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面镜子,就放在东屋黑色的板柜上。老屋窗户不大,墙壁也黑漆漆的,屋里一年四季都是暗暗的,这面镜子,就是屋里最光亮的一个物件。它的两边,各放一个陶瓷掸瓶,白底蓝花,里边各插一把鸡毛掸子,像两个尽职的士兵,保卫着这面镜子;镜子的前边,放着一个笔筒,一支毛笔戴着铜帽和两支铅笔闪在镜子里,一个瓦砚,上边横躺着半块臭墨,还有一个柿子形状也是陶瓷的肥皂盒,里边放着针头线脑顶针锥子等家用小件。三间草房,土坯到顶,白灰抹的墙面,多处剥落;起脊的房顶,铺着苇子。满眼的土气和穷气。唯有进了这屋,才显得内容充实些,传递给人一个愉快的感受,让人觉得这家庭挺有生机、挺有希望。
镜框是花梨木的,黑褐色,有的地方清漆已经剥落,闪着幽幽的光,是年代久远且每天擦拭的结果。其底托高约20厘米,是镂空的雕刻,两只喜鹊,脚踏梅花,对视而立,似有啁啾之声发出。底托两边向外凸出有七八厘米,是直立镜子的主要支撑之处。屋里常年烧饭吃饭取暖蒸汽升腾,镜面发暗,如同浸透清油的白纸,后面的水银,似有星点脱落,照出的人脸,有些模糊,但映射出的土炕、土炕上的被垛和窗户,却轮廓清晰、色彩鲜明。
最鲜亮和引人注目的,是镜面里的两个古装仕女,断不准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丫环春香,还是《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丫环红娘,左边的,朝月髻高耸挺拔,金钗花胜装饰其中,宽袖绣花长裙迤逦飘逸,华贵端庄;右边的,丝绸罩衣收放适度,巧饰金莲,手举竹丝扇,殷勤之态可掬。两人在镜框里,飘然灵动,要走出来的感觉,给我家平添异样的美感。真是委曲她们了,落户在这样土屋里!她们像镜子里的人,也像是照镜子的人。玻璃镜子,清初才传入我国,我家这面镜子,一定是清末或民国的制造,水平不低。
母亲,是家里最喜欢也是最有资格照镜子的人。听大哥说,土改时,他和二哥读书,三哥和我都小;父亲又在村里当老师,教复式班,每天泡在学校;互助组三家有才一头毛驴,几天轮到一回,所以,家里分得的十几亩土地,全由母亲一个人收拾。她每天迈着一双解放脚,拖着疲惫的身子,摸爬滚打在土地里。每年从春到秋,就没见过自家院里的太阳是啥模样。纺线做被、缝缝补补,家里的猪、羊,还都要指着母亲。“即使这样忙,”大哥眼睛亮了一下,“母亲每天下地前,都要在那面镜子洗脸梳头,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晚上到家第一件事,也是在煤油灯下,照着镜子整理一番,再干别的活计。这之后,她好像恢复了些体力,也才算真正过完了一天。队里有人和父母说,叫我干脆别上学了,帮家里干活,我也这样和母亲提过,但母亲啪地打了我一耳刮。说,我就是累死,也要供你上学,记着,你能上到哪,我和你爸就供到哪!”大哥掏出手帕擦擦眼睛。
母亲爱照镜子,与她年轻时秀丽端庄有关。推算起来,母亲和父亲结婚时,才16岁,小父亲十岁。我看过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穿着旗袍,和姥姥分坐在一张八仙桌的两边,一头黑发,整齐的流海横在柳眉之上,眼睛晶亮亮的,颇有神韵。但到我记事,母亲就全然一个中年妇女,早不见照片中的风采了。还留着散发,留海没了,眼角已布满放射性的皱纹。那时正是吃食堂的时候。母亲和其他八九个妇女一起,被安排给大家做饭。一个小队百十号人,一天三顿饭,洗菜和面碾米淘米抱柴禾刷碗,吃了上顿准备下顿,母亲就同院里那个石碾一样,每天转个不停。但她每天出门前和回家后,也都要在那面镜子前,洗脸、梳头、系扣。
模糊地记得,一天早起,父亲急着去学校,被正在梳头的母亲叫住,说她头上发现了一根白发,要父亲给拔下。父亲过来,说是啊,劳累让人早生华发啊。这以后,在这面镜子前,在一梳子一梳子的过程中,母亲的头,就多出一根根白发,由黑而花白,50几岁,就全白了,像一堆白雪,飘在脑后,腰身也逐渐弯下去,眼睛更是少了许多光华。我们哥几个,就长高长大,接着上学、工作、娶妻生子了。自己有了孩子后,更深切地知晓了母亲大半辈子的艰难。她一生共生了我们兄妹九个,夭折了四个,母亲生我时,36岁了,我应排行老八,而唯一的女孩——我妹妹第一声啼哭时,母亲已经42岁了。她在哺育活下来的我们的同时,还要默默忍受着四个亲生骨肉夭折的悲痛!我想,她一定不会因为喂饱了我们,就忘记另个世界的他们!直到我工作后,母亲才不用下地了,但落下浑身的病,她说每天,前胸后背总像堆着凉冰。
