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必须爱上绿豆

  • 作者:天方夜谭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4-25 13:22:19
  • 被阅读0
  •   厨房的阳台上放着一塑料瓶绿豆,蒸米饭时,经常点缀上一小撮。这一天,儿子做饭无意中发现,倒出来的绿豆竟然生了虫,就拿起来瓶子扔进了垃圾桶。我急忙捡回来,说:“收拾一下,不碍事,米里的虫子不脏!”

      想到以前父母如何拾掇生虫的粮食,我有点犯难。我和儿子这两年在燕郊生活、工作,这里家当比较简单,邻里也不熟悉,想到要用到的簸箕、筛子等物件,就出门到农贸市场转了一圈,也没买到。后来看到了墙上挂着的高粱杆串的盖帘,计上心来。我让绿豆在盖帘横面上轻轻往下滚动,下面用一个大盆接住,那些装死、蜷缩成一团的虫子就留在了盖帘的缝隙里。反复几次,绿豆就干净了,我把它重新装进瓶子,放进了冰箱里。

      儿子笑话我,一瓶绿豆,一斤多,也不过十多块钱,至于这么折腾吗?我苦笑着摇摇头,跟他讲起了绿豆的故事。  一

      自从2008年拆迁失去大部分土地,父亲就开始在矿山周边开荒种地,有两亩上下。平整一些的地种上花生、玉米、谷子之类的主粮,次一点地栽种红薯、大葱。地头上的烂石堆,棱棱角角的坡地,父亲也不肯放过,点上了绿豆种。到了夏天这些绿豆就长成了蓬勃的一大片,生机盎然地纠缠在一起。父亲每天都来地里视察他的庄稼,拔拔草,培培土,赶一赶麻雀,就像当年呵护我们长大。父亲从不吝啬地里的出产,玉米定浆了,他会掰下几个,送给街坊四邻;路过的人说大葱长得好,他就会毫不吝惜地拔下几根送给人家回家吃。

      秋风一起,绿豆荚就陆陆续续成熟。中午干透的豆荚容易爆裂,所以父亲总是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趁着有露水的时候摘下熟透的绿豆荚,放进篮子里,回到家晾晒在阳台上。这个习惯要保持一个多月,直到地里的其他庄稼都收拾完,直到浓霜下来,打黑了最后一片豆叶。落秧后,父亲摘走最后几个尚绿的豆荚,绿豆的收割才算完。我的这一瓶绿豆就来自父亲的辛劳,也是他亲手把它连同其他物产放进我的车里,带回了燕郊,我怎么舍得轻易抛弃呢!

      我小的时候,家里的米面储存不好也会生虫,父亲总是说“米里的虫子不脏”,并想办法除虫。记得有一次,也是清明前后,一大缸的麦子生了肉虫和飞蛾,父亲就把炕上的席子扯下来,铺到了院子里,再把麦子摊在上面,让阳光暴晒,部分飞蛾受不了阳光的刺激就急慌慌地飞走了。父亲又把鸡舍打开,放出那四五只芦花鸡,让它们参战。我当时很是愕然,问父亲,这不是要糟践粮食吗?父亲笑呵呵地说,平时,鸡吃粮食,没错,但它们见到了虫子,就“舍鱼而取熊掌”了。我听得有点懵,但见这群鸡开始还啄了几口粮食,后来真的专注挑里面的虫子、飞蛾吃了。表面上虫子吃完了,鸡本能的用爪子刨粮食,翻找里面的虫子。父亲笑骂:“还真是,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招。”

      父亲的勤俭是出了名的,他不允许我们浪费粮食,他说浪费粮食就是犯罪。他知道我在外面经常应酬,少不得大吃大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嘱咐我,吃不完一定打包,农民种地不容易,这跟值不值钱没有关系。所以不论是我请客还是朋友埋单,点菜时,我总是说,够了,够了,吃不完浪费!最后喊着服务员打包的也是我。所以我也得了个“老抠”的雅号。  二

      父亲对土地的痴迷来自祖父。3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少年,我亲眼见到祖父在小东山的边边角角平整一块块如炕席大小的土地,用碎石头垒砌成梯田,用长满老茧的手划拉出地里的石子和杂草,还要挑来黄土和坑泥,来加厚土壤和提高肥力。

