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蒹葭苍苍(散文)

  • 作者:简柔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0-13 08:58:56
  • 被阅读0


  •   家乡没有芦苇,我以为芦苇只属于西北,我觉得唯有西北的浩瀚才能滋养出芦苇的坚韧和顽强。来到这个南方的城市,频频见芦苇,真是欢喜。

      初次见芦苇,在海湾公园,那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很小,在城市中心,公园的尽头有一排排石阶,坐在石阶上可看到一小片内海,右边是海沧大桥,气势如虹,海的对面是海沧,一座座高楼巍峨耸立。几十株芦苇,在公园入口的不远处,挨挨挤挤在几个小小的水塘间,芦苇很矮,整齐划一,被修剪过,少了一份自然天成的美感,附近是高楼和马路,车流声滚滚而来。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芦苇与这里的气场不合。芦苇有闲云野鹤般的气质,不适合闹市。风吹来,芦苇的摇曳显得僵硬,不够灵动,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他们是孤单的,也是无奈的,流淌着哀愁,仿佛笼中鸟,失去了它们的天空,蓝天白云只能成为一种灿烂的梦想,此生它们只能在笼子里无助的哀鸣。看芦苇的人很多,因为芦苇慰藉了他们的乡愁,让他们似返回旧时光,他们和芦苇合影,为芦苇拍照,芦苇也许并不喜欢,谁能懂得芦苇的心事?

      我更喜欢看九天湖公园的那片芦苇。这个公园因九天湖而得名,湖的对面有一片丛林,衬得九天湖别有洞天。湖边有高高低低的树,还有几十棵落羽杉,有萋萋芳草,深绿、碧绿、浅绿纵横交错,铺开,荡漾,跌宕,让九天湖弥漫着山野气息,这种氛围适合芦苇,芦苇在九天湖畔找到了故乡的影子,天性得以伸展,长势更为恣意,有洒脱不羁的风范。站在木栈道上,凭依栏杆看芦苇,别有风味,心仿佛被水洗涤,满心澄澈。这片芦苇,像一个深沉的男子,远离红尘,拒绝纷扰,守着一条湖、一片绿色就可以把生活过出诗性与情趣。

      在落羽杉红了的季节,红色的落羽杉与青绿的芦苇遥相呼应,诠释着绿瘦红肥的意境美。李清照笔下的“绿肥红瘦”,是词人对一场风雨的娇嗔,是对海棠花的怜惜,这里的“绿瘦红肥”是一种内敛而明媚的风景,是季节给予的美好与期许。那个时节,是落羽杉的盛世华年,世人把关注与赞美都给了落羽杉,没人看芦苇。其实平日来这里看芦苇的人也是寥寥无己,芦苇并不气馁,自在地开花,欢快地摇曳,傲然地挺立,它们不为谁而存在,只活在自己纯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里,它们绿着,只为不辜负春秋,它们开花,只是因为要绽放,绽放是因为它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它们要让花去飘荡,飘到水里去,随着流水,去找寻自己的远方和梦想;它们要让花去飞翔,携带着种子去天涯,这是芦苇盛大的理想。

      我始终向往乡野的芦苇。我觉得城市的氛围对芦苇是一种干扰,芦苇应该与山长水阔、秋空大雁站在一起,站成一种潇洒俊逸的姿态,他的身边应该站着一个骑着白马、吹着洞箫的青衫男子,一个弹着琵琶、浪迹天涯的歌女,他和她都历尽人间风霜,饱尝世间冷暖,他们都有一颗柔软而温暖的心,他们与芦苇构筑成一道苍凉的风景。我喜欢用苍凉去形容芦苇,这是对芦苇的一种深情,也是一种赞美。苍凉是一种深度的美,隐藏着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馈赠给人的不仅仅是沉醉,而是颠覆,是袭击。

      

      二

      所以我更倾心岩溪河边的芦苇,它们远离小镇,远离村庄,前方是青山隐隐,旁边是流水迢迢,水边有坚挺的树,修长的草。这片芦苇更为茂密,充满野性之美,它们在河边,在水中几个凸起的陆地上,大片,小片,坚韧着,挺拔着,豪迈着,顶部开出了白色的、细碎的苇花,白得像一帘幽梦,不见得多美,与桃花、梨花、牡丹无法抗衡,很素淡的。水绕着芦苇丛安然地流,温柔中有三分激荡。若是坐一叶扁舟,在水中飘荡,轻易就可以触摸到一簇芦苇。

