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郭文斌:公益日记(节选)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7-08 11:49:37
  • 被阅读0
  •   编者按(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编者按2010年3月的一天,我收到文斌寄的《寻找安详》,中华书局出版的,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打开,就被他的“引子”吸引住了。若干年前,我得了一种怪病,遍寻良医均不得治。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上苍让我碰到了一位高人。那是一次想来都有点传奇色彩的邂逅。故事的过程不在此赘述,单表结果,那就是折磨我多年的顽疾居然被他治好了。……带着好奇看下去。文字很朴素,但给人一种难得的放松感。新的好奇又来了:作为一位作家,一位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不乘势好好发小说,却去“寻找安详”,为什么?当我看到后记时,就明白了。2006年,我提出了安详生活的概念,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

      编者按

      2010年3月的一天,我收到文斌寄的《寻找安详》,中华书局出版的,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打开,就被他的“引子”吸引住了。

      若干年前,我得了一种怪病,遍寻良医均不得治。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上苍让我碰到了一位高人。

      那是一次想来都有点传奇色彩的邂逅。故事的过程不在此赘述,单表结果,那就是折磨我多年的顽疾居然被他治好了。

      ……

      带着好奇看下去。文字很朴素,但给人一种难得的放松感。新的好奇又来了:作为一位作家,一位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不乘势好好发小说,却去“寻找安详”,为什么?

      当我看到后记时,就明白了。

      2006年,我提出了安详生活的概念,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演讲,受欢迎程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让我惊喜的是,在“安详”的影响下,不少问题学生得以改变,不少问题家庭得以改观,不少心灵疾患得以痊愈。从此,每逢我们搞一些公益活动,那些从中受益的同志都会闻讯前来做义工。

      作为一位作家,去四处演说,似乎是不务正业;但是当对方的邀请到来,特别是学校,一想到孩子们那些渴望的目光,我就下不了拒绝的决心;因之,写作搁置;因之,稿债高筑;最后都不敢接听催稿电话。

      现在,中华书局能够出版这本书,将会大大缓解我的压力。再有单位和学校邀请,我就可以让本书“代劳”了。

      “我一直在想,现代人拿什么稳住自己?看了你的这个书稿后,我有了答案。”本书编辑祝安顺老师如是说,“看完你的书稿,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部书稿。”

      ……

      2015年,又收到了他寄来的修订本,还是中华书局出版,但厚了许多,有意思的是,书后收录了八篇“读者心中的安详”。读完,我才知道,五年来,《寻找安详》帮助许多人走出困境,其中包括抑郁症患者。

      这让我更加好奇,就把一些需要帮助的朋友介绍给他,不想都不同程度地受益。

      2021年,在一次会议上,和文斌深聊,才知《寻找安详》已经从中华书局撤出来,交给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问其原因,他说,他的书要大量捐赠,中华书局折扣太高了,他捐不起了。我说,但它的名气大啊。他说,《寻找安详》主要是受益读者在口耳相传,交给长江文艺,已经十次重印。话里藏着自信。

      也才知他的“寻找安详小课堂”已经运行十年,让不少抑郁症患者康复,让许多濒临破碎的家庭和好,报名和录取比例有时高达十分之一,让他难以应对。我才知道,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居然有一半的孩子检出抑郁。

      不收一分钱学费,还管吃管住,大量捐书,十年,经费从哪里来?我问。

      爱心人士支持。他说。

      阅读可以让抑郁症患者康复?我问。

      可以,比如,宁夏大学的崔金英老师就是在读了《寻找安详》之后好转的,后来,她又读《醒来》,目前已经读了十一遍,每天读一篇,很少间断。她说,哪一天不读,就感觉不精神,《醒来》成了她最好的抗抑郁药。现在,她已经完全康复。

      如果能到“寻找安详小课堂”进行深度学习,效果会更好。

      文斌很肯定地说。

      就向他约稿,让他把一些典型案例整理出来,这会给全国千千万万的患者战胜疾病以很大的信心。不想他一直没有回应,心想,他肯定在忙着办课、帮人,没有时间坐在电脑前。

      今年谷雨这天,惊喜到来。终于收到了他的稿子,看进去,真有一种“谷雨”的感觉。心想,如果能够让上海的朋友看到这篇稿子就好了。

      2016年3月16日

      《寻找安详》修订版附录受益同学的分享,给了抑郁症等特殊群体读者很大的信心,大大增强了书的功能性。祝安顺老师说,《醒来》照例收录。从浩如烟海的同学分享中挑选出十篇左右,成了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今天终于在初选的二十篇中选定六篇——

