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月光下的文学泉(散文) ——秋夜寻踪陆羽故迹

  • 作者:亭上秋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10-01 22:24:57
  • 被阅读0
  •   最近被陆羽《茶经》中的美学思想深深吸引,洋洋七千字的鸿篇巨著,除了科学严谨的专业性,博大精深的文学性外,我更向往陆羽对生活的那一份独特审美与悠然诗意。

      住在文学泉道几十年,却没有心怀虔诚亲临凭吊,内心实觉愧然。秋日宜怀古、宜追思。深秋的一个夜晚,风凉如水,月亮还没有升起,我漫不经心地走在洒满星光和栾花的文学泉道,看着伸入湖心的木质栈桥,远处隐约可见的陆羽亭和涵碧堂,这个位于竟陵陆羽社区官池北畔的地方竟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真有一种沧海桑田之感,更别提一千多年的风云变幻。

      ◎ 文学泉

      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汪洋湖泊,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湖中小径供行人穿过。三眼井就静默地藏在湖畔,藏在岁月深处。儿时,每当停水的时候,就有人呼朋引伴,提着大桶小桶去三眼井打水,我也跟着小伙伴去过好几次。那井水清冽甘甜,泡茶煲汤熬粥特别香。

      小时候没读过《茶经》,夏夜在湖畔乘凉游玩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这里有一口1600余年的古井,由晋代高僧支遁开凿,支盾曾在青云寺当住持,物换星移,后来智积禅师当住持,常派年幼的陆羽到三眼井汲水煮茶。

      因陆羽曾被诏拜太子文学而得名,此井又名陆子井,俗称“三眼井”。我迫不及待地走到井旁,只见井口盖着一块八角形青石板,有三个直径35厘米的圆孔,呈“品”字形排列。一个“品”字,足见古人独特的匠心与深邃的寓意:品茶就是品生活、品心境、品人生。煮茶得用心用情,饮茶得心无旁骛。

      一杯好茶,水是关键。陆羽在《茶经》“五之煮”写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井取汲多者”,可见,用活水井的水沏茶,和山泉水一样醇正甘美。对各类水质优劣的考证,得益于陆羽从小的生活积累,以及成年后游走名山大川,对不同水质的品鉴。

      一杯茶水,透出陆羽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精益求精的生活品味。他告诉我们:无论是饮茶还是对待生活,理当用心细品,才能得其真味。

      对于这口井,有史料可查,井深2.5米,井壁由砖砌成。据《天门县志考》“癸酉岁重刻桑苎庐藏版”《陆子茶经》载:“文学泉,一名陆子井,县北门外西北隅官池内,口径七尺,深近百尺,中有断碑废柱,字刻‘支公’乃真陆井。”支公名遁,字道林(314—366),是晋代高僧,曾驻塔寺(时名青云寺)。

      多么悠长的历史!秋夜,一个人站在这古老的井边,素来胆小的我竟然没有一丝害怕。借着一缕星光,我从一个圆孔朝井内望去,里面的一汪泉水清晰地映照着我的影子。如若此井不是陆子井,而是其它的什么井,我是断然不敢深夜朝里看的。真的,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应到磁场,在草木清泉间,四周是那么祥和宁谧,仿佛陆子从未走远。

      我想起《全唐诗》第129卷,裴迪写的《西塔寺陆羽茶泉》:“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诗人讲的西塔寺,不仅支公住过,陆羽也住过,当岁月荒芜了草堂,时光冷了茶井,陆羽的品格,一如茶井里的泉水,透着高洁超逸的风范,令人回味无穷。

      漫长时光,风云变幻,千年古井被岁月的尘埃湮没了踪迹。据《天门县志》记载:在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天地大旱,江河湖泊呈枯竭之势,当地居民掘荷池取水,发现了一块井石盖,上面有三个圆孔呈品字排列,石盖下有泉水,泉水旁有断碑一块,隐约可见上面刻有“文学”二字。当时的知县马士伟是个有识之士,他懂得陆羽茶学的价值,当下主持掘井,并修建了陆羽亭。井旁所立石碑,正面刻有“文学泉”三个字,背面刻“品茶真迹”四个字,是乾隆年间湖北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所书。

      我抬头,见陆子井的正前方立着一块大石碑,用透明的玻璃护着,以免风雨侵袭,磨损了石碑上的字迹。这块石碑是陆子井的见证者,也凝聚着人们对陆子的爱戴与敬重之情。石碑无声,却能与时间抗衡,倔强地挺立在岁月的尘烟里,向前来瞻仰的人们述说着关于陆羽的久远往事。