唐山地震,那面镜子毁了,但它留在我的心里,因为,它记录了母亲年轻漂亮爱美的时光,记录了母亲渐失光华的面容和我们在这样时光中的成长,更记录了一个最为普通的农家妇女勤劳的品质和博大的爱心,以及我家在日月轮回中贫苦艰辛平凡快乐的日子。
我记得,父亲,也离不开这面镜子。对旧知识分子的社教运动结束后,父亲丢了公职,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肩挑手提、泥里水里,一手老茧,满面褶皱。但他每天必刮胡子,而且在那面老镜前。村里有好多叔叔大伯,黑白相间的胡子串脸连鬓,蓬头垢面,但就那样放纵着,不去收拾。父亲的胡须并不多,却天天管理。晚饭后,他总是专门弄点热水,浸湿毛巾,焐热胡须,打上肥皂,用剃须刀细细地刮,刮几下,用手摸摸,照照镜子,再刮,充满耐心,充满虔诚。刮着刮着,他的面部就有了笑容,话还多了起来,好似劳累和忧愁,被刮走了,美好时光被刮来了。
父亲那个剃须刀,可折合,宽刃,木把插刀式的,精致好用,他特别喜欢。据说是父亲以前在外谋生时,同事从德国给他捎来的。我想象不出在那个时代,中国文化韵味和西方文明在这个老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该是什么意境,父亲是否有更深的感慨。
还令人回味的是,隔三差五,生产队长、叔叔大伯、父亲早年的学生等乡亲,也时常来我家,抽着我家的旱烟,和父亲下象棋、说着生产队的事情和各家的日子,之后,也就顺便照照镜子,刮刮脸。浓浓的乡情,在这面镜子前生根发芽生长着。
父亲有一件蓝色中山服,是他当老师时做的,上下四个兜。那时,他最爱穿那件上衣,而且穿得整整齐齐。当了社员后,日晒汗浸,那件衣服早已发白,且肩、背和两肘处,都打上了补丁,但父亲还是舍不得下身。每天出工前,在镜子面前站一下,系好风系扣,正正衣襟,把那只他用了半辈子“关勒铭”钢笔插进左上兜,才拎上家具,走向田野,好像不是去干农活,而是去学校。父亲教过的学生,好多考学离开了家乡,他受到乡亲们的一致爱戴,他从未当够老师,那年不让他干了,他曾大病一场。但有什么用呢,他唯一能够办到或得以安慰的,是穿上那件中山装,别上那支钢笔,保持当教师时的形象和风度。而这,必须在那面镜子面前验证一下、回味一番。这面镜子,维系着父亲的习惯,支撑着父亲的精神,寄托着他不能泯灭的教师情结啊。
但后来,这面老镜的容颜被改变了,是父亲亲手操作的。这天下午,同学们都闯进各家破“四旧”去了,不言而喻的原因,我没有资格加入红小兵,失去了参与这个伟大活动的机会,就默默地回到家里,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本32开红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一会儿翻看几页,一会儿凝视一阵儿那面镜子,若有所思,见我回来,就叫我打开砚台,滴水砚墨,他呢,又找来一张粉色广告纸,用剪刀裁成一寸宽、半尺长的纸条两张,放在炕上,接着把那面镜子放倒,拆下镜后面的挡板,找来一把小刀,把两个仕女后的水银一下一下刮掉,其细心程度,如同他对照镜子刮自己的胡须,两个仕女消失了,变成两条透明的玻璃。这时,我已经砚完墨汁,一股特有的臭墨的芳香,溢满了房间,父亲从镜子旁边的笔筒里拎出那支毛笔,拔下铜帽,把粘结在一起的笔尖放在墨里,蘸足墨汁,悬肘泼墨,在两张粉色纸条上分别写了六个字,凉了一会儿,父亲就把这两张纸条从后面贴到镜了里,盖好挡板,把镜子重又摆到柜上。
可巧,半个小时后,我们学校的四五个红小兵来到我家,墙旮旯、门后地找,两个掸瓶抱他们怀里,板柜上带有麒麟送子图案的两个锁吊也被拆下,我们的班长(应该是指挥官),最后把目光集中在那面镜子上,随口念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说声“这很好!”就一挥手,带领他们一窝蜂似地冲出我家,接着,门外传来两声砰砰的声音,两个掸瓶粉身碎骨了,这面老镜被保护了。我暗暗钦敬父亲的机敏和智慧。
这年,是1966年,我十岁,正上二年级。
母亲还可在镜前梳头,父亲依旧在镜前刮脸,我大了,也偶尔在镜子前看看自己,但不再见那两个淑女容颜,我们天天学到最高指示了。
