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回忆,像花儿一样芬芳(散文)

  • 作者:如歌四季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9-05 13:14:08
  • 被阅读0
  • 小时候,从我们记事起,就没有什么娱乐的项目。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玩具匮乏、娱乐匮乏。穿衣裤,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再传给老三。弄破的地方,补一补,又可以穿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就是那时的状况。后来,随着年纪长大一些,我们学着母亲踩缝纫机,从缝鞋垫开始,逐渐会缝短裤。到后来姐姐去学了裁剪,我从小爱画画,就自己设计了一条连衣裙。我和姐姐去买来红布料,姐姐按我设计的图裁剪好,我负责缝纫。结果学艺不精的姐姐,裁剪错了,腰部布料不够,差了一截。我灵机一动,用剩余的红布,缝成长布条,交叉缝在两侧腰部,却成了裙子的亮点,迎来大人们的赞赏。后来,这条红裙子一直伴随我穿到大学毕业,同学都夸好看。

      零食方面,只能吃一、二分钱的冰棒(红糖冰棒、糯米冰棒)或丁丁糖或米花团或泡菜(泡辣椒、黄瓜、酸木瓜等)或7分钱1两粮票的烧饵块(涂抹上各种酱料的烧饵块,卷起来吃,我们叫“酱粑粑”)。偶尔有人给了水果糖或泡泡糖,那就像宝贝一样藏着,舍不得吃。

      当时也没什么玩具。我家唯一一个洋娃娃,是一个穿背带短裤的塑料小男孩。我们姊妹三人硬是给小男孩粘上黑色的长毛线,编成辫子,穿上我们用碎布缝的蹩脚花裙子,还用红蜡笔把小男孩的嘴和手指头涂成红色。大人们看了简直哭笑不得。我们也有学来或自制一些简单的玩具,比如:抓石子、跳皮筋、跳房子、跳大绳,也能玩得不亦乐乎。抓石子本来是用右手抓,和玩伴挑战比赛就增加难度,改用左手抓。跳皮筋和大绳还有口诀,因为小孩子口齿不清,听来的童谣或口诀就会走样,后来仔细琢磨,才发现错了还有些很无厘头,不禁觉得好笑。皮筋及大绳需边跳边念:“......圆通山,真好玩,又有狮子又有狼!”或是“树上的叶子哗啦啦,小弟弟睡觉喊妈妈,姐姐说,别害怕!老鬼子来了我打他!”亦或是“小河水,清又清,我和姐姐弹棉花。姐姐弹了三斤半,我才弹了一箩夸(还是‘一箩筐!?’)”还有“城门城门几丈高(当时传给我们的却是“鸡蛋糕”!)?三十六丈高!”还有无厘头的“鸡蛋壳儿、鸭蛋壳儿,煎煎炒炒,拽(意为‘扔’)到圈(juan四声,估计是指“猪圈”吧)门口儿。”我们当地方言儿化音特别多,这个童谣到现在都不知何意。还有许多其它童谣,记不清了。跳皮筋本来也是用右脚主跳,为了和同学玩伴互相挑战,也是增加难度,用左脚主跳。在有花生吃的那一天,我们还比赛谁用筷子一次可以撮起的花生多,结果我一筷子下去,撮起了九颗花生,自己都觉得好厉害。

      小学时,不知姐姐从哪里学了芭蕾舞,我放学就跟着她去校园墙角练,鞋子大拇指那里都跳烂好几双。回家免不了被父母责骂,要知道,当时的鞋,也是老大穿完老二穿,再传给老三。大人工资收入很低,家里孩子多,哪里有多余的钱买新鞋呢?

      当时最大最奢侈的娱乐,就是看电影。模糊记得父母带我们看的黑白电影有《秋翁遇仙记》、《乔老爷上轿》、《天仙配》、《冰山上的来客》、《流浪者》、《卓别林》、样板戏《沙家浜》等等。跟着大人看了《秋翁遇仙记》等几部古装电影后,我和妹妹就缠着大人买了一株牡丹花,天天守在家里的大花台前,盼望着哪天牡丹花变成仙女。还把冬天围脖的纱巾围披在身上,头发上插上花,装扮成仙女,在家里飘来飘去。大人看到了,边打趣边警告说:“你们玩归玩,不要以为自己就是仙女,可以飞了。人是不会飞的,不要傻傻地从楼上跳下来,把腿摔断!”(家里有二楼,他们生怕我们翻过二楼的栏杆,跳下来)。

