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读书感悟
文章内容页

山头广播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09-19 23:17:15
  • 被阅读0
  •   吴云波

      人上了点年纪,总是爱回忆自己的过去,特别是童年。童年的一切在脑海里永远都是清晰的、无法磨灭的。如山头广播在我脑海里溜下的深刻记忆,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我的童年正值“文革”期间。那时山头广播十分闹热,从早到晚基本上没有停歇过,宣传广播的内容涵盖到方方面面。连小学生放学后也被组织起来,开展这一活动,把群山连绵的山区吵闹得沸沸扬扬。遇到逢场天,学校就要组织学生站在各条路口,一边搞山头广播,一边盘查赶集的群众是否在学习政治、学习时事,若是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或背诵不出几条语录,就不准通过,那架势有点像今天设在各交通要道的收费站。据老辈子们说,开展山头广播从1950年代就开始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当时宣传党和国家的英明政策,宣传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都是靠山头广播完成的,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而我听到这种广播,是从1966年的秋冬开始的,直到1971年“9·13”事件后,才慢慢稀少起来。1975年学习“小靳庄”,又很是热闹了一阵子。以后农村兴起了有线广播,千家万户直接可以听到从北京传下来的声音,这种山头广播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搞山头广播的道具十分简单,就是用篾条编一个长筒型的喇叭,外面敷上一层纸,用嘴巴对着话筒喊出的声音,经过空气的传播,就比直接从嗓子吼出的声音要高几倍。在搞山头广播活动中,有两个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们一个叫景宗光,另一个叫王云孔。

      景宗光住在我家的河对面,小地名叫景家扁。虽然仅一水相隔,双方说话的声音都听得十分清楚,有什么活动,身影也看得非常明白,但自从1948年从当时的巴中县划出一个平昌县后,我们就各属一个县管辖了。景宗光身材魁梧,性格乐观,我听到他搞山头广播的时候,他正担任生产队副队长。这个人有七个子女,两个儿子都曾经参军习武。时为军属“老太爷”的他,大约不过四十开外,正当血气旺、精力强之际。也许因为他是军属,又是贫下中农、共产党员,还担任生产队副队长,是群众公认的革命干部吧,红运当头的他搞山头广播十分积极。从1966年秋冬,他开始搞山头广播,一直坚持了八九年。每天早晨五点钟,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河对面就响起了他的声音。他广播的内容,先是学习几则毛主席语录,接着是唱几首流行的革命歌曲。当人们都从被窝里爬起来,他就要通报一下昨天的生产进度,总结有哪些成绩和问题。然后就安排当天的劳动,诸如张三去耕田、李四去挑粪、王二麻子去出公差、赵三娃子去保管室选种,他都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如此这般的议程一结束,恰好就到了上工的时刻,此刻他就要敲一阵竹梆或木梆,宣布出工。每天早晨如此,中午的内容略有减少,晚上他照例是根据形势,搞一些宣传。八九个年头,三千多个日子,不管冬寒夏热,也不管吹风落雨,这样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没有任何人要他这样做,他完全是自觉自愿,义务宣传,不要报酬,别人上工他照样上工。这事要是在今天,恐怕没人能够做到的。遗憾的是这么一位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人,在1980年代初期,就被病魔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年方五十多点。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每当我回老家路过河对面,看到他的坟墓,就想起黄土堆里埋着一个多么活跃的人啊,那么早就走了,实在有些可惜。加之我和他的后裔常有联系,这种心情就更为沉重。

      再一个值得回味的人叫王云孔。此人与我系一个生产大队。他是二队,我是三队。相隔不过一道坡。他住的王家面坊,是过去有名的手工面作坊,后面有一道山梁,叫李家嘴,是一、二、三队的制高点。此人便利用这个有利地形,每天早晨当大家还没有上工的时候,提前约两个小时,爬上大约一千米弯弯拐拐的坡度,登上李家嘴,开始义务广播宣传。李家嘴由于地理位置高,从那里传出的声音,便响遍了群山起伏的山谷,与隔河相望的景家扁传出的声音遥相呼应。所以他与河对面的景宗光常常一唱一和,一个刚唱出一句“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另一个马上就接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真是心有灵犀,不谋而合。而当两个人合唱的时候,那声调异常高昂,响彻山谷。就是这么两个年龄大相径庭、又是不同县域的人,常给我们增加许多令人激扬的氛围。王云孔搞山头广播的时间大约在1970年前后几年,他比景宗光要晚一些,时间亦没那么长,广播宣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他每次宣传的内容,一般是当时“两报一刊”的社论与重要文章,再就是根据每天在生产队收集到的各种情况,写成新闻稿,总结成绩,表彰先进,鼓舞士气,促进“农业学大寨”运动掀起更高的热潮。当他们各自宣传不同的内容时,隔河相望的河谷里,便回响着异口他腔的语言,虽然常给人杂乱的感觉,但在寂静的山里,不失为造成热闹的氛围,起了一定的渲染。

      后来王云孔离开农村参加工作了。据说是在我们大队蹲点的区委干部看这个年轻人热情高、干劲大,不怕吃苦,搞山头义务广播常年坚持,就提拔他到区公所多种经营办公室工作,后来又转为蚕桑技术员,直到退休。王云孔退休后就到县城养老去了,我已十多年未见其人。如今要是见面提到那时搞山头广播的往事,想来他也一定会觉得蛮有趣的。

    【审核人:站长】

        标题:山头广播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aiqingzheli/320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