      坑泥,顾名思义,就是坑里的泥。我们村子被大概深四五米,南北横纵两条土沟分开,沟底分布着三个水塘,水大时就连在一起,流往村南狗尿河。平时各处都是死水。我们这里没有水塘的称呼,一律称为大坑,依据位置分为南坑,北坑,东坑。坑里几乎没有鱼,也没有水草,只有几只闲散的青蛙藏在坑边树根密布的洞里,也有在水面上跳跃的水蜘蛛。下雨时,雨水把村里的鸡鸭鹅猪的粪便和树叶、垃圾带入坑中,沉积下来,发酵形成肥沃的淤泥。每年寒冬腊月,水坑就冻透了,祖父都要凿开冰面,攫取下面黑漆漆的淤泥。锹是挖不动的,需要用镐刨,然后一个个黑疙瘩就被祖父担到院墙外储存起来,这就是肥沃的坑泥。

      如今,几个村庄连同村庄附近的土地,都变成了一个巨型大坑——矿坑。原来的村民变成了矿山工人,上班路上他们也会闲聊,今天下不下坑?祖父当年下坑只为一担坑泥,现在的工人开着巨型矿车,从地下260米深处拉出来的是一车车乌黑的矿石。祖父和父亲那样勤劳,也没使家庭摆脱贫困,而现在,村民们家家住楼房,人人开上了小汽车!

      祖父祖母生育了父亲他们八个孩子,父亲最大,1949年生人,他们几乎都正赶上了饥荒的年代。父亲说,他从一小就跟着祖父在东山上开荒,几乎所有的开荒地都栽种红薯。还要在红薯的地边上种上一圈绿豆,祖父说,这叫“挡饥”,是防止牲口偷嘴糟蹋庄稼,绿豆替其他庄稼挡了灾。难熬的岁月里,红薯是主食。八月十五前后,红薯就可以刨上一些上桌了,祖母喜欢在锅里也会放上一把新鲜的绿豆荚。孩子们抢着吃,然后哈着热气,从嘴里拉出两条豆荚丝丝。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开过一小块儿土地。可能是源自一次过年前需要用绿豆换饹馇,可家里缺少绿豆,母亲也没舍得拿钱去买,就没炸成饹馇。我就突然萌生了自己开一块儿荒地,种上绿豆的想法。

      那时候家里面养了一头驴,暑假,我经常牵着驴上小东山,找一块儿荒地,钉一个橛子,把驴子一迷,找一阴凉处,看金庸的小说。看累了就看蚂蚁上树,蜘蛛背卵,捉捉蚂蚱,逮逮蝈蝈。回家前还有割一蛇皮袋子青草,让驴驮着,过夜吃。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在放驴的间隙,在祖父、父亲开荒荒地的边上,顶着酷暑,用小镐,铁锹,筛子,耗时一周收拾出一片炕席大小的坡地。后来,父亲就按我的意思在这块地种上绿豆,从此家里过年就再也不缺“饹馇”吃。

      饹馇是流行于冀东一带,用绿豆磨成浆摊成薄饼状的美食。关于“饹馇”的来历,有一个最流行的说法是一次慈禧太后用膳,御膳房用改良的民间绿豆小吃做了一道菜,端了上来。慈禧用膳平时都是每道菜只吃一口,就传下一道菜。她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小太监刚要拿走,慈禧说了一句“搁这儿吧”,善于阿谀奉承的太监随口谢主隆恩,感谢“老佛爷”给这道菜赐名。从此这道菜就被称为“饹馇”了。我猜,故事多半是民间牵强附会杜撰出来的。能进御膳房不可能是“无名之辈”的菜肴,上菜前也不可能不报菜名,饹馇的历史也应该远远早于慈禧在位的时候。饹馇这道美味大约仅限于冀东、天津宝坻蓟县,北京通州一带,倒是和通往东北的官道路线一致。所以也有人说这种小吃源于满洲,由满人带入关内的说法,源头已不可考。

