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胖子赵家沟人,初中毕业后,在家里务农,一个广新场的远房亲戚,是做坝坝宴的,忙不过来时,就请他去帮忙。久了他学会了技术,就自己出来单干,做坝坝宴。如今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厨馆司了。
坝坝宴俗称吃九斗碗或者九大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蜀都地区在民国时期流行用大碗来喝酒,称之为“九斗碗”,另一个原因说由九大菜而得名,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九斗碗在四川很流行,无论婚丧嫁娶,生子买房,乡民都请来亲朋好,在自家院坝里,院坝小的选在土里或者道路上。摆上几座,大吃一番。虽然,农家乐和馆子越来越多,但是四川人往往觉得吃馆子是吃档次,菜色好看不好吃。要想吃到好吃的川菜,就只有坝坝宴了。在成都老报人车辐的《川菜杂谈》一书中,四川作家艾芜曾如此回忆“九斗碗”:“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从历史上来看,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一点,一般婚姻宴客的风俗,都得有个‘九斗碗’,即要有九碗菜肴,摆在桌上。有钱人家,还得在‘九斗碗’之外,再加九个冷盘。”不占多少地方,也不挑剔味道,更不讲究排场。大家聚在一起,吃的不是酒席,是喜欢那种幸福、热闹的氛围。
云胖子姓黄,名黄云,小名云娃。家住赵家沟中段,身体长得很胖,估计有一百七八十斤,体态臃肿,行动缓慢,所以大家叫他云胖子。久了,他这个黄云的名字都记不得了。他父亲黄正书养育了六个儿女。他属排行老大。由于家里弟弟姊妹很多,从小就帮助父母,撑起了这个家。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做家务,煮饭、喂猪、捡柴、割猪草,样样都干,还与大人一道做农活,但他却渴望与其他孩子一样走进教室读书。
70年代中期,大队在赵家沟二队开办了上午读书,下午回家做农活的半工半读学校。教室非常简陋,缝隙很大的石头墙,坑坑洼洼的泥巴地面,破旧的瓦房,晴天太阳从瓦缝里射到教室,遇到雨天房顶漏雨,学生们还要戴着草帽斗笠上课。社员们拆下门板,刷成黑漆就成了上课的黑板,石板做桌子,学生从家里自带板凳。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却是附近小孩求学的天堂。学校只有十几个学生,基本上都是男娃。
云胖子的几个弟妹逐渐长大,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的负担就更重了,父母就更加辛劳了。一天清晨,云娃很早就起床,煮好苞谷kaokao(苞谷糊糊),给父母和妹妹舀上一碗。去请阿爸、阿娘吃饭。才出早工回来的阿爸,一脸不高兴,端着又粗又没有油水的苞谷kaokao(苞谷糊糊),吃了一口,放下碗说道:“云娃、二娃,你们听到,现在家里很穷,挣工分的人少,家里每年都要欠队上的粮食,我们家是zhao钱户(欠钱户),我和你们阿娘商量,老大就不要读书了,帮到家里挣工分,让后面的弟弟妹妹去读一点书。”
云娃听到后如一阵炸雷炸响在耳边,大哭起来,高声吼道:“阿爸、阿娘,我要读书,我要读书!”看到老大大哭起来,阿爸不知所措。为了缓和气氛,想出一个主意:“反正你们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人读书,要不你们粘钩,看哪个不读?”这时,弟弟也大吼起来:“不管喔嘎(怎么),我要读书。”
作为大哥,看到弟弟大哭起来,心一下子就软下来了。含着眼泪说道:“爸,我晓得多读书有用,确实想读书,那个喊我是家里的老大呢?老大就要给妈老汉分担一点,那我就不读了,那就让弟弟妹妹去读书吧!”说完,性子倔犟的他将筷子一摔,打在装满苞谷kaokao(苞谷糊糊)的碗上面,将滚烫的苞谷kaokao(苞谷糊糊)溅到阿爸的胸膛,将阿爸那坚实的胸膛烫出好几个水泡。阿爸知道老大喜欢读书,成绩又好,不让他读书那就是要他的命,他心中有怨气,需要发泄。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由于家里实在是困难,八个人吃饭,两个人挣工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儿子女儿都想读书,无法两全,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做父母的怎么不心疼啊!一旁的阿娘赶紧抱着云娃,抚摸着他的头,两行眼泪滴在他的头上,一家人都成了泪人,这顿早饭成了云胖子这一生最难忘的早餐。
