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父亲和我拉着小爬犁沿黑龙江上一条羊肠小路,到上游的大亮子河口钓鱼。
刚到勤得利那年初冬,我背着冰刀和同学李春鹏到亮子河口滑冰。去之前,听刘春鹏说:那里有很大一块明冰,可以在那里滑冰。到了亮子河口一看,那里果真是一大片光滑的冰。而最引起我注意的,还不是那片明冰,而是冰里的鱼,冰下全是鱼,密密麻麻地一层,全是一拃多长的白鲦、黄姑子,还有马口,全撅着嘴,好像系在冰下一样,紧紧地贴在那里。我猛地一跺脚,脚下的鱼群散了,而远处的鱼群似乎没听见一样,还继续贴在那里,以享受最后一丝光亮和温暖。等我俩走远了,刚才散去的鱼群很快游过来,像刚才一样贴在明冰下。
这些小鱼,均是鱼饵,吸引狗鱼、雅巴沙、哲罗等凶猛食用鱼前来捕食。
冬天钓鱼,不像夏天钓底钩,或钓漂杆,而是钓厥得钩。
撅得钩是黑龙江下游一种独特钓鱼方法,不仅不用鱼饵,渔钩也比较奇特:需把六到八枚2、3号渔钩用一根细铁丝将其串联起来,然后将几枚鱼钩固定在一个木刻的鱼型模具里,然后将融化的铅水或锡水灌进模具里,等其冷却后,将鱼型铅模取出,系根钓鱼线,再找一把鱼竿,便可以到冰封的黑龙江上钓鱼了。
可能冬钓的撅得钩的钓鱼竿是世界上最短的鱼竿了。鱼竿只有一尺半左右。一般冬钓者都会连镩两个冰眼,然后一手拿一把撅得钩鱼竿,上下不停地撅得,以拽动沉在江底的铅鱼,好似有一条白色小鱼在冰下水里游动,引逗凶猛的狗鱼、哲罗、细鳞兔子鱼(也叫雅巴沙)等凶猛的食肉冷水鱼前来捕食。等那些凶猛的冷水鱼发现上当受骗时,转身刚想离开,已经来不及了,镶嵌在铅鱼四周的锋利渔钩已经把那条冷水鱼钩住了。
铅鱼其实也铅坠,可以把鱼钩带到江底,那些凶猛的冷水鱼前来咬钩时,已经被往上提的鱼钩钓住了。而不咬钩时,也可以把在附近游动的鱼钩住。为吸引到鱼,需尽量把鱼型模具刻划得像真的一样,最好不用纯铅鱼。刚融化的铅摸很白很亮,但铅氧化后,便暗淡下来,无法引起前来捕食的冷水鱼的注意。最好用锡浇灌鱼摸,而且别管锡怎么氧化,鱼模的颜色也不会发黑。只是用锡浇灌鱼模成本太高,因此很多人用铅锡合合金浇灌鱼模,然后在鱼头前面的鱼钩上再挂一小块红布,以吸引那些冷水鱼前来捕食。
十二月底的黑龙江还没有彻底封冻。江心激流还在流淌冰排。流淌的冰排不时碰撞在已经冻结实的冰沿上,发出阵阵“哗哗”碰撞声。大亮子河口距离勤得利镇大约四、五里地。我们爷俩到了钓鱼的地方,从爬犁卸下钓鱼用具,随后父亲拎起冰镩子开始镩冰窟窿了。
十二月初的黑龙江下游,冰层冻的还不算厚,只有一尺半左右,那些经常镩冰窟窿的渔民,不过半个来小时就能解决问题了。可对不经常镩冰的人来说,肯定有点难度。镩冰窟窿不仅是一个力气活,还得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只见父亲双手紧握冰镩子把,将冰镩子高高地扬起,随后双手用力镩下去,
