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生于何年,我不知道,但死于2000年,确认无疑。记忆里,外婆一直很老,白发如雪,裹着头巾,满脸皱纹,但我就是喜欢她。
逢年过节,妈妈总要带我走亲戚。能走的亲戚不多,每次妈妈都是去外婆家。外婆跟大舅住在一起,住在内房,没有窗户,仅有的一扇木门时常关着,从早到晚没有任何光线,显得黑咕隆咚,特别阴深。我每次去,却爱到那里,因为床底藏着坛坛罐罐,里面许多零食。哪个馋嘴的儿童不喜欢呢?
知道我们要来,外婆会精心准备零食:脆脆的炒米片,甘甜的芝麻糖,恰到好外的油煎脆……非常好吃,我吃得根本停不下嘴,直填到肚子饱饱的,才塞一些到口袋里,出去找表弟表妹玩。对于这些零食,外婆平时不舍得吃,我曾经问她:“外婆,您怎么不吃啊?”“外婆没有牙齿,咬不动了。”老婆笑着说。的确,外婆没有牙齿,嘴唇塌陷进去,吃饭全靠慢慢地抿,抿上许久才吞下去。
不知外婆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我知道她对我们这些晚辈的爱是真的。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其实,外婆是舍不得把妈妈嫁给爸爸的,认为爸爸虽然老实,但是没有父亲。一嫁过去,就缺了公公,必定要吃亏。果真如她所想,妈妈生孩子时,根本没人侍候,落下一身的疾病。妈妈生大哥时,外婆步行几十里山路,前来帮忙,帮着洗衣、做饭、带娃两三天。那是1973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大家每天出工、计工分,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外婆只能争分夺秒,教没有任何生娃经验的妈妈一步步成长。
漆黑的夜,四周静悄悄的,山野格外清冷,刚出生的娃娃啼哭声响亮。那些年,吃得不好,妈妈没什么奶水,外婆从包里拿出带来的米粉,倒一些在碗里,细细地搅拌,细心地喂给大哥吃。那一晚,外婆没有合眼。第二天,她又肿着熊猫眼,拿来一些布,用剪刀裁出许多尿布,一一给妈妈准备好,交待好,才匆匆回家。
每次妈妈提及,总说要不是外婆,她都不知道依靠谁。山会倒,水会流,唯有父母不离不弃。我的奶奶,几乎不可能,且不说感情的问题。爷爷死了,奶奶另嫁他人,继续生养三男三女。妈妈生大哥的同时,奶奶生小叔。也就是说,小叔和大哥同龄,奶奶自己都挺着大肚子,将要临盆,怎么可能照顾妈妈?
文革结束后,外婆的家境慢慢好转。外公有一门木匠手艺,时常帮人上工,能赚一些钱,至少吃喝不愁。因此,她时常贴补我家,给我家送点衣服,送点吃的。每年来我家一两趟,帮点小忙,看看外甥。
转眼,大哥9岁,要读四年级。我们村只有三年级,四年级要走到五里外的高小就读,每天早出晚归,中午还要带饭。妈妈有些舍不得,跟外婆协商,让大哥去外婆那读书。外婆立刻同意,毫不犹豫。那时,外公已经去世,外婆一个人,说正好有个伴。像妈妈一样,外婆待大哥特别亲,早晨做好吃的,让大哥吃饱,送大哥去读书;中午把饭热在锅中,大哥自己掀开锅盖就行;晚上叮嘱大哥做作业,烧水给大哥洗澡、洗衣服,从不让大哥产生离家后的孤独。大哥在外婆家读书两年,妈妈每年只给点粮食,交点学费,至于其它的,全是外婆贴补。
外婆待大哥很好,待我也不赖。六岁时,我出去玩,不小心沾了柒树。我的皮肤不好,全身过敏红肿,痒得不行,恨不得整天抠,抠破皮、抠出血才肯罢休。外婆迈着小脚,四处打探,得知一种良方——用生杉树,削去皮,刨成纸状木屑,浸在水里,洗上两三次就好。
那日,我正在外婆玩。外婆砍杉树不难,农村人上惯了山、下惯了田。只是她不会木匠,这也难不倒她,找出外公留下的工具,还有模有样地拆下木刨,在磨刀石上磨了又磨,又装回去,刨出许多木屑。傍晚,夕阳西下,天空的云朵成霞,红红的,如猪血,照得我的脸也红红的。外婆帮我脱光衣服,让我站在木盆里。