没有读书的云娃,用那稚嫩的双肩与父母一道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下地干活,还要做大量的家务。父母都很累,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饭,好让弟弟妹妹吃完早饭赶去学校读书。然后煮猪潲,跟做大人一道出工,
云娃的阿爸身体一直较差,由于辛劳成疾,60年代就身患心脏病。队长为了照顾他,就让在远斌爷爷私塾读过两年书,会打算盘的黄正书做了队里的会计。除了基本工分外,队上每年还要给他一定的工分补助。这样家里的日子基本过得去。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加之黄家很穷。云娃就按照赤脚医生的吩咐上山采草药,熬好给阿爸吃,日子艰难地过着……
1975年秋的一个夜晚,一家人吃完红苕稀饭,早早就睡去了。到了下半夜云娃听到阿娘的喊声:“大娃儿,快起来,你阿爸不行了。”云娃和弟弟翻身起床,来到阿爸阿娘的房间,看到阿娘抱着阿爸,床前的泥巴地上有一大摊血,秀蓉知道阿爸已经过世了,他拉着阿爸,不停地哭喊:“阿爸,阿爸,你醒醒,你莫走啊,你走了,阿娘和我们几姊妹喔嘎办啊?”任凭云娃怎样的喊叫,阿爸再也没有醒来,凄惨的喊声冲破茅草房,飞向漆黑的夜空,惊动着这个古老的赵家沟。一生清苦,一生勤劳,为人善良的黄正书再也没有醒来。
生产队钟队长黑夜中打着手电筒来到黄家,看到哭成一团的这一家人,心里也非常难过。作为队长的他,一心想着社员,一心想着要帮黄家人安排处理好后事。由于队里社员的帮忙,很快就修建出一座石头匣子的墓。位置选在黄家老房后面的红花梁子山嘴上,这里背靠山,前望赵家沟,视野开阔,风水先生说这里风水很好,由于棺材太短,当时也来不及做合适的棺材,只有将就使用。一米八个儿的黄正书遗体放入一米五左右的棺材,两只脚露在外面,用竹席包裹。就这样将黄正书安葬。
安葬那天,细雨蒙蒙,老天也为这位善良的人哭泣。全队的社员都去了,看到善良公正的云娃父亲双脚外露被安葬,大家都哭了,哭声惊动着这座红花梁子,哭声是对云娃父亲的追忆,哭声是为失去家里顶梁柱的黄家人将来生活担忧。
远斌当年只有12岁,与云娃是小学的同学,非常要好,经常跑到黄家去玩耍,乡亲们看到孤儿寡母的这一家人心里都非常难过,纷纷表示将来一定要帮衬黄家,让几个儿女长大成人。后事处理完后,大队干部和生产队干部又来到黄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看到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几间破草房,几个未成年的儿女,干部们的心里都非常难过。经过研究免去了黄家欠生产队的粮食和款项,减轻一家人的困难。让黄家人轻装前进。
苦命的云娃就像赵家沟红花梁子那石头缝里生长的小树一样,顽强而又艰难地生长。长大成人后,勤劳的云娃种田刨地是一把好手,包产到户后,自家的土地种出的粮食连连丰收,几姊妹日子还过得轻松。后来,他也去广东打过工,但是考虑家里老母亲需要照顾,几个弟妹需要成家,也就不敢远走。回到成都神仙树一家卤鸭子店帮工,每天起早贪黑,杀鸭子,扯鸭毛,大铁锅里用沥青烫鸭毛,然后在大铁锅里煮鸭子,下午骑着拉着板板车,走街串巷卖卤鸭子。这个彭州老板人善,见云娃这么卖力,工钱一个月达到300多,几乎和广州打工的持平了。每天又是好酒好菜,甚至卤肉款待云娃,瘦弱的云娃,身体逐渐发胖,就成了如今的云胖子。但他,也熟悉了餐饮腌鲁行业一些道道。
由于长期与沥青打交道,造成云娃身体出现问题,只好回到老家与“扁担亲”换回来的婆娘一起种地。这样,日子越过越艰难了。
世纪之交,举国同庆,云娃戴上一顶破草帽,扛着锄头,吹着口哨,正朝红花梁子自己的包产地走,听到一声喊:“云娃,你广新场的表哥肖远富打电话,到我家,让你去帮到卖卤鸭子。”云娃转身一看是赵东祥老辈子,气喘吁吁地向他喊道。“谢谢东祥老辈子,劳蔚(辛苦)你了。这条沟就你家有电话,你是好人啊!”