      彼时是黄昏,暮色淡淡,天空呈青灰色,周遭寂静,衬得芦苇有沧桑意味。我觉得沧桑是一种极致的美,悲郁的美,可以深入灵魂,沙漠、胡杨林、草原、荒野都具有沧桑美。这片黄昏下的芦苇丛,有《蒹葭》里的情境,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似乎站在千年前的水边,我面对的是一片古老的芦苇,我是水边一个在执着等待的女人,等待什么,——等待花开,等待月圆,等待春天,等待秋天,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梦想,我的等待里也许有忧伤,可是我却又那么容易满足,一片芦苇从就可以让我欢乐无边。

      我的思绪进入到古老的时代,一个深秋,一湾碧水,流得袅袅娜娜,流得千回百转,水边有一簇簇芦苇,开着白茫茫的花,迷离而清幽,花上沾着露水,晶莹若少女的眼眸。水边还有一座茅草屋,屋里住在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她穿着朴素的布裙,在水边浣洗,唱曲,遥望,遐思;她坐在芦苇边,曼妙的身姿与苇花相融,呈现着一种遗世独立的美。有一个男子暗暗地喜欢她,经常躲在芦苇荡里偷偷地望着她,看到她笑了,他就欣喜;看到她眼中含愁,他就忧伤。这种难以诉说的情愫折磨着男子,可是他们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他唯有转辗反侧,永远的遥望与相思,芦苇仿佛也知人意,在秋风里生动地摇曳,摇曳出一缕诗意,一份亘古不绝的哀怨与深情。

      这片芦苇在大地上存在了太久,和河流一样的古老,看过日落月出,看过风起云涌,看过一个穿着红嫁女的新娘骑着毛驴走过;听过阵阵雁声,听过蛙鸣,听过悠长的唢呐在河的上空萦绕不绝。我相信芦苇初心不改,坚守朴素,始终与水相依,这是它的纯真,更是它的可爱与练达。

      河边有一个钓者,他的背影透着旷世的孤独,仿佛历经生活太多的磨难。他坐在芦苇丛的旁边,仿佛坐在自家的小院里。他凝然不动,沉默像一座深山,他握着钓竿的姿势是那么专业,那么专注,仿佛握着他的青春与爱情。如果他戴着青箬笠,绿蓑衣,就像柳宗元笔下的渔翁了,只是老翁钓的是茫茫大雪,是千年孤独,是万古寂寞,而他钓的是一份快乐和情趣,是潇洒时光,是与芦苇一样平和的心境。

      一个老妇人牵着两头牛从河边走过,牛缓缓地走,老妇人也缓缓地走,她从哪里来,要走向何处。牛一大一小,仿佛人类的老年和少年。我已很久没有看到牛了,属于农耕时代的牛注定被工业时代抛弃,它不再属于田园,而单纯地沦为桌上的菜肴,这是牛的悲哀,也是牛的宿命。但是我喜欢看牛,在牛身上,我看到了乡村,看到了田园,看到了农耕时代的生活轨迹。

      芦苇,钓者,牛,老妇,河流,组成黄昏下一幅静美的图画,而芦苇则是图画里最鲜活的背景,在我的记忆里灼灼。

      

      三

      在影视剧里,芦苇作为一个宏阔的背景,让我印象深刻。

      电视剧《冰雪谣》里,名流沈之衡,正直,正义,有着家国情怀,因为不愿同流合污,更因为其特殊的体质与超能力,遭受海东军迫害,几度入狱。盲女米岚,被父母抛弃,幸遇沈之衡,他们彼此取暖,彼此救赎。沈之衡、米岚、司徒威涟为逃避沐梨花、厉英良的追杀,于黑夜里逃尽一片芦苇荡里。那片芦苇荡,无边无际,在冬天的黑夜里透着刻骨铭心的萧瑟。那个黑夜,安静的芦苇荡被脚步声、枪声、呼喊声撕碎,在清冷的空气里荡来荡去。他们在芦苇荡里奔跑,也是在跟他们的命运抗争。那片芦苇荡,拯救了他们,也见证了一场追杀,一场搏斗,一次人心的较量。芦苇荡还会萧瑟吗?它有着入骨入髓的温暖,不动声色中改变了三个人的人生走向和结局。