      “安详”治好了我的重度抑郁症

      崔净莹(宁夏)

      感恩《寻找安详》,感恩“寻找安详小课堂”,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彻底治愈了我的重度抑郁症,让我重新打开生命的诗意,找到了生命的精彩。

      2011年8月,我被北京海军总医院鉴定为重度抑郁症。后来同事与家人才敢告诉我,当时从北京回来的我精神恍惚,面容黑青虚肿,走路都摇摇晃晃。常常躺在床上七八天,连在枕头上转一下头的力气都没有,脖子稍一动或想侧转身,就感觉天旋地转,就像天要塌下来。一直试图自杀,各种结束生命的方法都想到了,偷偷攒了大把的安眠药。母亲怕出事,寸步不离地守着我。只觉得身体里就剩最后一口气,在苟延残喘。我的生命真是到了彷徨失措、走投无路的地步。一度,就要挺不过去了。

      可能是余福未尽,缘分到了。2013年1月1日,我强打精神参加一个学生的婚礼,不想遇到了郭文斌老师。他看到我有问题,就委婉地给我一些建议。

      在那样的绝境中,我尝试着接受老师的建议,效果很好。就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寻找安详的生命历程。奇迹发生在2013年8月9日,“寻找安详小课堂”电教班最后一天的下午,郭老师现场授课答疑,朦胧间,只觉得心里有一扇窗户打开了,接着,我看到讲台上的花盆里,一朵花儿正在美丽绽放,感恩树上的绿叶熠熠生辉,可是此前,它们在我眼里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我的心灵是混沌的,眼神是混浊的。

      当我十分激动地举手,请求分享这一惊人的发现时,郭老师鼓励并赞叹我生命的诗意将从此打开。十年了啊,我的周遭不缺花儿草儿,但我就是看不见,每日里如行尸走肉,疲惫不堪,完全生活在地狱般的生命景象里,又怎么能感知生命的蓬勃生机和美好呢?从此,我坚信了老师的教导,开始按照老师教的“三途二径知道中”去实践,每日读经典,写检视报告,找好处,认不是,迁善改过,练习“知道中”。

      首先从保证每天不间断诵读经典入手。起先由于带着功利心读,能量又低,常常读得上气不接下气,非常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下,我渐渐学会了直觉诵读法,纷飞的思绪渐渐有了着落,心一点一点静下来,有了一些安详之气,现在的我已经放不下经典了。

      现场感也是我的弱项,一度无法认知,老师就指导我每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吃饭、走路、睡觉、说话、读经典、念“我错了”,总之,做一切事,都要在“知道中”,渐渐地就能回到现场,进而治愈我的抑郁症。

      为了练习现场感,我用数数的方式,十个十个地念“我错了”“我爱你”等高能量的词。当时脑子乱到什么程度呢?念完三个,到第四个就糊涂了,只要超过三个数,脑子里就一团乱麻。现在我每天念一千个“我错了”,一千个“我爱你”没有任何问题,感觉头脑比以前清爽了不少,清净了不少。

      通过直觉诵读,练习现场感,我开始对自己的过失有所认识,看到了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和同事的优点和好处,能在心底给他们真诚地说“我错了”,对家人和前夫的怨恨也逐渐化解,身体和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起来。

      2014年5月,经医院确诊,我的重度抑郁症彻底痊愈了!

      现在的我和以前相比,用身边人的话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如果不学习安详,现在的我该是个什么样子?”写下这个疑问句时,我的心里猛地一沉,可能已经失去生命,没有生活了,所以,就没有“现在的我该是个什么样子”一说了。

      细想一下,如果不学习安详,我现在不外乎有三种情况:要么得精神病,成为一个在大街上疯疯癫癫乱跑的傻女人;要么自杀,给亲人、朋友带来无尽的遗憾和痛苦;要么想尽各种手段杀死前夫,然后坐牢或被枪毙,让儿子失去双亲,背负永久不能愈合的伤痛,永远生活在耻辱中,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现在,这一切将不再发生。跟随老师寻找安详,怨气、怒气和恨气正在渐渐远离我;跟随老师寻找安详,我找到了生命的诗意和美好;跟随老师寻找安详,喜悦、幸福、坚定、圆满的生活画卷正在向我徐徐展开。