随冰镩每次落下,碎冰纷纷落下,散落在冰窟窿里。镩下碎冰很快积攒在冰坑里,用铁锹将碎冰撮出去,随手扬在冰坑四周,随后接着镩冰。尽管冰冻得不算厚,想镩一个钓鱼的冰眼也得半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有些人为了省事,省力,也会拣别人前天用过的冰眼钓鱼。这样确实省事多了,只要把昨夜冻结实的冰窟窿镩开,再用冰笊篱把漂浮在水上的碎冰捞出去就可以钓鱼了。
尽管那时黑龙江冷水鱼很多,也不见得每个冰窟窿都能钓到鱼的,这和冰窟窿所镩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这个冰窟窿钓不到鱼,只能将其废弃不用了,换个地方重新镩个冰窟窿再钓鱼。一口冰窟窿到底钓没钓到鱼,其实很好辨认,只需观察一下冰窟窿四周有没有鱼血就可以了。鱼被渔钩钩伤后,流出来的血会冻结在冰窟窿四周。如果冰窟窿四周留下鱼血比较多,则说明这口冰窟窿钓的鱼也就多了,反之,钓的鱼则少矣。要是在冰窟窿四周看不见鱼血,十分干净,则说明这口冰窟窿没钓到过鱼,当然也不会有人拣这口无鱼的冰窟窿钓鱼了。
有趣的,有的钓鱼人会看冰下鱼群的走向,而镩冰窟窿钓鱼,据说,如果不这样钓不到鱼的。冬天,在黑龙江下游钓鱼,主要钓哲罗、细鳞鱼、雅巴沙(学名叫乌苏里白鲑。当地渔民也把这种鱼也叫兔子鱼)和狗鱼等鲑鱼。碰巧也能钓到江鳕。当地渔民管江鳕叫花鲶鱼,有些地方把江鳕叫山鲶鱼,这种鱼模样长得十分丑陋,尖脑袋,大肚子,没有鳞的鱼身披了一层说黄不黄,说灰不灰颜色的鱼皮,显得特别难看。不过,可千万别小瞧花鲶鱼的肚子,鱼肚子里有一个和它身体不成比例的巨大鱼肝,一条花鲶鱼肚子里能扒出一碗鱼肝呢!要知道那可是欧洲人的珍馐。不过由于种族的不同,饮食口味的差异,中国很少有人品尝花鲶鱼的鱼肝,嫌其腥,黑龙江边的渔民打到花鲶鱼多都来喂狗或喂猪。后来人们才知道,江鳕的鱼肝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可以用来制成鱼肝油呢!也是淡水里唯一可以制作鱼肝油的鱼肝
镩好一个冰眼,父亲已经热得满头是汗了。他把狗皮帽子摘了,扔在冰堆上,让我才在那个冰窟窿钓鱼了,随后父亲在距离我五、六米远江面上准备再镩个冰眼。我把撅得钩垂到冰眼里,开始一上一下地撅得。站在冻冰上钓鱼,必须耐得住寒冷,怕冷人在冬天不敢到黑龙江上钓鱼的。
因此可以说:冬钓是勇敢者的行为。说到勇敢,很多人会以为那仅仅是男人们的事,对女人来说,似乎永远不会有所谓的“勇敢”这个词。其实不然,在冬钓的行列里,不仅有青壮年男人,也有女人和老人。
