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硬币(散文)

  • 作者:天方夜谭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9-12 11:01:05
  • 被阅读0
  • 那天早起突然想吃外面的豆浆油条了,要出门了却发现手机没电关机了。好在案头笔筒里还有一些硬币,数了数,一顿早点钱还是够的。现在花硬币都属于另类了,我边吃早点边回忆关于硬币的点点滴滴。

      

      一

      我最早关于“分”的记忆里是父母生产队劳动回来说的“几分工”,具体“几分工”值多少钱也早忘记了。再就是我赶上了小时候夏季串庄卖的冰棍儿是二分一支三分两支,幼时的记忆里有为数不多爷爷给我买冰棍儿的画面,所以特别清楚。最早的水果糖大概也是这个价格。

      我在小升初的那年夏天卖过冰棍儿,当时已经涨到了五分、一毛、两毛的。我骑一辆破自行车,后面驮着一个木头保温箱,顶着烈日在城关的大街小巷穿梭叫卖,嘴里喊的就是“大冰砖一毛两个,还有一毛两毛奶油的,吃着爽啊”,那年我还不满12岁。每天的辛劳换来的多说一枚枚硬币,回到家,顾不得疲惫,把盛钱的塑料口袋往炕头上一倒,毛票好数,扒拉到一边。记得那时候“分币”居多,“角币”偏少,要是有几枚闪着金光的五角硬币,可高兴了。数硬币先把一样面值的扒拉在一堆,然后计算。这种小本生意,很容易知道自己一天赚了多少钱,往往也就是三五块钱。不过感觉快乐得不行,终于可以给这个家庭分担一些压力了。

      我家有一个铁罐子,父亲在罐子顶部凿出一个方孔,数完的硬币都被我投进铁罐子里攒起来。再多了以后就数好一块钱,用纸卷成一个纸筒,放进一个铁盒子里。母亲说,这些钱留着我开学交学费。但开学还是没好意带这些硬币去,怕被老师嫌弃。

      我记得那年春节,母亲让我拿上几卷硬币赶集去买点鞭炮,说嘣嘣穷气、晦气。一年中孩子就这点欢乐,日子再苦,母亲也还是舍得掏钱的,何况这钱是孩子辛辛苦苦攒的。可是我那天赶集碰上了卖韭菜的,很多人在那里围着盛菜的大栅子抢购,卖菜的有点应接不暇。那年月才刚刚有大棚蔬菜,反季节的蔬菜属于稀罕物。我想起母亲这些日子生病,父亲问她想吃啥,母亲说要是能吃上一碗韭菜饺子该有多好。我知道母亲说这话也是无心之说,大雪飘天的,哪有韭菜?我毅然挤进人群让小贩称了一捆。大概是一块多钱,可当我拿出一捆捆的硬币准备让他数的时候,小贩不乐意了,说:“我哪有空数?不卖了!”说着要夺回我手中的韭菜。幸亏边上的人跟着打圆场,“孩子买东西也不容易,我们等会就是……”小贩才勉强收下我的硬币。

      感谢小贩,更要感谢那些围观的人,那年春节我们吃上了鲜灵灵的韭菜肉馅的饺子,母亲的病似乎一下子好转了不少。母亲说,韭菜是生发的,吃了韭菜,我的春天就提前到了。一顿韭菜饺子,对于那时我的家庭,是另一个崭新的美好时光开启。

      

      二

      父亲是村里的兽医,我家柜子上一直放着两个小药箱。父亲出诊回来箱子里就会多一些零钱在里面。那时候我们小孩子哪有零用钱?有几次家里大人不在,我实在馋冰棍儿或者糖块儿了,就偷偷地从里面拿过几次硬币,和妹妹一起分享。前些日子和母亲、妹妹说起这事儿,母亲还感叹,穷,让我儿跟着吃苦了!

      后来,父亲做豆腐卖豆腐。卖豆腐有两种收款方式,一种是吆喝里的“换豆腐哩——”里面的“换”,就是用大豆称重按比例来换豆腐;另一种就是用钱来买。老百姓都是土里刨食,换的居多,少数现金也多是硬币。所以父亲每天回来也会哗啦啦地把一堆硬币倒在炕头上,笑眯眯地让我和妹妹数。偶尔我发现过几次游戏币,那一定是那些讨厌的孩子把家人给的零钱用游戏币换出来,趁夜色骗了父亲。我问过父亲,大概知道是谁那么做的吗?父亲说知道,但没必要戳穿找麻烦。我感觉父亲在姑息坏人,但没办法,父亲就是这样老实得有点迂腐的人。

      豆腐和农村人的生和死都紧密相连。刚出生的小孩子要睡“粮食枕头”,给脑袋“塑性”。到了“百日”,枕头里面的粮食必须换豆腐吃;死了人,要在棺材入殓前,在棺材板上依此摆上硬币(以前是铜钱),摆好后,死者子女要隔一枚弹进棺材一枚,至于为什么,我问过母亲,她也说不出所以然。剩下的硬币也要用来卖豆腐,全家吃!