这样过去十年,直到1976年7月份8日,那场地震来临,草房坍塌了,那面镜子镜框被砸成几节,玻璃全碎了,父亲的真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两条纸条在风雨中飘扬着。
镜框是花梨木的,黑褐色,有的地方清漆已经剥落,闪着幽幽的光,是年代久远且每天擦拭的结果。其底托高约20厘米,是镂空的雕刻,两只喜鹊,脚踏梅花,对视而立,似有啁啾之声发出。底托两边向外凸出有七八厘米,是直立镜子的主要支撑之处。屋里常年烧饭吃饭取暖蒸汽升腾,镜面发暗,如同浸透清油的白纸,后面的水银,似有星点脱落,照出的人脸,有些模糊,但映射出的土炕、土炕上的被垛和窗户,却轮廓清晰、色彩鲜明。
最鲜亮和引人注目的,是镜面里的两个古装仕女,断不准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丫环春香,还是《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丫环红娘,左边的,朝月髻高耸挺拔,金钗花胜装饰其中,宽袖绣花长裙迤逦飘逸,华贵端庄;右边的,丝绸罩衣收放适度,巧饰金莲,手举竹丝扇,殷勤之态可掬。两人在镜框里,飘然灵动,要走出来的感觉,给我家平添异样的美感。真是委曲她们了,落户在这样土屋里!她们像镜子里的人,也像是照镜子的人。玻璃镜子,清初才传入我国,我家这面镜子,一定是清末或民国的制造,水平不低。
母亲,是家里最喜欢也是最有资格照镜子的人。听大哥说,土改时,他和二哥读书,三哥和我都小;父亲又在村里当老师,教复式班,每天泡在学校;互助组三家有才一头毛驴,几天轮到一回,所以,家里分得的十几亩土地,全由母亲一个人收拾。她每天迈着一双解放脚,拖着疲惫的身子,摸爬滚打在土地里。每年从春到秋,就没见过自家院里的太阳是啥模样。纺线做被、缝缝补补,家里的猪、羊,还都要指着母亲。“即使这样忙,”大哥眼睛亮了一下,“母亲每天下地前,都要在那面镜子洗脸梳头,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晚上到家第一件事,也是在煤油灯下,照着镜子整理一番,再干别的活计。这之后,她好像恢复了些体力,也才算真正过完了一天。队里有人和父母说,叫我干脆别上学了,帮家里干活,我也这样和母亲提过,但母亲啪地打了我一耳刮。说,我就是累死,也要供你上学,记着,你能上到哪,我和你爸就供到哪!”大哥掏出手帕擦擦眼睛。
母亲爱照镜子,与她年轻时秀丽端庄有关。推算起来,母亲和父亲结婚时,才16岁,小父亲十岁。我看过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穿着旗袍,和姥姥分坐在一张八仙桌的两边,一头黑发,整齐的流海横在柳眉之上,眼睛晶亮亮的,颇有神韵。但到我记事,母亲就全然一个中年妇女,早不见照片中的风采了。还留着散发,留海没了,眼角已布满放射性的皱纹。那时正是吃食堂的时候。母亲和其他八九个妇女一起,被安排给大家做饭。一个小队百十号人,一天三顿饭,洗菜和面碾米淘米抱柴禾刷碗,吃了上顿准备下顿,母亲就同院里那个石碾一样,每天转个不停。但她每天出门前和回家后,也都要在那面镜子前,洗脸、梳头、系扣。
模糊地记得,一天早起,父亲急着去学校,被正在梳头的母亲叫住,说她头上发现了一根白发,要父亲给拔下。父亲过来,说是啊,劳累让人早生华发啊。这以后,在这面镜子前,在一梳子一梳子的过程中,母亲的头,就多出一根根白发,由黑而花白,50几岁,就全白了,像一堆白雪,飘在脑后,腰身也逐渐弯下去,眼睛更是少了许多光华。我们哥几个,就长高长大,接着上学、工作、娶妻生子了。自己有了孩子后,更深切地知晓了母亲大半辈子的艰难。她一生共生了我们兄妹九个,夭折了四个,母亲生我时,36岁了,我应排行老八,而唯一的女孩——我妹妹第一声啼哭时,母亲已经42岁了。她在哺育活下来的我们的同时,还要默默忍受着四个亲生骨肉夭折的悲痛!我想,她一定不会因为喂饱了我们,就忘记另个世界的他们!直到我工作后,母亲才不用下地了,但落下浑身的病,她说每天,前胸后背总像堆着凉冰。
唐山地震,那面镜子毁了,但它留在我的心里,因为,它记录了母亲年轻漂亮爱美的时光,记录了母亲渐失光华的面容和我们在这样时光中的成长,更记录了一个最为普通的农家妇女勤劳的品质和博大的爱心,以及我家在日月轮回中贫苦艰辛平凡快乐的日子。
