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叫饭呢?
通常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大概只是那种单纯的用主粮做成的熟食,才被称为饭吧!我觉得这也有点儿太片面了。为饭下的这个定义,也未免太狭隘了些!
在很早以前,我就听到一则笑话,说一个憨包干儿子(指女婿)到他媳妇的娘家吃酒。回来后他的父亲逗他问,你老丈人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他想了想,面露难色地说,只喝酒了、没吃饭。在一旁的媳妇就有点儿着急了,忙接过话茬说,他们做了一桌子的菜,你连一口都没吃,只顾喝酒……哎呦喂,我的憨儿子啊,你咋这么执着哟。那一桌子的菜,不是饭吗?
初听这个故事时,我还小得有些可怜兮兮的。看大人们把眼泪都笑出来的样子,我也就跟着笑了起来,却丝毫也不知道那笑里藏着的讽刺。可有一点,让我对“饭”有了新的认识,至少是拓宽了对饭的理解范围。
于是,我就在想,照此说来,我们小时候吃到的那些清汤寡水的东西,或者说干脆连粮食都不加点进去的汤汤水水,也应该是叫它为饭的了。可那时的我们,显然不这样想、更没这样看过。
我们那个天高皇帝远的村落,坐落在群山深处的山顶上,其地理位置本身就阻碍了它的发展。别说水资源有多丰富,就是人畜饮水,常常都出现大问题。
有年天干、久旱无雨——其实,天干在我们那儿又岂止才一两个年份呢?即便风调雨顺的年景,粮食又何曾真正的大丰收过啊!天干让原有的吃水都紧张了起来,连村里的“山上”和“坪上”那两处从未干涸过的老井,也几乎到了断流的程度。它们像两只血盆大口,强烈地张开着,在向老天爷索要雨水来装填呢!
最后,老天爷倒是给过了,在它快要断流的关键时刻,就会有一场雨下下来。但多数时候,它是处于饥饱不匀的状态的;村里的那几个山茅坑、几处小堰塘,供附近的庄稼地和周围的人们日常取水都相当吃力了。
但也不是一旦水源充足了,那些连片的农田就有指望的了。更不是说,水能让播种在这田那地里的种子,就会有满意的收成。
老农们可不这样想,他们压根儿也不敢这样想。
事实是,人们通过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家里的柜子,要么装了粮食的柜子没装满,要么空着的柜子在耐心地等着装粮,劳动者的肚子却要天天饿得咕咕叫。
归其原因,主要是从生产队里没分多少粮食回家。
我们家的情况尤为突出。一年四季,我们天天都在想多出工——只有多出工,才能多分口粮;只有多分口粮回家,肚子才会停止天天无休止地咕咕叫。可是不行啊,我们家娃娃有五个,我是老大——还不满十岁呢!即便去生产队做些力所能及的“轻松活”,挣到的工分顶多也仅是一个强劳力一天“十分”的一半。父亲在外地教书,拿着一份微薄的现成钱。奶奶有七十多岁了,走路都叮叮拐拐的,只能留在家里搞后勤。母亲是个体弱的人,三天两头犯病。
自然,我就成了家里的“强”劳力了——比起四个小妹来,我还多了一层男子汉的身份。
我记得最清楚,年底了——几乎每年都如此,父母亲都在商量着要去外地买粮。那时候的“外地”,几乎都是像住山下或是河边那样的人家,他们当地水源好,受老天爷照顾的多,粮食都能增产增收。
买粮的钱是从父亲那一月二三十元的工资中来支取的。而买回家的粮食虽然救了急,但也是掺和着粗粮与蔬菜细水长流来吃的。
很早,我就听到了那句村里人常挂在嘴边的农谚:“有了一顿充,没了敲米桶。”
二
母亲是个做事有思量的人。说她过日子很讲究细水长流,可是更贴切的。
我寻思,她应该是在总结了别人的经验教训之后,自个儿悟出的一套方法、又专为应对那个艰难的时局吧。
我们生产队就有这样一户人家,他们总共七口人中,强劳力就占了五个,挣的工分是全队最高的,往家里分回的口粮,也是全队最多的。结果是,那么多的粮食还吃不到年底。没到年底,他们早就断顿了,还到处去借粮来吃。
不止一个人亲眼见到过他们家顿顿都箜“干饭”来吃,当然我也见到过了。他们箜的干饭还尽是大白米,里面完全没有其它的杂物掺杂,着实令见到的人们羡慕不已。
后来,我就听到了从他们家传出来的怪事。说一家子人在肚子饿时,就用“糖精”水充饥——家里断粮了呗,没吃的了。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穷。”好像就是在说他们家似的。
村里常常有人见到他们家那“没名堂”的样子:麦子出来了,就上顿下顿的光吃面;谷子出来了,就又上顿下顿的光吃米……感觉像是吃完了事似的。这样的吃法,安有不把家吃空的道理?
