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抒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王昌宁:现龙

  • 作者:美文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6-18 18:55:15
  • 被阅读0
  •   “现龙”,是一个地名,由于山川地貌的特征,民间关于“龙”的传说比较多,顾名思义,就是这个地方出现过龙。过去这里是一个独立的建制乡,后来划归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成为现在的“现龙村”。“现龙场”,还是以前的老场,依然如故。现龙场紧邻璧山区三合镇,是两镇的边贸集市,如遇赶场天,两地村民,你来我往,慕名而来的也比比皆多,这里很闹热,百年如日,延续至今。

      据载,明末清初,“现龙”遭张献忠“血洗”后,此地陷入荒凉之地。“现龙”红崖沟崖壁上,那一道道红印,就是当年张献忠在此杀人,血从崖上流下形成的。1663年,康熙曾来到这里,看见此地一片荒凉。叹曰:“托处于‘榛莽’旷野之间”一片荒凉。同时下昭,移民来此,进行开垦,兴建房屋,从事农业生产。由此,何氏等先民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等地率先辗转来到此地,其他姓氏的先民也陆续迁来,即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现龙”便逐渐发展起来,由“幺店子”成为后来的“现龙场”。

      据传,“现龙场”名字的来历,与当地的一名写诗的秀才有关。

      秀才姓郑,名廷柱。人们都称其为:郑秀才,是“现龙场”的名家塾师,文化人。秀才对当地特殊地理状况十分熟悉,他知道:场的南面和北面,都有一个小山岗,形成了起伏的山脊,“现龙场”就夹在南北之中。北面山岗坡往北一里左右,坡体延伸至“津璧”河畔,颇似一条龙伏卧在那里。这里怪石林立,乍一看,仿佛“龙头”正在此臥饮河水。“津璧”河至此急转,越悬岩直下深潭,此地人称高洞。若在秋夏雨后,山洪汹涌澎湃,瀑布宽达40余米,滚滚飞流潭中,声响震天,犹如龙吟。在瀑布之上约150米,河心有小丘屹立,水波荡漾,如悬如浮,人称其为“龙抢宝”,乡人以景色绮丽,谓之“龙兆吉祥”。塾师郑秀才,就此吟诗一首:“若隐若现龙影浮,天子来此招群儒。喊回坪山放牛娃,赶快来读人之初”。其意,除了写“现龙场”云雾飘渺,波谲云诡,龙影隐隐约约的景致和对本乡风光的赞美外,更主要是为自己搞宣传,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打广告”,让那些在登云坪、花果山等山坡上放牛的娃娃们回来读书,今后有出息。特别是大势宣扬,真龙天子都来招贤纳士,让乡人要抓住时机。郑秀才吟罢这首诗后,还在上场口和下场口的石柱大门的门楣上,书写了大大的“现龙场”三个字,有个石匠,就将其刻在了门楣上。由此,“现龙场”得名,郑秀才私塾馆生意越来越红火。郑秀才和“现龙场”的故事也随着他后来又写的一首诗流传开来。诗曰:“神物何因因,横江锁翠颜。烟波迷漫里,龙角挺撑间。重锁连环抱,交牙往复关。飞腾霖雨降,甘露遍人寰。”这首诗的名字叫《石龙锁翠》,后来被选入《郑氏宗乘》。

      “现龙场”不大,但古迹较多。相传有八大景观,即:古人古道,石龙锁翠,“云坪”仰望,柳溪夜雨,凉伞斜遮,仙不道桥,不室烟霞,云峰晴岚。所述这八大景观的名字,也是一首诗的名字。这是清代“现龙场”郑秀才的杰作。

      “现龙场”还有川祖庙、观音寺、九龙沟摩岩题刻,红崖沟、石平桥。这些地方,在“破四旧”期间,虽有破坏,但仍有残垣可见。川祖庙在“现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建造年代已无法考证,整个庙堂建筑,分为前后两幢,后堂正中塑“李冰像”,两旁塑关公、桓侯像;前堂正中为牛王神像。庙宇小巧精致。屋顶碧瓦飞檐,各种陶制人物、飞禽、走兽,点缀其间,栩栩如生。戏台、庙墙之上或镶有木刻、或绘有壁画,内容为山水花卉和神化故事,工艺精美,形态逼真。庙东有戏台,庙台之间有小广场(两旁有书楼),为观看演出的地方,可容纳千余人。等等这些,无疑都反映出当时乡人们的勤劳智慧和文化习俗。而最让人震撼的是,站在西凉伞石处,观望“现龙”全景,你会看到“现龙场”背后一条大的山脉,酷似一条巨龙的“龙身”,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王昌宁:现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shuqingsanwen/6491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