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但祈蒲酒话升平

  • 作者:杨力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6-08 10:02:14
  • 被阅读0
  •   □杨力

      以前,农村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祖辈们心中依然份量很重。

      那一年,县上第一次举办“龙舟节”,乡上也要组队参赛。有一天,父亲正在插秧,乡文化站突然来人通知,父亲入选了乡上组建的龙舟队。

      也难怪,父亲从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很好,因为经常随爷爷划着小渔船下河捕鱼,所以也自恃划船技术一流。长年劳作,又练得一身好筋骨,三米长的小渔船可以轻松扛在肩头,所以父亲想当然以为划龙舟也很轻松。

      父亲要去划龙舟,田里少一个人插秧苗,母亲就不允。生活困难的年代,不饿肚子比什么都重要,母亲不理解。爷爷就站出来说,家里缺劳力,他可以算一个。他要父亲好好去训练,划龙舟与插秧苗同等重要。

      在家乡的小河边,父亲第一次见到了乡上定制的龙舟,有五六个小渔船的总长那么长,橙色的龙头气宇轩昂,父亲和乡上寻来的二十多个青壮年东摸摸西瞧瞧,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父亲“想当然”的划龙舟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二十多个人一登场,才知道划小渔船和划龙舟是两回事,一个人力气再大技术再好,也不如一帮人同心协力划得快。请来的教练不厌其烦指导要领,父亲和大家练了一遍又一遍,练得个个“人困马乏”,练到最后都生出了退意。

      父亲赖在家里,宁愿插秧苗也不愿划龙舟。爷爷开始不知情,后来知道父亲是在逃避,就来气了。爷爷没读过几本书,但知道划龙舟是端午习俗,祖上流传的故事,不仅仅是纪念先贤,更在于不能忘本。

      父亲记得,小时候随爷爷下水捕鱼,到了五月初五,爷爷会装上舍不得吃的米团,划上船扔到河心。爷爷说,战国时有位先贤叫屈原,他很爱国,看到国家有难心如刀割,最后抱石投江自尽。为了怀念他,人们划舟江上,慢慢有了后来的划龙舟;怕鱼儿吃了他身体,人们扔米团到江中,才有了今天端午节吃粽子。

      爷爷最后说,划龙舟的习惯,不是简简单单流传到今天的,传下来的一定有最朴素的道理。国家要发展,生活要进步,人们才有力气、有精神去划龙舟。

      父亲听了爷爷的话,感觉身上力气又添了几分,再回到划龙舟的训练场,感觉龙头不仅仅令人敬畏,更是在引导大家同心协力,同频共振。那一年的端午节,父亲和一帮晒得同样如泥鳅一般的队友挺进了县上“龙舟节”的总决赛,他们齐心协力为自己赢来了一场人生的奖杯。

      一年又一年,父亲又划了多年的龙舟赛。日月更替,时光飞逝,不变的是每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龙舟赛;变了的是今天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幸福的小康生活。

      转眼又到了五月五,龙舟大赛在即,爷爷和父母都变成了“小孩”,嚷着要去现场看热闹。同样热闹的还有临行前的相聚,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我和家人,杯中斟满菖蒲酒,一同举杯,感恩时代,共庆端午。

      “但祈蒲酒话升平”,一千多年前的诗句,在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端午的美好,不仅在于保持追念和祭祀先贤的初心,更在于传承和高扬了流淌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家国情怀。编辑:李娟

    【审核人:站长】

        标题:但祈蒲酒话升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17674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