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章桂兵:冬天里忆火盆

  • 作者:紫云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2-21 11:52:21
  • 被阅读0
  •   屋外大雪纷飞寒气凌人,屋内温暖如春。随着季节的变化,最寒冷的冬季己经来临。家居北方的人们便开始屋内开通了暖气,空气能,空调等设施取暖。看到现在人们现代化的采暖方式,既干净卫生又节能环保。欣喜之余自然而然想起了老家蔚县南部深山区的人们以前烧木材烤火盆取暖御寒的方式。相信大多数南山里但凡岁数大点的人都记得当年家家户户烤火盆取暖的情景吧?说到这里好多年轻人都懵了吧?顾名思义所谓火盆就是盛火用的盆子,它既不是搪瓷的也不是铁质的,完全是用泥土而制的。别看它其貌不扬,可到了冬季几乎可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用具,既使是炎热的夏秋季也全靠它盛放碳火,一年四季天天履行它的职责。

      我的老家地处蔚县南部深山高寒区,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道路交通闭塞,买煤运煤极度不便利,一年到头做饭和冬季御寒取暖都以烧木头为主。

      那时山里人们所住的房子全部是石头黄泥砌墙,木料搭顶,结构简陋,密闭不严防寒效果低下,每年冬天到来,一次次冷空气的问津,整个屋内寒气凌人,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惑。还好老家那里林木茂盛,当地人就地取材,每逢冬季做饭取暖都是利用不成材的树干,树枝为燃料,别看一堆不起眼的柴火,塞入灶堂点燃后熊熊烈火除了能把全家人一日三顿的家常便饭蒸熟外,同时也能把家里的土炕也烧的热乎乎,当饭熟炕热后便把没有燃烧完的木炭火从灶堂里掏出来放到用泥土做的火盆里,供一家人当天烤火驱寒,山里人采用这样取暖方法和生活习惯大致相同,一来防止了多余炭火放在屋外发生火灾,二来放在火盆里炭火的余热增加屋内的温度,也方便大人孩子随时烤手烤脚。曾记得遇上特别寒冷的天气,大人们干脆抱一梱木材直接架在火盆上烘燃明火,烟熏火燎的把本来很干净的屋子变得油黑发亮,那气味让很多外来人感到恶心不适。那时候每村每户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家家户户的火盆常常摆放在炕的中间,农闲其间或茶余饭后便围坐在火盆周围一边烤火一边聊天,如果左邻右舍的邻居来串门,一进屋后先奔火盆烤火,这也是平时养成的习惯。就连家里养的猫都整天懒洋洋地依畏旁边不愿离开。

      在没有燃煤火炉普及的年代,整个冬天火盆充当了当地人暖驱寒的供热能源。等饭熟之后,门太木头在灶堂里已经过火,少了烟熏气呛味,便将剩余的木炭掏出来倒在火盆里,屋内气温逐渐升高,让人感到暖融融的。在火锅没有流行的年代,火盆也成就了当地人土法火锅,每逢过年过节或家里来客(qie音)了,把一口青砂锅或小铁锅放在火盆上,锅里热汤翻滚,葱姜蒜各种调料搭配齐全,然后把为数不多的肉块,还有萝卜,土豆,豆腐,粉条等一些自产食物放进锅里,虽说种类不全,不象现在火锅店那么丰盛,但也是一锅简单接地气的美食。食材进锅后不大一会儿随着炭火的逐渐加温,锅里各种菜肴咕嘟咕嘟的冒着泡儿,不停地上下翻滚,透着诱人的表情,也有几块不显眼的冻豆腐贪婪地吸允着美味汤汁,不断地升腾着让人垂涎的香味,一锅满足众人味蕾的'火锅”便应运而生。一顿诱人的貌似“火锅”,其实就是一锅味道十足的大烩菜罢了。届时宽大的火盆边沿上早已摆放好了一杯杯倒满漂香美酒的杯子。这时主人陪着客人们推杯换盏行酒划拳劝酒助兴好不热情一番,而一旁等待的小孩子们早已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盼着大人的示意他们拿起筷子解解馋了……

      在寒冷的冬天里,家里的火盆是一家人的中心领地,每当酒足饭饱或闲暇时间一家人便围坐在火盆周围一边烤火一边谈心事,谈论家长里短,从眼前琐事到长久远景打算,从三亲六眷再到左邻右舍,哪里发生什么稀奇事会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让家人分享,那种氛围给忙禄了一天的家人平填了几分安逸。

      老家是礼仪之乡,人们非常注重礼尚往来。特别是冬天里偶尔出门投亲访友,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赶紧脱鞋上炕,首先娴熟地把火盆推到来人身边烤烤,生怕远来的人着凉冻着了,然后不是倒水就是递烟,一付热心肠,如此热情看人待客(qie)的主人家,虽然家里生活条件捉襟见肘但也少不了一顿热乎乎的土法火盆火锅的热情款待,让来客受宠若惊好不感动。人情世故你来我往,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渲染着一代代乡下人。