而我们家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我们,把人家大吃大喝的吃法羡慕得不得了。可又不敢公开与大人作对,却在心里常常叽叽歪歪地,安排我们做的事,要么狠狠地拖着,要么以搞忘记了的名义干脆不去做。
我记得,我们不管吃的任何饭,都不是那么“爽快”,里面都要夹杂一些杂七杂八的成份。平时,稀饭一直是我们家的主打饭。稀汤簸浪的稀饭里,硬是生拉硬拽地加进了些酸菜、红苕、南瓜之类的杂物。尽管如此,它还是没法因此干起来。
面对那能照得见人影的稀饭,我们也只能嘿哧嘿哧地喝。好在那时我人年轻,抵抗力尚可,上厕所的次数要少些,就是才屁大会儿功夫肚子就饿了。奶奶可就不一样了,她随时都在往厕所里去……
好不容易安排吃一顿的面条,也被那汤汤水水和各种蔬菜给搅了局。全家人要吃一顿面条,得好几天提前布局,得等蔬菜多些时,才有机会去实施。八口人八碗面条,也够多的了。倘若里面没有些其它东西掺杂,试想一下,哪有那么多呢?遇家里来了客人,没什么拿出来可招待客人的,那岂不要抓瞎了吗?母亲常这样说,让我们要多理解她的难处。
我们即便吃的不是那些加了汤汤水水的饭,可那里面的杂东西定是不能少的。比如全家人要吃一顿“干饭”时,那“干饭”里,白米也会与红苕、南瓜,甚至是酸菜作伴的。杂东西一定要比米多,它们占据的分量往往多出两三倍。
我们家自留地里,几乎年年如此,大人们爱在地里洒播白萝卜、红萝卜的种子,等那些苗儿都长大了,就变成了大个头的白萝卜、红萝卜了。白萝卜生长在上半年,红萝卜生长在春节前。我们用它俩常常做些萝卜颗子饭来吃。白的萝卜、白的米,还有红萝卜,它们混杂在一起甚是好看。里面有盐味,以及多得数不清的油分子,那混杂起来的味道着实令人眼馋嘴馋。只是那米,在饭里仅仅是个点缀了。
给这一系列加进了汤汤水水、杂七杂八的饭食,大人给我们的说辞是,又不是毛葫芦,哪有不喝汤的道理?
