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在我们小区门前的那条海天大道边的人行道上,见到一个环卫工,弓着背,缩着身,正低头用力清扫满地落叶。似与我年龄相仿的。我掏出手机拍起这景象来。他抬头见我在拍他,笑了笑,依然清扫。我问他多大年纪了?他说,老人了。这是我和他第一次的交谈。
第二天,十点多,我在公园活动手脚回家,见他坐在我们小区边公路的人行道绿化带的石沿上,正在就餐。他咬着淡包,然后拿起玻璃瓶从里面夹筷咸菜。而后端起纸盒盛的白米粥喝几口。我随手拍几张,边和他聊谈起来。他告诉我,他姓陈,是阜阳人,20多年前就来到舟山打工,干过很多活。在舟山城区人力三轮车清退政策出台后,转为环卫工的。现在住在黄土岭,早上四点起床,五点多从黄土岭过来,他负责打扫的是我们小区外面的两个车站站点那一条路卫生。我一直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工作、每一分劳动都是可敬的。环卫工人每天辛勤地美化着我们的城市,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干净整洁的环境。他们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似乎简单的工作,似乎渺小、卑微,然而,如果少了他们的付出,我们将会遭遇怎样的环境。
这条路上最主要的垃圾是残枝落叶。行道树樟树。樟树四季常青,可樟树却四季换叶,天天有枝叶落下,只不过时多时少罢了。早上出去活动,就看到他从人道扫到自行车道。他清扫,起劲,用力,专注,挥扫帚像使大刀那样有法。那天看他双手各拿一把扫帚合力同用,推扫垃圾,很有点双刀大将的味道。那一夜风雨大作,早上依然细雨淋漓。带着雨伞出去散步,出了小区大门,见人行道上残枝、落叶一地狼藉。艰难行进了十几米后,看到前面的人行道上,除了几堆汇聚的枝叶,一路整洁。转眼见雨地里,他罩着白色透明雨衣在前面路段清扫着,把这些残枝叶,扫到一起,汇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路面清扫后,就把汇聚的残枝树叶装进他的那辆垃圾车,而后把车推到树叶汇聚处,用黑色塑料袋把车上的残枝树叶装满放在一起,以让大车装走处理。我散步返回,雨早已停了。这一片路面已干干净净,看着都舒服。
十点出另,他就坐在人行道的石沿上,吃中饭。他的那辆清扫工具车息在树阴下,已整理得很整洁,物箱、畚箕、拖把整齐排放在车厢中,几把扫帚像长柄大刀似竖插在车厢前端,扫帚竹丝朝上展开,像一面旗子,很有气势的样子。驻足与他聊天。他中午吃的是四个淡包,四元钱,一碗白粥,2元钱,小吃点买的,小菜自己带的,今天带的是早上做的包心菜粉丝,这样省钱。他虽然前面没了门牙,有点漏风,但说话语气硬朗,有点沙哑的声音还是明朗。互报属相后,他笑着称呼我为“大哥”,于是他就成了我“老弟”。
老弟吃好饭,从扎在身上腰包里拿出烟盒,递给我烟。我不抽烟。他点燃烟,说,我没办法,不抽烟就困,老了,干不动了,一天要抽三包烟,才可以坚持。我说,你该休息了,有社保吗?他说,社保没买;也想不干这活,想回老家去给厂家看门。可现在缺环卫工。单位要我在干,我也不好辞去,等单位招到人了离开。老弟的心里还装着大局。
他这时注意到了我背着的那个有六道拉链口的黑色帆布大腰包,指着说,这包好,实用;指着他自己的腰包,说,装不了东西了,有点坏啦。确实,他的包已经有两根拉链坏了。我就提议给他网购一个跟我一样的腰包。他笑了笑,说,我给你钱。
收到包,却比我的包小了点,只有四条拉链。是我眼拙,没看清网上的图像。我把包给他,他一定要付钱,硬硬地说,不收钱就不要。第二天,我见他腰间依然扎着原来的包。问知新的包有点小,前面的一层放不下手机。第二天,背起旧的大黄包,把那个黑包掏空交给他,他又非要付钱不可,说亲兄弟都勤算账。于是他的腰间就有了这个黑色的新腰包。
