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清明时节写的千古名句,清明节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发现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现如今的寒食节、清明节合二为一,一就是为了感恩纪念,二就是催护新生两层寓意。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借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千百年来,清明节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一直延续着。
清明不仅意味着祭奠先人,也是阳春三月,人们出户外踏青的好时光,给自己的新年孕育一个好心情。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些平时因忙的朋友可以聚到一起,聊聊往事,交流友情,处处都是乡情亲情,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祭奠,更让我们感觉到,生命就是如此宝贵与脆弱;让我们感悟生命是如此重要与精彩,它启发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生活。
随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的来临,尤其在都市里,扫墓出行的人流会出现排山倒海之势。而文明祭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个时段里,人们烧纸钱,献祭品,鸣鞭炮,致使部分集中区域有发生火灾风险。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社会应极力推崇新礼仪、新风尚,提倡文明的祭奠习俗。祭奠仪式不必只限于一种形式,更不必被陈规陋习所束缚。随着人们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近几年有些地方出现了许多文明祭祀方式,如植树、朗诵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鲜花、放一首歌曲等新型绿色、安全的环保方式,都值得借鉴。事实上,这样更多地体现时代的社会风尚。
我们更倡议:亲人在世多孝敬,百年后事从简行,移风易俗从己始,绿色祭奠更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