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到中新墟行街

  • 作者:张佳丽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4-11 22:39:27
  • 被阅读0
  •   我在增城区中新镇工作生活了近四十年,无数的经历,让我对中新的发展变化了如指掌。中新墟镇坐落在增城区中西部,距离广州市中心不到40公里,距离增城区中心只有18公里,与新塘镇、永和街、宁西街、朱村街相邻。

      中新镇地名的由来,据《增城各个镇街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几个?》刊载称:(中新)镇区原是一片田野,自广汕公路及通往福和、新塘等镇的公路通车后,成为增城西部交通中心,因交通地位重要,商贸增加,兴建了新的墟场,由于地处石桥、坑贝、大田、福新等几个墟场之中,1931年被正式命名为中新墟。建国初,中新为第三区政府驻地,1958年改为中新人民公社,1987年称中新镇。另在赖邓家的《增城市地名的来源和变化》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解放初,仍以数字序列,新一区(今荔城镇)、新二区(今新塘、永和两镇)、新三区(今中新、镇龙、福和三镇)、新四区(今派潭、小楼两镇)、新五区(今正果镇)、新六区(今古滩、三江两镇)、新七区(今仙村、沙埔、宁西三镇)。1996年撤区设镇,才定下今天的荔城镇、新塘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石滩镇、仙村镇、福和镇、小楼镇、三江镇、朱村镇、镇龙镇、永和镇、宁西镇、沙埔镇等15镇。中新镇内有蔬菜批发市场3个、耕牛批发市场、杉木材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各一个。

      “行街”是一种民俗活动,也被称为“赶集”、“上街”,“投墟”等。说到行街,可以说是城乡居民聚合到一个集贸市场,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或者是消闲娱乐的去处。

      小时候有机会“行街”通常会是兴高采烈的事。小朋友“行街”往往需要父母或亲人一块去赶集。因为行街不仅能给家里买些生产或生活用品,父母还会给我们兄弟姐妹买些易带好吃的“手信”,可能是饼干糖果,也可能是我们的文具或喜爱的用具,当然有可能就是给钱由小孩“自主发挥”,那是睡着还会偷着笑的。

      小时候我曾经跟着母亲去“行街”,看到人流扎堆,耳朵里仿佛是嘈杂的讨价还价声,听起来刺耳但又无奈接受的场景,令人接受性是适应。记忆中那个时候还没有大型超市,墟场里面的商场卖点也很少,但集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们。最初的时候比较多是买生活用品的,后来渐渐地有卖工艺品的,甚至还出现了带有娱乐性质的抽奖游戏。

      就这样中新的集市变得上了规模和档次,电影院、镭射室、歌舞厅、桌球室、棋牌室、大棑档、早餐店、饭店、旅馆等杂陈其中。世事在变换,不知不觉,三十多年过去,我们将退出工作人员队伍,回到消费者的地位。我们徘徊在“行街”路上,感觉到“行街”之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男人、中年妇女和小孩,就是我们常说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啦。原先的集市大棚,现在有些也都改成了门面房,成为了大排档、杂货店、美容美发店,也有几间网吧,几间电动车修理店。

      和从前相比,现在的中新墟多了许多现代气息和时代元素。实际上,中新墟的变化可谓乡镇发展变化的一个代表。先前物质条件并不好,人们纷纷来到墟上寻求交换做生意。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乡镇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进大商场购物都变得极为平常,中新墟规模以上的超市十多家,可以满足你不同的需求。

      知小见著。跟着街坊们行了次街,有些想法就油然而生。中新墟周围里老街坊住的老房子,如今都换成了小楼房。那家那户没有小轿车,杂乱挤爆了窄小的马路。这小小的墟场,可以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也可以见证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活水平的追求。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随着富国强民的措施得到落实,乡镇人民将会笑逐颜开。

    【审核人:雨祺】

        标题:到中新墟行街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1386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