老人钓撅得钩,很少有站着钓鱼,他们多数坐在冰凳上。其实所谓的冰凳,就是砸下几块冰砬子,随后将其摞在一起,搭起三、四十公分的台子。有些人还在身后竖起一大块晶莹剔透的冰排,好似一面冰墙一样,以挡寒冷猛烈的西北方。老人们多坐着钓鱼,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禁冻,主要是他们穿的特别多,厚厚大棉袄外除再穿一件羊皮袄外,还戴上特别保暖的貉皮或狐狸皮帽子,脚上再穿上特别保暖的“毡疙瘩”,棉鞋里再续些乌拉草,别管天多么冷,轻易也冻不透。而那些钓鱼的女人和姑娘们则不同了。别管什么时候,女人和姑娘都爱美,即使在冰封的黑龙江上钓鱼也毫无不例外。她们都穿的比较少,绝不肯戴那种难看的貉皮帽子,更不会穿又腥又膻的羊皮袄。只围一块红的或花的头巾,来回地不停地跺脚,拿着撅得钩,姿势优美地站在冰窟窿旁一扬一扬地上下来回挑动,好似一只燕子在冰天雪地上翩翩飞翔。
原来我也曾和父亲在江边钓过几次鱼,多是无功而返。冬天的黑龙江上简直太冷了,呼啸的西北风夹裹着雪面子纷纷扬扬地直往脖颈子里钻,钓一会鱼,就冻透了,赶紧收拾渔具回家。别看父亲在夏天钓鱼是把好手,冬天钓鱼手气也特别背,很少有钓到鱼的时候。偶尔钓回来一条雅巴沙,或一条狗鱼也特别高兴。当然,人不可能手气总那么背的,这次我们终于钓到鱼了。
父亲正在镩第二口冰眼时,我已经钓到鱼了,上下来回撅得的手试到猛地一沉,接着感觉到已经有鱼钩在钩上的感觉,渔线被扽得乱颤。我急忙往上拽钓鱼线,随后一条两三斤的黑斑狗鱼扭动着身子被我提出了冰窟窿。我把钓上来的狗鱼摁在冰窟窿旁,从钩摘下来,随手将其扔在身后的积雪上,滚了一身雪面子的狗鱼只蹦了几下,随即渐渐冻僵了,直挺挺地躺在冰面上。
这工夫,第二口冰窟窿也见水了。父亲把冰镩子掉过来,手抓住冰镩子用后面的碗口粗的柞木柄朝冰眼底猛地砸下去,随着冰镩子提起,一股清澈的江水咕咚咚地蹿上来,足有一尺多高。冰冷江水很快灌满了冰眼,上面漂浮一层碎冰。父亲用冰笊篱把碎冰捞净,将碎冰倒在旁边的冰堆上,又用冰镩子把残留在冰窟窿底的冰清理干净,感觉没有任何障碍了,随后捞净冰里的碎冰,也开始钓鱼了。这工夫,我又钓上来两条鱼:一条兔子鱼,另外一条也是小狗鱼。
冰眼旁洁白的积雪上,留着斑斑点点的鲜红鱼血,红白反衬,特别显眼。离冰眼稍远点洁白冰面上躺着三条冻僵的鱼。那天父亲镩两个冰窟窿,我们爷俩每人一个地守在冰眼旁不停地上下撅得。
工夫不大,父亲的那个冰窟窿也开张了,钓上来一条鳞色暗红的细鳞。
细鳞鱼,也叫细鳞鲑,是鲑鱼一种,鳞甲为暗红色,上面长有不规则黑点。黑龙江一共有五种鲑鱼:除了闻名遐迩的大马哈鱼和细鳞鱼外,还有雅巴沙(这种鱼乌苏里白鲑)和哲罗鲑两种鲑鱼。此外,还有狗鱼鲑。
鱼多,也觉不出天气寒冷了,越钓越来劲儿。快到中午时,我正往上挑撅得钩,还没等我的右手挑到最高点,鱼已经挂在钩上了,随着一股巨大力量把正朝上抬的胳膊猛地拽了下去,激动得我大声地喊起来,让父亲赶快过来帮我!