水温温的,不烫也不冷,我站在里面十分舒服。外婆端一面小凳子,坐在旁边,弯着腰,用木屑轻轻地替我擦洗身体。我有些尴尬,外婆家客厅敞开式,没有墙遮挡,只有几根木柱,路过的人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只有六岁,但我也知道害羞,捂着“命根子”不放。外婆倒不觉得,笑嘻嘻地跟我开玩笑,把水撩在我身上,让我在里面泡了许久,直到开始吃晚饭。
外婆跟大舅同住一屋,但锅灶是分开的,各起各的伙,各吃各的饭。每次去那里,总是外婆烧给我们吃。外婆的烧菜技术不错,最地道的是粉蒸菜,从地里摘来豆角与南瓜,加上一些或红或青的辣椒,洗干净后切成块状,加入米粉搅拌,配点盐和大蒜。她知道小孩不吃生姜,所以从来不加。
一把柴入锅,架空起来,用松明一引就燃。噼啪作响的木柴,配上熊熊的火光、袅袅的炊烟,要不了多久,饭熟了,菜也熟了,清香扑鼻,我冒着热气,夹起来,吹一吹放入嘴中,格外香甜。
有时,我也帮外婆干活。某个冬天,放寒假,没什么事,我和表姐表弟一起到外婆家。外婆缺柴,我们人手一把镰刀,提着上山。镰刀不够,舅舅家有。山坡陡峭,杂草丛生,特别是茅草,一不小心鲜血淋漓,我们小心翼翼,专挑一些小树砍。人小,砍不动大树,也扛不回家。
砍倒树,去了叶,削了枝,打成捆,又一起扛回外婆家。那一天,我们都特别骄傲,每个人雄纠纠、气昂昂的,如出征的战士,觉得可以帮外婆干活了。回到家,我们还不愿意停手,又把柴火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码在墙边,用塑料纸盖在上面,太阳可晒、雨水不淋,搁上一段时间,外婆就可以拿来烧。
干完活,外婆烧了一桌菜给我们。我们吃着津津有味,还问外婆有没有其它活可以干。外婆摆摆手,走进黑乎乎的内房,从床头摸索出一个手帕,走出来打开,里面一些零钞,估计十几张吧!她挑了挑,拣了拣,每人给了我们一元钱纸币:粉红的,两位裹着头巾的少数民族妇女望着前方,右上、左下、右下各有一个数字“1”……我们翻过来翻过去,摸了又摸,看了又看。
那是1995年左右。我家在农村,孩子格外多,全靠爸妈两双手,平时零花钱根本难得一见。现在见到一元钱,无异于巨款,算得上天文数字。接到钱,我真是开心,眉飞色舞,眼睛微眯,牙齿露着,心里盘算着,能买什么,要买什么,千万不能让爸妈知道。要是被他们没收,可不划算。
1997年后,我考上中专,去了外地读书,回家次数少了,去外婆家次数更少。一年都难得一次,人大了,心野了,像长了翅膀,想着往外飞。见外婆最后一面,是在2000年。那年春节刚过,家里遇难,拿不出钱替我交学费。妈妈想着,让我去舅舅家借点。
到舅舅家,我见到舅妈。舅妈跟我说,外婆躺在床上,已经瘫痪一年,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那天,正是天气晴好,太阳正红,阳光如金,外婆的房间显得更冷。舅妈在客厅铺了一面椅子,让我把外婆背出来晒晒太阳。
我走近外婆,外婆睁开眼,看见我,显得有气无力,说话都不太清楚利索。我背起她,轻轻的,像一张薄纸,根本没什么重量,小心翼翼地放在椅子上,扶她坐好。外婆叽哩咕噜地说了一串,我听了个大概,意思该是外婆老了,不中用了,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我并没有太多心思听她说,心里惦记着学费,盘算着怎么向舅舅开口,要是借不到钱拿什么去交给学校?人啊,总以为有天大的事,必须立刻去做,及时完成,要不然天会塌,地会陷,却总是忽略了身边的人,特别是年迈的老人。他们感情的需要,正等待着亲人的陪伴,渴求晚辈的倾听……世间又有几人,能坐下来,任时光慢慢流淌?
