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12月1日我和夫人随大连国旅去广西南宁、巴马、北海等几个城市游览了一圈,虽谈不上有太大的收获,但感悟总是有的。
一路上时断时续地在想,旅游到底是什么?可以有几十个答案,但我想,旅游不过是一种转换,一种时空和事人的转换。何以如此说?
旅游是从熟悉的地方到不熟悉的地方,从待腻的地方到新鲜的地方,去过的地方一般不会再去,除非有别的事情。“近处的风景就像空气,我们习惯了自由呼吸,却对空气的存在漠然视之。”
人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总想看看没看过的东西,旅游就满足了这种需求。其实并不是风景这边独好,风景还是别处好。所谓身边无风景,枕边无伟人。身边的风景,再美也不觉得;枕边人哪怕再伟大,回到家里也只不过是老公(老婆)。
旅游也是事人的转换。原有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发生了转移或变换,与新组成的旅行团体发生了短暂的关系,接触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
旅游是动与静、来与走、舍与得等等的转换。旅游是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是被迫的运动,有些平时不大锻炼的人,还真不一定适应。我夫人坐车和飞机时都发晕,进“百魔洞”时因感觉不舒服也没走到头。我还可以,但也觉得挺累,有时累得也发发脾气。我初算了一下,每天至少一万步。出门的时候都兴致很高,三两天,有人就想着回家,一周以后更不行。回家后夫人说,哪也不如家里好。
旅游是一个花钱的事情,但这是必要的舍,没有这个舍,就看不到美的风景,了解不到异乡风情,也产生不了独特的感受。所以说,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人站在山底、山中、山顶,看到的风光是不一样的。我们赞赏一些人胸襟见识不同于常人,就是因为他们的见闻、经历、锻炼、磨难比我们多。
旅游也是观、情、思的体现与提升。“观天地之间,得一以观其妙”。观赏自然世界,收获到一种智慧。《中庸》有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意思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思考深邃而且广泛。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
旅游不仅要观,还要倾注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站在山头上,感情就好像弥漫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的澎湃。希望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全身心的投入。
思就更重要了。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等文人和伟人的好多诗作,都是在观景观物中有所思而写就的,而且充满了豪情与哲理。有人还把旅游当作了学术研究,甚至写出了著作。司马迁足迹遍布了半个中国,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在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成为世界上对地质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
广西桂林我去过两次,但南宁、北海没去过,巴马据说是长寿村,一直想去看看,这次都如愿了,填补了几个空白,尽管有的地方不如想象的那般。
“看不尽的风景,道不尽的梦。”人的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美景都阅尽,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虽然国内的风景看过不少,但国外的胜景没看过多少。和走遍世界的人比我不如,但总有看得比我少的人。“人生无处不风景”“新宽满目接花开”。人生的旅途到处都是风景,只要心胸豁达,哪里都是繁花似锦。只要你用心,都会发现不同的美。
2024年12月2日