这时,父亲也看出我这里有点不对劲,马上放下手里的撅得钩,几步跑过来。
钓撅得钩的钓鱼线特别结实,那是用四股0.5粗的“玻璃丝”线合成的,两个年青力壮的汉子也别想把它拉断,更不要说一条鱼了。父亲把缠绕在撅得钩竿上的钓鱼线放开,想要好好遛一遛钩上的鱼,以等到把它遛得没力气了再往上拽。可是那条鱼根本不给我们一点机会,很快钓鱼线全放开了,水里的鱼还在要线,仍旧在拼命地挣扎,一点空也不给。父亲和冰窟窿里的鱼僵持了一会儿,开始往上拽钓鱼线了,只见父亲一把一把地往上拽钓鱼线。看得出来,父亲每往上拽一把都得使很大的劲儿,好似从下面往上提一个很重东西的一样。父亲把那条鱼拽到冰眼前时,父亲让我拽住钓鱼线,他拿着锊钩伸进冰窟窿里,准备等鱼再次露头时,乘机将它钩住。可还没等锊钩砍到鱼身上,那条鱼猛地使劲一挣,当时我还不懂这个时候得赶紧把钓鱼线放开,仍旧死死地拉住不放,生怕鱼跑掉了。由于我拉钓鱼线太紧,那条鱼用上了劲,只听“咔嚓”两下轻微响声,那条鱼终于别断了鱼钩而跑掉了。等我把钓鱼线拉上来,才发现小铅鱼四周六把鱼钩,一次别断了两枚鱼钩。
尽管没看清楚跑的究竟是条什么鱼?估计是一条哲罗鱼,别的鱼不会有那么凶猛的力气。不过,我们爷俩那天还是没少钓,一共钓上来二十来条鱼,没有大的,最大一条狗鱼也不过五六斤,大部分都在两三斤左右。我家刚到勤得利那年初冬,同学陈福长在亮子河口钓鱼。那天他钓上来一条一米多长、碗口粗的大哲罗,扛回家一称,那条鱼竟达到四十多斤重呢!
那年冬天,比我高一年级的隋文举也是在亮子河口钓鱼时,竟钓上一条两米多长的鳇鱼羔子。只是那条鱼实在太大了,无法从冰眼拽上来。辛亏那天有好多人在河口附近钓鱼。几个人见他钓到一条大鱼,纷纷上前帮忙,有的用锊钩钩住鱼,另外还有几个人帮助扩大冰眼,忙活了半个多小时,爷俩才把那条鳇鱼羔子拖上冰。隋文举和父亲用爬犁把那条鳇鱼羔子拉到镇子,卖给捕鱼队,一称竟有三百多斤重呢!隋文举父亲说:“比养头猪,挣的钱还多呢!”
太阳快要落到远山顶上时,我和父亲已经把冻得硬梆梆的鱼拣到一起,装进麻袋里,随后将麻袋装上爬犁,一步步地向前走去。冰封的黑龙江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一条打鱼人踩出来的羊肠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这条小路的尽头,便是勤得利镇的北大门了。
刚到勤得利那年初冬,我背着冰刀和同学李春鹏到亮子河口滑冰。去之前,听刘春鹏说:那里有很大一块明冰,可以在那里滑冰。到了亮子河口一看,那里果真是一大片光滑的冰。而最引起我注意的,还不是那片明冰,而是冰里的鱼,冰下全是鱼,密密麻麻地一层,全是一拃多长的白鲦、黄姑子,还有马口,全撅着嘴,好像系在冰下一样,紧紧地贴在那里。我猛地一跺脚,脚下的鱼群散了,而远处的鱼群似乎没听见一样,还继续贴在那里,以享受最后一丝光亮和温暖。等我俩走远了,刚才散去的鱼群很快游过来,像刚才一样贴在明冰下。
这些小鱼,均是鱼饵,吸引狗鱼、雅巴沙、哲罗等凶猛食用鱼前来捕食。
冬天钓鱼,不像夏天钓底钩,或钓漂杆,而是钓厥得钩。
撅得钩是黑龙江下游一种独特钓鱼方法,不仅不用鱼饵,渔钩也比较奇特:需把六到八枚2、3号渔钩用一根细铁丝将其串联起来,然后将几枚鱼钩固定在一个木刻的鱼型模具里,然后将融化的铅水或锡水灌进模具里,等其冷却后,将鱼型铅模取出,系根钓鱼线,再找一把鱼竿,便可以到冰封的黑龙江上钓鱼了。
