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李俊鹏:麦秸垛垛

  • 作者:李俊鹏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7-08 00:03:30
  • 被阅读0
  •   寂静的夜,一声又一声,久违的,而又熟悉的声音。

      “麦秸……垛垛……”

      “麦秸……垛垛……”

      忽远忽近地从窗外飘进。已经是多年没有听到过的天籁,让我一阵阵怀疑难道这是在梦里。

      我出生在豫东平原,陪伴我长大的就是那一声声“麦秸……垛垛……”每年到了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它就会准时地飞来,用一声声天籁般的“歌声”催人早起,催人收麦。

      “麦秸垛垛”,确切地说,是一种鸟。“麦秸……垛垛……”是这种鸟鸣的拟音,因了这叫声,我们豫东人也都叫它“麦秸垛垛”,也就是说,这鸟儿因鸣叫“麦秸……垛垛……”而得名,这就如同北方的布谷鸟。

      我至今还依稀记得,小时候总是跟着父母早出晚归,夏收夏种的那些日子。每年快到“小满”节气的时候,气温就开始持续攀升,这时候地里的麦子也就一天天成熟起来,母亲就会絮叨着说:“那‘麦秸垛垛’已经来了,坛子里那些咸鸭蛋差不多已经腌好了。”而父亲则坐在静静的月光下,一边附和着母亲的唠叨,一边磨那几把在房檐下已经赋闲了将近一年的镰刀,那磨镰刀的声响与“麦秸垛垛”的鸣叫声在如水的月色里,琴瑟和鸣,仿若岁月的天籁……

      过了“小满”,割麦的日子也就近了,“麦秸垛垛”的演奏也更加勤奋了。母亲把缸底仅剩不多的麦子磨成面粉、蒸成馒头,和她视作珍宝的那些咸鸭蛋一起分成三份,留下一份,送给爷爷奶奶一份,另一份则打发我和弟弟送到姥姥那儿。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查看家里那几块麦田,盘算着先从哪一块开镰;盘算着哪一块留作下一年的麦种;盘算着哪一块用作“交公粮”,时不时会带回来几把麦穗,就着灶膛的炉火燎去麦芒,勾引着我和弟弟肚里的馋虫。“麦秸垛垛”叫声、白面馒头、咸鸭蛋还有炉火燎过的青麦仁,一起构成了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芒种忙、三两场”。夏收正是农家一年里最忙的时节,恰如初中时学过的古诗《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还记得有一年的“麦假”我因为痴迷于“麦秸垛垛”的歌声,约了几个要好的伙伴到田野里去寻觅“麦秸垛垛”,而跟父亲谎称说要和同学一起写《观刈麦》的读后感。忙到很晚,拖着疲惫身子回家的父亲看了看我仅仅写了一个题目的作业本,我本以为应该是一顿责骂,可他却把母亲留给他的一个咸鸭蛋分给我半个,小声地说了句:“吃了吧,明天起早跟我下田割麦”。那麦芒扎在胳膊细嫩的皮肤上,奇痒难耐,一天下来,无论是脸上还是胳膊都变得像热水烫过的猪蹄一般红里透黑……不过作文一向不太好的我,后来完成的读后感却被老师当做范文。

      那时,最惬意的莫过于夜晚的打麦场,看着大人们在脱粒机前忙碌,我和同龄的孩子们在一垛垛耸立如山般的麦秸垛间追逐、嬉戏,在阵阵欢笑声中,那一声声“麦秸……垛垛……”陪着我们走过了一个个夏天,陪着我们走过了快乐的童年和懵懂的少年时代……

      后来,长大后的我离开了那片月光里温暖的家乡,在东北的一座小城里上大学。再后来,我在北京这座大城市里参加工作。在农活离我越来越远的同时,“麦秸垛垛”的叫声也渐渐地、渐渐地,离我远去。

      曾经,我的父母以我能够在北京这座城市工作为荣,不过我却遥想着父母渐渐苍老的背影黯然落泪。多少次我劝他们,留在我的身边享几年清福,可他们总说,你这城市没有泥土的味道,没有麦田的香味,没有鸟鸣,更没有“麦秸垛垛”的歌声。他们舍不得那片故土、那些鸟鸣还有抹不去的乡愁。

      至今,我仍未能亲见“麦秸垛垛”长什么模样。也曾经幻想着能有一个麦季,再回到生我养我的豫东农村,多陪陪我的父母,再听听“麦秸垛垛”的歌声。可是一年又一年,终未成行。如今我的父母都已故去,我却因工作的缘故,在这个山村,在这个寂静的夜,再次听到了久违的天籁,依稀在梦里……在遥远的故乡……

    【审核人:雨祺】

        标题:李俊鹏:麦秸垛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2267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