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名叫杨建堤,乳名张生子,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舅父的乳名是有寓意的。外祖父外祖母大半生稀男欠女,有几个儿女中途夭折。于是,外祖父外祖母二人从此吃斋念佛,祈求神灵护佑,保儿女平安,过去的人把这种行为叫“行善”。舅父的出生,令外祖父外祖母喜出望外,舅父的舅家姓张,舅父取名张生子,意思是,这是张家人的孩子,祈求各路神灵保佑,借助张家人男女昌盛的运气,放过孩子的大灾大难,平平安安长大。
舅父姐弟三人,两个姐姐,舅父最小。外祖父外祖母对这个小宝贝,并没有特别多的溺爱和娇惯,而是从小就让他干力所能及的事。据说,外祖母叫姨姨和母亲做什么活,有时指使不动,年纪小小的舅父在一旁说,“妈妈不叫我么?如果叫我,我就去做了。”舅父从小懂事,体谅父母的辛苦。
舅父只读了两年半私塾,就辍学了。外祖父老俩口干着几十亩田地的农活,经常起早贪黑,忙得两头不见日光。舅父能干农活了,就跟着父母也早出晚归地干农活。
旧中国,在偏僻的农村,基本上没有医疗条件,无论大人小孩有了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一送“冲气”(农村流行的一种驱病巫术),再就只能凭命“打彩”了。外祖父夫妇先后的几个孩子夭折了,给外祖父老俩囗以致命的打击。尤其是吕家姨夫,得了重感冒,几天高烧不退,家人从很远的地方请来一个庸医。吕家姨夫是热症病,由于庸医分不清寒热,又开了两副热药,打发人去县城取来中药,熬了第一副药,姨夫服了汤药之后,狂躁不安,折腾了一场,年龄不大的姨夫病故了。从此,姨姨后半生守寡,在舅父家生活,由舅父养老送终。
由于这些不幸和变故,给年纪尚小的舅父以深深的刺激,舅父买来医书边干农活边学医。晚上看医书到深夜,白天跟父母边干农活,边背“针灸歌诀”,背“汤头”(中药方剂编成的歌诀)。为练习针刺手法,先在布枕头上萝卜块儿上扎针,以后在自己的身体上扎针,扎针要掌握补法、泻法、提按、碾针等基本技法。他下了硬功夫,要学做一个好医生,给那些因缺医少药而无助的人治病。
农业合作化以后,舅家的田地、农具、耕牛全部入了社。由于舅父诚实可靠,大队让他担任大队文书。到了“大跃进”时期,形势特别紧,舅父也是个特别善良的人,怕得罪人,辞职不干文书了。尽管大队干部一再挽留,但舅父坚决不干了,回生产队劳动。
到那时,舅父已经能给人治病了。当时,患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很少,大多都是腰腿疼、胃疼、感冒等。俗话说:“无论谁,进了药王爷的门,都要赐三年福的”。果然,舅父给人治病,手气也特别好,无论是给患者针灸,还是给病人开中药处方,凡是经舅父一治,大多病人会明显好转。尤其遇到患急性肠胃病的人,舅父扎针,立马就能缓解。但这都是舅父在劳动之余给人治病,舅父的医术,在这偏僻的农村,已经小有名气了。
一九六二年,古城公社开始筹办卫生所,舅父和同村的戴冠仁(戴大夫也是自学成才的医生)被聘为卫生所医生,在古城北河滩的小学隔壁的两间土木结构的瓦房里,办里起了古城公社卫生所,结束了本地无医疗机构的历史。
当时,舅父还是一个临时工的身份。随着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一切步入正轨。对全县这种临时工身份的医生进行全面考试,舅父和戴大夫都考试合格,而且舅父的“中医理论题”得了高分。舅父和戴大夫录用为“集体劳合工”,获得《职业医师证》。工资待遇和正式医生一样,也有退休待遇,考试不合格的临时工医生全部予以精简。
七十年代初,古城公社要筹办卫生院,将卫生所从北河滩迁往河南岸的平川地。县上也给古城公社分配来了公配医生。由于舅父诚实可靠,院长叫他搞新医院的基建,舅父更忙碌了。他从西安、平凉、兰州等地购买设备、进药,一直奔波到医院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医院职工十几个人,但工作量最大的还是舅父和戴大夫两个人。其他人,取药的、坐门诊的,轮流值班,唯有他们两人,既要管防医,也要跑出诊。出诊是公社卫生院的主要服务职能,全公社的沟沟岔岔,他们两个人跑了春秋跑冬夏,一年四季没有歇息的时间。舅父肩上的红“十”字药箱,不知报废了多少个。
那时交通条件极差,跑出诊,舅父就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颠簸簸,走进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的家门,给他们治病。有些特别穷困的人家,针灸、拔罐,治了病,几角钱的药费付不起,舅父还是放下该服的药,用自已的钱垫上药费。为此,长年累月,他结识了很多穷朋友。很多人,遇见我,总是说:“你舅舅是个大小人能看得见的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现在,像你舅舅那样善良的人,不多了”。