虽然我们的耳朵在听,却压根儿就没见过“毛葫芦”是个啥样的。
三
小时候被迫适应的生活方式,成了我日后的生活习惯,我努力把它带到了今天。
回想起我在刚出生社会、来到垭口小学任教的那个时候,家里一周能让我带走的精粮也相当有限,像红苕南瓜酸菜包谷面……几乎样样都要追随着我一起“出征”,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背在背上,生怕有个闪失——因为,它们是维持我生命的重要源泉。
到了垭口小学后,“伙食团”里顿顿都仅我一人,一天三顿,多数情况下都是稀饭附体。哄骗嘴把稀饭吃下,只要肚子不闹革命就行了。多数时候是我带来的那些泡咸菜,把稀饭哄骗进了肚。
而带的泡咸菜也有限,每星期的前几天,我每顿仅拿它当个点缀而已。如果不能这样,后面的那几天就会没办法应付了。一个人肚子饿了时,是什么东西都能吃下去的,我以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至于吃个稀饭,还要附加上其它的什么菜,那太奢侈了,我简直讲究不起。
两年以后,我去到部队服役。新兵训练时,条件有些艰苦,我们住在一处废弃的二楼。木板上铺稻草,晚上挨在一起睡地铺。白天学“走路”,累得腰酸背痛,早上吃稀饭,没有下饭菜,有人就受不了了,说在家都没吃过这……这倒有点合我的胃口。我不在乎,端起就喝,喝得山响,把周围的人都给吸引住了……就是晚上吃的那一顿又一顿的面条,对我来说未免有点“那个”了——面条干干的,里面既没有汤、又没有蔬菜。
所幸调到了机关,条件有了改观。我一人住一间小屋子,买饭票吃,可以自由开伙。那时为了省下伙食费,我吃的那一日三餐,多数时候都在稀饭与面条之间徘徊。稀饭能喝着吃,面条里面有汤、有蔬菜。
有时,我就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挺有意思的。抑或是因了我的感召力吧,才与八竿子打不着的妻子走到了一起。
她的饮食习惯与我完全一致。
怕我不习惯她的生活方式,她给我的解释是:吃稀饭养颜;吃面条,虽然有时心烧,但加点儿蔬菜,用些汤汤水水灌下去,情形就不一样了……
我笑笑,之所以要以我的方式去吃那些汤汤水水、杂七杂八的饭,我哪是因为像她说的那样嘛……
但我还是向她点了点头,表示是从心底里认可的!
什么叫饭呢?
通常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大概只是那种单纯的用主粮做成的熟食,才被称为饭吧!我觉得这也有点儿太片面了。为饭下的这个定义,也未免太狭隘了些!
在很早以前,我就听到一则笑话,说一个憨包干儿子(指女婿)到他媳妇的娘家吃酒。回来后他的父亲逗他问,你老丈人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他想了想,面露难色地说,只喝酒了、没吃饭。在一旁的媳妇就有点儿着急了,忙接过话茬说,他们做了一桌子的菜,你连一口都没吃,只顾喝酒……哎呦喂,我的憨儿子啊,你咋这么执着哟。那一桌子的菜,不是饭吗?
初听这个故事时,我还小得有些可怜兮兮的。看大人们把眼泪都笑出来的样子,我也就跟着笑了起来,却丝毫也不知道那笑里藏着的讽刺。可有一点,让我对“饭”有了新的认识,至少是拓宽了对饭的理解范围。
于是,我就在想,照此说来,我们小时候吃到的那些清汤寡水的东西,或者说干脆连粮食都不加点进去的汤汤水水,也应该是叫它为饭的了。可那时的我们,显然不这样想、更没这样看过。
我们那个天高皇帝远的村落,坐落在群山深处的山顶上,其地理位置本身就阻碍了它的发展。别说水资源有多丰富,就是人畜饮水,常常都出现大问题。
有年天干、久旱无雨——其实,天干在我们那儿又岂止才一两个年份呢?即便风调雨顺的年景,粮食又何曾真正的大丰收过啊!天干让原有的吃水都紧张了起来,连村里的“山上”和“坪上”那两处从未干涸过的老井,也几乎到了断流的程度。它们像两只血盆大口,强烈地张开着,在向老天爷索要雨水来装填呢!