“云娃,记得去广新场啊!”赵东祥反复叮嘱道。
“晓得了,东祥老辈子,进屋喝口水啊?”云娃非常感谢东祥老辈子平时对皇家的关照。
第二天,云娃就来到处在广新场口转角处的表哥家。门口挂着一个大牌子“肖板鸭”,一股卤肉香味扑面而来。这是一家老牌腌卤店,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卤菜是人们忙累了的最好下酒菜,也是招待客人的招牌菜。
20世纪70年代初,广新场就开了十来家经营烧腊的店、摊,其中名气最大的当数黄州会馆侧边的邬姓人家开的“邬烧腊”和在下正街曾姓人家开的“曾烧腊”。两家烧腊的制作工艺不同、各有特色,都是按照祖传秘方用一些纯天然的植物香料卤制而成,出锅时红光油亮,品尝时香脆可口。烧腊销售的最佳时段是下午,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当一户户商家将摊位从店内陆续摆向街边时,一股诱人的香味便弥漫在古镇上空,让住在附近的人们无不为之心动。
改革开放后,老一辈腌卤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批如“刁卤肉”“肖板鸭”“李兔儿”悄然呈现出来,尤其“肖板鸭”更具盛名。据老年人说:湖广填四川时,广新龙虎一带,集聚了大量的客家人,他们在此生活繁衍,也把客家的饮食文化带入当地。农耕时代的田地里,稻谷飘香,鸭鹅成群,源远流长的自然条件,为板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勤劳聪慧的广新人在当时就开始不断研习、反复试验制作板鸭。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板鸭的做工越来越考究,制作也越来越精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肖板鸭”分为卤鸭和风吹鸭两种系列,其中卤鸭为熟食,风吹鸭为生食。全部采用广新龙虎一带农家田野养殖的土麻鸭、剑鸭为原料。活鸭宰杀去毛后,利用当地清澈泉水反复漂洗,清除淤血和脏物。干板鸭加精盐、香料浸渍、烟熏、风干。卤板鸭晒干水分后,用优质柏树枝烟熏,然后选用八角、茴香、花椒、老姜、陈皮、酱油、白糖、胡椒、冰糖等多种香料下锅卤制,最后还用上等的菜籽油浸炸,最后卤鸭呈油亮油亮,香酥皮脆,入口一嚼,肉香骨脆,满口冒油,口味甜绵,香味悠远。
如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经营户纷纷在配方用料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出奇制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火候的选择上下功夫,有的另辟蹊径,大胆进行新的尝试,如在卤料中加入香蕉、苹果等,使其具有水果的香味。肖板鸭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色香味俱全,更迎合人们多元化的口味和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孩童时,远斌经常有事莫事都想去赶场,就是冲着那街上飘着这种浓浓卤肉香味。要是花上两分钱买上一只兔前腿或花上五分钱买上一个兔脑壳、鹅翅膀,拿着它一边啃一边高高兴兴地回家,那感觉,犹如享受到一顿精美大餐。
云娃来到“肖板鸭”家后,很珍惜这份工作,由于有成都卤鸭店帮工的经验,做起来很顺手,早上杀鸭,烫鸭,下午就在铺面上卖板鸭。长期的销售,他发现有个龙虎人,每隔几天就要买二三十只鸭子,并要求打折。细细研究原来他是在龙虎一带做九斗碗的乡厨,农民家里的办喜事和白事都要摆酒席,附近又没有酒店只有在自家院坝,摆坝坝宴。
