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扬州人的扬州炒饭(散文)

  • 作者:农言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2-01 11:59:59
  • 被阅读0
  • 可迎宾待客,可滋身养体的扬州炒饭,古今同尚,中外皆崇,是大运河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的美食明珠。

      每次到外地出差,就因我是扬州人,闲聊或席间有朋友问我:“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是去干嘛呀?”我便笑说:“扬州从中唐开始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相当于今日的一线城市大上海,有钱人到扬州来,就是游山玩水,花钱买奢侈品,买好衣服穿,买美食吃等顺带看美女,快乐生活,享受人生呗。”“扬州有哪些美食呀?”“好多哩,有蟹黄包,大斩肉(狮子头),大煮干丝,文思豆腐,盐水鹅,焖鱼头,还有各种茶食、酱菜等小吃,不过,最代表扬州特色的要算扬州炒饭了。”我还告诉客人:“扬州蛋炒饭和扬州炒饭的区别,就是蛋炒饭是普通食材搭配,制作简单些。而扬州炒饭讲究的是配料多样化,高档化,精细化,厨师制作规范化,可以说是蛋炒饭的升级版。近年来,由扬州大学制定了扬州炒饭的标准。”

      然后,我把从民间听到的书上看到的有限的一点历史知识讲给他们听——

      扬州炒饭是与大运河的历史有关联的美食。如果说隋炀帝开挖了大运河,带来发达的水运交通,助力扬州经济腾飞。那么,隋炀帝的“碎金饭”是带给扬州人的美食文化,提升了扬州的知名度。隋炀帝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认为吃米饭要有炒菜、烧菜、汤之类的伴着吃,嫌麻烦。于是,御厨们接受了越国公杨素府上厨师的建议,用蛋黄炒米饭。杨素是隋炀帝的叔叔,是有名的“资深吃货”,也是“碎金饭”的发明者(碎金饭是扬州炒饭的乳名)。做法是将煮熟的米饭倒入油锅里,再将蛋黄搅匀,浇在米饭上加盐葱炒。米粒如银,蛋黄似金,这样形成“金裹银”的色调。饭菜合一的“碎金饭”吃起来方便,既有美味,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声,炀帝食之十分喜爱。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南巡,“碎金饭”随龙舟一路南下。船工们辛苦了一天,就简单的炒制着吃,一碗蛋炒饭的香味弥漫于大河上下。后来,通过船工口述做法,慢慢的传入了扬州。虽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功德无量,但当时却有很多的老百姓因此生活艰难,甚至人生惨烈。所以,一碗扬州炒饭里蕴含着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

      所有美好的东西,皆来自于地方特色的优质资源,再配有精湛的工艺手艺制作而成的。比如,享誉全球的贵州茅台酒,佳酿只能在贵州生产,就是因当地的水源好,粮食优质。同样,扬州炒饭香在如玉的稻米,稻米香在肥沃的土地。扬州是苏北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濒临长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适宜种植优质水稻等农作物。经高邮龙虬庄遗址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年前,扬州地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如今几乎所有的品种在扬州这块土地上都种过。再加上灌溉的是来自雪域高原的长江水,长出来的稻米能不香美吗?因此,扬州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由此推测,水灵灵的扬州美女,大概是美食吃出来的吧?

      我是生长在这片丰饶土地上的扬州人,世世代代都种田,米饭是家乡人祖祖辈辈的主食,若三天不吃就像丢了灵魂一样,不得劲,不实在,睡不着觉。

      家乡如今每年种一季水稻,机械化作业,一个承包大户往能种几百亩,每亩产量达到一千五百斤左右。记得在大集体时代,我们的祖辈父辈还种过双季稻,就是早稻和晚稻。早稻种的是籼稻,生长期短,米质疏松,营养价值稍低点。晚稻种的是粳稻,生长期长,米质结构紧密,粘稠香甜,松软可口。每年大概4月份,生产队种的大麦就老了。大麦收上来就耕田、耙田、灌水插早稻秧,到6一7月就成熟了。

      收完小麦,收草稻,这是庄稼人一年中最苦的时候。先是给板桩田下肥料。那时没有化肥,就是收集农家的猪屎泥,还有就是用小船在河里罱的河泥,闲时搞的草塘泥这三种基肥。然后,生产队的六七条牛起早摸黑地耕田。前面耕,后面灌水,打磨田。妇女们负责扯秧苗、插秧。秧苗叶子生虫了,没有农药就每块田头放只大水缸,水缸上支一张灯,吸引虫子飞来,落入水缸里。稻子长穗了,若有飞鸟偷吃,就扎“稻草人”驱赶,保护稻子。那个年代虽然亩产量不高,但无化肥农药长出来的稻米如桂花一样清香,像雪域高原的水一般纯洁,晶亮。稻的新品种不断更新,米有小的、长的、椭圆的形状。然,米中之王要算糯米了,香甜粘,农家常用来磨粉面,做汤圆、油糍子吃。

