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铺子一家挨着一家,有卖粮米蔬菜的、卖茶卖酒的、卖奶品的、卖水果的,还有大大小小的酒店、各种风味的小吃店。你想不到好吃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那些给人捏脚洗头按摩减肥的铺子夹杂在其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铺子里时常散发着诱人的光芒,货品绽放着华丽的色彩,却少有人光顾那里。行人看着它们常露着漠不关己的茫然,汽车也是悄悄地从那些铺子前滑过,丝毫不想在那里留下半点声息。秋阳下,铺子前的那些树卷曲着叶子,像是被烈日灼伤。偶有黄色的叶片从枝桠上脱离后,便在空中打着滚似地落下,在地上扑腾一番后就停在了店门前,留下了满地的萧瑟与寂然。很快就有穿着橙色衣服的人,埋着头默默地捡走了落叶。那萧瑟蹒跚的橙色背影,让人看了心生凄凉。
城里热闹点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早上那些大妈们常挤在菜场里,为了省下几分几毛的小钱在不厌地翻捡着,争执着,此时的菜场里便成了她们喧闹的天堂。到了傍晚,当食物的香味混杂着吃客的叫嚷声从那些烤串铺子、卤菜铺子里溢出,在街道上空不停地翻腾时,又让人感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感到了这里便是城市。但这些热闹总让人觉得如浮光掠影似的虚幻,走不到人的内心里。城变成了以吃为主的城之后,每天便有大量的污浊排到江河里。
我们只有在吃东西时才会有短时的喧闹,其它时间就躲在格子似的房间里,或格子似的场所里,人像是被这城市悄无声息地吞没了。城市不光吞走了我们快乐的声音,甚至还在蚕食着我们的精神,人被消磨得混混荡荡地游走着,随波逐流的游魂似的。而那些能让人愉悦的醉人书香,那些街边的歌舞,那些美妙的乐曲,那些能给人精神安慰的东西早已不见了踪影。找来找去,我们仅在靠近学校的地方还能见到些书店,而书店里也多是学生用的教辅书,这是用来培养各种学霸的,也是敲开高等学府的砖。它们非但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安慰,还不知夺走了多少孩子香甜的梦。
如果能够选择,我还是想回到从前。几年前同样在这里,我常能看到路灯下的那些男女老幼,或坐或站围在书摊前认真地看着书挑选着书。人与书互动起来后,那些蕴含着天地间奥理的书藉不知帮多少人改变了自己。书让他们走出了困境,变得更加充实睿智,人也变得善良,脱胎换骨似地改变了自己。
除了书,我还喜欢到广场上去听悠扬的乐曲。晚上总有人会准时地聚到广场上认真地拉奏着各种乐器,他们用的乐器有二胡、芦笙、琵琶、竹笛、唢呐等传统乐器。这些来自于民间的乐器能奏出令人心宁的曲子。曲子时常像是能弄懂人的心意,懂得人的酸楚与委屈,它会轻轻地抚摸在心间,烦噪不已的心经过乐声的轻抚很快就变得冷静下来。
乐曲响起来后,也有人会随着乐曲唱起来,这些歌者大多是业余的。他们随性而出的唱词里内容质朴,但毫不隐藏惩恶扬善的观点。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免不了高低起伏,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幸运者。当个人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后,人们便转而在乐曲中寻求安慰,在精神上寻求解脱,这也体现了人性中随遇而安的一面。
有一段时间,一个美貌的女子也常来唱戏。那人时常穿着长裙,举手投足间带着迷人的柔媚,挥挥手就能引来无数的喝彩。唱出的戏曲更是婉转迷人,让听者如痴如醉。一个集美貌与才艺于一身的女子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来到市井平民间犹如明珠蒙尘,那她为何还要来呢?从别人的议论中我才知道那人叫刘晓,是位地方上的名角。因为演出市场变得萧条萎缩,空闲的时间多了,她便来到了这里。也有人口无遮拦地说这个女人爱出风头,在家里闲不住,到这里方便她能找到野男人。
随着刘晓的到来,每天来听曲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人多得挤满了大半个广场,好多人把听曲当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不少人把刘晓当成了梦中情人。就在大家陶醉在美妙的歌曲中时,刘晓却消失了。刚开始时她先是隔一天来一次,后来就每周冒个一两次面,再往后就来的越来越稀了。她在广场上制造出观众人数最多的传奇之后,就渐渐地从大众面前消失了。再也听不到那美妙的歌曲,见不到自己的精神偶像,这不知让多少人的心里怅然若失。有人说曾见到有地产老板给她送过鲜花,很大一捆的鲜花,便怀疑她是不是被那老板包养了。