没多久莲花村的同学袁癫子,是个小包工头,喜欢请客,他婆娘四十岁,就在莲花村举办了40桌坝坝宴,云娃也参加了,席间他仔细问了袁同学办坝坝宴的成本、收益,他发现,做坝坝宴有搞头。于是他就告别表哥,自己出来单干了。他买来桌子板凳,笼子,大铁锅,等家什,把自己的婆娘、儿子,附近队上的留守妇女,召集起来做坝坝宴。从他母亲60岁生日做起,练习手艺,广为宣传。半年后,“云娃乡厨”在赵家沟,就有了名气。他又买来一辆三轮摩托车,把市场扩大到广新和竹林一带。开初他利用自家种植的蔬菜、萝卜、莲花白、红苕等,赚得腰包鼓鼓的。
有了钱,云娃就将老家的泥土房子拆了,修建了两层非常气派的楼房,花费四十来万元。当然修房子的资金还有一部分建筑材料,如水泥河沙预制板都是在龙娃那里赊账的,足足有二十来万元。为了尽快还清欠账,他拼命地扩大自己的坝坝宴业务,生意一度火爆。萝卜快了不洗泥,云娃的做九斗碗的质量逐渐下来,分量也减少了,农村人一般不讲味道,只讲鱼多、肉多、鸡多,分量要是不足,口碑就会下来。
就在这个时刻,云娃承办的坛罐窑一个老者七十大寿的宴席,就出了大事。
喜庆的九斗碗结束后,云娃与主人家的亲友、同学,打起了麻将,四点左右,主人家接到电话,说中午在寿宴吃过饭的几个妇女和小娃娃住进了广新卫生院,症状是拉肚子,严重的还上吐下泻。到医院的人逐渐增多,很快就有三四十人住进了医院。医院杨院长初步判断是食物中毒。他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一边电话报告县防疫站和县卫生局;一边召集全院医务人员,全面行动,救治患者;还向乡政府主管乡长做了汇报。
坝坝宴俗称吃九斗碗或者九大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蜀都地区在民国时期流行用大碗来喝酒,称之为“九斗碗”,另一个原因说由九大菜而得名,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九斗碗在四川很流行,无论婚丧嫁娶,生子买房,乡民都请来亲朋好,在自家院坝里,院坝小的选在土里或者道路上。摆上几座,大吃一番。虽然,农家乐和馆子越来越多,但是四川人往往觉得吃馆子是吃档次,菜色好看不好吃。要想吃到好吃的川菜,就只有坝坝宴了。在成都老报人车辐的《川菜杂谈》一书中,四川作家艾芜曾如此回忆“九斗碗”:“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从历史上来看,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一点,一般婚姻宴客的风俗,都得有个‘九斗碗’,即要有九碗菜肴,摆在桌上。有钱人家,还得在‘九斗碗’之外,再加九个冷盘。”不占多少地方,也不挑剔味道,更不讲究排场。大家聚在一起,吃的不是酒席,是喜欢那种幸福、热闹的氛围。
云胖子姓黄,名黄云,小名云娃。家住赵家沟中段,身体长得很胖,估计有一百七八十斤,体态臃肿,行动缓慢,所以大家叫他云胖子。久了,他这个黄云的名字都记不得了。他父亲黄正书养育了六个儿女。他属排行老大。由于家里弟弟姊妹很多,从小就帮助父母,撑起了这个家。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做家务,煮饭、喂猪、捡柴、割猪草,样样都干,还与大人一道做农活,但他却渴望与其他孩子一样走进教室读书。
70年代中期,大队在赵家沟二队开办了上午读书,下午回家做农活的半工半读学校。教室非常简陋,缝隙很大的石头墙,坑坑洼洼的泥巴地面,破旧的瓦房,晴天太阳从瓦缝里射到教室,遇到雨天房顶漏雨,学生们还要戴着草帽斗笠上课。社员们拆下门板,刷成黑漆就成了上课的黑板,石板做桌子,学生从家里自带板凳。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却是附近小孩求学的天堂。学校只有十几个学生,基本上都是男娃。
