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老谷子:文学创作讲座(二十七)

  • 作者:赵丽丽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02 10:38:07
  • 被阅读0
  •   2013年春,我来到天门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上班,因为没有电脑,我不能正常工作,但也不能闲着,因此,我找来一个笔记簿,花了一个多月,每天上班就坐在办公室不住地写,直到有了电脑,我就停止了;这些文字全凭肚子里装着的那点可怜的知识和经验,也不知是否算是作个记录?以免年纪大了烂在了肚子里。以前放进了QQ空间没有?我也忘了;从今日起将陆续更新于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读,表示欢迎!

      老谷子讲稿

      报告文学讲座

      二十七

      一、报告文学定义

      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是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其人其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载。

      简言之:以真实人物、事件、场地为依据,用文学描写的方法进行再创作,没有任何虚构成份的一种文学体载。

      二、报告文学的特征

      报告文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1.新闻性:

      报告文学的基本内容一般是鲜为人知的,真人真事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从题材和内容上确定了它的新闻性。

      2.文学性:

      报告文学要求真实、准确,并不意味着可以对生活作简单的摹写,或允许粗制滥造,它应该具有文学性,寓报告于文学之中。报告文学不允许虚构,却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精心选材、剪裁、提炼主题、合理布局,并运用人物刻划、景物描写、气氛烘托等手段来表现人物,再现事件。

      3.政论性:

      报告文学的本质是“报道”,它离不开政治导向,文章中必须要有与时代合拍的政治观点,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它从属于政治,服务于当前形势和主流。

      总之,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三大特点,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是健康的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辩证统一。因此,报告文学作者,必须要有机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立意与形象的架构

      立意即所要反映的人物、事件的最终立意,也就是说你通过对真实人物、事件的报告,告诉人们什么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思考。

      “形象”指艺术形象。真实的人物、事件必须与可视可感的美的自然物进行架构,才能给人生动的美感。如果平铺直叙,就显得干巴,像表扬稿。

      这种方法也叫“形象的依托”。将人物、事件依托给一个能够赋予本质意义的自然物,形成二者统一的艺术形象。如将一个人依找给一座山,将一群人依托给一片树林,将一个重大事件依托给某一重要物体等。这种方法起到的作用是让人美感的同时,产生联想,升华主题。要注意的是,人物、事件与所依托的自然物不能脱节,不能只在某一地方出现,要融会贯通。自然物在文章中好比机械的引擎。

      凝聚作用:人物要达到具象,分散的事件要清晰可见,就必须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不然,就成了没有文学成份的文学材料。

      四、标题

      好的标题是文章形象的灵魂,即主题。

      含两个方面:1。立意:抽象的意义。让读者可基本揣摸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2.形象:可感的具象。所依托的自然物。

      副标题:要明确简捷,一看便知写的什么。

      大标题的文学性:标题的文学性就是要包含抽象的意义和艺术的具象两个方面,即简洁又美感,还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五、人物、事件的社会性

      所谓社会性,指社会的代表性,在艺术上称为典型性。

      报告文学的典型性:是经过艺术加工后能够体现绝大多数人和事件的人和事,并能反映出所写的人物、事件相关时代的时代特征与本质。这里所说的典型性,原则上还是以真实为依据,关键在于认知、发现与提练。

      要注意的是,报告文学人物和事件都必须真实,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无限地拔高,尺度把握得好,才能达到真实可信、感人动人。如果达不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是失败。

      六、取材

      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不是都可作为文章的材料的,一般都以重要事件和主要经历为主,对次要的东西只能根据需要再作选择、运用。

      无论重要经历、平凡过往、大事、小事,凡被选的内容,只有经过艺术加工后,才能最后成为艺术素材。

      材料的关联:1、主体事件、主要人物要与时代意义关联。

      2、次要素材要与主体材料关联。

      材料的价值:1、意义价值。就是能够充实文章意义的材料。

      2、结构价值。就是能够完美文章结构的材料。

      3、有价值的取,没价值的舍。

      4、重复的取其精。

      七、结构

      报告文学的基本结构与长篇通讯相同,即“概述、细述、分析、总结”。

      具体结构:

