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山高水远,亲情不变

  • 作者:老菩提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02-14 00:31:55
  • 被阅读0
  •   2023年11月19日,我的二舅徐进成先生《父亲去世五十周年祭》一文在《冬歌文苑》发表时,我仔细拜读了,当时感触比较深,也没想过要写读后感的事情。前不久舅舅与我通了个视频,问我读了《父亲去世五十周年祭》有何感想,能不能写出来?其实我还挺难为情,我虽大学毕业,但写作是我弱项。舅舅十分注重亲情,对下一代关怀备至,他这么说了,肯定有所期望。我很佩服舅舅对文学的爱好像干事业般热衷 。况且,在我们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灌输“无舅不生,无舅不长”的观念,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刚好年底单位事情又比较多,一时又忘记了(想着古稀的舅舅时间长会不会也会忘记了,哈哈哈!),前几天舅舅问我要“作业”了,才惊觉自己不该忘记 ,本想让我读高三的儿子以他的辈分写一篇,舅舅说,所以让我写是要我代表二姨三姨和我妈三家外公的后人第三代这一辈分层次的,如此说来,责无旁贷 。于是,不再犹豫,今天是立春好日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就赶紧行动吧。

      小时候学校放假,逢年过节,看到别的同学说着正月初几初几到外公外婆家烧什么好吃好喝的菜给他们吃啦,住多长多长时间玩得很开心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曾经一度极度羡慕又有点妒忌我的那些同学们。不懂事的年纪又一度问出不懂事的问题:“妈妈,我们为什么没有外公外婆?”。我的妈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每每都会神情落寞地跟我说:“我也想你们有外公外婆啊,他们都生病走了,我是个没爸没妈的孩子,我也很想让你们感受来自外公外婆的疼爱,没有可能实现了。”

      读完舅舅的《父亲去世五十周年祭》后,我认识了我那位素未谋面的外公,老人家在世时对我母亲的影响同舅舅一样,这从母亲对我们的教育中,便可见一斑 。

      我的父母在他们那个年代,算起来也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是高中毕业,一个是初中毕业,但是迫于时代的限制和命运的安排,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吃了很多苦,对我们姐弟俩的教育,在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比其他家庭要重视很多,不希望我们走他们走过的辛苦路线。因为一直要忙于生计供我们姐弟俩,我的妈妈不仅要和爸爸干地里的农活,而且家里的家务活也一件不落,是一位地地道道、勤勤恳恳的农家妇,偶尔农闲才会跟我们说说过去的事情。但是妈妈也是受外公、舅舅的影响,一直叮嘱我们姐弟俩说要认真读书,不要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要跳出农门,要考大学,到大城市去工作。这么多年我和弟弟也遵照父母的教诲,勤勉读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也算是小有成就。

      文章中,舅舅回忆了童年时与外公的点点滴滴,回忆外公曾经的教诲,也抒发了多年以来他对外公的思念。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外公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像一颗沉甸甸的稻穗,执着地在土地上寻找艰难的生机。他老人家曾经干过多种职业也吃过不少的苦,他信守承诺也乐善好施,他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他也是孩子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给孩子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教育孩子们做人要善良、要宽容和更要坚强。

      文章中,舅舅提到了外公留下“多读书”的遗训,他用自己的大半辈子的时间去遵守这一遗训,同时也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收获了丰富知识也充实了自己的精神财富。这样一种对于读书的热爱也让我深有感触。

      文章中,舅舅提到自己对于整个家庭都极其富有责任感也对于亲情极为重视,他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人打拼出美好的生活,并且努力把外公的遗训传承给下一代。这样的一种对于家庭的担当,在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多读书给人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章中,舅舅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停地追求进步和成长,永不止步;舅舅的人生经历也一直深深地激励着我们要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并勇往直前。是我生命中的导师和榜样,让我克服了许多困难,走上了人生的正轨,

      文章中,舅舅提到了他一生中的三大遗憾:一是没能让外公过上幸福的生活;二是自己没能考上大学获得更好的高等教育;三是没能让生病的大哥获得更好的救治。在他看来自己没能给天堂的外公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是一件无比遗憾而且无法弥补的大憾事,但世事无常,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是最好。

      舅舅在我这个外甥女心目中做得比同辈人高出一筹,是最棒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不是吗?听母亲说过,外公在世,留下祖上遗产只有五百元,上世纪末超百万,如今早就超千万,舅舅办的小微企业走出乡村,进入南京国家级开发区江北新区,去年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舅舅这个农民还出了三本书,捐赠给五所中小学的优秀学生三千多册文学书籍价值二十多万元,经省地县多家媒体报道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舅舅几十年洁身自好,十分节俭,烟酒赌不沾,受到社会赞赏。读过舅舅祭文,晚辈告诉您,您把外公的好传统发扬光大,您交给外公的人生试卷,不但及格而且十分优秀。

      在文章的末尾,舅舅也写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其中不乏失去至亲时的那种痛苦与无助,可生命本就如此。正如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说得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只要我们能把这一生过得有价值那便无愧于自己的父母。

      外公虽然已经离开了50年,但外公的精神和智慧依然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外公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坚强、智慧和善良的人;外公的影响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后代子孙人生的指南针;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也一直在努力过好各自的生活,每个人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正如舅舅在他的文章中说的那样父爱如海,深厚博大。生命还在继续,我们应当珍惜当下,放眼未来,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承好外公留给我们的爱和教诲,唯有这样我们才算是无愧于外公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唯有这样我们才算是外公的最佳传人,外公“多读书”的遗训永远是我们子孙后代的“座右铭”。

    【审核人:凌木千雪】
        上一篇:过大年初一
        下一篇: 张军:拜年

        标题:山高水远,亲情不变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14016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