云胖子的几个弟妹逐渐长大,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的负担就更重了,父母就更加辛劳了。一天清晨,云娃很早就起床,煮好苞谷kaokao(苞谷糊糊),给父母和妹妹舀上一碗。去请阿爸、阿娘吃饭。才出早工回来的阿爸,一脸不高兴,端着又粗又没有油水的苞谷kaokao(苞谷糊糊),吃了一口,放下碗说道:“云娃、二娃,你们听到,现在家里很穷,挣工分的人少,家里每年都要欠队上的粮食,我们家是zhao钱户(欠钱户),我和你们阿娘商量,老大就不要读书了,帮到家里挣工分,让后面的弟弟妹妹去读一点书。”
云娃听到后如一阵炸雷炸响在耳边,大哭起来,高声吼道:“阿爸、阿娘,我要读书,我要读书!”看到老大大哭起来,阿爸不知所措。为了缓和气氛,想出一个主意:“反正你们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人读书,要不你们粘钩,看哪个不读?”这时,弟弟也大吼起来:“不管喔嘎(怎么),我要读书。”
作为大哥,看到弟弟大哭起来,心一下子就软下来了。含着眼泪说道:“爸,我晓得多读书有用,确实想读书,那个喊我是家里的老大呢?老大就要给妈老汉分担一点,那我就不读了,那就让弟弟妹妹去读书吧!”说完,性子倔犟的他将筷子一摔,打在装满苞谷kaokao(苞谷糊糊)的碗上面,将滚烫的苞谷kaokao(苞谷糊糊)溅到阿爸的胸膛,将阿爸那坚实的胸膛烫出好几个水泡。阿爸知道老大喜欢读书,成绩又好,不让他读书那就是要他的命,他心中有怨气,需要发泄。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由于家里实在是困难,八个人吃饭,两个人挣工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儿子女儿都想读书,无法两全,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做父母的怎么不心疼啊!一旁的阿娘赶紧抱着云娃,抚摸着他的头,两行眼泪滴在他的头上,一家人都成了泪人,这顿早饭成了云胖子这一生最难忘的早餐。
没有读书的云娃,用那稚嫩的双肩与父母一道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下地干活,还要做大量的家务。父母都很累,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饭,好让弟弟妹妹吃完早饭赶去学校读书。然后煮猪潲,跟做大人一道出工,
云娃的阿爸身体一直较差,由于辛劳成疾,60年代就身患心脏病。队长为了照顾他,就让在远斌爷爷私塾读过两年书,会打算盘的黄正书做了队里的会计。除了基本工分外,队上每年还要给他一定的工分补助。这样家里的日子基本过得去。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加之黄家很穷。云娃就按照赤脚医生的吩咐上山采草药,熬好给阿爸吃,日子艰难地过着……
1975年秋的一个夜晚,一家人吃完红苕稀饭,早早就睡去了。到了下半夜云娃听到阿娘的喊声:“大娃儿,快起来,你阿爸不行了。”云娃和弟弟翻身起床,来到阿爸阿娘的房间,看到阿娘抱着阿爸,床前的泥巴地上有一大摊血,秀蓉知道阿爸已经过世了,他拉着阿爸,不停地哭喊:“阿爸,阿爸,你醒醒,你莫走啊,你走了,阿娘和我们几姊妹喔嘎办啊?”任凭云娃怎样的喊叫,阿爸再也没有醒来,凄惨的喊声冲破茅草房,飞向漆黑的夜空,惊动着这个古老的赵家沟。一生清苦,一生勤劳,为人善良的黄正书再也没有醒来。
生产队钟队长黑夜中打着手电筒来到黄家,看到哭成一团的这一家人,心里也非常难过。作为队长的他,一心想着社员,一心想着要帮黄家人安排处理好后事。由于队里社员的帮忙,很快就修建出一座石头匣子的墓。位置选在黄家老房后面的红花梁子山嘴上,这里背靠山,前望赵家沟,视野开阔,风水先生说这里风水很好,由于棺材太短,当时也来不及做合适的棺材,只有将就使用。一米八个儿的黄正书遗体放入一米五左右的棺材,两只脚露在外面,用竹席包裹。就这样将黄正书安葬。