可能冬钓的撅得钩的钓鱼竿是世界上最短的鱼竿了。鱼竿只有一尺半左右。一般冬钓者都会连镩两个冰眼,然后一手拿一把撅得钩鱼竿,上下不停地撅得,以拽动沉在江底的铅鱼,好似有一条白色小鱼在冰下水里游动,引逗凶猛的狗鱼、哲罗、细鳞兔子鱼(也叫雅巴沙)等凶猛的食肉冷水鱼前来捕食。等那些凶猛的冷水鱼发现上当受骗时,转身刚想离开,已经来不及了,镶嵌在铅鱼四周的锋利渔钩已经把那条冷水鱼钩住了。
铅鱼其实也铅坠,可以把鱼钩带到江底,那些凶猛的冷水鱼前来咬钩时,已经被往上提的鱼钩钓住了。而不咬钩时,也可以把在附近游动的鱼钩住。为吸引到鱼,需尽量把鱼型模具刻划得像真的一样,最好不用纯铅鱼。刚融化的铅摸很白很亮,但铅氧化后,便暗淡下来,无法引起前来捕食的冷水鱼的注意。最好用锡浇灌鱼摸,而且别管锡怎么氧化,鱼模的颜色也不会发黑。只是用锡浇灌鱼模成本太高,因此很多人用铅锡合合金浇灌鱼模,然后在鱼头前面的鱼钩上再挂一小块红布,以吸引那些冷水鱼前来捕食。
十二月底的黑龙江还没有彻底封冻。江心激流还在流淌冰排。流淌的冰排不时碰撞在已经冻结实的冰沿上,发出阵阵“哗哗”碰撞声。大亮子河口距离勤得利镇大约四、五里地。我们爷俩到了钓鱼的地方,从爬犁卸下钓鱼用具,随后父亲拎起冰镩子开始镩冰窟窿了。
十二月初的黑龙江下游,冰层冻的还不算厚,只有一尺半左右,那些经常镩冰窟窿的渔民,不过半个来小时就能解决问题了。可对不经常镩冰的人来说,肯定有点难度。镩冰窟窿不仅是一个力气活,还得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只见父亲双手紧握冰镩子把,将冰镩子高高地扬起,随后双手用力镩下去,
随冰镩每次落下,碎冰纷纷落下,散落在冰窟窿里。镩下碎冰很快积攒在冰坑里,用铁锹将碎冰撮出去,随手扬在冰坑四周,随后接着镩冰。尽管冰冻得不算厚,想镩一个钓鱼的冰眼也得半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有些人为了省事,省力,也会拣别人前天用过的冰眼钓鱼。这样确实省事多了,只要把昨夜冻结实的冰窟窿镩开,再用冰笊篱把漂浮在水上的碎冰捞出去就可以钓鱼了。
尽管那时黑龙江冷水鱼很多,也不见得每个冰窟窿都能钓到鱼的,这和冰窟窿所镩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这个冰窟窿钓不到鱼,只能将其废弃不用了,换个地方重新镩个冰窟窿再钓鱼。一口冰窟窿到底钓没钓到鱼,其实很好辨认,只需观察一下冰窟窿四周有没有鱼血就可以了。鱼被渔钩钩伤后,流出来的血会冻结在冰窟窿四周。如果冰窟窿四周留下鱼血比较多,则说明这口冰窟窿钓的鱼也就多了,反之,钓的鱼则少矣。要是在冰窟窿四周看不见鱼血,十分干净,则说明这口冰窟窿没钓到过鱼,当然也不会有人拣这口无鱼的冰窟窿钓鱼了。
有趣的,有的钓鱼人会看冰下鱼群的走向,而镩冰窟窿钓鱼,据说,如果不这样钓不到鱼的。冬天,在黑龙江下游钓鱼,主要钓哲罗、细鳞鱼、雅巴沙(学名叫乌苏里白鲑。当地渔民也把这种鱼也叫兔子鱼)和狗鱼等鲑鱼。碰巧也能钓到江鳕。当地渔民管江鳕叫花鲶鱼,有些地方把江鳕叫山鲶鱼,这种鱼模样长得十分丑陋,尖脑袋,大肚子,没有鳞的鱼身披了一层说黄不黄,说灰不灰颜色的鱼皮,显得特别难看。不过,可千万别小瞧花鲶鱼的肚子,鱼肚子里有一个和它身体不成比例的巨大鱼肝,一条花鲶鱼肚子里能扒出一碗鱼肝呢!要知道那可是欧洲人的珍馐。不过由于种族的不同,饮食口味的差异,中国很少有人品尝花鲶鱼的鱼肝,嫌其腥,黑龙江边的渔民打到花鲶鱼多都来喂狗或喂猪。后来人们才知道,江鳕的鱼肝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可以用来制成鱼肝油呢!也是淡水里唯一可以制作鱼肝油的鱼肝
