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58年,时光飞逝,如今已66岁,迈入了老年行列。昨日仿佛还在眼前,而童年却已远在天边。酷爱文学写作的我,萌生出撰写一篇文章回忆童年经历的念头。灵感乍现,写作激情难以阻挡,说写就写,那遥远的童年便悠悠地向我走来。
一、打扑克
我的童年是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度过的。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常常聚在一起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诸如打百分、敲三家、拱猪、憋7、抽王八等。经常与我一同打扑克的邻居有北屋的马大姐和她的爱人王大哥、北屋的宝贤、北屋的胖蛋以及外院南屋的小武子。打百分时,马大姐与王大哥搭档,我则和胖蛋搭档。打百分不仅要看手中牌的好坏,更考验打牌的技艺。若抓得一手好牌,却技艺不精,也可能打得一塌糊涂。
王大哥是一位知识分子,头脑聪慧,思维敏捷,打牌善于动脑,技艺颇高。与他搭档的马大姐,打牌时不太爱思考,情绪波动较大。一旦抓得好牌,便喜形于色,满脸笑容,其他人一看便知。出牌时,她神气十足,把牌重重地摔在桌上,啪啪作响。凭借着好牌和王大哥的高超牌技配合,他们赢下了这一局,马大姐高兴至极,咧嘴大笑,若不是有耳朵挡着,嘴都能咧到后脑勺。马大姐打牌有个毛病,爱悔牌,出了牌又想拿回重出。与牌友发生争执时,她容易激动,争得脸红脖子粗。通常以牌友让步而平息争执。
我和胖蛋搭档。胖蛋少言寡语,却心中有数。他爱动脑筋,出牌如同下象棋一般,能看出两三步。即便手中牌不太好,他也能设法扭转不利局面,赢得最终胜利。正因为他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后来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为四合院里的街坊四邻争光添彩。院里的孩子考上北大,街坊邻居们都深感无比光荣与自豪。
二、打啤酒
夏天来临,啤酒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必备之物。在餐馆里点一瓶冰镇啤酒,再来一盘煮花生毛豆,喝一口冰镇啤酒,吃一粒煮花生毛豆。喜欢撸串的食客,再来上几串烤羊肉串,那叫一个地道。如今餐馆里的啤酒品种繁多,有华润雪花、青岛、燕京、五星双合盛等。而在我小时候,即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北京啤酒供应极为紧张,瓶装啤酒几乎不见踪影,都是罐装的生啤酒。
啤酒厂把储存啤酒的密封罐拉到餐馆,餐馆服务员用一根胶皮管子接在密封罐上,把罐里的啤酒抽到一个金属大桶里。然后用塑料或玻璃的“扎”容器,将啤酒舀到里面,一扎就是一升。在我的记忆里,一扎啤酒4毛钱,半扎啤酒2毛钱。那个时候,老北京胡同里的百姓想在夏天喝上啤酒,可得费一番心思。
我家住在南羊市口街,出街北口往左拐,经过一个菜站,有一家名叫燕春的餐馆。只要这家餐馆一来啤酒,若有住在南羊市口街的人路过看到,就会赶紧往家跑,一边跑一边满街大喊:“饭馆来啤酒喽!”街上的邻居听到后,也急忙往家跑。一进院门,就高声呼喊:“来啤酒喽!快去打啤酒喽。”为何如此急切地呼喊呢?因为啤酒来得少,一个餐馆来不了几罐,而想买啤酒的人又多。去晚了就卖没了。听到呼喊,院里的街坊邻居就炸开了锅,大人孩子纷纷忙碌起来,提着坐水的铁壶,拿着装热水的空暖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家门,直奔燕春饭馆。等跑出南羊市口街北口,往左一拐弯,老远就看到燕春饭馆前排起了长队,都快排到菜站了。经常是排了老半天队,还没排到柜台跟前,前边的人就一哄而散,嚷嚷着:“啤酒卖完喽。白排喽!”有的人还会说句俏皮话:“屎壳郎碰上拉稀的喽,白来一趟。”
由于啤酒紧张,也为了增加饭馆的营业额,后来饭馆就订了个规矩,买啤酒必须搭菜,不买菜就不卖给啤酒。可见当年啤酒有多么紧俏。
三、买粮食
我小的时候,国家粮食按计划供应,每个月每个人按定量发粮票。重体力劳动者每月35—44斤;一般人每月24—29斤;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每月16—21斤;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每月11—15斤;不满三周岁的儿童每月5—10斤。北京市在每月24日发粮票,25日开始可以提前使用下月粮票。