最后,老天爷倒是给过了,在它快要断流的关键时刻,就会有一场雨下下来。但多数时候,它是处于饥饱不匀的状态的;村里的那几个山茅坑、几处小堰塘,供附近的庄稼地和周围的人们日常取水都相当吃力了。
但也不是一旦水源充足了,那些连片的农田就有指望的了。更不是说,水能让播种在这田那地里的种子,就会有满意的收成。
老农们可不这样想,他们压根儿也不敢这样想。
事实是,人们通过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家里的柜子,要么装了粮食的柜子没装满,要么空着的柜子在耐心地等着装粮,劳动者的肚子却要天天饿得咕咕叫。
归其原因,主要是从生产队里没分多少粮食回家。
我们家的情况尤为突出。一年四季,我们天天都在想多出工——只有多出工,才能多分口粮;只有多分口粮回家,肚子才会停止天天无休止地咕咕叫。可是不行啊,我们家娃娃有五个,我是老大——还不满十岁呢!即便去生产队做些力所能及的“轻松活”,挣到的工分顶多也仅是一个强劳力一天“十分”的一半。父亲在外地教书,拿着一份微薄的现成钱。奶奶有七十多岁了,走路都叮叮拐拐的,只能留在家里搞后勤。母亲是个体弱的人,三天两头犯病。
自然,我就成了家里的“强”劳力了——比起四个小妹来,我还多了一层男子汉的身份。
我记得最清楚,年底了——几乎每年都如此,父母亲都在商量着要去外地买粮。那时候的“外地”,几乎都是像住山下或是河边那样的人家,他们当地水源好,受老天爷照顾的多,粮食都能增产增收。
买粮的钱是从父亲那一月二三十元的工资中来支取的。而买回家的粮食虽然救了急,但也是掺和着粗粮与蔬菜细水长流来吃的。
很早,我就听到了那句村里人常挂在嘴边的农谚:“有了一顿充,没了敲米桶。”
二
母亲是个做事有思量的人。说她过日子很讲究细水长流,可是更贴切的。
我寻思,她应该是在总结了别人的经验教训之后,自个儿悟出的一套方法、又专为应对那个艰难的时局吧。
我们生产队就有这样一户人家,他们总共七口人中,强劳力就占了五个,挣的工分是全队最高的,往家里分回的口粮,也是全队最多的。结果是,那么多的粮食还吃不到年底。没到年底,他们早就断顿了,还到处去借粮来吃。
不止一个人亲眼见到过他们家顿顿都箜“干饭”来吃,当然我也见到过了。他们箜的干饭还尽是大白米,里面完全没有其它的杂物掺杂,着实令见到的人们羡慕不已。
后来,我就听到了从他们家传出来的怪事。说一家子人在肚子饿时,就用“糖精”水充饥——家里断粮了呗,没吃的了。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穷。”好像就是在说他们家似的。
村里常常有人见到他们家那“没名堂”的样子:麦子出来了,就上顿下顿的光吃面;谷子出来了,就又上顿下顿的光吃米……感觉像是吃完了事似的。这样的吃法,安有不把家吃空的道理?