外祖母逝世,祭奠那天,前来吊唁的人,除了庄族亲戚之外,来了很多舅父曾经接济过的穷朋友。
舅父是个孝子,外祖父患老病卧床时,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舅父知道外祖父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母亲,姨姨就生活在舅父家,唯有我的母亲生活过得艰难。外祖父临终的那几天,舅父给母亲扯来新布,买来新棉花,母亲和姨姨二人在外祖父病床边给母亲缝了一套新棉衣。父亲给我说:“你舅舅给你妈买布缝新衣服,是给你舅爷最后一次行孝了。”父亲说完,长叹了一声。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难过,泪眼婆娑了。
有一次,我们吃过晚饭,天已经很黑了,舅父满头大汗,自行车上捆着一大卷硝化了的黑山羊皮。母亲用这带绒毛的山羊皮,缝制了一个铺满大炕的羊皮褥子,冬天没柴烧炕,铺上它,使我们少受了冻。
在那饥馑年月,舅父时时接济我们。我家无论谁病了,舅父在我家出出进进,直至把病治好。舅父是医生,我们家从没有因为治病而费过任何周折。直至后来,我的孩子患头痛感冒,舅父也天天跑我家,孩子病治好了,就不来了。
亲情是自然溶入血脉的,这几年,大哥二哥先后故去,我唯一牵挂的人就是年迈的舅父。我每次回老家探望他,临走时,他总是不听劝阻,艰难地下炕,拄着拐杖送我上车了,目送我的离去。两个侄子也乖,我在外地,他们俩替他们的父亲和我,常常去探望他舅爷。
舅父也时时关注我的成长。我参加工作以后,尤其是我担任学校负责人以后,他也时时叮嘱我,不要“缺大眼小”。意思是不能无故占公家的便宜,在人际关系上,多看别人的长处,不能给人使心眼。舅父的教诲,我永远铭记在心。
舅父当了一辈子医生,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练书法。他八十九岁的高龄了,还在炕上放一个小炕桌,有了精神就练书法。我每次去,就给我一幅他写的《百字铭》,他已经给了我内容和形式相同的好几幅了。
舅父在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随了外祖父外祖母的善良秉性,同情贫苦,施惠于人。他的善行,也给他积来福报。他的一生,顺风顺水,没有遭遇过任何磨难与挫折。儿子、儿媳、女儿都特别孝敬。现在近九十岁了,思维敏捷,生活能自理,见人总是说:“现在是盛世,我在享福,一辈子知足了!” 2023.7.28于银川
舅父姐弟三人,两个姐姐,舅父最小。外祖父外祖母对这个小宝贝,并没有特别多的溺爱和娇惯,而是从小就让他干力所能及的事。据说,外祖母叫姨姨和母亲做什么活,有时指使不动,年纪小小的舅父在一旁说,“妈妈不叫我么?如果叫我,我就去做了。”舅父从小懂事,体谅父母的辛苦。
舅父只读了两年半私塾,就辍学了。外祖父老俩口干着几十亩田地的农活,经常起早贪黑,忙得两头不见日光。舅父能干农活了,就跟着父母也早出晚归地干农活。
旧中国,在偏僻的农村,基本上没有医疗条件,无论大人小孩有了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一送“冲气”(农村流行的一种驱病巫术),再就只能凭命“打彩”了。外祖父夫妇先后的几个孩子夭折了,给外祖父老俩囗以致命的打击。尤其是吕家姨夫,得了重感冒,几天高烧不退,家人从很远的地方请来一个庸医。吕家姨夫是热症病,由于庸医分不清寒热,又开了两副热药,打发人去县城取来中药,熬了第一副药,姨夫服了汤药之后,狂躁不安,折腾了一场,年龄不大的姨夫病故了。从此,姨姨后半生守寡,在舅父家生活,由舅父养老送终。
由于这些不幸和变故,给年纪尚小的舅父以深深的刺激,舅父买来医书边干农活边学医。晚上看医书到深夜,白天跟父母边干农活,边背“针灸歌诀”,背“汤头”(中药方剂编成的歌诀)。为练习针刺手法,先在布枕头上萝卜块儿上扎针,以后在自己的身体上扎针,扎针要掌握补法、泻法、提按、碾针等基本技法。他下了硬功夫,要学做一个好医生,给那些因缺医少药而无助的人治病。
农业合作化以后,舅家的田地、农具、耕牛全部入了社。由于舅父诚实可靠,大队让他担任大队文书。到了“大跃进”时期,形势特别紧,舅父也是个特别善良的人,怕得罪人,辞职不干文书了。尽管大队干部一再挽留,但舅父坚决不干了,回生产队劳动。
到那时,舅父已经能给人治病了。当时,患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很少,大多都是腰腿疼、胃疼、感冒等。俗话说:“无论谁,进了药王爷的门,都要赐三年福的”。果然,舅父给人治病,手气也特别好,无论是给患者针灸,还是给病人开中药处方,凡是经舅父一治,大多病人会明显好转。尤其遇到患急性肠胃病的人,舅父扎针,立马就能缓解。但这都是舅父在劳动之余给人治病,舅父的医术,在这偏僻的农村,已经小有名气了。