镩好一个冰眼,父亲已经热得满头是汗了。他把狗皮帽子摘了,扔在冰堆上,让我才在那个冰窟窿钓鱼了,随后父亲在距离我五、六米远江面上准备再镩个冰眼。我把撅得钩垂到冰眼里,开始一上一下地撅得。站在冻冰上钓鱼,必须耐得住寒冷,怕冷人在冬天不敢到黑龙江上钓鱼的。
因此可以说:冬钓是勇敢者的行为。说到勇敢,很多人会以为那仅仅是男人们的事,对女人来说,似乎永远不会有所谓的“勇敢”这个词。其实不然,在冬钓的行列里,不仅有青壮年男人,也有女人和老人。
老人钓撅得钩,很少有站着钓鱼,他们多数坐在冰凳上。其实所谓的冰凳,就是砸下几块冰砬子,随后将其摞在一起,搭起三、四十公分的台子。有些人还在身后竖起一大块晶莹剔透的冰排,好似一面冰墙一样,以挡寒冷猛烈的西北方。老人们多坐着钓鱼,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禁冻,主要是他们穿的特别多,厚厚大棉袄外除再穿一件羊皮袄外,还戴上特别保暖的貉皮或狐狸皮帽子,脚上再穿上特别保暖的“毡疙瘩”,棉鞋里再续些乌拉草,别管天多么冷,轻易也冻不透。而那些钓鱼的女人和姑娘们则不同了。别管什么时候,女人和姑娘都爱美,即使在冰封的黑龙江上钓鱼也毫无不例外。她们都穿的比较少,绝不肯戴那种难看的貉皮帽子,更不会穿又腥又膻的羊皮袄。只围一块红的或花的头巾,来回地不停地跺脚,拿着撅得钩,姿势优美地站在冰窟窿旁一扬一扬地上下来回挑动,好似一只燕子在冰天雪地上翩翩飞翔。
原来我也曾和父亲在江边钓过几次鱼,多是无功而返。冬天的黑龙江上简直太冷了,呼啸的西北风夹裹着雪面子纷纷扬扬地直往脖颈子里钻,钓一会鱼,就冻透了,赶紧收拾渔具回家。别看父亲在夏天钓鱼是把好手,冬天钓鱼手气也特别背,很少有钓到鱼的时候。偶尔钓回来一条雅巴沙,或一条狗鱼也特别高兴。当然,人不可能手气总那么背的,这次我们终于钓到鱼了。
父亲正在镩第二口冰眼时,我已经钓到鱼了,上下来回撅得的手试到猛地一沉,接着感觉到已经有鱼钩在钩上的感觉,渔线被扽得乱颤。我急忙往上拽钓鱼线,随后一条两三斤的黑斑狗鱼扭动着身子被我提出了冰窟窿。我把钓上来的狗鱼摁在冰窟窿旁,从钩摘下来,随手将其扔在身后的积雪上,滚了一身雪面子的狗鱼只蹦了几下,随即渐渐冻僵了,直挺挺地躺在冰面上。
这工夫,第二口冰窟窿也见水了。父亲把冰镩子掉过来,手抓住冰镩子用后面的碗口粗的柞木柄朝冰眼底猛地砸下去,随着冰镩子提起,一股清澈的江水咕咚咚地蹿上来,足有一尺多高。冰冷江水很快灌满了冰眼,上面漂浮一层碎冰。父亲用冰笊篱把碎冰捞净,将碎冰倒在旁边的冰堆上,又用冰镩子把残留在冰窟窿底的冰清理干净,感觉没有任何障碍了,随后捞净冰里的碎冰,也开始钓鱼了。这工夫,我又钓上来两条鱼:一条兔子鱼,另外一条也是小狗鱼。
冰眼旁洁白的积雪上,留着斑斑点点的鲜红鱼血,红白反衬,特别显眼。离冰眼稍远点洁白冰面上躺着三条冻僵的鱼。那天父亲镩两个冰窟窿,我们爷俩每人一个地守在冰眼旁不停地上下撅得。
工夫不大,父亲的那个冰窟窿也开张了,钓上来一条鳞色暗红的细鳞。
细鳞鱼,也叫细鳞鲑,是鲑鱼一种,鳞甲为暗红色,上面长有不规则黑点。黑龙江一共有五种鲑鱼:除了闻名遐迩的大马哈鱼和细鳞鱼外,还有雅巴沙(这种鱼乌苏里白鲑)和哲罗鲑两种鲑鱼。此外,还有狗鱼鲑。
鱼多,也觉不出天气寒冷了,越钓越来劲儿。快到中午时,我正往上挑撅得钩,还没等我的右手挑到最高点,鱼已经挂在钩上了,随着一股巨大力量把正朝上抬的胳膊猛地拽了下去,激动得我大声地喊起来,让父亲赶快过来帮我!