      我映像中吃的世界上最香的一碗米饭,是夜里母亲端给我吃的。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母亲和生产队里的社员在晒场上脱粒。队长派人给社员烧夜餐吃,烧了两大锅大米饭。母亲端回来一碗,还在碗里放了一块猪油,梦中就觉得一股香味钻到鼻子里。母亲摘下头上带有霜花的方巾,点亮小煤灯,到床前把我叫醒:“乖乖!起来吃饭啰!”我捧起饭碗,米饭白如堆雪,柔软润滑。没有搭任何小菜,和着窗外的月光一口气就吃完了,就像是在梦中吃的美味珍馐。母亲站在床头看着精瘦的我,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不知道她心想什么?现在虽记不得当时我的年龄了,但,那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至今难以忘怀。

      稻米煮成饭,吃的是平淡的日子,饭煮熟了炒炒,吃的是郁香的时光。上学的时候母亲常炒饭给我吃。到上初中时,学校离家约有五里多的路程,中午不回来吃饭。一大早母亲起来,就将头天多下来的米饭与两只鸡蛋放在油锅里炒,放点老葱或蒜叶子,炒好后装入一只塘瓷缸子里,饭上面放一撮油炒的碎萝卜干子,让我带到学校当午饭吃。这便是我最早吃的最简单的蛋炒饭了。后来,农村实行粮田承包制了,庄稼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蛋炒饭的花样也在不断翻新。再后来,我成家立业了,不但喜欢吃,还会弄二铲子。就是将鸡蛋和米饭中加了胡萝卜丁、火腿肠丁、韭菜丁,有素、有荤、有色彩。有时候在妻的指导下,还会加点木耳和香菇丁,炒出来的米饭味道丰富,然后再做一碗青菜素汤,润润喉。

      我的职业是在外跑市场销售,常到扬州市里办事,一个人吃饭图个简单方便,就到美食街上,找一家静雅的小吃店,点了一盘扬州炒饭,配一碗不收费的紫菜汤。观之琥珀流光,眼前好像是一座山,碗里荡漾着大运河的水。感觉厨师做的和农家做的就是不同,里面多了小青豌豆、黄瓜丁、鸡丁、虾仁,且佐料多,油面大,味道自然不一般。不过,农家的蛋炒饭和小吃店的蛋炒饭,都是自由配料,喜欢什么食材就添加什么食材,没有正规标准。而如今有标准的扬州炒饭,讲究的是高大上的品位。有一回占朋友的光,到扬州一家五星级饭店吃过一次。经介绍,里面有鲜鸡蛋、火腿肉、虾仁、水发海参、熟的本地鸡腿肉、水发干贝、上浆胡虾仁、水发花菇、净鲜笋和青豌豆等配料。选料之严谨,再加上大厨的制作精细,炒制完成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可口滑爽,外加一小碗腰花汤,真让人吃出了碎金裹玉粒粒香的精彩。

      人间烟火味的扬州炒饭,经过一千几百年的翻炒,炒出了颜值,炒出了内涵。清朝时期,由于大运河水上交通的便捷,扬州聚集了许多绅士、盐商,所以,府上的家厨们都会做扬州炒饭。当然了,也正是由于众多商贾的喜爱,厨师们的妙手巧作,扬州炒饭才更加丰美,名声才越来越大。据说,自鸦片战争以后,扬州炒饭随着海外经商的华人传到了世界各地。凡是有扬州炒饭的地方,必有扬州人或扬州嫡传弟子的身影。扬州炒饭成了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一扇窗户。想,当海外游子品尝来自家乡的美食时,乡愁就是一碗香喷喷的扬州炒饭,装满胸堂的是浓浓的故乡情。

      “扬州是个好地方”,一句名言一首诗,扬州炒饭就是诗中最美的一句——大运河的水有多甜、有多长,扬州炒饭就有多香、有多远。

      蕴千年之古韵,载文谱之传承的扬州炒饭,从大运河的龙舟上传入民间,从民间传到全国,又从全国走向了世界;从田间登上餐桌,从餐桌登上酒席,又从酒席登上了国宴。作为“淮扬菜”系里不可或缺的名星,为扬州被誉为中国第四个“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立下了悍功。我知道,许多外国的友人、贵宾、总统来扬州参观,吸引眼球的是扬州的人文美景,吊足胃口的是扬州炒饭。还有来扬读书的莘莘学子,因扬州的一道美食而爱上一座城,因一座城而爱上了扬州人哩。这绝非是我摆盛,不信你来扬州,去宴席上,听你的好朋友咂吧嘴唇,吮指高呼!那才是最动听的、最真切的扬州炒饭的礼赞!

      扬州人的扬州炒饭,纳山川于碗内,化珍馐于口中,既是惠泽众生的“营养师”,又是带有明珠光环的“美食外交官”。
    【审核人:站长】

        标题:扬州人的扬州炒饭(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2660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