我借到钱,也见完外婆最后一面。那年,我读完最后一学期,中专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在外面流浪了一阵,像丧家之犬。九月中旬,我在一间织布厂上班,月工资300元。某一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竟然梦见了外婆,慈祥地跟我说话。我喊外婆,她却不回答我……
从小到大,我做过各种各样的梦,从没有梦过外婆。那是唯一一次,我觉得特别奇怪,十分纳闷,怎么会梦到她,难道是有什么征兆?
冥冥中,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真,到了春节,我回到老家,听妈妈说外婆去世了,时间大概就是我做梦的日子。原来,亲人之间是有牵挂的,血脉相连间,彼此是可以感知一些特别的事情。也许这是迷信的说法,但确乎发生在我身上。
我想着要去外婆的坟上祭拜一下。两年后,我得愿所偿,外婆葬在半山坡,菜地旁,一堆黄土,趴满杂草,一块石碑,刻着“吴样子之墓”。
这时,我才得知外婆的真名,原来她姓吴,口天吴。我在心里默默念了数次,给外婆上了一柱香,双手合十拜了拜。走完流程,似乎一切都画上句号。
可一切真能结束吗?外婆永远住在黑暗里,也永远住在我的心里。多少次夜里,我多想再梦里一回外婆,却终不得所愿。
逢年过节,妈妈总要带我走亲戚。能走的亲戚不多,每次妈妈都是去外婆家。外婆跟大舅住在一起,住在内房,没有窗户,仅有的一扇木门时常关着,从早到晚没有任何光线,显得黑咕隆咚,特别阴深。我每次去,却爱到那里,因为床底藏着坛坛罐罐,里面许多零食。哪个馋嘴的儿童不喜欢呢?
知道我们要来,外婆会精心准备零食:脆脆的炒米片,甘甜的芝麻糖,恰到好外的油煎脆……非常好吃,我吃得根本停不下嘴,直填到肚子饱饱的,才塞一些到口袋里,出去找表弟表妹玩。对于这些零食,外婆平时不舍得吃,我曾经问她:“外婆,您怎么不吃啊?”“外婆没有牙齿,咬不动了。”老婆笑着说。的确,外婆没有牙齿,嘴唇塌陷进去,吃饭全靠慢慢地抿,抿上许久才吞下去。
不知外婆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我知道她对我们这些晚辈的爱是真的。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其实,外婆是舍不得把妈妈嫁给爸爸的,认为爸爸虽然老实,但是没有父亲。一嫁过去,就缺了公公,必定要吃亏。果真如她所想,妈妈生孩子时,根本没人侍候,落下一身的疾病。妈妈生大哥时,外婆步行几十里山路,前来帮忙,帮着洗衣、做饭、带娃两三天。那是1973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大家每天出工、计工分,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外婆只能争分夺秒,教没有任何生娃经验的妈妈一步步成长。
漆黑的夜,四周静悄悄的,山野格外清冷,刚出生的娃娃啼哭声响亮。那些年,吃得不好,妈妈没什么奶水,外婆从包里拿出带来的米粉,倒一些在碗里,细细地搅拌,细心地喂给大哥吃。那一晚,外婆没有合眼。第二天,她又肿着熊猫眼,拿来一些布,用剪刀裁出许多尿布,一一给妈妈准备好,交待好,才匆匆回家。
每次妈妈提及,总说要不是外婆,她都不知道依靠谁。山会倒,水会流,唯有父母不离不弃。我的奶奶,几乎不可能,且不说感情的问题。爷爷死了,奶奶另嫁他人,继续生养三男三女。妈妈生大哥的同时,奶奶生小叔。也就是说,小叔和大哥同龄,奶奶自己都挺着大肚子,将要临盆,怎么可能照顾妈妈?