      依稀记得小时候火盆可是我家乡每家每户离不开的取暖生活用具,更是我们那一代孩童眼中的宝物,大冬天在外边玩的时候手脚冻的麻木了,便一溜烟跑回家去扒在头盆上,有时情急之下竞敢把手伸进余热末尽的热灰里,辛好每次冒险举动都没出现被烧伤的险情,每每放学后或贪玩时饥饿交迫,回家第一件事先找些旧饭在火盆上急促地烘烤一下,等不及它们完全热好,急忙三下五除二的咽进肚子里去了,那狼吞虎咽的样子真让人可笑,其状无法形容。童年的记忆里,冬天大清早异常寒冷,身子躲在被窝里,脑袋却露在外睁开朦胧的眼睛,屋内早已暖意浓浓,母亲已经把烧好的木炭火掏在火盆里了,也早己把冻了一夜的棉袄棉裤围在火盆周边捂热了,每当把胳膊和腿伸进棉衣内时,一股暖流溢满全身,那感受不是一般的暖心,那是母慈母的深情厚爱。

      在老家人们制作火盆也叫捏火盆,这些活大都是夏秋季进行,得有一定技术的人去做。记得孩提时,曾目睹过父亲捏(制作)火盆的全过程,父亲是热心肠的人,除了为自己家捏制外,还时不时地帮助有些不会捏火盆的人家,年复一年捏制出了许多个火盆。那时每当父亲准备材料捏火盆时,出于好奇,便在一边细心观察,只见他熟练地往早已准备好的黄土里加入一些蒅(草),还有时加些头发或羊毛之类的东西然后倒水和好泥,再找一块平整的木板做垫底,用一个陶瓷盆子扣在木板上面做模具,然后把和好的泥均匀地附在瓷盆周围不断用手夯实抹光,火盆口加宽,也就是火盆的边沿,但尺寸不一,要根据需要而定,底部再安上三只不过半尺高的泥腿子,一个火盆的胚胎就形成了。然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上两三天一个崭新的火盆就成功了,有的还被刻意地加宽边沿,其形状又美观又实用。入冬后就开始了它的使命。用泥土制成的火盆散热均匀稳当耐用,但也有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易碎,挪动时如果一不小心容易破裂甚至掉在地上便作废,天寒地冻的再也无法重新赶制一个了,冬天烤火取暖便成棘手事,所以挪动时要意外小心点。

      成年后我也多次仿造父亲当年的方法捏过,无论怎样操作总也捏不出父亲当年年捏制的模样玲珑美观。这大概是经验不足吧。

      每逢过年烧旺火,母亲会把烧过的旺火余炭铲进火盆里,招呼家人一起烤火,寓意是一家人团团圆圆日子红红火火。淘气的我会趁大人不注意把零星的小鞭炮扔进火盆里,随着一声爆响火星四溅,睁眼再看,不是烧了炕席就是烧了衣服,随后便遭到大人们一顿责怪和追打,如今想想当年的盲目蠢事,好不自愧。

      老家有句俗语‘火盆象个宝家家离不了’。的确火盆是每家每户必备用具,不但能烤火取暖,还是临时的烧烤工具。在那食不果腹的年月里,偶尔把几个山药(土豆)埋在火盆里,用不了多长时间,一股烧糊的香味扑鼻而来,提醒家人准时享用了。在过去麻雀松鼠没有被列入保护动物之前,一群孩童想尽一切办法捕捉几只,然后拨毛开腹烤在火盆上,便是一顿烧烤野味大餐。有时火盆也是孩子们的零食生产坊,趁大人不在家,偷偷拿一把大豆(蚕豆)往火盆里的炭火上一扔,用两根叫火杖的铁丝棍来回搅动,不大一会儿一股股熟透的豆香让人垂涎三尺好不诱惑,但这样的冒然行为险象环生,隐患之多,由于豆子水份大,随着呯咩爆炸声,火星四溅弄的满屋灰尘,辛好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侥幸躲过。随后慌忙收拾残局更不敢声张,生怕大人责怪。

      在一次无意之中听老人们说,老家过去小伙娶新媳妇有迈火盆的习俗,当新娘子跨进入婆家门口时要高高抬起腿迈火盆过去,寓意是除去一切晦气和不如意,往后日子红红火火的。伴着司仪的一席吉利话“新人左腿迈火盆往后夫妻一条心,新人右腿迈火盆来年生个大胖孙”一场隆重的婚礼火盆也随之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这些礼仪场合只是道听途说,凡正没有见过。

      老家的手工土制火盆在那物质匮乏,生产生活条件极落后的年份里用它散发着微弱的热量充斥着一个又一个严冬,为其主家提供了温暖的生活空间。随着时光的推移,如今人们取暖再不采用以前的方法了,因此火盆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现代人的生活圈,如一个苍老的物件让人遗弃在某一个角落里,但是时代无论怎样变迁我们这代人依然忘不了曾经的火盆为我们驱寒取暖,忘不了从外归来,母亲为饥不择食的我们翻炭吹火,烤饭热水的情景,那温暖挚爱早已溶进心中。更忘不了曾经陪我们长大的人和事,那是融入我们这代人血脉里永远的乡愁。

    【审核人:雨祺】

        标题:章桂兵:冬天里忆火盆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2431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