一九六二年,古城公社开始筹办卫生所,舅父和同村的戴冠仁(戴大夫也是自学成才的医生)被聘为卫生所医生,在古城北河滩的小学隔壁的两间土木结构的瓦房里,办里起了古城公社卫生所,结束了本地无医疗机构的历史。
当时,舅父还是一个临时工的身份。随着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一切步入正轨。对全县这种临时工身份的医生进行全面考试,舅父和戴大夫都考试合格,而且舅父的“中医理论题”得了高分。舅父和戴大夫录用为“集体劳合工”,获得《职业医师证》。工资待遇和正式医生一样,也有退休待遇,考试不合格的临时工医生全部予以精简。
七十年代初,古城公社要筹办卫生院,将卫生所从北河滩迁往河南岸的平川地。县上也给古城公社分配来了公配医生。由于舅父诚实可靠,院长叫他搞新医院的基建,舅父更忙碌了。他从西安、平凉、兰州等地购买设备、进药,一直奔波到医院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医院职工十几个人,但工作量最大的还是舅父和戴大夫两个人。其他人,取药的、坐门诊的,轮流值班,唯有他们两人,既要管防医,也要跑出诊。出诊是公社卫生院的主要服务职能,全公社的沟沟岔岔,他们两个人跑了春秋跑冬夏,一年四季没有歇息的时间。舅父肩上的红“十”字药箱,不知报废了多少个。
那时交通条件极差,跑出诊,舅父就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颠簸簸,走进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的家门,给他们治病。有些特别穷困的人家,针灸、拔罐,治了病,几角钱的药费付不起,舅父还是放下该服的药,用自已的钱垫上药费。为此,长年累月,他结识了很多穷朋友。很多人,遇见我,总是说:“你舅舅是个大小人能看得见的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现在,像你舅舅那样善良的人,不多了”。
外祖母逝世,祭奠那天,前来吊唁的人,除了庄族亲戚之外,来了很多舅父曾经接济过的穷朋友。
舅父是个孝子,外祖父患老病卧床时,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舅父知道外祖父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母亲,姨姨就生活在舅父家,唯有我的母亲生活过得艰难。外祖父临终的那几天,舅父给母亲扯来新布,买来新棉花,母亲和姨姨二人在外祖父病床边给母亲缝了一套新棉衣。父亲给我说:“你舅舅给你妈买布缝新衣服,是给你舅爷最后一次行孝了。”父亲说完,长叹了一声。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难过,泪眼婆娑了。
有一次,我们吃过晚饭,天已经很黑了,舅父满头大汗,自行车上捆着一大卷硝化了的黑山羊皮。母亲用这带绒毛的山羊皮,缝制了一个铺满大炕的羊皮褥子,冬天没柴烧炕,铺上它,使我们少受了冻。
在那饥馑年月,舅父时时接济我们。我家无论谁病了,舅父在我家出出进进,直至把病治好。舅父是医生,我们家从没有因为治病而费过任何周折。直至后来,我的孩子患头痛感冒,舅父也天天跑我家,孩子病治好了,就不来了。
亲情是自然溶入血脉的,这几年,大哥二哥先后故去,我唯一牵挂的人就是年迈的舅父。我每次回老家探望他,临走时,他总是不听劝阻,艰难地下炕,拄着拐杖送我上车了,目送我的离去。两个侄子也乖,我在外地,他们俩替他们的父亲和我,常常去探望他舅爷。
舅父也时时关注我的成长。我参加工作以后,尤其是我担任学校负责人以后,他也时时叮嘱我,不要“缺大眼小”。意思是不能无故占公家的便宜,在人际关系上,多看别人的长处,不能给人使心眼。舅父的教诲,我永远铭记在心。
舅父当了一辈子医生,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练书法。他八十九岁的高龄了,还在炕上放一个小炕桌,有了精神就练书法。我每次去,就给我一幅他写的《百字铭》,他已经给了我内容和形式相同的好几幅了。
舅父在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随了外祖父外祖母的善良秉性,同情贫苦,施惠于人。他的善行,也给他积来福报。他的一生,顺风顺水,没有遭遇过任何磨难与挫折。儿子、儿媳、女儿都特别孝敬。现在近九十岁了,思维敏捷,生活能自理,见人总是说:“现在是盛世,我在享福,一辈子知足了!” 2023.7.28于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