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西瓜酱,舌尖上的乡愁(散文)

  • 作者:阿巧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9-07 18:36:12
  • 被阅读0
  • 西瓜酱,水果和豆类相遇,创造出一道舌尖上的美味。酱里面没有肉粒,却比肉的味道更鲜美。西瓜酱,以其独特的酱香、醇厚的味道,征服了我童年的味蕾,成了我一生最喜爱的佐餐佳肴。

      西瓜酱,又称酱豆、豆瓣酱。它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又因酱味香浓,在河南,西瓜酱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小菜,餐桌上的点缀。

      开封盛产沙瓤大西瓜。每年夏天,地里的西瓜成熟了,圆滚滚的模样,像极了一个个可爱的“绿皮球”。有的西瓜又大又圆,轻则三、四公斤,重则十多公斤。个大皮薄肉红的西瓜,不仅有着清凉解暑的作用,还可以用它配豆子来做一大坛子红彤彤的西瓜酱,那味道让人唇齿留香,怎么也吃不够。

      小时候,一到西瓜下来的季节,母亲无论多忙,都不会忘了为我们做上几斤美味可口的西瓜酱。

      那个时代还没有塑料大棚,餐桌上多是粗茶淡饭,不要说营养均衡了,能吃饱饭就知足了。吃的蔬菜一般都是应季的时令蔬菜,有什么吃什么。春天里吃的最多的是菠菜、荠荠菜;夏日里最丰盛,蔬菜的种类很多,有豆角、西红柿、黄瓜、茄子等;秋季里,可以吃红薯叶、丝瓜、洋葱;冬季里吃蒜苗、冬瓜、南瓜、红薯、洋姜等。而酱豆则是一种“万能菜”,它打破了季节的束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卷饼、炒菜、拌面条,可以任意搭配,都是色香味绝佳,简直是“百搭小美食”。只要保存得当,密封良好,西瓜酱就不容易坏掉,甚至保存个两三年都不成问题。

      关于西瓜酱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据说,东汉末年,曹操的军队与袁绍的军队于官渡作战,那时候,曹操军营里蔬菜奇缺,将士们食不下咽,为了解决菜的问题,曹操决定以酱为菜,他让伙夫试着用当地产的西瓜为原料,加工成西瓜酱,士兵们也吃得津津有味。官渡之战不仅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还发明了世上最早的西瓜豆瓣酱。还有一个说法,北宋时期,有一个善于创新的荷泽郓城人在制作黄豆酱时,突发奇想,要是在豆瓣酱加入甜蜜的西瓜瓤,味道肯定不错,那人就试着做了做,果然,豆酱里加西瓜,既有传统的酱香,又有西瓜的清甜,让人食欲大开,好吃到停不下来。也有人说,西瓜豆酱源于宋代人喜欢吃豆豉,如今制作西瓜酱的过程,还有豆豉制作工艺的影子。西瓜酱能流传至今,长盛不衰,自有它存在的价值。

      我们村子里的妇女,几乎个个都是做豆瓣酱的能手,做酱的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酱拿出来让大家品尝品尝。炎炎夏日,每当有一家开始做酱,其他的人也都会跟着做起来,整个村子里都飘荡着一股浓郁的酱香味道。哪怕是再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母亲做豆瓣酱的热情。母亲和建军婶子商量好一起做西瓜酱,这样晒到什么程度,可以有个比较。两人约定开始选黄豆,母亲认真地用簸箕把那些坏豆子筛选出来扔掉,她火眼金睛,细心到不放过一粒坏豆子。接着把剩下的饱满的黄豆子用水泡软,然后放到锅里煮熟。捞出来后,在席子上铺开凉半干,再把这些豆子裹上一层面粉,用报纸或布盖上,让它捂上几天,直到豆子上布满绿色的菌毛,这些豆子就可以用来做酱了。

      首先,得准备好做酱用的材料,不至于在做酱时手忙脚乱。备好两个精心挑选好的西瓜、捂好的豆子、盐、味精、花椒、八角、切好的姜片等,听母亲说,一斤豆需要三两盐四斤西瓜。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正式做酱。