      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能量的面缸,尽本分,真奉献,就能源源不断往面缸里装面粉;痛改前非,后不再造,就能堵上面缸的漏洞。如此,能量与福气有了,抑郁和焦虑,恐惧和担忧就不复存在。

      这,在我身上成为现实。

      现在的我心无旁骛,只想更加坚定地跟随老师,找到老师说的那种不需要任何条件作保障的快乐,回到真正的快乐老家。

      对老师的感恩,我无以言表,就像母亲亲手为老师拔苦苦菜,亲手为老师蒸山东大馒头,母亲对我说,我们家没有钱,也没有权,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感谢老师对你的救命之恩。

      我的生命历程证明了老师“三途二径知道中”的方法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证明了老师的安详学说是能够治愈抑郁和焦虑症的,是能够帮助更多正在饱受疾患之苦的人的,但愿世界上和我一样的人能够看到此文,和我一样寻找安详,结束厄运,享受生命,造福社会。

      深深地感恩老师,感恩安详,感恩生命中发生的这一切。

      那一刻的幸福,千金不换

      杨新书(河北)

      2013年的8月和10月,我在石家庄的两次论坛上做义工,任务是接送机,从而认识了郭文斌老师。但因接送其他老师,两次错过现场聆听他演讲的机会。但来往机场的途中,与老师短暂的交流中,他清澈见底的智慧眼神、一身的安详之气和看似普通单薄却又不失力量感的身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我应该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四位老人身体健康,先生厚道有本事,儿女车房俱全。但是,我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无名的烦恼经常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我渐渐不满足平常安逸的生活,任由内在欲望以及幸福标准直线攀升。不知何时起,家庭开始硝烟弥漫。我东奔西颠、日思夜想,想找一份女强人的事业,想从外面寻找人间真爱,还想有朝一日,把四个老人和一双儿女安顿好后,就远走高飞。

      然而费尽心机,却没有丝毫收获,相反,幸福离我越来越远,烦恼与痛苦如影随形,甩也甩不掉,仿佛生活在了人间地狱。

      或许是还有一点余福,或许是祖宗护佑,让我今生有缘认识老师。清楚地记得老师对我说:“要想让自己真正活得幸福,就一定要让流浪多年的心回归家庭;要想让家庭回归安详,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从自己做起,不要试图改造对方。”老师还说,“即便是错误真在对方,也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此时我已是头破血流,无路可行。带着对幸福的渴望,对安详的向往,我走进了银川的“寻找安详小课堂”,跟随老师“三途二径知道中”的方法进入正规学习,早晚诵读经典、每日写检视报告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我其实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症的人,从小到大,连一本几十页的小人书都没能静下来逐字逐句地读完,现在我已经能够流利地诵读上万字的经典;曾经电脑盲和网盲的我,现在能顺利完成每天一两千字的检视报告作业;从前的我,骄横强势,总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从不认错,通过历事练心,反躬自省,我才知道生活中的显现都是我生命的镜面反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错而引起。

      听老师的话,退下来,多看别人的好处、难处、苦处,多找自己的过失,认自己的不是,才发现正是因为把一切错都归于对方,生活中才处处是障碍和险情。当我沉下心来,时时处处练习“知道中”,才发现自己从来都在“不知道”中,早已忘记初心,虚度了多少岁月,枉费了多少时光。

      原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是有一套博大精深的学问的,这些都在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里。

      安详,真是一把打开幸福大门的金钥匙。

      这辈子如果不是遇到老师,后半生是个什么情景,我都不敢设想。有时候,也会有反复,甚至有逃跑的心思。毕竟战胜自我要比战胜别人难得多,尤其像我这样一直往前奔跑的人,想要停下来静下来更难,抱怨生气依旧会出来,惯性让我试图走捷径,企图一下子把我的困惑和问题都解决。然而所有仰仗外力的方法都无法如愿,只能从逃离的路上重返课堂,继续老老实实地听老师的话,真干、改过。

      渐渐地,家中的欢声笑语多了起来。对儿女信任的放手,换得女儿生活和学习的可喜进步,六岁的儿子玩耍时突然对我说:“妈妈,最近怎么不生气了?”让我初尝难得的欣慰。先生越来越多地早归,与一双绕膝的儿女嬉笑欢乐,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曾经渴慕的幸福。而我学习安详之后的里外变化,也让70岁的老父亲和姐姐同时走进了“寻找安详小课堂”,成为同学。最后的分享课上,父亲与我们姐妹相拥在一起,纵横的泪水融化了我们之间多年积怨的坚冰。我一下子体悟到,这就是老师说的那种不需要任何条件作保障的快乐!