      硬币多了,也被我们用纸卷起来,放进铁盒。最后家里盖房,翻出来,统统用在了“刀刃上”。

      

      三

      刚结婚那会儿,媳妇儿和我有时候要为谁做饭,谁刷碗发生小的争执。后来我们就扔硬币,猜正反面决定行动。现在我们都人到中年,再不会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争执,生活就像一架机器的齿轮,咬合得刚刚好。不过,我并非是说妻子有点懒,她是喜欢干活的人,只是用抛硬币给日子增加有点情调而已。

      媳妇儿跟我在北京的时候也攒了不少硬币,这时候基本上都是角币和一元硬币了。小区北门有一个“迪亚天天”超市购物,找零钱几乎都是硬币。超市还长期写着启事,希望市民把零钱换给超市。那时候我的大儿子逐渐懂事了,零钱就由他保管,放到一个储钱罐里面。2008年汶川地震,孩子把沉甸甸的满满一罐子钱捐到了灾区。再后来又攒得也不少,一部分被我卷起来收到了一个铁盒子里面。放到了床底下,去年打扫房间还发现在角落里吃灰。

      提起捐助出去的硬币,儿子说,那份纪念永生难忘,但他也有遗憾,说硬币太少,对救灾是杯水车薪。

      这一堆硬币里面有两枚特殊的硬币,是马尔代夫的硬币,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大概是在2009年,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很多货都是自己开大面包车送。那是一个周日的一早,我又从西五环靛厂库装了两件纸(超2吨重),经国家气象局北面的大慧寺路慢悠悠地行驶,突然发现在路中央有一个双肩包,再往前我都要碾上了。我赶紧下车,拿起包,眼睛望向四周,喊了几声这是谁的包,几个行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我车后面也传来急促的喇叭声。我只好把包扔在副驾驶上,先送货。送货地就在不远的财经大学,卸完货,我当着印厂办公室员工的面说了此事,并打开查验。里面最显眼的就是一部长焦索尼相机,还有几件小孩衣物,一瓶水。我打开夹层,里面有两枚硬币,是从没见过的写着外文的那种,写着“一”,应该是一角吧!还有一张纸,仔细看,是一张中英文夹杂的国际汇款单,其中有手写的“马累”两个字,我还是懂一点地理的,马累是马尔代夫首都。汇款单的最后有一个手机号,这便是唯一的线索。我没有犹豫,直接打了过去。

      电话响了一会儿才接通,对方是一个迟疑的女声,似乎是还没睡醒的样子,有疲倦意。

      “喂,你好,您是不是丢东西了?”我开门见山。

      “丢东西?”对方提高了音调,仿佛一下子清醒过来,“什么时候的事?你在哪捡到的?”

      “就在刚才,在气象局北门!”我回答。

      “哦……”对方似乎明白了什么,“早上我还没出门呢,要是您捡到东西请交派出所吧,拜拜!”

      我一头雾水,马上明白这是把我当成诈骗了。

      这时候在印厂办公室的老李拿过相机,仔细看了看,说话了:“老田,我喜欢摄影,这款镜头至少值两万多块钱,你可以留着玩儿,要是卖,我出五千,可以立马给你钱……”那时候手机才刚刚有摄像功能,且摄像效果完全不能跟长焦相机比。我毫不犹豫地拒绝,“李总,咱还是先找找失主吧!”

      三天后的一个早上,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一个好听的女声。

      “你好,您是前两天捡到一个包吗?”

      “是的。”

      “里面有……”一样不差,听完我的心里如释重负。

      “那天我带孩子准备去动物园玩儿,肩上背着包,怀里抱着娃,到了车跟前,把包放到了车顶,然后把娃塞进车里,我也进去了,包就遗忘在车顶了,估计车子出北门,一拐弯,就掉在地上了,被您捡到了。我今天早上到单位见同事说我特别郁闷,出门把包丢了。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前几天有人给她打电话了,幸好您的这个电话她没删,我看了打电话的时间跟我丢包的时间基本吻合,说明您是第一时间就打电话了……”

      当晚,他们夫妻带了很多礼物来到我家,千恩万谢的,取走了包和包内的物品。只是那两枚硬币被我孩子拿出来玩耍,忘了还回去。事后,我打电话告知,对方说,就留作纪念吧!我现在还保留着对方的电话,后来也稀里糊涂地加了对方的微信,但基本没有联系。

      人生有时候很奇怪,很熟悉的,往往记不清彼此的故事,陌生的,却始终有一个故事在牵动着。我珍惜这个故事,起码我坚守了做人的底线,那个人一定在心中会念叨她遇见了一个好人。

      

      四

      随着手机支付的兴起,别说硬币,就连大额纸币也不常用了,原来出门被称为三件套的“手机,钥匙,钱包”,现在随着我家门锁改成指纹的,就一部手机全搞定了。

      从原始人开始用“贝壳”交易,到金属货币的产生,再到“交子”“银票”历经了几千年,终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货币最终都要完全数字化。

      我家里存放的那些硬币是历史的见证,会不会有朝一日我的子孙看到这亮闪闪的硬币会感到惊异?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大时代的落幕,新时代的到来,历史的车轮向前,总要落下一些东西,再装上一些新的东西。包括我们,也终有一天会被遗忘,如这闪闪的硬币!

      我儿子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留下具有文物价值的东西。他指的就是硬币。

      

      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标题:硬币(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0444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