      ◎ 陆羽亭

      在文学泉东侧平行线的位置是陆羽亭,一座两层六角飞檐攒尖顶的古亭,青瓦作脊,红柱为身,那飞起的檐角宛如大雁的羽翼,矫健有力又灵巧轻逸,似展翅欲飞,又似默然静立,让人想起那个“雁羽护婴”的神奇传说。

      我朝陆羽亭走去,没想到夜色之中,有一小男孩独坐亭内,看样子约莫六七岁。他一人坐在亭内干什么?不害怕吗?我想去问问他为何还不回家,又怕打扰他的宁静。他见有人走进亭子,默默地出去了,站在亭外的栏杆边,似乎在凭栏远眺,等待一弯新月的升起。

      这小男孩,和那时常到文学泉汲水的陆羽应该差不多年纪,瘦小又倔强的模样,不由得让人想起年幼的陆羽。人们只看到了陆羽后来的辉煌,有谁会关注他年幼时小小的内心,曾经也有过凄楚彷徨与无助呢?他一定在汲水的井边落过泪,生而不知道父母是谁,这是多么巨大的隐痛。恍惚间,我将小男孩幻化成陆羽的影子,仿佛看见他独自望着天边的孤月,在心底追问,为何父母如此狠心丢弃孩儿?是遭难了生病了?还是贫穷养不起孩儿?陆羽的身世,成了永远也揭不开的迷。

      据《天门县志》载:位于古城北门护城河的官池(文学泉水域),土丘上的陆羽亭,为双层木质结构跳角亭,系清乾隆年戌子年(1768年)时任知县马士伟所建,后毁于兵燹。1957年经周总理过问重建。1981年6月天门县人民政府重修,2003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再度重修文学泉景区。将湖中土丘砌石护坡,拆除原建陆羽亭,在原址上以混凝土结构重建了陆羽亭。

      一座陆羽亭,经历了无数沧桑磨难,才得以鲜活地存在于眼前,但愿以后永无天灾人祸,让这座亭子成为真正的“古迹”流传下去。

      ◎ 涵碧堂

      涵碧堂坐南朝北,将前方的陆羽亭和文学泉囊括怀中,在四周秀木的掩映下,显得分外静谧。

      这涵碧堂起源于清乾隆壬寅年(1782年)冬,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来竟陵凭吊陆羽,为纪念茶圣而建的品泉之所,门额上题“涵碧”二字,门联上书“香浮碧乳留真味,影动清流惬素心”诗句。

      涵碧堂座落在荷湖之上,放眼望去,湖水澹澹,碧荷摇曳,这涵碧二字,既有连天荷叶的翠碧,也有葱郁林木的苍碧,还有杯中绿茶的翡翠碧。

      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从古到今,人们所追求的,不过是生命的真味,与一颗清澈素简的心。两句诗没有说一个“茶”字,却体现了“茶”的精神气质:茶有九难,方到嘴边;入口是苦涩,回味是甘甜与清香。

      正如陆羽在《茶经》“六之饮”里说:“天育万物皆有至妙”,茶的妙处就在于,它把自己的经历与磨难都化为一缕芬芳,坦诚慷慨地献给了懂它的人。懂茶的人,也应是懂自己的吧,在一桌一椅、一书一茶的静默独守中,回归自然、回归真实、回归初心,才能感受天地万物之精妙。

      堂内壁有诗四首,分别是唐代诗人齐已写的《过陆鸿渐旧居》、裴迪写的《题文学泉》、王元之写的《题文学泉诗》、清代天门籍文人熊士修写的《茶井》。茶文化,就在一代代爱茶饮茶之人用文字与石碑的方式传承了下来。

      此刻,一弯新月慢慢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文学泉、陆羽亭、涵碧堂四周,给人一种庄静肃穆之感。我没见过唐时的月亮,而这月亮曾经映照过唐时陆羽,也映照过那些品泉爱茶之人。

      皎皎月华,昭示永恒。徜徉在文学泉景区,风摇影动中,久远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并未如尘烟飘散。这里的一井一碑,一亭一堂,无不见证着陆羽曾经的足迹,无不述说着陆羽高洁的风范。

      2022年10月1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月光下的文学泉(散文) ——秋夜寻踪陆羽故迹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3589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