      饹馇大小如普通锅盖,颜色金黄,薄如大钱,但韧性差。售卖者把它一张张放进笸箩里面,盖上白布,驮在自行车后架上,吆喝声是“要份——饹馇——”饹馇最好吃的做法就是油炸。把搅拌好的肉馅均匀地摊在铺开的一张饹馇上,再在上面的盖上铺一张饹馇,用刀直接划出菱形炸出来就叫饹馇夹;卷起来,切成拇指长的小段炸好就叫饹馇签。小时候,过年炸饹馇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也是待客的一道硬菜。现在,很多庙会上还会有炸饹馇这道美食。去年我在燕郊鑫乐汇门口的庙会上还见过饹馇,写的是蓟县风味。不过对于追求健康生活的现代人,有些过于油腻了。但因循守旧的母亲过年总是要炸上一些。她说,过年,炸了“丸子”(我在另外一篇《老家炸丸子往事》有过专门的描写)、炸了“饹馇”,这个年才算正式登场了。

      另外,醋溜饹馇也是一道不错的素菜,在满汉全席和赵丽蓉老师表演的小品《报菜名》里面都曾提到过“醋溜饹馇”。

      小时候虽能吃饱,但食物还是单调。母亲煮粥时,喜欢放上一小小把绿豆,让粥变得带有淡淡的绿意,味道也更香甜。还记得小时候的清晨,母亲轻轻唤一声,今天熬的是豆粥,我和妹妹都会欢快地从被窝爬起。吃饭时,我和妹妹把碗递给母亲时,也都会说一句“给我盛豆多的”。这粥里面几枚绽开的小小的绿豆给生活增添了几许生气。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平淡的生活需要调剂,要有仪式感!那几颗绿豆就曾是平淡生活里的美味。  三

      祖父对土地的热爱来自曾祖父,高祖,乃至太祖,远祖……是世世代代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传承。遥想几百年前,我的祖先来到这片疙疙瘩瘩,沟壑纵横的土地,以姓氏和地形冠名村子,从此有了“田峪村”这个名字。并依靠这片土地,开始在这里繁衍。

      我跟儿子说,在农村,我可以容忍你可以偷我的菜,甚至偷我的粮食,但是宅基地和种地的边界永远马虎不得,过去村民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地的边界而起的争端。

      儿子接过话茬说,科学家最初在好斗的毛利人身上发现了MAOA基因,占比达到30%,被命名为战士基因。而后来研究发现表面上憨厚的中国人的战士基因占比竟高达77%。这种基因平时并不凸显,而一旦爆发就是地动山摇,甚至改朝换代。网上有一个段子,说的是一群外国网友在调侃老实巴交的中国网友。问中国网友,你正在种地,别人过来骂你,你怎么办。中国网友回答,我就骂他呗。如果他要打你呢?中国网友回答,我就躺地上,讹死他。那他要是抢你的地呢?中国网友瞬间被点燃,谁呀,谁要抢我的地,看我不弄死他!土地绝对是中国人的BUG,不可触动的逆鳞。中国人就是在一边种地,一边打仗中走过了5000年的辉煌!

      中国人到了国外毁了草坪种菜的故事想必大家有所耳闻。中国人只要是走到的地方,哪怕是不毛之地的沙漠,碧波荡漾的岛礁上,都想尽办法种上绿色,让它生机勃勃起来。中国登月采集月壤回来,研究表明不能种地,据说,很多中国人一下子就对月球失去了兴趣。

      我房子东南角有一个两平方的阳台。去年,我放上了三个大瓷盆,在靠墙的大盆里面栽了一棵葡萄秧,其余我种的黄瓜和辣椒。今年,外面的杨柳都开始飘絮了,葡萄秧还没动静,大概是冬天冻死了。这两天好好想想,要种点什么呢。我突发奇想,就算种上几颗绿豆染绿半面墙也不错,也适合我这个老忘浇水的懒人。

      必须爱上绿豆!儿子听了我断断续续讲的绿豆的故事,这样表态。我不知他是真爱还是嘴上说说,但再遇生虫的绿豆,一定不会轻易扔掉。  天方夜谭4月23日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下一篇: 樱花树

        标题:必须爱上绿豆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6421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