每次路上碰到,我们都会说上几句。那天,他说要留个联系电话,万一什么时候,他不干了回家了,以便联系。我们就互留了电话,当然,这号码没用过。
那天早上,我起得早,出门也就早了点,没想到那条人行道已打扫得一干二净。抬眼见身着桔红色工作服的他在前面路口,一手扶着车把,吸着烟。他见到我,就立正身姿,朝着我打声招呼,告知我:今天上面来卫生检查,要求上下午各打扫二遍。于是他就早早过来,已完成第一遍打扫;有点困,吸口烟;等会开始第二遍。看来他今天的工作量翻倍了;可还担心万一检查有一点点什么,不只是责罚的问题。原来环卫工不只很累很艰辛,还有心里压力。前几天,朋友“在水一方”跟我说起一件事:他在一个小公园碰到一个环卫工干活起劲,一刻不停,就是跟他聊谈也没停手。环卫工告诉他,最受不了的是,干得累了,稍微喘口气,息一下,就受到头头的训斥辱骂。朋友有点不平地对我说:现在有些人太不把下人当人看。的确,这现象不是个例。但我相信老弟应该不会受到责罚,一是,老弟工作这么诚恳负责,卖力,清扫干净;二是我几次看到那位管他的头头,似乎没有那么居高临下的神气,一次还帮助老弟打扫清除。应该还是有人性的人多吧。
前些天,去安徽歙县三潭游历,观看枇杷节盛况。一艘艘小舟划开新安江的碧波运送枇杷的别致,一众众果农肩担手提着一篮篮枇杷上市的壮观,令我陶醉在这殊胜的景象中。忽然手机铃声喧响,急忙取出一看,是这位老弟的。一个硬朗高直而有点沙哑的声音传出来:“大哥,你在哪?怎么啦?”我以为他要回乡了。急忙问询,他说:“没有啊。只是这几天没看到你?想你了。”我急忙把我的行踪告诉他,他就开心地问候着,高声地应答着,结束了通话。人到古稀还有人想,应该是乐事一桩,老弟有点人情味啊。
从三潭返回,带了点枇杷回来,送了几颗让他尝尝味道。老婆嘲笑我,只会交识下人,没点结交领导的本。只能一笑回应老婆。
第二天上午我散步回来,他却拿着一瓶冰红茶非要我收下,说,礼尚往来,情谊长存。呵呵,礼仪之交,人性之尚,在我们底层百姓之中依然流淌……
第二天,十点多,我在公园活动手脚回家,见他坐在我们小区边公路的人行道绿化带的石沿上,正在就餐。他咬着淡包,然后拿起玻璃瓶从里面夹筷咸菜。而后端起纸盒盛的白米粥喝几口。我随手拍几张,边和他聊谈起来。他告诉我,他姓陈,是阜阳人,20多年前就来到舟山打工,干过很多活。在舟山城区人力三轮车清退政策出台后,转为环卫工的。现在住在黄土岭,早上四点起床,五点多从黄土岭过来,他负责打扫的是我们小区外面的两个车站站点那一条路卫生。我一直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工作、每一分劳动都是可敬的。环卫工人每天辛勤地美化着我们的城市,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干净整洁的环境。他们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似乎简单的工作,似乎渺小、卑微,然而,如果少了他们的付出,我们将会遭遇怎样的环境。
这条路上最主要的垃圾是残枝落叶。行道树樟树。樟树四季常青,可樟树却四季换叶,天天有枝叶落下,只不过时多时少罢了。早上出去活动,就看到他从人道扫到自行车道。他清扫,起劲,用力,专注,挥扫帚像使大刀那样有法。那天看他双手各拿一把扫帚合力同用,推扫垃圾,很有点双刀大将的味道。那一夜风雨大作,早上依然细雨淋漓。带着雨伞出去散步,出了小区大门,见人行道上残枝、落叶一地狼藉。艰难行进了十几米后,看到前面的人行道上,除了几堆汇聚的枝叶,一路整洁。转眼见雨地里,他罩着白色透明雨衣在前面路段清扫着,把这些残枝叶,扫到一起,汇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路面清扫后,就把汇聚的残枝树叶装进他的那辆垃圾车,而后把车推到树叶汇聚处,用黑色塑料袋把车上的残枝树叶装满放在一起,以让大车装走处理。我散步返回,雨早已停了。这一片路面已干干净净,看着都舒服。