      选一个大晴天,母亲吩咐我拿一个勺子,把西瓜一分为二,准备挖西瓜瓤。她则拿出一个擦干净的坛子,先在底层铺上一层捂好的豆子,我用勺子挖西瓜瓤均匀地铺在豆子上面,最好都覆盖住,让西瓜的汁水完全浸透到豆子上,在上面放上一把花椒、八角、适量的盐、味精、姜片,接着再铺第二层豆子和西瓜,重复上面的方法,直到铺满坛子为止。最后,用一块干净的白布蒙上坛子口,为防止苍蝇“入侵”,母亲喜欢在布上面铺一层报纸,在报纸上面撒一些八角、花椒。每天早晨,母亲把坛子口打开,用干净的筷子在里面搅拌一番,母亲说这样做是为了加速晒酱的过程。然后绑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晚上再把坛子搬回屋,如此反复,酱的味道越来越香浓了,闻着就让人馋涎欲滴。

      夏日阳光强烈,也正是晒酱的好时候,遇到下雨天,可不敢把坛子往外搬,一旦坛子进水,这些酱必坏无异,等于宣判了它“死刑”。因此,每当做酱的日子,母亲格外关注天气预报,一听说有雨,就不往外搬,晴天的时候,才会放在阳光下继续暴晒。大概一个多星期的工夫就能把酱晒好,接着就可以炒着吃了,如果家里人喜欢吃辣椒,就切一些辣椒丝放里面,加入一些葱、油、白糖等,让酱香的味道更加浓郁,这样炒出来的豆瓣酱真的很下饭,开胃爽口,味蕾犹如绽放的美丽烟花,让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我像饿死鬼似的,四处翻找吃的。母亲怕家里有老鼠偷吃馍,总是喜欢用一根铁丝把馍篮子吊起来,挂在餐桌上方。我自己个子矮,够不着,就搬来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拿一块馍出来。看到桌上有豆瓣酱,把馍从中间掰开,铺上一层豆瓣酱,那味道别提多鲜美了。

      高中时,我住校,三个星期回家一次。那时候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为了省钱,每当星期天要返校时,母亲会为我炸上一瓶西瓜豆瓣酱,秋季里收获花生的时候,父亲还会为我在酱里放上一些炸好的花生粒,这样吃起来更美味。西瓜酱,曾伴随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是我最亲密的伙伴,见证着我的成长,直到我考上大学。

      成家后,我也学会了自己制作豆瓣酱,不辞辛苦地到市场买材料,心中对吃上自己的做的酱豆充满了期待。虽然费时又费力,但当看到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我有时怕做好的豆瓣酱会坏掉,搅拌的筷子是不能粘油的,每天小心翼翼地把酱盆端出去晒,看着自己的成品已有模有样,心中自是欢喜。做酱,我有过成功的经历,也有过失败的教训。有一次,我把做好的豆瓣酱放到窗外,等我回来的时候,雨水已滴入盆中,就这样,好几天的辛劳化为一场空,心里好一阵失落呢。这几年的夏天,我因为住的楼层高,晒酱不方便,便不再做酱。住一楼的阿姨特别喜欢做豆瓣酱,她家人少,但她依旧喜欢做酱,乐此不疲。其实,她做的酱大多都送给亲朋好友了。她知道我晒酱不方便后,每当做好酱,她就会用玻璃瓶装上满满的一瓶给我们送来,让我心里很是感动。看到她,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来,他们那一代人,总是乐于奉献,把最好的东西与亲朋好友分享,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恐怕很难再找到这么热心的人了。

      上班后,我们学校的早餐非常丰盛,每天都不重样,有时是胡萝卜粉条,有时做炒黄瓜,有时炸油条菜角,但最受欢迎的是那炒好的西瓜酱,颜色红润、酱香纯正、味道鲜美,再配上一个高粱面窝窝头,那叫一个绝配,我们都是世间的俗人,需要吃五谷杂粮,谁又能抵挡西瓜酱美食的诱惑呢?

      孔子在《论语》中曾言:不得其酱,不食。说的就是酱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西瓜酱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已融入到了生命里,它质朴动人的味道,是一代又一代人难忘的舌尖记忆。

      西瓜酱,一路陪伴我走过那些难忘的岁月,是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伙伴”。西瓜酱,有着浓浓的家的味道,每当提到它的名字,犹如听到母亲的呼唤般亲切,心中不免泛起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审核人:站长】

        标题: 西瓜酱,舌尖上的乡愁(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0315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