但失望归失望,日子仍在继续着,路边的那些书摊,广场上的曲子,如被秋风卷走的落叶,很快随着岁月化成了记忆里的烟云,深埋于人们的内心深处。那书香、那乐曲被手机所取代后,人的交流也变少了,人变得愈加孤独。我时常百无聊赖地在城市里行走着,还想找到那些书香,找到记忆里能涤荡灵魂的乐曲,更为了心中能有安宜的闲适。
尽管我知道人活着不要和别人攀比,不与别人争长短。因为这世上人外有人,总有比你更强的人存在。尽管埋着头做人,但还是断不了那些蔑视的目光,更可气的是那些小人得志似的轻视。人活着总摆脱不了这些现实,能做到超脱现实,忽略掉别人的看法与议论不与别人去争长短的人实在是难以做到。从家里到单位,从单位又回到家里,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为了一份吃的而活着,封锢在这个无形的封闭圈子里,久了就想找到能跳出这种模式的出口,找到一份心灵的寄托。
有一天我在城东的小河边又听到了悠扬的琴声,琴声烟云似地向云宵里扩散着。尽管那乐声还有些滞涩,像是生手奏出的,但那熟悉的音调却如久未谋面的老友一样让我感到亲切,也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那是条从大沂河里分出来的小河,在城里弯曲地盘绕着,最后又流入了大运河。河两岸有直而挺拔的水杉,有弯曲的垂柳,树下是茂盛的花草。绿植多而茂盛,人们称这里是城的绿肺。好多人就跑到树荫下来乘凉,乐声就是从一片浓荫里传出来的。沿着弯曲的小经循着声音找去,我觉得这乐声应该与刘晓有关,唱曲的人都是讲究传承的,他们同道中的人应该相互熟悉。
河边有一老者与年轻人正坐在石凳上,年轻人埋头拉着胡琴,老者仔细地倾听着,不时指点上一番。趁着他们休息时,我问起了刘晓。老者瞪着眼看了我半天,最后冒出一句别提她。一旁的年轻人忙放下胡琴,不停地用眼神示意着我离开。见我还在迟疑,年轻人就差要动手去推了。如果不是做错了事,如果不是让人感到特别失望,又怎会让人不愿再提起。我想关于刘晓的传言大概是真的了。
一个又一个的老人离世了,人们用苇席围住凳子,在路口就建成了一座象征性的临时神庙。葬礼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没有先前送葬的乐声,没有嚎破天的唢呐声,也没有繁杂的仪式。一种新的葬俗在民间悄然兴起了,它简单而实用,但少了声音。
城里需要一种声音,一种令人神安的声音。它不是吃时的喧闹,也不是传统的民乐,也绝不会是能夺走时间的手机。在它没有清晰地面世前,人们是痛苦的。
铺子里时常散发着诱人的光芒,货品绽放着华丽的色彩,却少有人光顾那里。行人看着它们常露着漠不关己的茫然,汽车也是悄悄地从那些铺子前滑过,丝毫不想在那里留下半点声息。秋阳下,铺子前的那些树卷曲着叶子,像是被烈日灼伤。偶有黄色的叶片从枝桠上脱离后,便在空中打着滚似地落下,在地上扑腾一番后就停在了店门前,留下了满地的萧瑟与寂然。很快就有穿着橙色衣服的人,埋着头默默地捡走了落叶。那萧瑟蹒跚的橙色背影,让人看了心生凄凉。
城里热闹点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早上那些大妈们常挤在菜场里,为了省下几分几毛的小钱在不厌地翻捡着,争执着,此时的菜场里便成了她们喧闹的天堂。到了傍晚,当食物的香味混杂着吃客的叫嚷声从那些烤串铺子、卤菜铺子里溢出,在街道上空不停地翻腾时,又让人感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感到了这里便是城市。但这些热闹总让人觉得如浮光掠影似的虚幻,走不到人的内心里。城变成了以吃为主的城之后,每天便有大量的污浊排到江河里。
我们只有在吃东西时才会有短时的喧闹,其它时间就躲在格子似的房间里,或格子似的场所里,人像是被这城市悄无声息地吞没了。城市不光吞走了我们快乐的声音,甚至还在蚕食着我们的精神,人被消磨得混混荡荡地游走着,随波逐流的游魂似的。而那些能让人愉悦的醉人书香,那些街边的歌舞,那些美妙的乐曲,那些能给人精神安慰的东西早已不见了踪影。找来找去,我们仅在靠近学校的地方还能见到些书店,而书店里也多是学生用的教辅书,这是用来培养各种学霸的,也是敲开高等学府的砖。它们非但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安慰,还不知夺走了多少孩子香甜的梦。
如果能够选择,我还是想回到从前。几年前同样在这里,我常能看到路灯下的那些男女老幼,或坐或站围在书摊前认真地看着书挑选着书。人与书互动起来后,那些蕴含着天地间奥理的书藉不知帮多少人改变了自己。书让他们走出了困境,变得更加充实睿智,人也变得善良,脱胎换骨似地改变了自己。