十点出另,他就坐在人行道的石沿上,吃中饭。他的那辆清扫工具车息在树阴下,已整理得很整洁,物箱、畚箕、拖把整齐排放在车厢中,几把扫帚像长柄大刀似竖插在车厢前端,扫帚竹丝朝上展开,像一面旗子,很有气势的样子。驻足与他聊天。他中午吃的是四个淡包,四元钱,一碗白粥,2元钱,小吃点买的,小菜自己带的,今天带的是早上做的包心菜粉丝,这样省钱。他虽然前面没了门牙,有点漏风,但说话语气硬朗,有点沙哑的声音还是明朗。互报属相后,他笑着称呼我为“大哥”,于是他就成了我“老弟”。
老弟吃好饭,从扎在身上腰包里拿出烟盒,递给我烟。我不抽烟。他点燃烟,说,我没办法,不抽烟就困,老了,干不动了,一天要抽三包烟,才可以坚持。我说,你该休息了,有社保吗?他说,社保没买;也想不干这活,想回老家去给厂家看门。可现在缺环卫工。单位要我在干,我也不好辞去,等单位招到人了离开。老弟的心里还装着大局。
他这时注意到了我背着的那个有六道拉链口的黑色帆布大腰包,指着说,这包好,实用;指着他自己的腰包,说,装不了东西了,有点坏啦。确实,他的包已经有两根拉链坏了。我就提议给他网购一个跟我一样的腰包。他笑了笑,说,我给你钱。
收到包,却比我的包小了点,只有四条拉链。是我眼拙,没看清网上的图像。我把包给他,他一定要付钱,硬硬地说,不收钱就不要。第二天,我见他腰间依然扎着原来的包。问知新的包有点小,前面的一层放不下手机。第二天,背起旧的大黄包,把那个黑包掏空交给他,他又非要付钱不可,说亲兄弟都勤算账。于是他的腰间就有了这个黑色的新腰包。
每次路上碰到,我们都会说上几句。那天,他说要留个联系电话,万一什么时候,他不干了回家了,以便联系。我们就互留了电话,当然,这号码没用过。
那天早上,我起得早,出门也就早了点,没想到那条人行道已打扫得一干二净。抬眼见身着桔红色工作服的他在前面路口,一手扶着车把,吸着烟。他见到我,就立正身姿,朝着我打声招呼,告知我:今天上面来卫生检查,要求上下午各打扫二遍。于是他就早早过来,已完成第一遍打扫;有点困,吸口烟;等会开始第二遍。看来他今天的工作量翻倍了;可还担心万一检查有一点点什么,不只是责罚的问题。原来环卫工不只很累很艰辛,还有心里压力。前几天,朋友“在水一方”跟我说起一件事:他在一个小公园碰到一个环卫工干活起劲,一刻不停,就是跟他聊谈也没停手。环卫工告诉他,最受不了的是,干得累了,稍微喘口气,息一下,就受到头头的训斥辱骂。朋友有点不平地对我说:现在有些人太不把下人当人看。的确,这现象不是个例。但我相信老弟应该不会受到责罚,一是,老弟工作这么诚恳负责,卖力,清扫干净;二是我几次看到那位管他的头头,似乎没有那么居高临下的神气,一次还帮助老弟打扫清除。应该还是有人性的人多吧。
前些天,去安徽歙县三潭游历,观看枇杷节盛况。一艘艘小舟划开新安江的碧波运送枇杷的别致,一众众果农肩担手提着一篮篮枇杷上市的壮观,令我陶醉在这殊胜的景象中。忽然手机铃声喧响,急忙取出一看,是这位老弟的。一个硬朗高直而有点沙哑的声音传出来:“大哥,你在哪?怎么啦?”我以为他要回乡了。急忙问询,他说:“没有啊。只是这几天没看到你?想你了。”我急忙把我的行踪告诉他,他就开心地问候着,高声地应答着,结束了通话。人到古稀还有人想,应该是乐事一桩,老弟有点人情味啊。
从三潭返回,带了点枇杷回来,送了几颗让他尝尝味道。老婆嘲笑我,只会交识下人,没点结交领导的本。只能一笑回应老婆。
第二天上午我散步回来,他却拿着一瓶冰红茶非要我收下,说,礼尚往来,情谊长存。呵呵,礼仪之交,人性之尚,在我们底层百姓之中依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