      在电视剧《雪中悍刀行》里,芦苇的存在簇簇惊心,声势浩大。

      北椋世子徐凤年带领剑仙李淳罡、丫鬟姜泥等人再次闯荡江湖,在一片芦苇荡边遭遇对手的暗算。阴谋,算计,杀戮,拯救似乎都是不经意的发生,又似乎是蓄谋已久。芦苇荡成为一种遮蔽,又让一切昭然若揭,惊天动地。最终,所有的死亡都成为芦苇荡里的一抔黄土,所有的生者,面对芦苇荡,唯有唏嘘不已。当徐凤年等人离开,也带走了所有的故事,唯有这片芦苇荡,在风里孤寂地伫立,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是芦苇什么都知道。

      芦苇,成为影视剧里一种无声的语言,于无声处见惊雷,于无华中见斑斓。

      芦苇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格,旷世文豪苏轼就具有这种品格。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一切仰仗一群小人所赐,其中一个小人还曾与他交往甚厚。从一方高官到小吏,有着社会身份的差别,更有着生活品质的差距,这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在黄州,因为收入太低,无法养活一大家子人,苏轼在黄州做起了农民,躬耕于田园,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肯定是劳累的,沉重的。若是普通人必定会抱怨,会痛苦,就此消沉,可是苏轼是积极的,是乐观的,照旧看书,写诗,交友,喝茶,游玩,把清苦的日子过出了快乐,过出了味道。黄州四年,也是他创作生涯的高峰期,他写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这是他卓越的才华所致,也是苦难的磨砺,更是他旷达心性的铸就。

      在六十二岁的高龄,苏轼又迎来了他生命的低谷,这是另一个小人章惇的陷害,这个人曾是他的朋友,他是苏轼生命里的蛊。这次,苏轼被贬至海南儋州,这是一个更偏远更荒芜的地方。苏轼一路踉跄奔波,千辛万苦抵达儋州,生活几度陷入绝境,饱尝人间悲凉。苏轼没有痛苦,没有懊恼,他的心很宽,很大,装不下怨与恨,只装着明月清风,长空浩荡,诗词歌赋和美酒佳茗,装着人间的清欢和情爱。他在这个蛮荒之地开垦出自己生命的又一个绿洲,他与当地人教朋友,教他们诗文,为他们治病,他把痛苦化成一抹阳光,给予他人,受到当地人的敬重。他是一棵最坚韧的芦苇,哪怕在最荒芜的地方,也能长得蓬勃、丰茂,百折不挠,宠辱不惊。

      

      四

      芦苇有朴实之美,更有强大的忍耐性,多像我曾在湖北落云村见到的那些父老乡亲。他们在那片土地上,辛勤地劳作,挥洒汗水,用自己的双手肩负着生活的重担,承受着生活给予的所有打磨。哪怕再苦,也不抱怨,总是乐呵呵地过日子。他们待人真诚,有客人来,恨不能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哪怕借钱,也要整出一桌像样的饭菜;客人留宿,他们让出自己的房间,拿出从来舍不得用的好被褥给客人睡;亲戚朋友有困难,总是尽力地帮忙,出钱或者出力。他们是田野间一片葳蕤的芦苇,在我的心间亲切地挺立,挺立出一种笑看人世的淳朴与从容。

      不管是城市的芦苇,还是乡村的芦苇,都能给我一种安静的感觉。我曾经以为安静只属于一种空间,比如在乡村,一弯月,一片菜园,一座瓦屋,一缕炊烟,那是一种安静。后来读王维的山水诗,心轻易就坠入空旷的山林间,耳边似有鸟声,有水声,有桂花飘落的声音,我找到了另一种安静,那是文字渗透出的力量。现在,看芦苇,我觉得安静是一种精神,芦苇有力地诠释着这种精神。为什么芦苇能做到安静?因为它淡然,淡然是一种境界,它不管自己美不美,都要成片的生长,都要热烈地开花,它活着只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芦苇是可爱的,是包容的,对地域不挑剔,在南方,在北方,在城市,在乡野,它都长得好,不像牡丹、玫瑰、凤凰花那般娇贵,需要精心地呵护,芦苇不需要人管,给点泥土就灿烂。它也不需要蝴蝶,不需要蜜蜂,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它的天堂。

      我觉得,植物与季节,像一场天荒地老的爱情,桃花、梨花是属于春天的,荷花、凤凰花只为夏天而存在,而芦苇就该属于秋天,秋天与芦苇有着相似的气质和格调。在这片南方的土地上,秋天迟迟,唯有到深冬才有些许秋意。我期待下次来时,天空有大雁飞过,落叶飘零,黄花凋残,秋风瑟瑟,秋雨飘飘,满目是枯黄芦苇,那将是一种多么迷人而雄浑的景象。
    【审核人:站长】

        标题:蒹葭苍苍(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1117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