      那一刻的幸福,千金不换!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在金钱和物质里。

      带着无法表达的感恩上路,今生我将跟定老师,跟定“寻找安详小课堂”,像老师那样,让更多的人找到安详,找到生命的方向。

      现场感让我摆脱了恶性依赖

      焦瑞平(河北)

      十几年前,我做过一次宫外孕手术。术后,我被人生最大的恶魔缠绕——我离不开水了。水是生命之源,离不开水太正常了,但我的“离不开”登峰造极,无人能比。

      我家的冰箱里一年四季冰着水,我家的桌上、床头、茶几上,永远是大大小小的一杯杯水,以备我随时随地可以喝到水。晚上上床前,夜里醒来,早上睁开眼,第一个念头就是“水”,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冰水、热水交替进行。我不敢出远门,不敢去旅游,心被恐惧占满,极度担心找不到水和洗手间顷刻间我就会失去生命。

      如此过量的饮水使肾脏负担过重,给身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晚上躺下,都要用双手托住两肾,要不就憋得难受,听力也开始下降。医生告诫我,这样的喝法,过不了几年,就会丢掉性命。但对于水,我避不开,逃不掉。也曾东奔西跑,求医问药,甚至连神仙都求过,但都无济于事。十几年来对水的依赖已成习惯,哪怕只有一会儿不喝水,也会口干舌燥,嗓子眼要冒出火一般。

      先生儿女心疼我,在我疯狂喝水的时候,会忍不住劝阻,要我控制一下,但我却不领情,指责他们不顾我的感受,如果不是渴得要命,谁会想喝那么多的水呢?百般委屈之下赌气说,左右是个死,啥时死了啥时算。先生儿女只好说,喝吧,喝吧,咱家有的是水,你随便喝。

      我明白我的生命最终会早早地终结于水上,也许我的父母、先生、儿女都会因此而经受失去女儿妻子母亲的痛苦,但我无可奈何。

      上苍慈悲,祖宗有德,就在这时,我遇到了《寻找安详》的作者郭文斌老师。从此,我与水的超乎寻常的冤结开始化解,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也不敢去想的。

      两次参加“寻找安详小课堂”电教班,一次在石家庄的藁城,一次在银川。说实话,如果不是同学们的鼓励,如果不是还有一点点对活着的依恋,渴望有奇迹发生,我是不敢去的,因为我对水太依赖了。但两次课程神奇验证,我是可以离开水的。

      培训班课程密集,每节课两个小时左右,班规不允许水杯入场。第一次在藁城,我的座位在第一排,不带水杯进教室,我很恐惧,我想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出去喝,也顾不上是否影响课程。起初每节课我都会出去,但时间逐渐延长。让我大为惊奇的是最后一节课大分享,18时30分进教室,22时30分出教室,四个小时居然一动未动,破天荒啊。第二次到银川,因为同学们大多知道我的情况,都非常关心我,处处给我关注和爱护,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我觉得不能给老师丢人,虽然课下曾管不住自己偷偷跑出去买了冰水,但在课堂上,我基本做到了不喝水。

      两次课程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但回家后不久,一切又回归原样。于是请教老师,为什么在课堂我可以不喝水,回家了就不行?

      老师说,因为课堂上,你在“知道中”,在家里,你不在“知道中”。

      知道?什么是知道?难道我天天都不知道?