文革结束后,外婆的家境慢慢好转。外公有一门木匠手艺,时常帮人上工,能赚一些钱,至少吃喝不愁。因此,她时常贴补我家,给我家送点衣服,送点吃的。每年来我家一两趟,帮点小忙,看看外甥。
转眼,大哥9岁,要读四年级。我们村只有三年级,四年级要走到五里外的高小就读,每天早出晚归,中午还要带饭。妈妈有些舍不得,跟外婆协商,让大哥去外婆那读书。外婆立刻同意,毫不犹豫。那时,外公已经去世,外婆一个人,说正好有个伴。像妈妈一样,外婆待大哥特别亲,早晨做好吃的,让大哥吃饱,送大哥去读书;中午把饭热在锅中,大哥自己掀开锅盖就行;晚上叮嘱大哥做作业,烧水给大哥洗澡、洗衣服,从不让大哥产生离家后的孤独。大哥在外婆家读书两年,妈妈每年只给点粮食,交点学费,至于其它的,全是外婆贴补。
外婆待大哥很好,待我也不赖。六岁时,我出去玩,不小心沾了柒树。我的皮肤不好,全身过敏红肿,痒得不行,恨不得整天抠,抠破皮、抠出血才肯罢休。外婆迈着小脚,四处打探,得知一种良方——用生杉树,削去皮,刨成纸状木屑,浸在水里,洗上两三次就好。
那日,我正在外婆玩。外婆砍杉树不难,农村人上惯了山、下惯了田。只是她不会木匠,这也难不倒她,找出外公留下的工具,还有模有样地拆下木刨,在磨刀石上磨了又磨,又装回去,刨出许多木屑。傍晚,夕阳西下,天空的云朵成霞,红红的,如猪血,照得我的脸也红红的。外婆帮我脱光衣服,让我站在木盆里。
水温温的,不烫也不冷,我站在里面十分舒服。外婆端一面小凳子,坐在旁边,弯着腰,用木屑轻轻地替我擦洗身体。我有些尴尬,外婆家客厅敞开式,没有墙遮挡,只有几根木柱,路过的人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只有六岁,但我也知道害羞,捂着“命根子”不放。外婆倒不觉得,笑嘻嘻地跟我开玩笑,把水撩在我身上,让我在里面泡了许久,直到开始吃晚饭。
外婆跟大舅同住一屋,但锅灶是分开的,各起各的伙,各吃各的饭。每次去那里,总是外婆烧给我们吃。外婆的烧菜技术不错,最地道的是粉蒸菜,从地里摘来豆角与南瓜,加上一些或红或青的辣椒,洗干净后切成块状,加入米粉搅拌,配点盐和大蒜。她知道小孩不吃生姜,所以从来不加。
一把柴入锅,架空起来,用松明一引就燃。噼啪作响的木柴,配上熊熊的火光、袅袅的炊烟,要不了多久,饭熟了,菜也熟了,清香扑鼻,我冒着热气,夹起来,吹一吹放入嘴中,格外香甜。
有时,我也帮外婆干活。某个冬天,放寒假,没什么事,我和表姐表弟一起到外婆家。外婆缺柴,我们人手一把镰刀,提着上山。镰刀不够,舅舅家有。山坡陡峭,杂草丛生,特别是茅草,一不小心鲜血淋漓,我们小心翼翼,专挑一些小树砍。人小,砍不动大树,也扛不回家。
砍倒树,去了叶,削了枝,打成捆,又一起扛回外婆家。那一天,我们都特别骄傲,每个人雄纠纠、气昂昂的,如出征的战士,觉得可以帮外婆干活了。回到家,我们还不愿意停手,又把柴火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码在墙边,用塑料纸盖在上面,太阳可晒、雨水不淋,搁上一段时间,外婆就可以拿来烧。
干完活,外婆烧了一桌菜给我们。我们吃着津津有味,还问外婆有没有其它活可以干。外婆摆摆手,走进黑乎乎的内房,从床头摸索出一个手帕,走出来打开,里面一些零钞,估计十几张吧!她挑了挑,拣了拣,每人给了我们一元钱纸币:粉红的,两位裹着头巾的少数民族妇女望着前方,右上、左下、右下各有一个数字“1”……我们翻过来翻过去,摸了又摸,看了又看。