除了书,我还喜欢到广场上去听悠扬的乐曲。晚上总有人会准时地聚到广场上认真地拉奏着各种乐器,他们用的乐器有二胡、芦笙、琵琶、竹笛、唢呐等传统乐器。这些来自于民间的乐器能奏出令人心宁的曲子。曲子时常像是能弄懂人的心意,懂得人的酸楚与委屈,它会轻轻地抚摸在心间,烦噪不已的心经过乐声的轻抚很快就变得冷静下来。
乐曲响起来后,也有人会随着乐曲唱起来,这些歌者大多是业余的。他们随性而出的唱词里内容质朴,但毫不隐藏惩恶扬善的观点。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免不了高低起伏,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幸运者。当个人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后,人们便转而在乐曲中寻求安慰,在精神上寻求解脱,这也体现了人性中随遇而安的一面。
有一段时间,一个美貌的女子也常来唱戏。那人时常穿着长裙,举手投足间带着迷人的柔媚,挥挥手就能引来无数的喝彩。唱出的戏曲更是婉转迷人,让听者如痴如醉。一个集美貌与才艺于一身的女子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来到市井平民间犹如明珠蒙尘,那她为何还要来呢?从别人的议论中我才知道那人叫刘晓,是位地方上的名角。因为演出市场变得萧条萎缩,空闲的时间多了,她便来到了这里。也有人口无遮拦地说这个女人爱出风头,在家里闲不住,到这里方便她能找到野男人。
随着刘晓的到来,每天来听曲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人多得挤满了大半个广场,好多人把听曲当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不少人把刘晓当成了梦中情人。就在大家陶醉在美妙的歌曲中时,刘晓却消失了。刚开始时她先是隔一天来一次,后来就每周冒个一两次面,再往后就来的越来越稀了。她在广场上制造出观众人数最多的传奇之后,就渐渐地从大众面前消失了。再也听不到那美妙的歌曲,见不到自己的精神偶像,这不知让多少人的心里怅然若失。有人说曾见到有地产老板给她送过鲜花,很大一捆的鲜花,便怀疑她是不是被那老板包养了。
但失望归失望,日子仍在继续着,路边的那些书摊,广场上的曲子,如被秋风卷走的落叶,很快随着岁月化成了记忆里的烟云,深埋于人们的内心深处。那书香、那乐曲被手机所取代后,人的交流也变少了,人变得愈加孤独。我时常百无聊赖地在城市里行走着,还想找到那些书香,找到记忆里能涤荡灵魂的乐曲,更为了心中能有安宜的闲适。
尽管我知道人活着不要和别人攀比,不与别人争长短。因为这世上人外有人,总有比你更强的人存在。尽管埋着头做人,但还是断不了那些蔑视的目光,更可气的是那些小人得志似的轻视。人活着总摆脱不了这些现实,能做到超脱现实,忽略掉别人的看法与议论不与别人去争长短的人实在是难以做到。从家里到单位,从单位又回到家里,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为了一份吃的而活着,封锢在这个无形的封闭圈子里,久了就想找到能跳出这种模式的出口,找到一份心灵的寄托。
有一天我在城东的小河边又听到了悠扬的琴声,琴声烟云似地向云宵里扩散着。尽管那乐声还有些滞涩,像是生手奏出的,但那熟悉的音调却如久未谋面的老友一样让我感到亲切,也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那是条从大沂河里分出来的小河,在城里弯曲地盘绕着,最后又流入了大运河。河两岸有直而挺拔的水杉,有弯曲的垂柳,树下是茂盛的花草。绿植多而茂盛,人们称这里是城的绿肺。好多人就跑到树荫下来乘凉,乐声就是从一片浓荫里传出来的。沿着弯曲的小经循着声音找去,我觉得这乐声应该与刘晓有关,唱曲的人都是讲究传承的,他们同道中的人应该相互熟悉。
河边有一老者与年轻人正坐在石凳上,年轻人埋头拉着胡琴,老者仔细地倾听着,不时指点上一番。趁着他们休息时,我问起了刘晓。老者瞪着眼看了我半天,最后冒出一句别提她。一旁的年轻人忙放下胡琴,不停地用眼神示意着我离开。见我还在迟疑,年轻人就差要动手去推了。如果不是做错了事,如果不是让人感到特别失望,又怎会让人不愿再提起。我想关于刘晓的传言大概是真的了。
一个又一个的老人离世了,人们用苇席围住凳子,在路口就建成了一座象征性的临时神庙。葬礼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没有先前送葬的乐声,没有嚎破天的唢呐声,也没有繁杂的仪式。一种新的葬俗在民间悄然兴起了,它简单而实用,但少了声音。
城里需要一种声音,一种令人神安的声音。它不是吃时的喧闹,也不是传统的民乐,也绝不会是能夺走时间的手机。在它没有清晰地面世前,人们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