      我开始看老师的《寻找安详》。原来,“知道”就是回到现场,让心归到本位,让我思我想与我正在做的事合一。

      哦,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课,汲取智慧,时时被老师折服,因为专注,所以在现场,而忘了喝水;而在家里时,我的念头就常常游离出当下,离开了“这一刻”,远离了现场,被水俘虏,就放纵自己,畅饮过瘾。就这样,被念头带着跑,被水牵着走,流离失所,陷入一轮又一轮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老师又继续引导,你可以啜饮,每一次一小杯,每次一小口,一点一点地咽,要感觉到每一口水通过唇、舌、喉咙、食道,直到胃里,并记录每天喝水的次数、每次喝水的间隔和时长。我开始跟随老师的引领去练习,又按照老师提醒,减少了晚饭的进食量,我的生活境况由此转变。

      我所居住的县城平山有一个“寻找安详小课堂”,每周日上午同学们共同学习,一节课下来,大约三个小时。刚开始,我都是携带几大杯水,听课期间不停地喝,不停地起身去卫生间。后来,我把水放在教室外,实在忍不住时,才出去痛快地喝上几大口,有时会出去好几次。但是最近的一节课,我只带了一杯水,居然是原样带去,又原样带回,一口未动。那时的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同学们也都高兴地给我以祝贺,并祝福我从此摆脱对水的依赖。

      今后的日子,也许我还会有反复,但老师说了,反复是允许的,但反复要有反复的质量。我坚信,总有一天,我和水的缘分会回归正常,因为我的生命中有老师,有“知道”,我就能回到现场,而现场里没有依赖,没有干渴,只有安详和喜悦。

      岁月可以如此静好

      王雨薇(宁夏)

      从有缘遇到他的文字的那一天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要拜读。《寻找安详》《〈弟子规〉到底说什么》是我每晚的必读书。

      朴素、宁静、空灵的文字,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一场渴望已久的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大戏向我徐徐拉开大幕。读着这些温暖的文字,被一种从未有过的能量包围着,我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你这样活过吗?你这样做过吗?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清风明月。但我们给生活戴上了过多的枷锁,步履蹒跚,与多少幸福擦肩而过。

      在他文字的细流里,我尘封已久的爱被激活,被厚厚的积垢包裹的心被清洗,千疮百孔的灵魂被修补。

      缘分让我看到了他的文字、他的书。带着感恩的心,寻来他的所有著作,细细品读。

      静谧的夜晚,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此时一切都已静止,只有心在他宁静的文字的滋润中变得鲜活,不知什么时候我已泪眼朦眬。这时候我才懂得了什么是春雨润物细无声了。在书里面,我找到了缺失已久的精神家园,怎么去爱,怎么去孝。读进去,才发现我们离开了人之根本已经很远。

      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熟记于心,但欲望与速度让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名副其实的理论者,而不是实践者,我们只会说,而不会做。太多的物质需求一层又一层裹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不会去爱了,去孝了。是啊,从十月怀胎,从呱呱坠地,从换第一块尿布,吃第一口奶开始,我们便欠下了父母巨大的恩情。我们能还得起吗?还不起啊。父母用他们不求回报的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夏天怕我们热,冬天怕我们冷,好吃的好穿的永远留给我们,看着我们吃,看着我们穿,他们已心满意足。我们病了,他们整夜不眠,守在我们的床前。我们在父母无私的怀抱里慢慢长大,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当我们成人时,蓦然回首,我们的父母不知什么时候腰弯了,头发白了,脸也不再圆润,岁月无情地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沧桑。父母为我们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像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呢?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孝敬父母呢?享受着父母的爱,我们觉得理所应当,岂不知父母也同样需要我们的爱。

      他的一行行文字触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地方。曾经的我就像一个迷路的人,在黑暗中没有方向,漫无目的只是一味地向前,突然,一盏温暖的灯火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一个引路人指引着我走出了迷途,让我重获新生。

      面对着他的文字,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羞愧,更多的反省。试问,还有谁能写出如此滋养人心的文字?如若不是一个真正用生命去体悟、用行为去践行的智者,他的文字怎会有如此大的穿透力?如此大的反照力?

      我觉着自己还算孝敬父母,但当读了他的书后,觉着那一点点孝跟书中所写,真是浪花跟大海的比对。他说,孝敬父母要从四个层面做起,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之慧。完成这四个层面才算是真正的孝。他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他的父母就在他的身边养老,父亲今年九十岁了,母亲也八十多岁了,身板硬朗,乐观向上。他做到了孝的四个层面,让父母活得快乐、心安。比一比,我们对父母所做的那一点点能叫孝吗?

      爱可以无声,但不可以无行。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用他的文字修正着我,用他的行为影响着我,让我重拾那种久违的中华美德;让我知道爱是一种能力,孝是一种本能;让生活有了方向,让行为有了参照;让我知道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简单,生命原来可以如此恬淡,亲情原来可以如此幸福,岁月原来可以如此静好。

      在对的时间里遇上了一本对的书,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缘分,怎样的恩情?