那是1995年左右。我家在农村,孩子格外多,全靠爸妈两双手,平时零花钱根本难得一见。现在见到一元钱,无异于巨款,算得上天文数字。接到钱,我真是开心,眉飞色舞,眼睛微眯,牙齿露着,心里盘算着,能买什么,要买什么,千万不能让爸妈知道。要是被他们没收,可不划算。
1997年后,我考上中专,去了外地读书,回家次数少了,去外婆家次数更少。一年都难得一次,人大了,心野了,像长了翅膀,想着往外飞。见外婆最后一面,是在2000年。那年春节刚过,家里遇难,拿不出钱替我交学费。妈妈想着,让我去舅舅家借点。
到舅舅家,我见到舅妈。舅妈跟我说,外婆躺在床上,已经瘫痪一年,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那天,正是天气晴好,太阳正红,阳光如金,外婆的房间显得更冷。舅妈在客厅铺了一面椅子,让我把外婆背出来晒晒太阳。
我走近外婆,外婆睁开眼,看见我,显得有气无力,说话都不太清楚利索。我背起她,轻轻的,像一张薄纸,根本没什么重量,小心翼翼地放在椅子上,扶她坐好。外婆叽哩咕噜地说了一串,我听了个大概,意思该是外婆老了,不中用了,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我并没有太多心思听她说,心里惦记着学费,盘算着怎么向舅舅开口,要是借不到钱拿什么去交给学校?人啊,总以为有天大的事,必须立刻去做,及时完成,要不然天会塌,地会陷,却总是忽略了身边的人,特别是年迈的老人。他们感情的需要,正等待着亲人的陪伴,渴求晚辈的倾听……世间又有几人,能坐下来,任时光慢慢流淌?
我借到钱,也见完外婆最后一面。那年,我读完最后一学期,中专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在外面流浪了一阵,像丧家之犬。九月中旬,我在一间织布厂上班,月工资300元。某一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竟然梦见了外婆,慈祥地跟我说话。我喊外婆,她却不回答我……
从小到大,我做过各种各样的梦,从没有梦过外婆。那是唯一一次,我觉得特别奇怪,十分纳闷,怎么会梦到她,难道是有什么征兆?
冥冥中,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真,到了春节,我回到老家,听妈妈说外婆去世了,时间大概就是我做梦的日子。原来,亲人之间是有牵挂的,血脉相连间,彼此是可以感知一些特别的事情。也许这是迷信的说法,但确乎发生在我身上。
我想着要去外婆的坟上祭拜一下。两年后,我得愿所偿,外婆葬在半山坡,菜地旁,一堆黄土,趴满杂草,一块石碑,刻着“吴样子之墓”。
这时,我才得知外婆的真名,原来她姓吴,口天吴。我在心里默默念了数次,给外婆上了一柱香,双手合十拜了拜。走完流程,似乎一切都画上句号。
可一切真能结束吗?外婆永远住在黑暗里,也永远住在我的心里。多少次夜里,我多想再梦里一回外婆,却终不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