安葬那天,细雨蒙蒙,老天也为这位善良的人哭泣。全队的社员都去了,看到善良公正的云娃父亲双脚外露被安葬,大家都哭了,哭声惊动着这座红花梁子,哭声是对云娃父亲的追忆,哭声是为失去家里顶梁柱的黄家人将来生活担忧。
远斌当年只有12岁,与云娃是小学的同学,非常要好,经常跑到黄家去玩耍,乡亲们看到孤儿寡母的这一家人心里都非常难过,纷纷表示将来一定要帮衬黄家,让几个儿女长大成人。后事处理完后,大队干部和生产队干部又来到黄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看到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几间破草房,几个未成年的儿女,干部们的心里都非常难过。经过研究免去了黄家欠生产队的粮食和款项,减轻一家人的困难。让黄家人轻装前进。
苦命的云娃就像赵家沟红花梁子那石头缝里生长的小树一样,顽强而又艰难地生长。长大成人后,勤劳的云娃种田刨地是一把好手,包产到户后,自家的土地种出的粮食连连丰收,几姊妹日子还过得轻松。后来,他也去广东打过工,但是考虑家里老母亲需要照顾,几个弟妹需要成家,也就不敢远走。回到成都神仙树一家卤鸭子店帮工,每天起早贪黑,杀鸭子,扯鸭毛,大铁锅里用沥青烫鸭毛,然后在大铁锅里煮鸭子,下午骑着拉着板板车,走街串巷卖卤鸭子。这个彭州老板人善,见云娃这么卖力,工钱一个月达到300多,几乎和广州打工的持平了。每天又是好酒好菜,甚至卤肉款待云娃,瘦弱的云娃,身体逐渐发胖,就成了如今的云胖子。但他,也熟悉了餐饮腌鲁行业一些道道。
由于长期与沥青打交道,造成云娃身体出现问题,只好回到老家与“扁担亲”换回来的婆娘一起种地。这样,日子越过越艰难了。
世纪之交,举国同庆,云娃戴上一顶破草帽,扛着锄头,吹着口哨,正朝红花梁子自己的包产地走,听到一声喊:“云娃,你广新场的表哥肖远富打电话,到我家,让你去帮到卖卤鸭子。”云娃转身一看是赵东祥老辈子,气喘吁吁地向他喊道。“谢谢东祥老辈子,劳蔚(辛苦)你了。这条沟就你家有电话,你是好人啊!”
“云娃,记得去广新场啊!”赵东祥反复叮嘱道。
“晓得了,东祥老辈子,进屋喝口水啊?”云娃非常感谢东祥老辈子平时对皇家的关照。
第二天,云娃就来到处在广新场口转角处的表哥家。门口挂着一个大牌子“肖板鸭”,一股卤肉香味扑面而来。这是一家老牌腌卤店,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卤菜是人们忙累了的最好下酒菜,也是招待客人的招牌菜。
20世纪70年代初,广新场就开了十来家经营烧腊的店、摊,其中名气最大的当数黄州会馆侧边的邬姓人家开的“邬烧腊”和在下正街曾姓人家开的“曾烧腊”。两家烧腊的制作工艺不同、各有特色,都是按照祖传秘方用一些纯天然的植物香料卤制而成,出锅时红光油亮,品尝时香脆可口。烧腊销售的最佳时段是下午,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当一户户商家将摊位从店内陆续摆向街边时,一股诱人的香味便弥漫在古镇上空,让住在附近的人们无不为之心动。
改革开放后,老一辈腌卤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批如“刁卤肉”“肖板鸭”“李兔儿”悄然呈现出来,尤其“肖板鸭”更具盛名。据老年人说:湖广填四川时,广新龙虎一带,集聚了大量的客家人,他们在此生活繁衍,也把客家的饮食文化带入当地。农耕时代的田地里,稻谷飘香,鸭鹅成群,源远流长的自然条件,为板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勤劳聪慧的广新人在当时就开始不断研习、反复试验制作板鸭。