我居住的南羊市口街负责发粮票的是粮店员工老沈。老沈个子不高,嘴长得特别大,院里的街坊邻居都称呼他为“大嘴儿”。老沈每月来发粮票时,我都会把我家吃饭的小饭桌搬到院里我家门口,再给他拿个小马扎。他坐在小饭桌前发粮票。老沈特别爱说话,而且说话非常幽默。一边发着粮票,一边与院里的街坊邻居们闲聊家常,幽默的话语常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老沈每月来院里发粮票,院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虽然岁月已经过去40多年,但当年粮店的布局和粮食价格我仍记忆犹新。我们南羊市口街的粮店坐落在街北口进口往南不远处,坐东朝西。进了粮店门,迎面从北到南是一溜大木箱子,一个挨一个。大木箱子里分别装着白面、富强粉、玉米面、好大米、机米、江米等粮食。这些箱子背后的一大片空间,码放着百八十袋口袋,里面装着米和面。这些口袋从地面一直快摞到房顶。在这一排盛米面等粮食的箱子前,安装着一个上大下小的铁皮漏斗。顾客在粮店收款台交完钱和粮票后,就到这个铁皮漏斗前,把面口袋紧紧地套在漏斗上。售货员称完米或面,就问顾客:“撑好了没有?”顾客回答:“撑好了。”售货员就把称好的粮食往漏斗里面倒。有一次我到粮店买了五斤米,交完钱和粮票,把米口袋套在漏斗上,结果还有一处没套好,留着一个大窟窿我也没发现。售货员问我:“撑好了吗?”我回答:“撑好了,倒吧!”售货员一听,就把这五斤米往漏斗里一倒,只听见哗啦一声,结果五斤米全都倒在了地上。我赶忙向粮店工作人员道歉:“对不起,是我没撑好,不怨您。”粮店工作人员连忙从柜台里走出来,帮我小心翼翼地收起了散落在地上的大米,装进口袋里,我提着口袋回家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40多年弹指一挥间。我已从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花甲老翁。回忆起当年的这些经历,仿佛又回到了我的青年时代,让我这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心中充满了欢乐。
一、打扑克
我的童年是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度过的。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常常聚在一起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诸如打百分、敲三家、拱猪、憋7、抽王八等。经常与我一同打扑克的邻居有北屋的马大姐和她的爱人王大哥、北屋的宝贤、北屋的胖蛋以及外院南屋的小武子。打百分时,马大姐与王大哥搭档,我则和胖蛋搭档。打百分不仅要看手中牌的好坏,更考验打牌的技艺。若抓得一手好牌,却技艺不精,也可能打得一塌糊涂。
王大哥是一位知识分子,头脑聪慧,思维敏捷,打牌善于动脑,技艺颇高。与他搭档的马大姐,打牌时不太爱思考,情绪波动较大。一旦抓得好牌,便喜形于色,满脸笑容,其他人一看便知。出牌时,她神气十足,把牌重重地摔在桌上,啪啪作响。凭借着好牌和王大哥的高超牌技配合,他们赢下了这一局,马大姐高兴至极,咧嘴大笑,若不是有耳朵挡着,嘴都能咧到后脑勺。马大姐打牌有个毛病,爱悔牌,出了牌又想拿回重出。与牌友发生争执时,她容易激动,争得脸红脖子粗。通常以牌友让步而平息争执。
我和胖蛋搭档。胖蛋少言寡语,却心中有数。他爱动脑筋,出牌如同下象棋一般,能看出两三步。即便手中牌不太好,他也能设法扭转不利局面,赢得最终胜利。正因为他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后来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为四合院里的街坊四邻争光添彩。院里的孩子考上北大,街坊邻居们都深感无比光荣与自豪。
二、打啤酒
夏天来临,啤酒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必备之物。在餐馆里点一瓶冰镇啤酒,再来一盘煮花生毛豆,喝一口冰镇啤酒,吃一粒煮花生毛豆。喜欢撸串的食客,再来上几串烤羊肉串,那叫一个地道。如今餐馆里的啤酒品种繁多,有华润雪花、青岛、燕京、五星双合盛等。而在我小时候,即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北京啤酒供应极为紧张,瓶装啤酒几乎不见踪影,都是罐装的生啤酒。