      而印象最深的彩色电影就是《少林寺》了。电影一播出,少林功夫就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蠢蠢欲动。周边男生都纷纷效仿武术动作,天天拳打脚踢地比划,嘴里还“嚯”、“哈”地配着音。还有人表示要去少林寺学功夫。姐姐也悄悄地买来一本《少林拳谱》,带着我们悄悄练。还缝了几个沙袋,绑在腿上跑步,说是可以练轻功,练成了可以水上漂或飞上屋顶。我们跟着她练了几天就累得受不了,最后放弃了。后来,播放电影《霹雳舞》时,姐姐又去买了一本教练霹雳舞的书来照着练,练着练着也不了了之。

      陆续看了一些印度、巴基斯坦电影《大篷车》、《奴里》、《永恒的爱情》、《复仇的火焰》等等,就迷上了印巴歌舞,还学着唱歌和跳舞。有一次,播放印度那部很有名的电影《迪斯科舞星》时,我们悄悄带着一个小录音机去电影院录,结果可想而知,杂音太大,效果很差。后来市面上出售磁带以及近年的CD、VCD,我还买了很多来珍藏,学唱了很多印巴歌曲,现在也没忘记。《迪斯科舞星》里的那首《感情来自心灵相通》,后来在网上找到Mp3音频,一直收藏到现在,还作为手机铃声永久保存。几年前,到印度出差,还唱给合作伙伴听,他们惊叹着表示那么老的歌我都会唱,模仿的印度语还不错。到了现在,每每有印度电影播出,我都要去看,比如《宝莱坞生死恋》、《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在跟着情节感动而哭得稀里哗啦的同时,一听到印度风格的音乐,还是那么让我着迷,止不住想舞动起来。

      小时候,在大陆首次播放香港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那时才有黑白电视机,我家还没有,我们都是去姨妈家看的,每次都看得舍不得走,被父母拖着离开。后来我家也终于有电视机了,当时正播出最火的《西游记》、《红楼梦》等等,只是当时我们正在读初中及高中,为了不影响学习,父母严格控制看电视时间,总是不能尽兴。到工作后,有了自由,才慢慢补上。从《大侠霍元甲》这部剧开始,我迷上了香港武侠剧特别是其中的粤语歌曲。接着后来又陆续流行起《陈真》、《霍东阁》、《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等,里面的主题歌及插曲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些并能唱起。随着看了这些电影电视名著,我们陆续借阅或凑钱买了一些书籍来看,主要是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神书笑侠倚碧鸳”所指十四部武侠小说以及其他一些武侠书,如古龙的《绝代双骄》、《陆小凤》、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等等。因父亲从事文学工作,家里早有四大名著的藏书,奈何是半文半白的版本,我们小孩子不大看得懂。看过了电视剧,再去看原著书籍,就能理解了,也觉得好看多了。

      随着电影电视的兴旺,当时流行的电影杂志也很多,如《大众电影》、《电影世界》等等,电影流行歌曲也跟着大放异彩。我们用零花钱买来杂志,读完了,就把里面的明星照剪下来,贴在一本漂亮的笔记本里,然后到处去找相关电影或电视剧的歌曲,工工整整地抄录在明星照片旁边,还画上一些花边,珍藏起来,想唱歌就拿出来照着唱,好像现在还在老家保存着呢。后来学英语专业,也抄录了许多英文歌曲。当时,市面上也发行了很多收录电影电视歌曲的书册,如《电影流行歌曲》、《流行歌曲30首》、《影视歌曲100首》、《欧美流行歌曲》、《美国乡村音乐十大经典歌曲》等等,我的书架现在还保存着几本。