      儿子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每每读郭文斌的书时,我都会推荐给他。儿子跟同龄人相比还算懂事,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自从接触了郭先生的书后,他整个人都变了。假期回家会帮我干家务,陪我锻炼身体,给我按摩;我不高兴时,他会开导我,安慰我,给他的肩膀让我靠……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从儿子的身上,我感悟到,孝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是我们骨子里本来就有的东西,现在只要有人能唤醒这种本能,我想孝行天下不会只是一个愿望。

      他的书就是唤醒我们这种本能的灵丹妙药。

      他的书里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爱、感恩与敬畏。就连一粒米,他都会说,它历经了千辛万苦来到我们面前,跃入一百度的沸水中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我们,它是用它的一生来跟你约会。一生啊,面对这样大的一个恩情,我们怎么能不动容?怎么能不感恩?怎么能不珍惜?读多了这样的文字,我削苹果皮,都会不忍心。

      在他的文字中我处处都能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平等,一种万物皆有灵的虔诚感动着我。给大地说,我爱你;给小草说,我爱你;给树木说,我爱你;给水说,我爱你;给空气说,我爱你;给空间说,我爱你……

      徜徉在这样的文字河流中,我的心变得柔软,目光变得美好,生活充满了诗意,言行充满了慈悲。一粒米不再是一粒米,而是天地的一个大的恩赐;一朵花不再是一朵花,而是跟我一样有着生命的天地之子。我的心瞬间如水,看世间万物都有了人情味。每一口饭菜我会认真地吃,每一分钟我会认真地过,看到小草我会绕着走,看到鲜花我会微笑,脚踩大地我会心生敬畏。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因为一本好书里蕴藏着可以改变人的力量。

      他的文字永远是安详的,波澜不惊的,却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总让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让我在他如人生灯塔的文字中领悟到人还可以这样活,路还可以这样走,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他的书让我的人生有了宁静,有了归属,有了幸福。

      很喜欢他讲的一个念头“我错了”。看似很平常的三个字,却蕴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

      我有个毛病就是爱胡思乱想,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有些不好的念头会出现在脑海,我的心会瞬间提起,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让心跳加速。后来听他的演讲,知道 “我错了”这个念头的功用,就试着应用。只要不好的念头一出现,我就立刻按他教的方法,在心里不停地说“我错了”。真奇了,我的心果然慢慢平复,恐惧也随之消失。

      “我错了”真是一剂良药。他说“我错了”可以修改我们的底片,底片修改了,那些不好的念头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人的心在焦虑恐惧时是需要安抚的,是需要力量支撑的。

      他介绍的这个念头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安抚着我的心,给我信念与力量,让我在焦虑和恐惧时找到了灵魂的归宿,生命变得强大而又自信。现在偶尔我还会胡思乱想,但有了这个法宝,我已经不惧怕那些讨厌的念头了。我的心变得安宁了,超然了。简单的三个字,能有如此大的能量,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智慧?

      读他的文字总有一种冲动:赶紧让我的孩子看看,赶紧让我的朋友看看。放眼看去,现在还有哪些书会让我们有这种冲动?还有哪些书能让我们的孩子放心阅读?可以说百分之八十的书里都充满了功利、算计、仇恨、嫉妒等等。不少作家为了一己欲望,为了谋取利益,已经违背了作为一个作家的基本底线。而他——郭文斌,在这个塞上小城,秉持着一个作家的操守,苦苦地寻觅着,苦苦地实践着,经历着心灵的万重苦旅,为我们生产着这样的精神食粮,让我们蠢蠢欲动的心变得安宁,让我们贫瘠的精神变得饱满。

      捧着他的书,我们的心永远如初时般纯洁美好。

      苦乐皆由心造

      多吉(北京)

      2010年7月8日。忽然发现自己的黑发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新生的根根白发嘲笑我的神经质我的偏执狂……

      2013年3月10日。惶惶不可终日,我控制自己不要去想,不去想也没有办法,看满世界都在乱飞一些英文字母的符号,让我心里不安,让我茫然,恐惧至极。我很羡慕那幅户外的广告画里的场景,孩子坐在父亲肩膀上的亲密无间。将来我要是做了父亲,有了儿子,他会继承我的不安吗?他能够排解内心的焦虑吗?