啤酒厂把储存啤酒的密封罐拉到餐馆,餐馆服务员用一根胶皮管子接在密封罐上,把罐里的啤酒抽到一个金属大桶里。然后用塑料或玻璃的“扎”容器,将啤酒舀到里面,一扎就是一升。在我的记忆里,一扎啤酒4毛钱,半扎啤酒2毛钱。那个时候,老北京胡同里的百姓想在夏天喝上啤酒,可得费一番心思。
我家住在南羊市口街,出街北口往左拐,经过一个菜站,有一家名叫燕春的餐馆。只要这家餐馆一来啤酒,若有住在南羊市口街的人路过看到,就会赶紧往家跑,一边跑一边满街大喊:“饭馆来啤酒喽!”街上的邻居听到后,也急忙往家跑。一进院门,就高声呼喊:“来啤酒喽!快去打啤酒喽。”为何如此急切地呼喊呢?因为啤酒来得少,一个餐馆来不了几罐,而想买啤酒的人又多。去晚了就卖没了。听到呼喊,院里的街坊邻居就炸开了锅,大人孩子纷纷忙碌起来,提着坐水的铁壶,拿着装热水的空暖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家门,直奔燕春饭馆。等跑出南羊市口街北口,往左一拐弯,老远就看到燕春饭馆前排起了长队,都快排到菜站了。经常是排了老半天队,还没排到柜台跟前,前边的人就一哄而散,嚷嚷着:“啤酒卖完喽。白排喽!”有的人还会说句俏皮话:“屎壳郎碰上拉稀的喽,白来一趟。”
由于啤酒紧张,也为了增加饭馆的营业额,后来饭馆就订了个规矩,买啤酒必须搭菜,不买菜就不卖给啤酒。可见当年啤酒有多么紧俏。
三、买粮食
我小的时候,国家粮食按计划供应,每个月每个人按定量发粮票。重体力劳动者每月35—44斤;一般人每月24—29斤;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每月16—21斤;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每月11—15斤;不满三周岁的儿童每月5—10斤。北京市在每月24日发粮票,25日开始可以提前使用下月粮票。
我居住的南羊市口街负责发粮票的是粮店员工老沈。老沈个子不高,嘴长得特别大,院里的街坊邻居都称呼他为“大嘴儿”。老沈每月来发粮票时,我都会把我家吃饭的小饭桌搬到院里我家门口,再给他拿个小马扎。他坐在小饭桌前发粮票。老沈特别爱说话,而且说话非常幽默。一边发着粮票,一边与院里的街坊邻居们闲聊家常,幽默的话语常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老沈每月来院里发粮票,院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虽然岁月已经过去40多年,但当年粮店的布局和粮食价格我仍记忆犹新。我们南羊市口街的粮店坐落在街北口进口往南不远处,坐东朝西。进了粮店门,迎面从北到南是一溜大木箱子,一个挨一个。大木箱子里分别装着白面、富强粉、玉米面、好大米、机米、江米等粮食。这些箱子背后的一大片空间,码放着百八十袋口袋,里面装着米和面。这些口袋从地面一直快摞到房顶。在这一排盛米面等粮食的箱子前,安装着一个上大下小的铁皮漏斗。顾客在粮店收款台交完钱和粮票后,就到这个铁皮漏斗前,把面口袋紧紧地套在漏斗上。售货员称完米或面,就问顾客:“撑好了没有?”顾客回答:“撑好了。”售货员就把称好的粮食往漏斗里面倒。有一次我到粮店买了五斤米,交完钱和粮票,把米口袋套在漏斗上,结果还有一处没套好,留着一个大窟窿我也没发现。售货员问我:“撑好了吗?”我回答:“撑好了,倒吧!”售货员一听,就把这五斤米往漏斗里一倒,只听见哗啦一声,结果五斤米全都倒在了地上。我赶忙向粮店工作人员道歉:“对不起,是我没撑好,不怨您。”粮店工作人员连忙从柜台里走出来,帮我小心翼翼地收起了散落在地上的大米,装进口袋里,我提着口袋回家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40多年弹指一挥间。我已从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花甲老翁。回忆起当年的这些经历,仿佛又回到了我的青年时代,让我这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心中充满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