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三大战役中的承前启后之战——为淮海战役烈士题词

  • 作者:曾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6-15 12:04:41
  • 被阅读0
  •   □曾珺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到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装备也大大改善。与此相反,国民党军队却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65万人。尽管国民党军队在人数上仍占优势,但大多承担守备任务,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仅有174万人;同时,接连的失败使得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情况表明: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正式打响。华东野战军集中14万人,经过8个昼夜的激烈攻坚战,于24日攻克济南,歼敌10.4万余人,生擒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已经如箭在弦。9月24日,粟裕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在多方权衡后,中共中央军委于9月25日复电表示同意。此后,关于战役部署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中。10月中旬,中央军委终于形成了淮海战役三阶段的初步设想。

      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国民党在此地调集了80万兵力,且大多为美式装备的主力精锐部队。我方参战部队主要是华东、中原两支野战军,加上晋察冀豫军区的部分部队也不过60万人。敌我兵力十分悬殊。为了保证打好这一仗,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有临机处置之权。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

      11月6日傍晚,华东野战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猛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黄维兵团与东北的廖耀湘兵团和华东的邱清泉兵团并称国民党军三大王牌兵团,总兵力12万人,颇具战斗力。面对围攻,黄百韬兵团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曾多次发起突围,但都被打了回去。这时,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正紧急驰援黄百韬兵团。邓小平等指挥员趁敌人尚未会合之际,命令前线将士迅速切断徐蚌铁路,不给黄百韬留下退路。同时,又令华东野战军“用一半以上兵力”打援,断绝黄百韬兵团获得援助的可能。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主力在碾庄圩一带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全歼,其本人也被击毙。黄百韬兵团被全歼后,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打起了歼灭黄维兵团的战斗。11月25日,黄维兵团被牢牢合围于双堆集地区。此后,中原野战军所部从四个方向逐步压缩敌人,逐渐缩小包围圈,最终在12月25日全歼黄维兵团。生俘黄维、吴绍周等兵团将领。此战后,杜聿明集团再无后援之力,于1949年1月10日全部被歼。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在66天的艰苦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13.4万人为代价,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淮海战役成为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但同时也是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经此一战,国民党军队在南线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目标攻击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淮海战役始终是在邓小平的指挥下进行的。其间战争之艰苦,邓小平深有感触。对那些在战争中死难的烈士,他一直没有忘记。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在时机成熟时在淮海战役主战场徐州建立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请相关领导同志考虑题词题字或撰写回忆文章一事。1950年5月,邓小平欣然为淮海烈士题词:

      中华儿女们永远记着:你们的幸福是先烈们用血换来的。

      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

      邓小平敬题

      1988年7月13日,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四十周年前夕,邓小平又写了“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四十周年”的题词。编辑:郭梦涵

    【审核人:站长】

        标题:三大战役中的承前启后之战——为淮海战役烈士题词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17904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