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板鸭的做工越来越考究,制作也越来越精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肖板鸭”分为卤鸭和风吹鸭两种系列,其中卤鸭为熟食,风吹鸭为生食。全部采用广新龙虎一带农家田野养殖的土麻鸭、剑鸭为原料。活鸭宰杀去毛后,利用当地清澈泉水反复漂洗,清除淤血和脏物。干板鸭加精盐、香料浸渍、烟熏、风干。卤板鸭晒干水分后,用优质柏树枝烟熏,然后选用八角、茴香、花椒、老姜、陈皮、酱油、白糖、胡椒、冰糖等多种香料下锅卤制,最后还用上等的菜籽油浸炸,最后卤鸭呈油亮油亮,香酥皮脆,入口一嚼,肉香骨脆,满口冒油,口味甜绵,香味悠远。
如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经营户纷纷在配方用料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出奇制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火候的选择上下功夫,有的另辟蹊径,大胆进行新的尝试,如在卤料中加入香蕉、苹果等,使其具有水果的香味。肖板鸭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色香味俱全,更迎合人们多元化的口味和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孩童时,远斌经常有事莫事都想去赶场,就是冲着那街上飘着这种浓浓卤肉香味。要是花上两分钱买上一只兔前腿或花上五分钱买上一个兔脑壳、鹅翅膀,拿着它一边啃一边高高兴兴地回家,那感觉,犹如享受到一顿精美大餐。
云娃来到“肖板鸭”家后,很珍惜这份工作,由于有成都卤鸭店帮工的经验,做起来很顺手,早上杀鸭,烫鸭,下午就在铺面上卖板鸭。长期的销售,他发现有个龙虎人,每隔几天就要买二三十只鸭子,并要求打折。细细研究原来他是在龙虎一带做九斗碗的乡厨,农民家里的办喜事和白事都要摆酒席,附近又没有酒店只有在自家院坝,摆坝坝宴。
没多久莲花村的同学袁癫子,是个小包工头,喜欢请客,他婆娘四十岁,就在莲花村举办了40桌坝坝宴,云娃也参加了,席间他仔细问了袁同学办坝坝宴的成本、收益,他发现,做坝坝宴有搞头。于是他就告别表哥,自己出来单干了。他买来桌子板凳,笼子,大铁锅,等家什,把自己的婆娘、儿子,附近队上的留守妇女,召集起来做坝坝宴。从他母亲60岁生日做起,练习手艺,广为宣传。半年后,“云娃乡厨”在赵家沟,就有了名气。他又买来一辆三轮摩托车,把市场扩大到广新和竹林一带。开初他利用自家种植的蔬菜、萝卜、莲花白、红苕等,赚得腰包鼓鼓的。
有了钱,云娃就将老家的泥土房子拆了,修建了两层非常气派的楼房,花费四十来万元。当然修房子的资金还有一部分建筑材料,如水泥河沙预制板都是在龙娃那里赊账的,足足有二十来万元。为了尽快还清欠账,他拼命地扩大自己的坝坝宴业务,生意一度火爆。萝卜快了不洗泥,云娃的做九斗碗的质量逐渐下来,分量也减少了,农村人一般不讲味道,只讲鱼多、肉多、鸡多,分量要是不足,口碑就会下来。
就在这个时刻,云娃承办的坛罐窑一个老者七十大寿的宴席,就出了大事。
喜庆的九斗碗结束后,云娃与主人家的亲友、同学,打起了麻将,四点左右,主人家接到电话,说中午在寿宴吃过饭的几个妇女和小娃娃住进了广新卫生院,症状是拉肚子,严重的还上吐下泻。到医院的人逐渐增多,很快就有三四十人住进了医院。医院杨院长初步判断是食物中毒。他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一边电话报告县防疫站和县卫生局;一边召集全院医务人员,全面行动,救治患者;还向乡政府主管乡长做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