这时,父亲也看出我这里有点不对劲,马上放下手里的撅得钩,几步跑过来。
钓撅得钩的钓鱼线特别结实,那是用四股0.5粗的“玻璃丝”线合成的,两个年青力壮的汉子也别想把它拉断,更不要说一条鱼了。父亲把缠绕在撅得钩竿上的钓鱼线放开,想要好好遛一遛钩上的鱼,以等到把它遛得没力气了再往上拽。可是那条鱼根本不给我们一点机会,很快钓鱼线全放开了,水里的鱼还在要线,仍旧在拼命地挣扎,一点空也不给。父亲和冰窟窿里的鱼僵持了一会儿,开始往上拽钓鱼线了,只见父亲一把一把地往上拽钓鱼线。看得出来,父亲每往上拽一把都得使很大的劲儿,好似从下面往上提一个很重东西的一样。父亲把那条鱼拽到冰眼前时,父亲让我拽住钓鱼线,他拿着锊钩伸进冰窟窿里,准备等鱼再次露头时,乘机将它钩住。可还没等锊钩砍到鱼身上,那条鱼猛地使劲一挣,当时我还不懂这个时候得赶紧把钓鱼线放开,仍旧死死地拉住不放,生怕鱼跑掉了。由于我拉钓鱼线太紧,那条鱼用上了劲,只听“咔嚓”两下轻微响声,那条鱼终于别断了鱼钩而跑掉了。等我把钓鱼线拉上来,才发现小铅鱼四周六把鱼钩,一次别断了两枚鱼钩。
尽管没看清楚跑的究竟是条什么鱼?估计是一条哲罗鱼,别的鱼不会有那么凶猛的力气。不过,我们爷俩那天还是没少钓,一共钓上来二十来条鱼,没有大的,最大一条狗鱼也不过五六斤,大部分都在两三斤左右。我家刚到勤得利那年初冬,同学陈福长在亮子河口钓鱼。那天他钓上来一条一米多长、碗口粗的大哲罗,扛回家一称,那条鱼竟达到四十多斤重呢!
那年冬天,比我高一年级的隋文举也是在亮子河口钓鱼时,竟钓上一条两米多长的鳇鱼羔子。只是那条鱼实在太大了,无法从冰眼拽上来。辛亏那天有好多人在河口附近钓鱼。几个人见他钓到一条大鱼,纷纷上前帮忙,有的用锊钩钩住鱼,另外还有几个人帮助扩大冰眼,忙活了半个多小时,爷俩才把那条鳇鱼羔子拖上冰。隋文举和父亲用爬犁把那条鳇鱼羔子拉到镇子,卖给捕鱼队,一称竟有三百多斤重呢!隋文举父亲说:“比养头猪,挣的钱还多呢!”
太阳快要落到远山顶上时,我和父亲已经把冻得硬梆梆的鱼拣到一起,装进麻袋里,随后将麻袋装上爬犁,一步步地向前走去。冰封的黑龙江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一条打鱼人踩出来的羊肠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这条小路的尽头,便是勤得利镇的北大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