我记得,父亲,也离不开这面镜子。对旧知识分子的社教运动结束后,父亲丢了公职,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肩挑手提、泥里水里,一手老茧,满面褶皱。但他每天必刮胡子,而且在那面老镜前。村里有好多叔叔大伯,黑白相间的胡子串脸连鬓,蓬头垢面,但就那样放纵着,不去收拾。父亲的胡须并不多,却天天管理。晚饭后,他总是专门弄点热水,浸湿毛巾,焐热胡须,打上肥皂,用剃须刀细细地刮,刮几下,用手摸摸,照照镜子,再刮,充满耐心,充满虔诚。刮着刮着,他的面部就有了笑容,话还多了起来,好似劳累和忧愁,被刮走了,美好时光被刮来了。
父亲那个剃须刀,可折合,宽刃,木把插刀式的,精致好用,他特别喜欢。据说是父亲以前在外谋生时,同事从德国给他捎来的。我想象不出在那个时代,中国文化韵味和西方文明在这个老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该是什么意境,父亲是否有更深的感慨。
还令人回味的是,隔三差五,生产队长、叔叔大伯、父亲早年的学生等乡亲,也时常来我家,抽着我家的旱烟,和父亲下象棋、说着生产队的事情和各家的日子,之后,也就顺便照照镜子,刮刮脸。浓浓的乡情,在这面镜子前生根发芽生长着。
父亲有一件蓝色中山服,是他当老师时做的,上下四个兜。那时,他最爱穿那件上衣,而且穿得整整齐齐。当了社员后,日晒汗浸,那件衣服早已发白,且肩、背和两肘处,都打上了补丁,但父亲还是舍不得下身。每天出工前,在镜子面前站一下,系好风系扣,正正衣襟,把那只他用了半辈子“关勒铭”钢笔插进左上兜,才拎上家具,走向田野,好像不是去干农活,而是去学校。父亲教过的学生,好多考学离开了家乡,他受到乡亲们的一致爱戴,他从未当够老师,那年不让他干了,他曾大病一场。但有什么用呢,他唯一能够办到或得以安慰的,是穿上那件中山装,别上那支钢笔,保持当教师时的形象和风度。而这,必须在那面镜子面前验证一下、回味一番。这面镜子,维系着父亲的习惯,支撑着父亲的精神,寄托着他不能泯灭的教师情结啊。
但后来,这面老镜的容颜被改变了,是父亲亲手操作的。这天下午,同学们都闯进各家破“四旧”去了,不言而喻的原因,我没有资格加入红小兵,失去了参与这个伟大活动的机会,就默默地回到家里,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本32开红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一会儿翻看几页,一会儿凝视一阵儿那面镜子,若有所思,见我回来,就叫我打开砚台,滴水砚墨,他呢,又找来一张粉色广告纸,用剪刀裁成一寸宽、半尺长的纸条两张,放在炕上,接着把那面镜子放倒,拆下镜后面的挡板,找来一把小刀,把两个仕女后的水银一下一下刮掉,其细心程度,如同他对照镜子刮自己的胡须,两个仕女消失了,变成两条透明的玻璃。这时,我已经砚完墨汁,一股特有的臭墨的芳香,溢满了房间,父亲从镜子旁边的笔筒里拎出那支毛笔,拔下铜帽,把粘结在一起的笔尖放在墨里,蘸足墨汁,悬肘泼墨,在两张粉色纸条上分别写了六个字,凉了一会儿,父亲就把这两张纸条从后面贴到镜了里,盖好挡板,把镜子重又摆到柜上。
可巧,半个小时后,我们学校的四五个红小兵来到我家,墙旮旯、门后地找,两个掸瓶抱他们怀里,板柜上带有麒麟送子图案的两个锁吊也被拆下,我们的班长(应该是指挥官),最后把目光集中在那面镜子上,随口念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说声“这很好!”就一挥手,带领他们一窝蜂似地冲出我家,接着,门外传来两声砰砰的声音,两个掸瓶粉身碎骨了,这面老镜被保护了。我暗暗钦敬父亲的机敏和智慧。
这年,是1966年,我十岁,正上二年级。
母亲还可在镜前梳头,父亲依旧在镜前刮脸,我大了,也偶尔在镜子前看看自己,但不再见那两个淑女容颜,我们天天学到最高指示了。
这样过去十年,直到1976年7月份8日,那场地震来临,草房坍塌了,那面镜子镜框被砸成几节,玻璃全碎了,父亲的真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两条纸条在风雨中飘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