即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朱司农诧异。

      苏轼告诉朱司农,自己已是第三遍在抄《汉书》。

      起先,朱司农不信。当场让老兵拿一册苏轼抄的书,翻翻,没看懂。便照苏轼所说,从书上举题一字。东坡应声继续往后背诵数百字,一字不差。

      如是几番,皆然。

      后来,朱司农常对儿子朱翌说:东坡读书尚如此,天资一般的人,怎能不勤奋读书?

      朱翌后来也常以此教诲他的儿子,朱司农之孙。

      朱司农名载上,时任至黄州司农,主管钱粮田赋。

      后来,有个叫阮葵生的人写了一本《茶余客话》,提出《读书强记法》。我以为,即使今天来看,也十分科学。

      书中说,明朝有个读书人,认为自己天生笨拙,每次读书,遇到喜欢的字词,便札记下来。记下之后,先朗诵十多遍,然后将字条粘在墙上,反复记诵。多则每天录十段,少则每天录六七段,一年内,约可录三千段。过了几年,此人渐渐腹笥充盈。

      阮葵生常苦于读后便忘,听到这个读书方法也没认真对待,等到年纪衰暮,回忆过往阅览,己所剩无几。每下笔,辄窘索,徒余怅恨。

      于是,将此读书法写岀来,寄望将来的年轻人可以善用。

      我觉得,朱憙有段话也极县实操性: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

      写下这些,期待与你交流。也期于增强自己记忆。

    【审核人:站长】

        标题:刘冬梅:到底听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19049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