      1、按时间顺序

      2、按空间转换

      3、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

      4、以作者认识发展的变化

      5、以材料的性质分类

      6、倒叙

      7、对场面、环境、事件、人物,可作集中和必要的调和,但不能虚构,要注重内在联系

      八、“点、线、面”的统一

      “点、线、面”是任何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没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和调和,要创作出优秀作品是不可能的。

      所谓“点”,即文章的重点(内容、主题思想);所谓“线”,即连接线,也叫“贯穿形象”;所谓“面”,即整体。

      “点”:无论故事多么长而复杂,都不能离开那个“点”,也就是说要围绕中心内容和主题思想写,要做到观念清晰、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更不能东一锣西一喇叭,且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深入。

      “线”:“线”关系到文章结构问题,只能以某一点作为主线而展开,从而贯穿全文,这样,文章才稳定、清楚,而不至于一盘散沙。“线穿珍珠”是一根美丽的项链,“线”穿文字才是一篇好文章。

      “面”:“面”并非指表面,是指文章的整体美与统一谐和。要达到整体美与统一和谐,就要求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具体包括很多方面,但“点”、“线”的融和美才能形成“点”、“线”、“面”的整体美。其中“线”的选择最重要,否则,就会杂乱无章。

      九、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几种具体方法:

      1.依托的艺术形象与人物、事件的构架

      2.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

      3.讲究修辞,增添色彩

      4.记事(真实呈现)与议论(在场提升)结合

      (后者仅限作家本人的主观意识,不能强加给文中人物和事件)

      5.想象:

      分为:A、追忆想象(与文中人物、事件关联,适当跳出)

      B、评价想象(与文中人物、事件关联,适当跳出)

      C、组合想象(与文中人物、事件关联,适当跳出)

      所有想象必须依据事件、主题,在真实的基础上,而不能漫无边际。

      十、采访

      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前期工作,也是报告文学写作的前期准备,要掌握一手材料,采访十分重要。

      1、采访提纲:根据被采访人的身份、地位、事迹,先确定好主题、结构,拟定基本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并非标题,但可作为标题的参考。采访提纲最好做的越细越好,因为提纲越细,采访到的资料就越多。

      2、相约采访:即与被采访人约好时间、地点后的采访,一般在在室内。采访时要做到大方、恭敬、礼貌、理智而感性,亲切且严谨。要熟记采访提纲,言表自然,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调动性。

      3、跟踪采访:即跟随被采访人进行采访,一般是到他工作的现场,一是到实地考察,二是根据考察的情况,随时随地询问,这就要求采访人心中有数,灵活机动,采访时不方便记录,要将问题准确地牢记于心,回来后再作回顾整理。

      4、背面采访:所谓“背面采访“,就是采访与被采访人有关的其他知情人,包括异已,但对不同看法和意见,要慎重鉴别、考虑、惦量、反思。

      十一、歌颂与暴露

      歌颂与暴露就是正面与反面。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政论性决定了这种文体的敏感性,即“政治敏感性"。

      报告文学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弘扬主旋律和正气,对阴暗面(反面)可以揭示、批判,一般是作用于衬托、烘托正面,不能为主。

      这就要求最初的选题要着重正面,不然,就会徒劳无功。

      一篇报告文学要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除了它的艺术含量,更重要的还是政治含量,因此,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特别要有深厚的政治涵养。

      十二、篇幅

      报告文学与小说一样,分为短篇(5000字——10000字),中篇(20000字——50000字),长篇(10万字以上),但无微型。

      十三、签发手续

      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和法律纠纷,必须要被写对象认真审阅后在清样上写上“同意发表”、然后签名。如被写对象是单位员工、干部、负责人,还要加盖公章,以作证据存档。作签字存档的资料,一般是印刷“三校样”,而不是初稿。

      全篇连载完毕

    【审核人:站长】

        标题:老谷子:文学创作讲座(二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17525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