      碌碌无为,把我所做的一切都看成碌碌无为,我彷徨,我挣扎,我困惑,我不解,我站在飘忽的中间,我不知道该如何脚踏这片土地,还是向上帝祈求长出一对丰满的翅膀飞翔。我害怕地上绊脚的地缚灵,空中似乎有张牙舞爪伪善的吸血蝙蝠,我不知道进退了,老天爷你告诉我,我该如何解开我的心结,我轻轻地飘着,我不安全,我怕掉下来,我怕疼……

      这是几年前自己QQ空间里的日志,焦虑、心慌、恐惧、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一直困扰着我,并且这样刺心的文字一直持续到2014年6月。

      2014年的某一天,我的手机突然接到一条短信,领导让我去一家酒店接郭文斌老师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

      就这样我认识了郭文斌老师。来回途中我们一直在交谈,虽然刚刚认识几个小时,但交谈的内容却突破了我内心的禁区,我告诉郭老师我一直焦虑、恐惧、注意力不集中。郭老师在车上笑着对我说,这没什么,只要提高自己的能量,改善自己的能量场,找到“现场感”,当身心合一后,这些状态就消失了。我问如何提高能量。郭老师说,每天早晚全神贯注地诵读经典,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大声诵读。我当时持怀疑态度,因为我看过身心科的大夫,去医院做过全套检查,吃过半年的中药,都没有改善我的焦虑,按照这方法能行吗?

      回到家里,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诵读经典,一周后我忽然发现我会笑了,会发自内心地笑了,笑对于别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可对于我来说,这些年却求之不得。怀着激动的心情,马上找出郭老师送我的《寻找安详》来看。当读到“回到现场”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生命中的奇迹发生了,我像被什么重重敲击了一下,只觉得心扉被打开了,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是的,我被这四个字敲醒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古人讲的“醍醐灌顶”吧。书中说,只有回到现场才能“躲开”时间,只有“躲开”时间才能免于焦虑,一切焦虑,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时间。只有回到现场,才能进入整体;只有回到现场,才能把生命变成和谐;只有回到现场,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读郭老师的文字,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书中一直在强调回到现场,找寻真实的自己。反复地阅读中,我终于体味到,如果不在现场,就难免分心,分心让我魂不守舍,焦虑、恐惧时刻占据着我的心田,我能快乐吗?

      我是一个有声语言工作者,一直以来,我不承认我的专业技术不扎实,我甚至觉得自己的声音条件比谁都好,可为什么我播读的作品没有分量,不能打动受众,而且在播读的过程中总会出错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不在现场。以前的我,一直在焦虑的状态下工作,走神,看着稿子的时候自己的“神”跑了,把自己丢了,“神”都不在了,能不出错吗?只有回到现场,身心合一,筑起身体的铜墙铁壁,让焦虑的心无空可钻,焦虑的根就断了,因为现场感中无焦虑。

      可以带着无比的喜悦向读者分享的是,之后的我,在现场感的七彩光环下生活,幸福无比。现场感像一个七色彩球的罩子时刻包围着我,让我感到生命既安全又美好。蓦然回首,已经半年过去,我仍然在坚持诵读经典,改善能量场,并且有信心选择更有难度的人生课题,但干得自在喜悦。

      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寻求真我,解放自我。如果读者朋友和我有同样的焦虑,请试试郭老师介绍的方法。不妨静下心来,放松自己,体会自己的呼吸,用潜意识和自己说话,和自己的心聊天,告诉自己的心,我爱你,告诉生活,我爱你,告诉万事万物,我爱你。如此,修心,养心,正心。

      我特别地感谢郭老师,是《寻找安详》让我走出了焦虑,同时给了我一个高能量的七彩人生。

      我的命运我做主

      朱娟(宁夏)

      每个人一生中都在扮演许多角色,十四年前,我是一名军人;十二年前,我是一名打工妹;九年前,我是一名国企打字员;八年前,我差一点沦为囚犯;四年前,我成为一名监狱警察。

      角色转变有点传奇,老师说“我的电影我拍摄,我的命运我做主”,人生就是一部电影,果然如此。

      2001年飘雪的冬季,刚满16岁的我被送进部队,父母的心愿是让我成为一名军官,或者复员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但是,命运不济,上苍并没有给我期望的厚爱和馈赠,一切落空,我从此陷入无尽的得与失的烦恼痛苦之中,黯淡无光的青春岁月就那样蹉跎。