      说来好玩的是,在我上中学时,学校经常在周末放假前一天上劳动课,其实就是上山采茶。我们当然很喜欢啦,可以出去放风了,漫山遍野地跑,晒晒太阳、吹吹风,还可以顺手采野花。曾经有一天我们被老天折腾得够呛。那是一个夏天,早上还万里无云,我还后悔没戴遮阳帽,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山上采茶。采茶要采嫩芽尖尖,每人要采够3斤,才算完成任务。大家正边采边说笑着,突然天边飘来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有人喊:“要下大雨啦!快跑啊!”大家就赶紧往山下跑,等跑到交茶叶的那座房子,天又晴开了。我们又上山继续采,可是不一会又下起了雨,等我们冒着雨下到山下,太阳又钻出乌云,赶走了雨,笑吟吟地看着被戏弄的我们。我们无可奈何,只好又爬上山继续采,没办法,必须完成任务啊。第二天我的脖子后面又红又火辣辣地疼,应该是被晒伤了,后面几天就蜕皮了,撕下薄薄的皮,还觉得挺好玩的。

      那段时间,爸爸经常会在我们劳动那天,买好电影票,一等我回到家,就带着我们一家去看电影。我们劳动课回家常常会晚一些(那时家人都吃完晚饭了),于是,妈妈就给我用一个大口缸带好饭菜,在电影院里边看电影边吃饭,那感觉真是又兴奋又觉得美味。姐妹都嘴馋得都要和我蹭吃一口。那段时间的电影大多是琼瑶电影。我们几个暗自高兴,要知道琼瑶小说可是言情小说,在学校里,是和武侠小说一起被禁止的,但也不能阻止同学们悄悄花几元钱去租书点租了看。没想到,爸爸会主动带我们去看琼瑶电影。记得当时看过的琼瑶电影有《我是一片云》、《一帘幽梦》、《窗外》、《几度夕阳红》等等。常常因感动而哭得稀里哗啦,也学会唱电影里好多歌曲。到上大学了,班里一个皮肤白皙的男生,说他最喜欢看琼瑶小说了。还说要收集琼瑶的所有小说,等老了躺在摇椅上慢慢看。我们感叹说:好浪漫啊!等转过身,有人就说:这家伙,是不是娘炮?!我的好友居然还喜欢上了这个男生,给他送书、织围巾等等。但直到毕业了,那男生都没接受我好友。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记得当时有这么一首歌,说的就是初三、高三的学生被学习压抑得连唱歌等娱乐都没有。而我家也是,除了学习,其它的都是“不务正业”。那时普遍的教育理念是只有读书才是正道,才能出人头地。前面说的抄歌本、唱歌、集明星像等都是私底下悄悄弄的,哪里敢让父母知晓啊!所以我们从小的很多兴趣爱好都被严格的家教扼杀在摇篮里。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用石头、粉笔在地上、小黑板或墙上画。上学后,课本也被我随手画满了,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只手或者一张脸、一位仙女等等,还曾经被老师向我父母告状,回家后被爸爸教训了一顿,不准再画。后来,就改成在假期偷偷摸摸地画,画完了赶紧藏好。为了买颜料,省吃俭用地用零钱悄悄去文具店买,一次买一支(好像是5角钱一支,也是攒了好久才凑够的)(说来也奇怪,当时文具店的人怎么会把本来是一套的油画或国画颜料拆开来一支一支地卖给我呢?),直到凑够12色。后来直到上大学,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获奖后,爸爸才醒悟我的这个爱好,想找一位当书画老师的亲戚培养,却没时间了。我就自己买书来自学,在闲暇时画。到我工作后,姐姐搬了新家,让我给画一幅画,准备挂在她家墙上。我花了半个月时间,在我简陋的宿舍墙壁上画了一幅一米二的油画(那时也穷,没有大桌子、没有画架),吹晾了一周,带回去,大家看了赞不绝口。姐姐看父母很喜欢这幅画,就装好框,一直挂在父母老家,直到现在。

      过去的点点滴滴,都是值得回忆的,每每回想起来都感觉是温馨的,包括在父母的呵护下和严格教育下,健康成长的旅程;包括和姐妹的吵架、闹别扭、互不理睬、最后和好等等。以前的每件事、每个场景,都像是一部厚厚的书或一场长长的电影里的一帧帧画面,有甜蜜、有快乐、有苦恼、也有委屈、也有温馨。我把这些深藏在记忆里散发着芳香的珍贵画面,都记录下来,在闲暇时,沏一杯清茶,放一曲音乐,慢慢回忆、慢慢欣赏。
    【审核人:站长】

        标题:回忆,像花儿一样芬芳(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0228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