而我们家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我们,把人家大吃大喝的吃法羡慕得不得了。可又不敢公开与大人作对,却在心里常常叽叽歪歪地,安排我们做的事,要么狠狠地拖着,要么以搞忘记了的名义干脆不去做。
我记得,我们不管吃的任何饭,都不是那么“爽快”,里面都要夹杂一些杂七杂八的成份。平时,稀饭一直是我们家的主打饭。稀汤簸浪的稀饭里,硬是生拉硬拽地加进了些酸菜、红苕、南瓜之类的杂物。尽管如此,它还是没法因此干起来。
面对那能照得见人影的稀饭,我们也只能嘿哧嘿哧地喝。好在那时我人年轻,抵抗力尚可,上厕所的次数要少些,就是才屁大会儿功夫肚子就饿了。奶奶可就不一样了,她随时都在往厕所里去……
好不容易安排吃一顿的面条,也被那汤汤水水和各种蔬菜给搅了局。全家人要吃一顿面条,得好几天提前布局,得等蔬菜多些时,才有机会去实施。八口人八碗面条,也够多的了。倘若里面没有些其它东西掺杂,试想一下,哪有那么多呢?遇家里来了客人,没什么拿出来可招待客人的,那岂不要抓瞎了吗?母亲常这样说,让我们要多理解她的难处。
我们即便吃的不是那些加了汤汤水水的饭,可那里面的杂东西定是不能少的。比如全家人要吃一顿“干饭”时,那“干饭”里,白米也会与红苕、南瓜,甚至是酸菜作伴的。杂东西一定要比米多,它们占据的分量往往多出两三倍。
我们家自留地里,几乎年年如此,大人们爱在地里洒播白萝卜、红萝卜的种子,等那些苗儿都长大了,就变成了大个头的白萝卜、红萝卜了。白萝卜生长在上半年,红萝卜生长在春节前。我们用它俩常常做些萝卜颗子饭来吃。白的萝卜、白的米,还有红萝卜,它们混杂在一起甚是好看。里面有盐味,以及多得数不清的油分子,那混杂起来的味道着实令人眼馋嘴馋。只是那米,在饭里仅仅是个点缀了。
给这一系列加进了汤汤水水、杂七杂八的饭食,大人给我们的说辞是,又不是毛葫芦,哪有不喝汤的道理?
虽然我们的耳朵在听,却压根儿就没见过“毛葫芦”是个啥样的。
三
小时候被迫适应的生活方式,成了我日后的生活习惯,我努力把它带到了今天。
回想起我在刚出生社会、来到垭口小学任教的那个时候,家里一周能让我带走的精粮也相当有限,像红苕南瓜酸菜包谷面……几乎样样都要追随着我一起“出征”,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背在背上,生怕有个闪失——因为,它们是维持我生命的重要源泉。
到了垭口小学后,“伙食团”里顿顿都仅我一人,一天三顿,多数情况下都是稀饭附体。哄骗嘴把稀饭吃下,只要肚子不闹革命就行了。多数时候是我带来的那些泡咸菜,把稀饭哄骗进了肚。
而带的泡咸菜也有限,每星期的前几天,我每顿仅拿它当个点缀而已。如果不能这样,后面的那几天就会没办法应付了。一个人肚子饿了时,是什么东西都能吃下去的,我以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至于吃个稀饭,还要附加上其它的什么菜,那太奢侈了,我简直讲究不起。
两年以后,我去到部队服役。新兵训练时,条件有些艰苦,我们住在一处废弃的二楼。木板上铺稻草,晚上挨在一起睡地铺。白天学“走路”,累得腰酸背痛,早上吃稀饭,没有下饭菜,有人就受不了了,说在家都没吃过这……这倒有点合我的胃口。我不在乎,端起就喝,喝得山响,把周围的人都给吸引住了……就是晚上吃的那一顿又一顿的面条,对我来说未免有点“那个”了——面条干干的,里面既没有汤、又没有蔬菜。
所幸调到了机关,条件有了改观。我一人住一间小屋子,买饭票吃,可以自由开伙。那时为了省下伙食费,我吃的那一日三餐,多数时候都在稀饭与面条之间徘徊。稀饭能喝着吃,面条里面有汤、有蔬菜。
有时,我就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挺有意思的。抑或是因了我的感召力吧,才与八竿子打不着的妻子走到了一起。
她的饮食习惯与我完全一致。
怕我不习惯她的生活方式,她给我的解释是:吃稀饭养颜;吃面条,虽然有时心烧,但加点儿蔬菜,用些汤汤水水灌下去,情形就不一样了……
我笑笑,之所以要以我的方式去吃那些汤汤水水、杂七杂八的饭,我哪是因为像她说的那样嘛……
但我还是向她点了点头,表示是从心底里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