      后来,18岁的我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先是做电信公司的接线员,因为不适应工作环境,背着父母偷偷辞去了工作;接着去商场做促销员,因卖手机粗心大意忘记收款,赔偿全部货款后即被开除;随后又做售楼员,试用期内一套房屋没有卖出,被劝退离开;后来当花店送花员,在送花的途中遭遇车祸,伤好后被老板以不适合这份工作为由婉言辞退。

      我的打工经历磨难重重,让父母愧疚又心疼,从来不愿意求人的他们,万般无奈,到处低三下四去求人,为我的漂泊不定买单。

      再后来,亲戚帮忙给我找了一个国企打字员的工作,平淡无趣的工作让长年放任自流的我既自卑又自负,内心极其抵触这份工作,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从此,我又切换到另外一种生活模式,和许多年轻的朋友频繁进入酒吧、KTV等各种娱乐场所,喝酒、唱歌、宵夜,整夜疯玩,透支着年轻的生命,挥霍着大把的青春。

      灯红酒绿的生活让我迷失,徘徊在危险的边缘。像许多吸毒犯一样,我极想尝一口毒品的味道,看看这个神奇的东西是否能够让我忘掉烦恼,登上飘渺的高峰;也曾和许多故意伤害犯一样,在娱乐场所和人发生口角,差点大打出手;也曾和许多虚荣的女孩一样,为了过上舒适华丽的生活,差点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总之,渐渐走向堕落的境地,无力自拔。

      悬崖勒马,是需要神奇的力量的。就在我即将坠入万丈深渊之际,上苍为我安排了一次不可思议的相逢。八年前的一次公益活动上,我与郭文斌老师终得相遇,被深深感染,然后便跟随老师寻找安详,开始了读经典、写检视报告、改过迁善的生活。

      初始迷茫之时,老师告诉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老师的话简单却又光亮十足,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内心的黑暗。老师说,只要你做好准备,总会有用武之地,最怕的是机缘到了,我们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本事。

      就按老师的话踏踏实实地做。随着内心的安静和干净带来的喜悦和幸福感,使我开始厌恶和远离吃喝玩乐、灯红酒绿。

      老师说,真正的安详是不需要条件作保障的快乐。在安详带来的喜悦面前,从前的那些肤浅快乐,真是不值一提。

      2011年,为了完成老师将传统文化带入监狱系统的心愿,我报名参加了监狱系统公务员考试。也许正是这一点报恩心和利他心,我居然名列榜首,如愿进入监狱系统,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经过两年的岗位培训,2014年我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并顺利地在单位为服刑人员开展国学教育,之后被单位聘任为警察国学教师。在受到感化的犯人的泪水中,在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中,我切实体会到了老师平时苦口婆心劝我们去亲尝的奉献之乐,切实感受到了一种被人尊重的滋味,一种从前在索取和欲望满足中无法想象的幸福,知道了怎样做一个女孩子才是真正的自尊自爱,知道了怎么样活着才是真正的人生。当我把这一切向父母讲述时,父母的开心像鲜花一样在脸上绽放,我也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孝敬老人,就更加珍惜这份可以体现我生命价值的工作。

      今天,当我的父母因为自己的女儿是一名国家公务员而骄傲的时候,当我的战友因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又是国学教师而羡慕的时候,当我旧时的朋友因为我的榜样也远离过往的生活,并一起寻找安详的时候,当老师因为我的努力获得好成绩而感到高兴的时候,当“我的电影我拍摄,我的生命我做主”被自己验证的时候,我看到了盛大的美好正在向我走来,我才更加相信老师在“鲁迅文学奖”获奖感言中讲的那句话:“做一个吉祥的人,就一定会事事如意。”

      深深地被老师折服,正是安详带我进入生命的吉祥如意。

      ……

      此为节选部分,全文刊登在《山西文学》2022第6期

      【作者简介:郭文斌,宁夏文联主席、宁夏作协主席;为中国作协全委;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寻找安详》《农历》等十余部;长篇小说《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短篇小说《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央视540集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撰稿、策划。】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郭文斌,宁夏文联主席、宁夏作协主席;为中国作协全委;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寻找安详》《农历》等十余部;长篇小说《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短篇小说《吉祥如...
    【审核人:站长】

        标题:郭文斌:公益日记(节选)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269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