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天下之水终归一源

  • 作者:平时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1-07 14:42:28
  • 被阅读0
  •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王熙凤过生日,场面好生热闹——“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可这个时候,从小在脂粉堆里长大的、人缘最好的贾宝玉却不在场。原来,是小丫鬟金钏跳井死后,贾宝玉跑到了七八里外人烟稀少的水仙庵去祭拜。他的随从茗烟是这样说的:“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

      因为回去晚了,贾府里众人正在看演《荆钗记》。没有人知道贾宝玉去了哪里,去做了些什么,只有最了解他的林妹妹猜了出来——“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黛玉在这里借说戏中人来告诉宝玉,“天下的水总归一源”,哪里的水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源而来,不管在哪里祭奠,只要心意尽到了就好,何必跑到那么大老远去。

      其实林黛玉的想法,也正是很多中国传统式文人的想法,在其他群体看来,文人这一类人似乎是怪异的,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条件和自身所处的外界环境很多时候都视而不见,偏生将内心感受放在第一位,去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凡事不计较形式,更注重诚意。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不完美,甚至是不完整,人的一生也有太多的不如愿,我们无法求得自我认为的恰到好处,便只能用林黛玉的那番话来安慰自己:“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在不得不逼着自己看开、放下的时候,尽情了,心里也就能过得去了,暂时的忘记,眼下能稍微好受些。

      就像东坡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又哪里是真的甘愿只是“千里共婵娟”,在人的悲与离中看尽月的阴和缺?他又怎会不想在月亮晴和圆的时候与思念中的人共享欢与合,不然又怎么能无意识的带出“古难全”和“但愿”这样的无奈?再如李之仪那首脍炙人口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就不信,她所追求的生活就是在“日日思君不见君”中与对方“共饮长江水”,只是因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没有办法,无奈之下才只能寄希望于“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唯有想象着天下之水终归一源,我在长江头和你在长江尾所喝的水都是一样的,才能熬得过眼下的难关。她若真的是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现状,又怎么会发出“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的呐喊呢!

      这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花好月圆人长久,花好月圆易得,而人长久,是要生命的长久,生命结束了便一切都没有了,还是要情谊的长久,人在,两个人之间的那份感情也要在,更是要长久的相守。

    【审核人:站长】

        标题:天下之水终归一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773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