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城里待久了,就想离开,去看远方的山水,像用力跳出水面的鱼,试图换口新鲜空气。
车到安徽池州市,过了石台收费站,行驶约40分钟,我和先生到达秋浦河漂流处。售票窗口支着几块木板,没有人,暂停营业,已过漂流的季节,我不由地想象在秋浦河漂流的画面,河水碧绿,两岸奇美,热闹非凡。而此时,天阴,清冷。我有些沮丧,但转念一想,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河流亦是如此,夏天奔放热烈,如葱翠的少年,张开双臂在草地上奔跑,前途明亮;秋天内敛沉稳,似沧桑的中年,删繁就简,缓步前行。
我们的车便也向前。秋浦河全长150公里,一路上,她像条绿色的绸带,如山一般连绵起伏,若隐若现。一千多年前,李白站在船头,为秋浦河吟诵著名的诗篇《秋浦歌十七首》,这些诗便在秋浦河里流淌至今。
我们走在秋浦河上流,发现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地段水薄,露出河床。那些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或躺或立,不悲不喜,任流水冲刷洗涤,磨去棱角,成为光滑圆润的鹅卵石,同时,石头也让水流愈发清澈,原来一切美好的关系都是互相成就。
有细水从石头缝中流淌,不澎湃,却绵柔,似在安慰这些石头,也在安慰我们:河流如人生,有动有静,有急有缓,有起有伏。果然,走了一程后,“哗啦啦”的流水声越来越响,气势越来越强,层层叠叠如弦乐,又似踏着急切的步伐奔向长江。
山青水绿,彼此相融。山水呼应,天地对接。
我们只是大自然里的微尘,走进山水间,为放,也为寻。
平日挤在城市里,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只求家人安康。却被没完没了疫情笼罩,被鸡零狗碎的工作纠缠,生活质量被物价左右,血压高低被孩子成绩控制,心情好坏要看客户及领导的脸色……
而见着这从容的河,听着这潺潺水声,放慢脚步,便也渐渐放下了那一地鸡毛。仿佛有一双隐形的手牵着我们去寻梦里的那处山水,去寻心灵的那方净土和此刻的一片安宁。
眼下的秋浦河没了以前的丰腴,像个消瘦的女子,曾门庭若市,现门可罗雀,倒也落得个清静。大自然循着它的规律,一年又一年。我们无法回到少年,而秋浦河,每年夏天,都会还原成最初那少女的模样。
我们走在山脚,行在河边,仰头看山,低头看河,或倚栏远眺,或沿岸吹风。看着河水荡漾、流淌、奔腾;听着河水浅吟、低唱、咆哮。欣赏她的仪态,感受她的情绪。此时,秋浦河与我们,我们与秋浦河,熟悉又陌生,亲近又疏离。
一阵风吹到脸上,扑来河水的潮湿与凉意。“你先把外套披上,过会儿再拍,别冻着了又要咳”,一位女士停下脚步,给他对面的先生“发号施令”,夫妻俩都约六十多岁。先生正兴致盎然地举着手机半蹲,一步一步倒着走,在给他老伴拍视频,“哎哎哎,继续走,别停呀。你头再抬高点,往左偏,你用手扶着栏杆,走慢点,来来来!”他俩互相给对方下指令,气氛却是轻松的。女士身着白色毛衣、绿色长裙,身形并不挺拔,却很清丽,倒映在河水中的身影如翠竹摇曳。他俩脸上的笑意像河水里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
他们也是来看秋浦河的吧,还不忘拍下视频以做留念,将这美景和难忘的时光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快乐。此时被感染的我们,也不禁微笑起来。秋浦河,或许也在乐着。
秋天的秋浦河,水碧绿,石嶙峋,山雄厚,意深远。
用手掬起一捧水,用脚丈量一处山,我们都是秋浦河平凡的过客。
这对面善的老夫妻看着我俩,微笑,也许看见了过去的他们,我也仿佛看见未来的我们。
我的手被一只手握紧,一起沿河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